正在阅读:

对话温子先:建筑的“灵感”与“物”的根源性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对话温子先:建筑的“灵感”与“物”的根源性

建筑的不同,源自建筑师跟建筑之间对话方式与对话习惯的不同。

建筑档案对话温子先丨建筑的“灵感”与“物”的根源性

Aedas全球设计董事 温子先

灵感,总是很偶然

也只有在轻松的设计状态下,才会有好的结果

就建筑设计而言,在偶然的状态之下才会有灵感。灵感,大部分不是在桌子上画图的时候产生的,而是与日常生活有关,比如:陪伴家人的时光、喝咖啡的片刻、旅游的感触。坐车或者坐飞机时静心专注的时光,一些想法会突然涌现在脑海当中。绘制图纸、和同事交流时,也会有一些新的想法。

最佳的思考时刻,并不是在项目场地,往往是“不在场的设计”。“不在”是指没有真正地“开始设计”之前,在生活中一些偶然出现的契机带来的灵感启发。建筑师的日常状态大多是在路上,经常会与陌生人打交道,这些偶然邂逅的视觉和听觉元素会留在脑海里,而灵感也恰恰来自于某一次未知邂逅,亦或是曾经到过、留存在记忆深处的某个地方。

建筑档案对话温子先丨建筑的“灵感”与“物”的根源性

在市井中感受城市,记录偶然邂逅的元素灵感

灵感的开启,一般与环境或者物质相关联,可能来自于周围地块的环境,或是当地已经拥有的历史或者人文气韵。功能的产生会也需与环境更加柔顺地发生关系,从而触动自我与场所之间某种微妙的联系。一个好建筑理应与当地人以及地方文化、历史属性有关。有时在飞机上或半梦半醒间,我的脑海里会突然冒出一些碎片化的想法,通常都在一种极为放松的状态下。

一个想法的产生不一定是完整的,时常是由片段性的意象、记忆、画面,产生的灵感,继而需要建筑师进行观察、审视、批判、进入、打破等。经过时间沉淀之后会逐渐产生和场所之间的联系, 1+1≥2,将更多的信息交融在一起,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概念。以前会刻意进行思考,现在并不用太刻意的,反而在不完全正式的工作状态下,各种思绪的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设计逻辑,这是我最好的状态。

“好”的设计,大多是“玩”出来的

创意是努力不来的事情,但建筑师大多都非常努力

建筑档案对话温子先丨建筑的“灵感”与“物”的根源性

温子先在飞机上记录灵感想法

建筑设计会涉及两种环境:一个是外部环境,通常指意外遇见的环境或者是某种活动迹象,在脑海里留下了印记从而触动了思绪的变动,形成一个好的想法,外部环境的驱动创造了建筑师的灵感;另一个是内部环境,通常指有了一定的想法之后与团队进行交流,创意在内部的专业机制里不断流转,形成设计图纸。

设计,总在应对各种信息反馈;建筑,则要在诸多信息反馈中实现功能。各种不同的想法会相互形成串联,并非单一思维方式的构成,这是建筑设计富有趣味的地方。

思想与思想对话,互相影响,互为浸染,这是其中最有意义的一部分,建筑未完成以前会与场所之间产生一个持续性对话。

甲方总在寻找一个最具特色、最优的设计方案,设计师就要保持持续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也要站在更高的视野之下去寻求,以此应对各种需求,给出很有个性、有特色、有人文基调的设计。我早期的设计状态也总是一味地追求实现,现在,似乎并不需要太过努力地去追求,一切都在自然而然中发生。

建筑档案对话温子先丨建筑的“灵感”与“物”的根源性

以《九龙图》为灵感的珠海横琴国际金融中心

建筑档案对话温子先丨建筑的“灵感”与“物”的根源性

建筑档案对话温子先丨建筑的“灵感”与“物”的根源性

霸蛮生长的长沙华远·云玺

建筑档案对话温子先丨建筑的“灵感”与“物”的根源性

犹如二龙戏珠的珠海横琴中冶总部大厦二期

灵感,往往不是来自于人,大多时候来自于“物”

作为现实中的自由艺术表达,建筑可以跨越不同文化之间的障碍,以无声的方式与每个人、与城市进行对话。建筑师肩负着让这段对话“言之有物”的责任——将城市精神与内核力量以非具象化的轮廓写意表达。

时常我会被一些“物”影响到,“物”的影响总在开启我对场所理解的另一面。“物”与人、“物”与“物”之间会存有一种天然关联性,物与设计的关联会指向更明确的文化、形态、空间结构等。每个地域都有其自身特有的“物”的根源,设计可促使建筑与其产生关联性,灵感的产生也源自于这种关联和呼应。一个巧妙的构思,是从场所中生长出来的,这需要足够的耐心。

建筑档案对话温子先丨建筑的“灵感”与“物”的根源性

深圳水贝国际灵感来源及手绘

一只埙、一卷书、一块石头,甚至石头上长满的青苔,这些事物都会对设计产生影响。世界万物轮回流转,自然生长便是万象本源。物的关联性一旦产生,就可以让一棵树、一块石头,一根竹子,以关联性的设计手法,在原生的土地上生长出来,以自然生长的各种迹象贴近自然本身。

每个城市的“物”,都有其独特的精神,在千年岁月间绵延传递着城市的脉络。“物”不是建筑,不是楼房,而是人们身边的环境变化和自然规律,这种“变化”与“规律”形成了“物”,人们基于“物”的探索牵引着灵感的产生,灵感通过设计师的思考“加工”形成了建筑,像是一个互动的游戏,建筑师沉浸其中,被周遭的一切影响着,又通过设计影响着他人。

建筑档案对话温子先丨建筑的“灵感”与“物”的根源性

以雨后春笋为灵感的台中NTC商贸中心

设计是达成环境与人共处的一种方式,书写好每个地方不一样的地方故事,通过建筑物与其发生关联。设计也是在某一个特定时刻“人”与“当地”发生了某种关系,是一种自然的互动、邂逅。建筑师总在对事物的根源进行追问,需抽丝拨茧,从根源、肌理到土地和人之间的关系,对时下进行梳理,让其成为一种具体的呈现。

建筑的形式和内在逻辑,是一个自然而然的释放过程

复制历史或其他建筑物的行为是没有意义的

作品的不同并非材质上和立面的不同,而是思想内核的不同。不同的地方、不同的际遇、不同的人物,这些本质的区别决定了建筑设计的差异性。每次进入一块陌生的土地,并不会刻意思考建筑未来呈现的形式,设计也总像是一种不限定、思想游离状态中的自我行走,甚至可以是:

即刻,成就永恒。

设计,不能停留于某种限定的思维模式当中,要带有自我独立的判断与思考,这也是建筑师存在的价值。

我们也都经历了中国的一个大时代,一旦建筑有了风格方向,人们就跟风、复制,整个建筑的浪潮像是一场与众不同的赛事,只有跳出各种刻板的思维模式,不同的建筑师、不同的设计放在不同地方,都会产生不同的场所动能。

建筑档案对话温子先丨建筑的“灵感”与“物”的根源性

以书简为灵感的重庆新华书店集团公司解放碑时尚文化城

建筑与工业品不同,是不可复制的。在各种风格化涌现的现代,我们猛然发现各个城市都“长”得差不多,在不同城市,不同的国家,若不仔细观察会不知自己究竟身在何处。

因为过多的复制使得现在全世界的城市都过于相似。建筑自身是会讲故事的,经过它的人,会被那里的故事感染到,建筑也必然要和当地发生关系,建筑的形也是建筑中的意境,每个建筑会有不一样的叙事方式。建筑的产生,讲的就是属于自身环境中正在发生、已经发生或将来要发生的故事,并要跟当地人文有真正意义层面的互动,才能成为当地的地标建筑物。

建筑档案对话温子先丨建筑的“灵感”与“物”的根源性

徐州苏宁广场为徐州新地标

建筑师,是土生土长的建筑师

建筑,也是“土生土长”的建筑

从一个灵感开始,每一次设计都是很偶然的故事,每一次都会有所不同。灵感与物,无形与有形的事物,也正在发生着各种交错的关联性呼应。

世界上有很多有趣的建筑,而且是人们所熟知的。提到悉尼,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悉尼歌剧院,但若是将悉尼歌剧院从悉尼城市的照片中抹除,缺少了标志性建筑,人们就会对这个城市感到陌生。所以一个地方总要有一个属于当地的“物”的延伸,让城市更具有辨识度。

我希望自己参与设计的建筑可以对当地产生影响,成为城市中不可或缺的标志性建筑物,重新激活其地方属性,也许这才是最理想的设计。所以,建筑不应该是单纯地进口,而应该是土生土长的,并且有很高的技术含量,更适应、更符合现代人的功能需求。

建筑档案对话温子先丨建筑的“灵感”与“物”的根源性

灵感源自基隆河畔鹅卵石的台北砳建筑

要做到“土生土长”就要清楚文化的来源,也是当地的根源,这是建筑师无法回避的问题。“土”是自然生长的,也代表着当地的辨识度和特殊性,这不仅仅表现于对古建的修复,也不代表仿古建筑,更不是大力发展新古典建筑,这些都只是“土”的表征。每一片土地深处有很多值得我们挖掘的故事,世界上每个地方都有本身不一样的叙事方式。

“物”即是当地不同于其他的地方的属性,建筑师要发掘它,发现并重新做出认知体系的建构,无论建筑的表征如何,本质是不变的。

大多时候建筑师的创作过程都是在和团队的摩擦碰撞中形成的,每个项目对建筑师来讲,都是全新的开始,每一次都是全新的出发点,会涉及类型、环境、经济因素等各个维度不同的先决条件,每一次都要将其当做是新的生命去追求。像是种下了一颗新的种子,需要我们培养它,并让它枝繁叶茂。每颗“种子”的先天条件不同,我们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方法来培养它们,只能使其慢慢进入一种成熟的状态,和它产生新的互动方式,注入新鲜的血液。

建筑档案对话温子先丨建筑的“灵感”与“物”的根源性建筑档案对话温子先丨建筑的“灵感”与“物”的根源性

以太湖石为设计蓝本的西交利物浦大学中心楼灵感演变过程及建成照片

对我而言,也许并不存在阶段性的建筑思考。学生时段怀揣着“可以造一栋房子”的理想,但当时并没有充分条件去实现。在校任职时期常常会迷恋学术,因为学术是没有特定边界的,也是在那个时候形成了自己对于建筑一种良好的思考状态——在自我与“物”之间进行反复的思考。

其实,任何时期的作品我都关联着当地,关联着土地本身的状态,这是我与建筑能够联系起来的根源。面对诸多不确定性,设计就自然发生了。

自我与集体

互动与延续

建筑档案对话温子先丨建筑的“灵感”与“物”的根源性

Aedas北京办公室

Aedas为我们提供的展现设计的舞台。Aedas是一个集体,也是一个体系,会有团队、技术、机制的支持。在这种平台上,演员可以充分地展示自己的创意和设计,我们要做的就是专注与专业,不断地自省与思考。但我们的身份也会不断进行切换,可能是一场“演出”的导演,要兼顾统筹、运营等工作。

建筑师真正的工作是建设城市的未来,也是打造建筑或城市的历史。建筑就应该来自当地,吸收当地的历史、文化、生活等各个层面的养分,建筑师需要在这些内涵之上,将建筑呈现出来。

每一个地方,都带有自身的未来性。每一次设计,都在地方属性与未来性之间,作出当下的判断与权衡。作品是可以跨越时间的,时间又从一定层面上会反哺作品的生长。

中国经历了近几十年的巨变,这个时代具有很强的突破性,每一种新事物的出现似乎都在迭代我们的记忆,但“根”是不变的。大地生生不息,轮回流转的美妙史话背后,总有使我们久久不能忘怀的东西。这些都会让我重新思考:有关建筑的本源以及建筑的未来。设计中自然而然地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切都让我们流连忘返。所以,一成不变的是设计本身,一直在改变的只有思考。“一直不间断地思考”才更能触及到“物”的本源,有关“物”的根源性是我一直在思考的方向。

本文图片由Aedas提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对话温子先:建筑的“灵感”与“物”的根源性

建筑的不同,源自建筑师跟建筑之间对话方式与对话习惯的不同。

建筑档案对话温子先丨建筑的“灵感”与“物”的根源性

Aedas全球设计董事 温子先

灵感,总是很偶然

也只有在轻松的设计状态下,才会有好的结果

就建筑设计而言,在偶然的状态之下才会有灵感。灵感,大部分不是在桌子上画图的时候产生的,而是与日常生活有关,比如:陪伴家人的时光、喝咖啡的片刻、旅游的感触。坐车或者坐飞机时静心专注的时光,一些想法会突然涌现在脑海当中。绘制图纸、和同事交流时,也会有一些新的想法。

最佳的思考时刻,并不是在项目场地,往往是“不在场的设计”。“不在”是指没有真正地“开始设计”之前,在生活中一些偶然出现的契机带来的灵感启发。建筑师的日常状态大多是在路上,经常会与陌生人打交道,这些偶然邂逅的视觉和听觉元素会留在脑海里,而灵感也恰恰来自于某一次未知邂逅,亦或是曾经到过、留存在记忆深处的某个地方。

建筑档案对话温子先丨建筑的“灵感”与“物”的根源性

在市井中感受城市,记录偶然邂逅的元素灵感

灵感的开启,一般与环境或者物质相关联,可能来自于周围地块的环境,或是当地已经拥有的历史或者人文气韵。功能的产生会也需与环境更加柔顺地发生关系,从而触动自我与场所之间某种微妙的联系。一个好建筑理应与当地人以及地方文化、历史属性有关。有时在飞机上或半梦半醒间,我的脑海里会突然冒出一些碎片化的想法,通常都在一种极为放松的状态下。

一个想法的产生不一定是完整的,时常是由片段性的意象、记忆、画面,产生的灵感,继而需要建筑师进行观察、审视、批判、进入、打破等。经过时间沉淀之后会逐渐产生和场所之间的联系, 1+1≥2,将更多的信息交融在一起,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概念。以前会刻意进行思考,现在并不用太刻意的,反而在不完全正式的工作状态下,各种思绪的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设计逻辑,这是我最好的状态。

“好”的设计,大多是“玩”出来的

创意是努力不来的事情,但建筑师大多都非常努力

建筑档案对话温子先丨建筑的“灵感”与“物”的根源性

温子先在飞机上记录灵感想法

建筑设计会涉及两种环境:一个是外部环境,通常指意外遇见的环境或者是某种活动迹象,在脑海里留下了印记从而触动了思绪的变动,形成一个好的想法,外部环境的驱动创造了建筑师的灵感;另一个是内部环境,通常指有了一定的想法之后与团队进行交流,创意在内部的专业机制里不断流转,形成设计图纸。

设计,总在应对各种信息反馈;建筑,则要在诸多信息反馈中实现功能。各种不同的想法会相互形成串联,并非单一思维方式的构成,这是建筑设计富有趣味的地方。

思想与思想对话,互相影响,互为浸染,这是其中最有意义的一部分,建筑未完成以前会与场所之间产生一个持续性对话。

甲方总在寻找一个最具特色、最优的设计方案,设计师就要保持持续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也要站在更高的视野之下去寻求,以此应对各种需求,给出很有个性、有特色、有人文基调的设计。我早期的设计状态也总是一味地追求实现,现在,似乎并不需要太过努力地去追求,一切都在自然而然中发生。

建筑档案对话温子先丨建筑的“灵感”与“物”的根源性

以《九龙图》为灵感的珠海横琴国际金融中心

建筑档案对话温子先丨建筑的“灵感”与“物”的根源性

建筑档案对话温子先丨建筑的“灵感”与“物”的根源性

霸蛮生长的长沙华远·云玺

建筑档案对话温子先丨建筑的“灵感”与“物”的根源性

犹如二龙戏珠的珠海横琴中冶总部大厦二期

灵感,往往不是来自于人,大多时候来自于“物”

作为现实中的自由艺术表达,建筑可以跨越不同文化之间的障碍,以无声的方式与每个人、与城市进行对话。建筑师肩负着让这段对话“言之有物”的责任——将城市精神与内核力量以非具象化的轮廓写意表达。

时常我会被一些“物”影响到,“物”的影响总在开启我对场所理解的另一面。“物”与人、“物”与“物”之间会存有一种天然关联性,物与设计的关联会指向更明确的文化、形态、空间结构等。每个地域都有其自身特有的“物”的根源,设计可促使建筑与其产生关联性,灵感的产生也源自于这种关联和呼应。一个巧妙的构思,是从场所中生长出来的,这需要足够的耐心。

建筑档案对话温子先丨建筑的“灵感”与“物”的根源性

深圳水贝国际灵感来源及手绘

一只埙、一卷书、一块石头,甚至石头上长满的青苔,这些事物都会对设计产生影响。世界万物轮回流转,自然生长便是万象本源。物的关联性一旦产生,就可以让一棵树、一块石头,一根竹子,以关联性的设计手法,在原生的土地上生长出来,以自然生长的各种迹象贴近自然本身。

每个城市的“物”,都有其独特的精神,在千年岁月间绵延传递着城市的脉络。“物”不是建筑,不是楼房,而是人们身边的环境变化和自然规律,这种“变化”与“规律”形成了“物”,人们基于“物”的探索牵引着灵感的产生,灵感通过设计师的思考“加工”形成了建筑,像是一个互动的游戏,建筑师沉浸其中,被周遭的一切影响着,又通过设计影响着他人。

建筑档案对话温子先丨建筑的“灵感”与“物”的根源性

以雨后春笋为灵感的台中NTC商贸中心

设计是达成环境与人共处的一种方式,书写好每个地方不一样的地方故事,通过建筑物与其发生关联。设计也是在某一个特定时刻“人”与“当地”发生了某种关系,是一种自然的互动、邂逅。建筑师总在对事物的根源进行追问,需抽丝拨茧,从根源、肌理到土地和人之间的关系,对时下进行梳理,让其成为一种具体的呈现。

建筑的形式和内在逻辑,是一个自然而然的释放过程

复制历史或其他建筑物的行为是没有意义的

作品的不同并非材质上和立面的不同,而是思想内核的不同。不同的地方、不同的际遇、不同的人物,这些本质的区别决定了建筑设计的差异性。每次进入一块陌生的土地,并不会刻意思考建筑未来呈现的形式,设计也总像是一种不限定、思想游离状态中的自我行走,甚至可以是:

即刻,成就永恒。

设计,不能停留于某种限定的思维模式当中,要带有自我独立的判断与思考,这也是建筑师存在的价值。

我们也都经历了中国的一个大时代,一旦建筑有了风格方向,人们就跟风、复制,整个建筑的浪潮像是一场与众不同的赛事,只有跳出各种刻板的思维模式,不同的建筑师、不同的设计放在不同地方,都会产生不同的场所动能。

建筑档案对话温子先丨建筑的“灵感”与“物”的根源性

以书简为灵感的重庆新华书店集团公司解放碑时尚文化城

建筑与工业品不同,是不可复制的。在各种风格化涌现的现代,我们猛然发现各个城市都“长”得差不多,在不同城市,不同的国家,若不仔细观察会不知自己究竟身在何处。

因为过多的复制使得现在全世界的城市都过于相似。建筑自身是会讲故事的,经过它的人,会被那里的故事感染到,建筑也必然要和当地发生关系,建筑的形也是建筑中的意境,每个建筑会有不一样的叙事方式。建筑的产生,讲的就是属于自身环境中正在发生、已经发生或将来要发生的故事,并要跟当地人文有真正意义层面的互动,才能成为当地的地标建筑物。

建筑档案对话温子先丨建筑的“灵感”与“物”的根源性

徐州苏宁广场为徐州新地标

建筑师,是土生土长的建筑师

建筑,也是“土生土长”的建筑

从一个灵感开始,每一次设计都是很偶然的故事,每一次都会有所不同。灵感与物,无形与有形的事物,也正在发生着各种交错的关联性呼应。

世界上有很多有趣的建筑,而且是人们所熟知的。提到悉尼,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悉尼歌剧院,但若是将悉尼歌剧院从悉尼城市的照片中抹除,缺少了标志性建筑,人们就会对这个城市感到陌生。所以一个地方总要有一个属于当地的“物”的延伸,让城市更具有辨识度。

我希望自己参与设计的建筑可以对当地产生影响,成为城市中不可或缺的标志性建筑物,重新激活其地方属性,也许这才是最理想的设计。所以,建筑不应该是单纯地进口,而应该是土生土长的,并且有很高的技术含量,更适应、更符合现代人的功能需求。

建筑档案对话温子先丨建筑的“灵感”与“物”的根源性

灵感源自基隆河畔鹅卵石的台北砳建筑

要做到“土生土长”就要清楚文化的来源,也是当地的根源,这是建筑师无法回避的问题。“土”是自然生长的,也代表着当地的辨识度和特殊性,这不仅仅表现于对古建的修复,也不代表仿古建筑,更不是大力发展新古典建筑,这些都只是“土”的表征。每一片土地深处有很多值得我们挖掘的故事,世界上每个地方都有本身不一样的叙事方式。

“物”即是当地不同于其他的地方的属性,建筑师要发掘它,发现并重新做出认知体系的建构,无论建筑的表征如何,本质是不变的。

大多时候建筑师的创作过程都是在和团队的摩擦碰撞中形成的,每个项目对建筑师来讲,都是全新的开始,每一次都是全新的出发点,会涉及类型、环境、经济因素等各个维度不同的先决条件,每一次都要将其当做是新的生命去追求。像是种下了一颗新的种子,需要我们培养它,并让它枝繁叶茂。每颗“种子”的先天条件不同,我们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方法来培养它们,只能使其慢慢进入一种成熟的状态,和它产生新的互动方式,注入新鲜的血液。

建筑档案对话温子先丨建筑的“灵感”与“物”的根源性建筑档案对话温子先丨建筑的“灵感”与“物”的根源性

以太湖石为设计蓝本的西交利物浦大学中心楼灵感演变过程及建成照片

对我而言,也许并不存在阶段性的建筑思考。学生时段怀揣着“可以造一栋房子”的理想,但当时并没有充分条件去实现。在校任职时期常常会迷恋学术,因为学术是没有特定边界的,也是在那个时候形成了自己对于建筑一种良好的思考状态——在自我与“物”之间进行反复的思考。

其实,任何时期的作品我都关联着当地,关联着土地本身的状态,这是我与建筑能够联系起来的根源。面对诸多不确定性,设计就自然发生了。

自我与集体

互动与延续

建筑档案对话温子先丨建筑的“灵感”与“物”的根源性

Aedas北京办公室

Aedas为我们提供的展现设计的舞台。Aedas是一个集体,也是一个体系,会有团队、技术、机制的支持。在这种平台上,演员可以充分地展示自己的创意和设计,我们要做的就是专注与专业,不断地自省与思考。但我们的身份也会不断进行切换,可能是一场“演出”的导演,要兼顾统筹、运营等工作。

建筑师真正的工作是建设城市的未来,也是打造建筑或城市的历史。建筑就应该来自当地,吸收当地的历史、文化、生活等各个层面的养分,建筑师需要在这些内涵之上,将建筑呈现出来。

每一个地方,都带有自身的未来性。每一次设计,都在地方属性与未来性之间,作出当下的判断与权衡。作品是可以跨越时间的,时间又从一定层面上会反哺作品的生长。

中国经历了近几十年的巨变,这个时代具有很强的突破性,每一种新事物的出现似乎都在迭代我们的记忆,但“根”是不变的。大地生生不息,轮回流转的美妙史话背后,总有使我们久久不能忘怀的东西。这些都会让我重新思考:有关建筑的本源以及建筑的未来。设计中自然而然地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切都让我们流连忘返。所以,一成不变的是设计本身,一直在改变的只有思考。“一直不间断地思考”才更能触及到“物”的本源,有关“物”的根源性是我一直在思考的方向。

本文图片由Aedas提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