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杨天真“二次创业”,后疫情时代,影视公司如何“自救”?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杨天真“二次创业”,后疫情时代,影视公司如何“自救”?

作为受疫情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在后疫情时代,影视行业是如何寻求突破,进行自救的?

文 | 润商财经 方雁橙

2019年,有人说,这一年是影视行业在未来几年中最好的一年。

如今再看一语成谶。

熬过了2018到2019年的影视寒冬,又遇上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

作为受疫情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在后疫情时代,影视行业是如何寻求突破,进行自救的?

01、重建战略布局

6月1日,壹心娱乐董事会发表的一封公开信颇受业内关注。

这次,壹心娱乐将开启“二次创业”的新生之旅。

一直以演艺经纪为核心业务的壹心娱乐,随着2020年新经济形势和行业变化,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公开信中表示,壹心娱乐将作出成立以来最大的调整:重建战略布局和业务板块。

将壹心娱乐从原先演艺经纪一个核心,逐步向演艺经纪、影视制作、直播经纪转型。

而杨天真作为集团董事长兼CEO,负责整体运营,整合三大业务板块。带队首次进入直播赛道,主要探索直播内容升级、IP打造、销售闭环和主播经济。

壹心娱乐成立于2014年,旗下艺人包括白宇、卜冠今、陈数、春夏、李现、马思纯等。针对艺人的不同风格,壹心娱乐会匹配相对应的资源和作品。

尽管壹心娱乐有基于Package模式下的影视业务,但从本质来说,依然是围绕艺人在做布局,实现的是艺人经纪业务的延展。

2018年,税务大地震引发的影视寒冬,再加上今年疫情带来的影响,使得影视行业“人人自危”。

对于业务线比较单一的经纪公司来说,单以演艺经纪为核心业务,无论从整体战略部署,还是营收方面来说,都是风险性极高的。

由于应对危机的能力较弱,在发展中很容易遇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

拥抱机遇和挑战,改变或调整业务板块,能在关键时刻帮助企业渡过危机。

在“宅经济“加持下,直播等线上娱乐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红利,此时壹心娱乐布局影视制作和直播,显然是明智之举。

其实对任何一家企业来说,从单一赛道到“三辆马车”齐头并进,考验的是管理者的能力、战略远见和对行业的深刻洞察。

不过,从壹心娱乐这次的战略调整,也能看出杨天真的魄力,她不只会制造话题、博取关注。壹心娱乐这些年能快速发展,从众多经纪公司中脱颖而出。与杨天真的决策力、判断力、应变力不无关系。

不只是壹心娱乐,影视行业很多头部企业也都在布局新领域,“危中寻机”。

02、发展多线业务

这次影视行业的困境,使得影视人集体经历了短暂的失业。

疫情期间,剧组大规模停工,艺人连续几十天宅在家里,包括宋茜、王一博、朱一龙在内的一线演员,都遭遇了暂时性失业。

井畅是一名演员,她所在的剧组是全国最早停工的一批剧组,因为在武汉,大家必须原地隔离。

两百多人在武汉隔离,最开始每天看到手机上推送大量有关疫情的信息,剧组年轻的女孩子开始都会被吓哭。

后来大家开始拍抖音、读书、练琴、做运动。当时大家面临失业问题,前途未卜。井畅说,“人有的时候就需要一个信念支撑,我们只要加油,挺过这一关就好。”

小炎八九年前来北京,因为喜欢电影,便从事了电影相关工作。

如今受疫情影响,她正常生活开支都得不到保障。为了生存,小炎最终还是选择离开北京。“大家都知道今年一年,电影行业都无法回归了,下半年即使有好转,电影院开业,片方也无法立刻投放新片。”

井畅和小炎只是疫情下众多影视从业者中的缩影。

而疫情最直接的影响体现在各影视公司第一季度的财报中,一季度6家影视公司,累计亏损至少10亿元。

从第一季度财报来看,和2019年相比,除了完美世界、芒果超娱、华录百纳、华策影业实现了盈利外。华谊兄弟、万达电影、北京文化、金逸影视等均为亏损,其中慈文传媒和长城影视出现了首次亏损。

图片来源:剁椒娱投

面对疫情带来的影响,影视公司纷纷寻求对策,希望走出危局,补上第一季度的亏损。除了像壹心娱乐这样寻求战略转型,很多公司在业务布局上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在疫情期间,由于大众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电视剧、网剧等线上娱乐成绩突出。光线、华谊、万达等以电影为核心业务的公司,开始加大在电视剧上的布局。

光线曾凭借喜剧片《人在囧途之泰囧》跃升为头部影业,出品发行过《港囧》《哪吒之魔童降世》《嫌疑人X的献身》等优质影片。

其实光线之前就已涉足电视剧,但在电视剧上的投入并不多。受疫情影响,今年光线的业务板块也发生了变化,开始加大在电视剧上的投入。

4月21日,光线传媒曝光了2020年的剧集片单,宣布将陆续启动包括《山河枕》《君生我已老》《她的小梨涡》《麒麟》《金玉王朝》在内的14部IP的影视化,涵盖漫改、美食、甜宠、互动迷你剧等多种热门类型。

后疫情时代,调整业务线,加大剧集比重的光线并非独家。

以电影为核心业务的华谊兄弟、万达影视如今也开始加大线上娱乐消费的比重。

有投资者问华谊兄弟,今年公司打算采取何种措施避免退市?

华谊兄弟方面给出的回应是,疫情期间,在整体娱乐消费中,线上娱乐消费的占比大幅上升,公司管理层对线上业务的重视程度大幅上升,并做出了相应业务安排。

目前华谊兄弟筹备并参与投资的多部电视剧及网剧都在推进中,并在积极争取具备播出条件的电视剧及网剧尽快实现线上播出。其中由华谊兄弟出品的网剧《人间烟火花小厨》打破了网络剧分账纪录。

除此之外,万达影视也在布局线上业务。其实万达几年前就开始布局电视剧业务,2016年全资收购了成功打造过不少热门作品的电视剧制作公司新媒诚品。以“专业事交给专业人做”的策略,达成相关战略布局。

曾出品《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等电影的博纳影业也开始试水线上娱乐,加大电视剧、网剧的投入,发挥自己的优势拍出有电影质感的剧集。

早在春节期间,电影《囧妈》从院线改为线上,很多网友说“欠徐峥一张电影票。”随之而来的是欢喜传媒股价上涨。

尽管行业内对这种做法褒贬不一,但在特殊时刻另辟蹊径,确实为院线档期电影提供了上线首播的思路,不失为电影人的一条解困之法。

如今疫情得到控制,但对于电影公司的影响却是深远的、持久的。很多电影公司的项目依旧处于搁置状态。

对电影公司来说,此时投资电视剧或网络电影,可以有效缓解经营危机。先做该做的事情,渡过企业危机,等到春暖花开,再续电影情怀。

“但这些公司都是不可能抛弃电影这一老本行的,因为他们创业之初的情怀是不会放弃的。据我所知,接下来广电总局也会大力支持他们生产优质电影。”某影城负责人说。

03、苦练内功

有能力改变或增加业务线,应对危机的头部企业已是万幸。更多处于行业末端的小企业,随着剧组停拍、电影撤档、影院关门,公司经营陷入前所未有的艰难。

截止到5月初,文娱行业已经有6000多家影视公司注销或吊销现象。

尤其是处于行业末端的影院,受疫情影响最大,彻底恢复生产经营看起来任重而道远。

根据《中国电影家协会》最新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全国总票房22.38亿元人民币,同比2019年下降88%。

2000座以上规模影院同比下降87.7%,500-2000座规模影院同比下降88%,500座以下规模影院同比下降91.3%,小规模影院受创程度最大。约五成的影院经理认为2020年全年票房将同比减产60%左右。

截止到目前,将近半数的影院账上资金不足,现金流告急:多达42%的影院认为自己有“关门大吉”的风险;只有10%的影院有可能转手继续经营,此外28%的影院表示“等待总部统一安排”。

近年来影投影管公司发展迅猛,新建影院多为资产联结型,影院收入均要上交部分到影管公司,单体影院基本不具备抗风险能力,因此影院的存亡更多要看其所属总部的产业结构和资本实力。

半数影院认为,恢复营业后要达到疫情前到观影状态,至少需要3—6个月,还有37%的影院认为需要半年以上。

电影公司尚且可以通过改变或增加新业务来止损,处于下游的电影院又该如何自救呢?

疫情催生的“宅经济”,使得线上娱乐消费大幅上涨。今年第一季度18部影片票房分账过千万,网络电影逆向发展也给电影院带来了启示。

很多电影院开始布阵线上,通过抖音、快手等互联网传播渠道宣传复映信息,大力推广线上商城。

受疫情影响观众观影信心在短时间也很难回升。对影院来说,未来线上首映很可能成为一种新的尝试,电影+互联网将逐渐会普及。

对电影院来说,必要时采取断岩式降低成本,选择停薪式休假也未尝不可。影院只有先让自己活下去,才能在疫情彻底结束后,采取积极的有效措施。

另外,电影行业加速洗牌,从上游制作,中游发行、院线,到终端影院,优胜劣汰的进程会加速,马太效应将很快显现。

在特殊时期,任何一家企业都需要苦练内功,尤其是电影院需要持续发声。

通过影视公司在后疫情时代的应对方式来看,管理者的作用和价值将进一步凸显,在特殊时期,更需要管理者有战略远见和大局观,凝聚整个企业共同渡过难关。

疫情带来影响不可逆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头部公司入局电视剧,也能提升剧集市场整体水平,有助于影视行业的向好发展,加速影视剧的精品化进程。

而被迫做出改变的企业,或许也能在新赛道发现新的风景。

参考资料:

《复工在即,院线电影宣发「自救指南」》

《疫情下的电影产业对策研究:影院生存状况调研报告》中国电影家协会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杨天真“二次创业”,后疫情时代,影视公司如何“自救”?

作为受疫情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在后疫情时代,影视行业是如何寻求突破,进行自救的?

文 | 润商财经 方雁橙

2019年,有人说,这一年是影视行业在未来几年中最好的一年。

如今再看一语成谶。

熬过了2018到2019年的影视寒冬,又遇上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

作为受疫情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在后疫情时代,影视行业是如何寻求突破,进行自救的?

01、重建战略布局

6月1日,壹心娱乐董事会发表的一封公开信颇受业内关注。

这次,壹心娱乐将开启“二次创业”的新生之旅。

一直以演艺经纪为核心业务的壹心娱乐,随着2020年新经济形势和行业变化,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公开信中表示,壹心娱乐将作出成立以来最大的调整:重建战略布局和业务板块。

将壹心娱乐从原先演艺经纪一个核心,逐步向演艺经纪、影视制作、直播经纪转型。

而杨天真作为集团董事长兼CEO,负责整体运营,整合三大业务板块。带队首次进入直播赛道,主要探索直播内容升级、IP打造、销售闭环和主播经济。

壹心娱乐成立于2014年,旗下艺人包括白宇、卜冠今、陈数、春夏、李现、马思纯等。针对艺人的不同风格,壹心娱乐会匹配相对应的资源和作品。

尽管壹心娱乐有基于Package模式下的影视业务,但从本质来说,依然是围绕艺人在做布局,实现的是艺人经纪业务的延展。

2018年,税务大地震引发的影视寒冬,再加上今年疫情带来的影响,使得影视行业“人人自危”。

对于业务线比较单一的经纪公司来说,单以演艺经纪为核心业务,无论从整体战略部署,还是营收方面来说,都是风险性极高的。

由于应对危机的能力较弱,在发展中很容易遇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

拥抱机遇和挑战,改变或调整业务板块,能在关键时刻帮助企业渡过危机。

在“宅经济“加持下,直播等线上娱乐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红利,此时壹心娱乐布局影视制作和直播,显然是明智之举。

其实对任何一家企业来说,从单一赛道到“三辆马车”齐头并进,考验的是管理者的能力、战略远见和对行业的深刻洞察。

不过,从壹心娱乐这次的战略调整,也能看出杨天真的魄力,她不只会制造话题、博取关注。壹心娱乐这些年能快速发展,从众多经纪公司中脱颖而出。与杨天真的决策力、判断力、应变力不无关系。

不只是壹心娱乐,影视行业很多头部企业也都在布局新领域,“危中寻机”。

02、发展多线业务

这次影视行业的困境,使得影视人集体经历了短暂的失业。

疫情期间,剧组大规模停工,艺人连续几十天宅在家里,包括宋茜、王一博、朱一龙在内的一线演员,都遭遇了暂时性失业。

井畅是一名演员,她所在的剧组是全国最早停工的一批剧组,因为在武汉,大家必须原地隔离。

两百多人在武汉隔离,最开始每天看到手机上推送大量有关疫情的信息,剧组年轻的女孩子开始都会被吓哭。

后来大家开始拍抖音、读书、练琴、做运动。当时大家面临失业问题,前途未卜。井畅说,“人有的时候就需要一个信念支撑,我们只要加油,挺过这一关就好。”

小炎八九年前来北京,因为喜欢电影,便从事了电影相关工作。

如今受疫情影响,她正常生活开支都得不到保障。为了生存,小炎最终还是选择离开北京。“大家都知道今年一年,电影行业都无法回归了,下半年即使有好转,电影院开业,片方也无法立刻投放新片。”

井畅和小炎只是疫情下众多影视从业者中的缩影。

而疫情最直接的影响体现在各影视公司第一季度的财报中,一季度6家影视公司,累计亏损至少10亿元。

从第一季度财报来看,和2019年相比,除了完美世界、芒果超娱、华录百纳、华策影业实现了盈利外。华谊兄弟、万达电影、北京文化、金逸影视等均为亏损,其中慈文传媒和长城影视出现了首次亏损。

图片来源:剁椒娱投

面对疫情带来的影响,影视公司纷纷寻求对策,希望走出危局,补上第一季度的亏损。除了像壹心娱乐这样寻求战略转型,很多公司在业务布局上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在疫情期间,由于大众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电视剧、网剧等线上娱乐成绩突出。光线、华谊、万达等以电影为核心业务的公司,开始加大在电视剧上的布局。

光线曾凭借喜剧片《人在囧途之泰囧》跃升为头部影业,出品发行过《港囧》《哪吒之魔童降世》《嫌疑人X的献身》等优质影片。

其实光线之前就已涉足电视剧,但在电视剧上的投入并不多。受疫情影响,今年光线的业务板块也发生了变化,开始加大在电视剧上的投入。

4月21日,光线传媒曝光了2020年的剧集片单,宣布将陆续启动包括《山河枕》《君生我已老》《她的小梨涡》《麒麟》《金玉王朝》在内的14部IP的影视化,涵盖漫改、美食、甜宠、互动迷你剧等多种热门类型。

后疫情时代,调整业务线,加大剧集比重的光线并非独家。

以电影为核心业务的华谊兄弟、万达影视如今也开始加大线上娱乐消费的比重。

有投资者问华谊兄弟,今年公司打算采取何种措施避免退市?

华谊兄弟方面给出的回应是,疫情期间,在整体娱乐消费中,线上娱乐消费的占比大幅上升,公司管理层对线上业务的重视程度大幅上升,并做出了相应业务安排。

目前华谊兄弟筹备并参与投资的多部电视剧及网剧都在推进中,并在积极争取具备播出条件的电视剧及网剧尽快实现线上播出。其中由华谊兄弟出品的网剧《人间烟火花小厨》打破了网络剧分账纪录。

除此之外,万达影视也在布局线上业务。其实万达几年前就开始布局电视剧业务,2016年全资收购了成功打造过不少热门作品的电视剧制作公司新媒诚品。以“专业事交给专业人做”的策略,达成相关战略布局。

曾出品《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等电影的博纳影业也开始试水线上娱乐,加大电视剧、网剧的投入,发挥自己的优势拍出有电影质感的剧集。

早在春节期间,电影《囧妈》从院线改为线上,很多网友说“欠徐峥一张电影票。”随之而来的是欢喜传媒股价上涨。

尽管行业内对这种做法褒贬不一,但在特殊时刻另辟蹊径,确实为院线档期电影提供了上线首播的思路,不失为电影人的一条解困之法。

如今疫情得到控制,但对于电影公司的影响却是深远的、持久的。很多电影公司的项目依旧处于搁置状态。

对电影公司来说,此时投资电视剧或网络电影,可以有效缓解经营危机。先做该做的事情,渡过企业危机,等到春暖花开,再续电影情怀。

“但这些公司都是不可能抛弃电影这一老本行的,因为他们创业之初的情怀是不会放弃的。据我所知,接下来广电总局也会大力支持他们生产优质电影。”某影城负责人说。

03、苦练内功

有能力改变或增加业务线,应对危机的头部企业已是万幸。更多处于行业末端的小企业,随着剧组停拍、电影撤档、影院关门,公司经营陷入前所未有的艰难。

截止到5月初,文娱行业已经有6000多家影视公司注销或吊销现象。

尤其是处于行业末端的影院,受疫情影响最大,彻底恢复生产经营看起来任重而道远。

根据《中国电影家协会》最新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全国总票房22.38亿元人民币,同比2019年下降88%。

2000座以上规模影院同比下降87.7%,500-2000座规模影院同比下降88%,500座以下规模影院同比下降91.3%,小规模影院受创程度最大。约五成的影院经理认为2020年全年票房将同比减产60%左右。

截止到目前,将近半数的影院账上资金不足,现金流告急:多达42%的影院认为自己有“关门大吉”的风险;只有10%的影院有可能转手继续经营,此外28%的影院表示“等待总部统一安排”。

近年来影投影管公司发展迅猛,新建影院多为资产联结型,影院收入均要上交部分到影管公司,单体影院基本不具备抗风险能力,因此影院的存亡更多要看其所属总部的产业结构和资本实力。

半数影院认为,恢复营业后要达到疫情前到观影状态,至少需要3—6个月,还有37%的影院认为需要半年以上。

电影公司尚且可以通过改变或增加新业务来止损,处于下游的电影院又该如何自救呢?

疫情催生的“宅经济”,使得线上娱乐消费大幅上涨。今年第一季度18部影片票房分账过千万,网络电影逆向发展也给电影院带来了启示。

很多电影院开始布阵线上,通过抖音、快手等互联网传播渠道宣传复映信息,大力推广线上商城。

受疫情影响观众观影信心在短时间也很难回升。对影院来说,未来线上首映很可能成为一种新的尝试,电影+互联网将逐渐会普及。

对电影院来说,必要时采取断岩式降低成本,选择停薪式休假也未尝不可。影院只有先让自己活下去,才能在疫情彻底结束后,采取积极的有效措施。

另外,电影行业加速洗牌,从上游制作,中游发行、院线,到终端影院,优胜劣汰的进程会加速,马太效应将很快显现。

在特殊时期,任何一家企业都需要苦练内功,尤其是电影院需要持续发声。

通过影视公司在后疫情时代的应对方式来看,管理者的作用和价值将进一步凸显,在特殊时期,更需要管理者有战略远见和大局观,凝聚整个企业共同渡过难关。

疫情带来影响不可逆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头部公司入局电视剧,也能提升剧集市场整体水平,有助于影视行业的向好发展,加速影视剧的精品化进程。

而被迫做出改变的企业,或许也能在新赛道发现新的风景。

参考资料:

《复工在即,院线电影宣发「自救指南」》

《疫情下的电影产业对策研究:影院生存状况调研报告》中国电影家协会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