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对标SpaceX?B站也要发卫星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对标SpaceX?B站也要发卫星了

为什么B站这个“外行人”要发射卫星?

图片来源:unsplash

文|AI报道

继“后浪”之后,哔哩哔哩(简称B站)又来“搞事情”了。

5月30日,SpaceX 首飞成功,开启商业载人新时代。在这历史性的时刻,网友的议论热潮尚未褪去,6月1日,B站宣布了6月下旬发射视频卫星的消息。

据了解,B站6月下旬发射一颗与其一样名字的“哔哩哔哩视频卫星”遥感卫星,卫星所获的遥感视频、图片数据将用于B站科普。B站表示,这颗卫星是B站在儿童节送给所有拥有好奇之心的人一份特别礼物,鼓励人们永葆童心,保持好奇,不断探索更大的世界。

B站的“儿童节礼物”

B站方面介绍,“哔哩哔哩视频卫星”是由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下简称“长光卫星”)自主研发的多功能遥感卫星,将在距离地面500多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俯视地球,可每天环绕地球15圈。

同时,卫星采用自主研发的大画幅高分辨视频相机、宽视场夜光专用相机及新一代高速存储系统,具有三维立体成像功能,可实现高精度对地遥感观测,捕捉夜晚城市微光,观测地球极光变化,还可对月球、土星等空间天体进行观测。

B站表示,今后还将在卫星拍摄的海量遥感视频、图片数据基础上定期更新科普视频,内容将包含科技、人文、历史、地球、公益、教育等多个领域,并为B站用户定制拍摄任务,用卫星航拍美丽地球。“这颗卫星是B站在儿童节送给所有拥有好奇之心的人一份特别礼物,鼓励人们永葆童心,保持好奇,不断探索更大的世界。”

为什么B站这个“外行人”要发射卫星?

卫星成“香饽饽”

实际上,“太空互联网将成为下一代新型网络”已成为当前通信业的一种趋势。2019年,“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被列入政府工作报告。在“太空互联网将成为下一代新型网络”的基础上,作为信息基础设施之一的卫星,在2020年也被列入了“新基建”的规划版图中。

遥感卫星,是用作外层空间遥感平台的人造卫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覆盖整个地球或指定的任何区域,当沿地球同步轨道运行时,它能连续地对地球表面某指定地域进行遥感,可监测到农业、林业、海洋、国土、环保、气象等情况。

据SIA数据显示,2012年到2018年,全球遥感卫星服务收入从13亿美元增长至2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8.3%,高于全球卫星产业总体的增长速度。到2018年,全球遥感卫星数量达到569颗,占在轨卫星中比例为27%,成为仅次于通信卫星的主要卫星类别。

此外,由于技术含量高、成本高,在全球范围,遥感卫星目前仍是各国重要的稀缺战略资源,自主测控与运营遥感卫星的企业数量较少,且现有在轨商业遥感卫星服务能力各有特点,需要相互合作才能满足现有市场需求的发展。可以说,遥感卫星目前依旧是一片蓝海市场。

由于遥感卫星可以在气象、灾害监测、资源和测绘等应用方面创造很高的经济效益,且主要受益的是整个国家和广大公众,遥感卫星的商业化也成为近几年来人们关心的热点。

而在巨大的市场价值吸引下,不少企业通过投资、战略合作等形式纷纷进入该领域,以望能够在航天领域占领一块地盘。例如,此次B站将在6月底发射的“哔哩哔哩视频卫星”;4月24日,吉利汽车公布将于6月进行星箭合体试验,以布局“天地一体化”出行生态等。

毫无疑问,卫星不仅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同时也是一个极具战略意义的领域。在新一轮的风口上,如果此次发射成功,“哔哩哔哩视频卫星”或将成为国内首个由互联网公司定制的用于科普的视频遥感卫星,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竞争与合作

在此前,我国的卫星是属于国家战略层面的产业。伴随着国家大力推动军民融合以及“互联网+航天”的产业升级变革下,2018年我国商业航天迎来了里程碑式的元年,“商业航天”被解锁,打破了航天产业的“闭环”,中国航天业民营企业如同雨后春笋般纷纷创立,

截至2018年年底,国内已注册的商业航天领域公司有141家,其中民营航天企业123家,占比87.2%。2018年中国商业航天领域年度投融资总额达35.71亿元,主要集中在卫星应用和发射领域。据预测,2020年我国航天市场规模将达8000亿元。

为了“抢占地盘”,不少企业甚至通过“融资”“合作”“抱团”等形式以加速企业发展。例如,此次承载“哔哩哔哩视频卫星”的长光卫星,其建造的“吉林一号”卫星是我国第一颗商用遥感卫星,开创了我国商业卫星应用的先河。而此次发射的“哔哩哔哩视频卫星”亦将会与此前发射的16颗“吉林一号”星座系统组网,提升星座的多维度遥感信息获取能力,在应急安全、防灾减灾、城市建设等领域发挥作用。

除此之外,国内的“独角兽”四维图新亦是该领域的玩家,主要从事卫星导航定位综合信息服务、导航电子地图及动态交通信息服务、航空摄影测量及数据处理、卫星影像等业务;已在科创板上市的航天宏图则是致力于卫星应用软件国产化、行业应用产业化、应用服务商业化,研发并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软件平台,为下游客户提供基础软件产品、系统涉及开发和数据分析应用服务等。

普华有策分析认为,在遥感卫星运行快速获取方面,国际上正呈现出“快速一体化”“智能化处理”趋势。在卫星平台和载荷方面,呈现出“三多”“三高”“三全”的发展趋势:“三多”指多平台、多传感器和多角度;“三高”指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三全”指全天候、全天时和全球观测。

正如上文所言,目前自主测控与运营遥感卫星的企业数量较少,且现有在轨商业遥感卫星服务能力各有特点,需要相互合作才能满足现有市场需求的发展。因此,在各有各特点的基础之上,目前的卫星产业呈竞争合作态势,加速前进。

在航天这块尚处于蓝海的领域,随着“商业航天新时代”的解锁,国内越来越多的公司加入这个赛道。在巨大的市场价值下,就连“小破站”(B站)也要“上天”了。未来,相信还会有更多的玩家也进入这个赛道,太空将会更加热闹。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哔哩哔哩

3.8k
  • 美股热门中概股多数上涨,哔哩哔哩涨超4%
  • B站发布2023年度ESG报告:超300万UP主在B站获得收入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对标SpaceX?B站也要发卫星了

为什么B站这个“外行人”要发射卫星?

图片来源:unsplash

文|AI报道

继“后浪”之后,哔哩哔哩(简称B站)又来“搞事情”了。

5月30日,SpaceX 首飞成功,开启商业载人新时代。在这历史性的时刻,网友的议论热潮尚未褪去,6月1日,B站宣布了6月下旬发射视频卫星的消息。

据了解,B站6月下旬发射一颗与其一样名字的“哔哩哔哩视频卫星”遥感卫星,卫星所获的遥感视频、图片数据将用于B站科普。B站表示,这颗卫星是B站在儿童节送给所有拥有好奇之心的人一份特别礼物,鼓励人们永葆童心,保持好奇,不断探索更大的世界。

B站的“儿童节礼物”

B站方面介绍,“哔哩哔哩视频卫星”是由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下简称“长光卫星”)自主研发的多功能遥感卫星,将在距离地面500多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俯视地球,可每天环绕地球15圈。

同时,卫星采用自主研发的大画幅高分辨视频相机、宽视场夜光专用相机及新一代高速存储系统,具有三维立体成像功能,可实现高精度对地遥感观测,捕捉夜晚城市微光,观测地球极光变化,还可对月球、土星等空间天体进行观测。

B站表示,今后还将在卫星拍摄的海量遥感视频、图片数据基础上定期更新科普视频,内容将包含科技、人文、历史、地球、公益、教育等多个领域,并为B站用户定制拍摄任务,用卫星航拍美丽地球。“这颗卫星是B站在儿童节送给所有拥有好奇之心的人一份特别礼物,鼓励人们永葆童心,保持好奇,不断探索更大的世界。”

为什么B站这个“外行人”要发射卫星?

卫星成“香饽饽”

实际上,“太空互联网将成为下一代新型网络”已成为当前通信业的一种趋势。2019年,“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被列入政府工作报告。在“太空互联网将成为下一代新型网络”的基础上,作为信息基础设施之一的卫星,在2020年也被列入了“新基建”的规划版图中。

遥感卫星,是用作外层空间遥感平台的人造卫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覆盖整个地球或指定的任何区域,当沿地球同步轨道运行时,它能连续地对地球表面某指定地域进行遥感,可监测到农业、林业、海洋、国土、环保、气象等情况。

据SIA数据显示,2012年到2018年,全球遥感卫星服务收入从13亿美元增长至2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8.3%,高于全球卫星产业总体的增长速度。到2018年,全球遥感卫星数量达到569颗,占在轨卫星中比例为27%,成为仅次于通信卫星的主要卫星类别。

此外,由于技术含量高、成本高,在全球范围,遥感卫星目前仍是各国重要的稀缺战略资源,自主测控与运营遥感卫星的企业数量较少,且现有在轨商业遥感卫星服务能力各有特点,需要相互合作才能满足现有市场需求的发展。可以说,遥感卫星目前依旧是一片蓝海市场。

由于遥感卫星可以在气象、灾害监测、资源和测绘等应用方面创造很高的经济效益,且主要受益的是整个国家和广大公众,遥感卫星的商业化也成为近几年来人们关心的热点。

而在巨大的市场价值吸引下,不少企业通过投资、战略合作等形式纷纷进入该领域,以望能够在航天领域占领一块地盘。例如,此次B站将在6月底发射的“哔哩哔哩视频卫星”;4月24日,吉利汽车公布将于6月进行星箭合体试验,以布局“天地一体化”出行生态等。

毫无疑问,卫星不仅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同时也是一个极具战略意义的领域。在新一轮的风口上,如果此次发射成功,“哔哩哔哩视频卫星”或将成为国内首个由互联网公司定制的用于科普的视频遥感卫星,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竞争与合作

在此前,我国的卫星是属于国家战略层面的产业。伴随着国家大力推动军民融合以及“互联网+航天”的产业升级变革下,2018年我国商业航天迎来了里程碑式的元年,“商业航天”被解锁,打破了航天产业的“闭环”,中国航天业民营企业如同雨后春笋般纷纷创立,

截至2018年年底,国内已注册的商业航天领域公司有141家,其中民营航天企业123家,占比87.2%。2018年中国商业航天领域年度投融资总额达35.71亿元,主要集中在卫星应用和发射领域。据预测,2020年我国航天市场规模将达8000亿元。

为了“抢占地盘”,不少企业甚至通过“融资”“合作”“抱团”等形式以加速企业发展。例如,此次承载“哔哩哔哩视频卫星”的长光卫星,其建造的“吉林一号”卫星是我国第一颗商用遥感卫星,开创了我国商业卫星应用的先河。而此次发射的“哔哩哔哩视频卫星”亦将会与此前发射的16颗“吉林一号”星座系统组网,提升星座的多维度遥感信息获取能力,在应急安全、防灾减灾、城市建设等领域发挥作用。

除此之外,国内的“独角兽”四维图新亦是该领域的玩家,主要从事卫星导航定位综合信息服务、导航电子地图及动态交通信息服务、航空摄影测量及数据处理、卫星影像等业务;已在科创板上市的航天宏图则是致力于卫星应用软件国产化、行业应用产业化、应用服务商业化,研发并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软件平台,为下游客户提供基础软件产品、系统涉及开发和数据分析应用服务等。

普华有策分析认为,在遥感卫星运行快速获取方面,国际上正呈现出“快速一体化”“智能化处理”趋势。在卫星平台和载荷方面,呈现出“三多”“三高”“三全”的发展趋势:“三多”指多平台、多传感器和多角度;“三高”指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三全”指全天候、全天时和全球观测。

正如上文所言,目前自主测控与运营遥感卫星的企业数量较少,且现有在轨商业遥感卫星服务能力各有特点,需要相互合作才能满足现有市场需求的发展。因此,在各有各特点的基础之上,目前的卫星产业呈竞争合作态势,加速前进。

在航天这块尚处于蓝海的领域,随着“商业航天新时代”的解锁,国内越来越多的公司加入这个赛道。在巨大的市场价值下,就连“小破站”(B站)也要“上天”了。未来,相信还会有更多的玩家也进入这个赛道,太空将会更加热闹。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