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荔枝,苦;付费音频,更苦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荔枝,苦;付费音频,更苦

无论是在上一代互联网“流量为王”的思维体系下,还是在现在靠“精细化运营”带来利润的机制下,在线音频公司面临的竞争压力都是巨大的。

文|BT财经

荔枝(NASDAQ:LIZI)于5月22日交出上市后的第一份答卷,结果并不理想。

截至2020年3月31日,荔枝第一季度营业收入3.7亿元。虽然超过了公司的业绩指导区间上线,并同比增长41.52%,但是同比和环比增速均下降。

在疫情影响下,在线视频、音频、音乐等行业均获得了爆发式增长的机会。而荔枝营业收入环比只有1.37%的增长率,不仅在头部公司中增长率低,即便放眼整个在线娱乐产业界,这样低的环比增速都让人失望。

营业收入增速下降、营业支出和运营费用却高速增长的情况下,荔枝一季度净利润为-4823万元,比2019年一季度扩大了3倍多。

财报发布当天,荔枝盘中下跌8.42%。不过,这样看似很大的跌幅,放在荔枝的历史K线图中并不显眼,因为自上市以来,荔枝4个多月已经跌去发行价的近63%。

故事好听,业绩难看

2017年开始,以腾讯音乐为首的在线音乐行业吹响了版权之战的号角。在线音乐版权费用水涨船高,快速侵蚀各平台的利润。

很快,战火看似就要蔓延至在线音频平台。

2018年1月,荔枝FM进行了一次至关重要的品牌升级。除将名字改为“荔枝”外,更重要的是其业务重心将与喜马拉雅、蜻蜓FM等对手争夺版权和PGC(专业生产内容)相区别,确立了以UGC(用户生产内容)为核心的音频社区定位。

对于这次转型,荔枝CEO赖奕龙称,荔枝想做的已经不仅仅是网络电台,荔枝未来将要专注语音陪伴,给用户提供更广泛、更全面的语音互动。

在战略转型后,荔枝除了升级底层技术外,为了吸引主播、指导爱好者“用声音记录和分享生活”,并帮助主播实现内容变现,先后推出了“回声计划”、播客学院、艺人造星计划和金牌主播计划等,并举办了音频直播大赛和“年度声典”等活动。

找对了“海量主播+优质内容”方向的荔枝很快吸引了一批优质主播和忠实听众。UGC更加灵活、更有人性化的特点,使荔枝更贴近用户的情感需求,形成了一个用户粘性较高的UGC音频社区。

正是趁着转型之后短暂的蓝海期和吸引普通的发展蓝图,荔枝得以作为“在线音频第一股”,今年1月赴美上市。

但是,在疫情、国际市场资金不足、美国市场对中概股的敌意等带来的资本寒冬中,市场只相信数据,不相信故事。

尤其是业绩没有高速增长,亏损却逐渐扩大的成长型企业的故事。

荔枝创始人兼CEO赖奕龙在业绩报告电话会议中表示:“第一季度,我们音频娱乐业务收入增长强劲。与此同时,我们在新的商业变现计划方面也取得了进展,例如粉丝会员计划、付费内容、广告和游戏等。”

的确,荔枝的播客、广告及其他业务版块收入实现了高达172%的增长,但是仍然只贡献了380万元的收入,占营收总额比例仅1%左右。音频娱乐业仍占营收总额的近99%。

看来,荔枝在其他领域的探索目前还没有成效。

特殊时期,业务模式单一、收入来源少的企业,更容易受到冲击。市场对荔枝的消极态度实属正常。

荔枝在财报中重点强调的MAU(月均活跃用户)和月均付费用户的高速增长,在放眼整个在线娱乐市场后,也不能作为其优势。

同样以UGC为核心,bilibili今年一季度的MAU增长率70%,已经达到1.2亿,且付费率超过7%。而目前,荔枝的用户付费率仍然不足1%。

想要在较低的付费率、主要靠用户打赏获得收入的前提下实现净利润,只有提高用户数量一条路。然而,荔枝MAU只有千万级别,且去年四季度MAU的同比增速为34%,而在今年一季度依然是34%。其中一季度月均付费用户同比增长了60%,去年第四季度这一数据则是71%。

艾媒咨询发布的最新调查报告中总结了中国在线音频公司最新的估值,荔枝虽然估值位列第二,但最近获得融资的金额已位列最后。

荔枝“动人”的故事既不能说服用户付费,又不足以吸引资本,前途堪忧。

竞争压力凸显

荔枝作为中国在线音频的头部企业之一,其生存和发展困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整个行业的困境。

在最新估值统计中位列第一的喜马拉雅,在2018年MAU就达到近9000万人。但是在2018年网友曝光的号称“2017年喜马拉雅财务数据”的文件中,2017年其净亏损达1.08亿元。虽然官方后续辟谣该文件内容不真实,但辟谣中并未指出“净亏损”数据有误。

由于喜马拉雅尚未上市,无法获得其真实的财务数据,但随着“一个专辑比爱奇艺、腾讯年会员还贵”的高收费、版权纠纷越来越多、版权费用增速高等问题被曝光,可以想象,喜马拉雅这几年的日子也不好过。在后知识付费时代,喜马拉雅的业绩增速可能更加疲软。

相对而言,UGC版权问题较小,且获取成本更低。认为PGC+独家版权很难再带来业绩增长的喜马拉雅,在今后可能会更注重UGC的发展。但抬头看看,发现深耕UGC的荔枝和自己一样,日子并不好过。

另外,在荔枝的发展过程中,UGC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也日渐严重。

如果加强内容把控,主播的内容上传数量会降低;为了鼓励内容上传,荔枝降低了音频创作门槛,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低质量内容的比例可能会增加,并且存在打政策“擦边球”的情况。

2019年6月至7月,由于存在着擦边球等内容,荔枝就在各大应用商店中荔枝APP下架一个月左右。

除了原有的在线音频平台内部竞争,在线音乐用户数量即将达到天花板之际,包括QQ音乐、网易云音乐在内的在线音乐巨头也纷纷瞄准转向在线音频领域。今年4月23日,腾讯音乐发布了一款名为“酷我畅听”的独立长音频平台。

调查数据显示,2019年仍有超过50%的用户的在线音频偏好类别为音乐电台。因此,本身就是做音乐出身的巨头们在开拓此类市场时,有天然的优势。

当然,在线音频平台们也在试图拓展新的业务领域。

荔枝、喜马拉雅、蜻蜓FM等都在积极开展语音直播业务。语音直播已成为喜马拉雅有声书之外的一大收入来源。但是,竞争对手和他们一同出发。据悉,网易云音乐今年的商业化重点正是语音直播和视频直播。

根据艾媒咨询的数据,2020年预计国内在线音频用户将到达5.42亿,但是增速每年都在快速下降。

业务范围窄、没有明显竞争优势的在线音乐平台市场被瓜分,增长速度放缓,甚至在未来可能出现负增长,都是意料之中的了。

除了在线音乐巨头,据36氪报道,短视频头部平台抖音正在内测语音直播交友板块,已经向MCN(多渠道网络)机构发放了英雄帖,招募“声优”。

蜻蜓FM直播业务负责人蒋喆曾表示,“音频直播所用的技术都是视频直播曾经使用过的现成技术”。也就是说,视频直播赛道内的成熟玩家想进入音频直播领域,技术上相对没有障碍。

长音频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了。

AloT+播客=下个主战场?

AI和5G的迅速发展给了在线音频公司一些新的发展方向。

赖奕龙表示:“即将到来的物联网时代将彻底改变人们享受线上音频的方式,随之而来的将是由音频互动主导的新用户场景。针对即将到来的第二波增长,我们致力于开发面向物联网新时代的在线音频应用。我们将坚持物联网战略,并坚信这将在长期为我们带来巨大的增长机会。”

荔枝2020年一季度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为5840万元,较2019年第一季度增长101%。除了IPO前后确认的机遇股份的薪酬费用,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其在开发AI应用程序和增强数据安全性方面的努力。

2019年10月16日,荔枝和百度旗下“小度”宣布达成重要合作,小度上线荔枝的海量内容,并将首次尝试在播放音频时进行实时互动。

其他两个在线音频平台也确定了自己发力的方向。

喜马拉雅自行研发,陆续推出小雅AI音响、小雅Nano、小布儿童音响等多款自有智能音箱产品。蜻蜓FM选择了最近大热的车联网进行布局,2019年4月16日宣布成立全国汽车广播主播联盟,已内置智能家居及可穿戴设备3700余万台、汽车800余万辆。

全球最大的正版流媒体音乐服务平台Spotify,去年宣布了从音乐到音频优先的战略转向,并在之后进行了一系列关于播客产业链上下游的收购,先后花费了超过4亿美元两家知名的播客品牌和一家在线播客制作软件公司。

今年5月21日,Spotify官方又宣布,乔·罗根(Joe Rogan)的节目The Joe Rogan Experience将从2020年9月1日开始成为Spotify的独家播客节目。

The Infinite Dial最新报告显示,2岁以上美国人中,听过播客的人数约1.55亿人;月度播客听众数历史上首次突破一亿大关,同比增长16%。

根据《PodFest China 2020中文播客听众与消费调研》给出的中文播客核心听众数据,国内播客的主力消费人群年龄在22-35岁之间、生活在一线或新一线城市的高学历单身人士。

播客在中国的商业化前景明确,成为各家争夺的目标。

目前,三家长音频市场头部企业中,喜马拉雅在收听播客的渠道方面排名第二,尚有竞争优势。而排名分列第9、第15的荔枝和蜻蜓FM很可能也会输掉这场战争。

(PodFest China 2020中文播客听众与消费调研)

在内容端的争夺中,这三家企业均已耗费了几十亿,目前都还没有人能实现盈利。眼看AloT和播客的竞争又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三家企业能抗到什么时候,令人担忧。

荔枝、喜马拉雅、蜻蜓等在线音频公司,既没有巨大的用户流量,也没有精细化运营的能力和基础,更没有靠“烧钱”占领市场再思考盈利的能力。

无论是在上一代互联网“流量为王”的思维体系下,还是在现在靠“精细化运营”带来利润的机制下,在线音频公司面临的竞争压力都是巨大的。

最终无论是他们自己还是市场,都会发现,靠亏损扩大来支撑营收增长的公司,并不是好公司。

虽然CEO赖奕龙表示,荔枝在2020年可以实现全面盈利,也采取了积极引入明星与粉丝互动、不断拓展内容品类等措施,但是这颗荔枝最终吃到嘴里,很可能还是有一丝苦涩。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荔枝

  • 价格暴跌七成,“车厘子自由”是海运直航给的
  • 【每日一习话·乡村之美】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荔枝,苦;付费音频,更苦

无论是在上一代互联网“流量为王”的思维体系下,还是在现在靠“精细化运营”带来利润的机制下,在线音频公司面临的竞争压力都是巨大的。

文|BT财经

荔枝(NASDAQ:LIZI)于5月22日交出上市后的第一份答卷,结果并不理想。

截至2020年3月31日,荔枝第一季度营业收入3.7亿元。虽然超过了公司的业绩指导区间上线,并同比增长41.52%,但是同比和环比增速均下降。

在疫情影响下,在线视频、音频、音乐等行业均获得了爆发式增长的机会。而荔枝营业收入环比只有1.37%的增长率,不仅在头部公司中增长率低,即便放眼整个在线娱乐产业界,这样低的环比增速都让人失望。

营业收入增速下降、营业支出和运营费用却高速增长的情况下,荔枝一季度净利润为-4823万元,比2019年一季度扩大了3倍多。

财报发布当天,荔枝盘中下跌8.42%。不过,这样看似很大的跌幅,放在荔枝的历史K线图中并不显眼,因为自上市以来,荔枝4个多月已经跌去发行价的近63%。

故事好听,业绩难看

2017年开始,以腾讯音乐为首的在线音乐行业吹响了版权之战的号角。在线音乐版权费用水涨船高,快速侵蚀各平台的利润。

很快,战火看似就要蔓延至在线音频平台。

2018年1月,荔枝FM进行了一次至关重要的品牌升级。除将名字改为“荔枝”外,更重要的是其业务重心将与喜马拉雅、蜻蜓FM等对手争夺版权和PGC(专业生产内容)相区别,确立了以UGC(用户生产内容)为核心的音频社区定位。

对于这次转型,荔枝CEO赖奕龙称,荔枝想做的已经不仅仅是网络电台,荔枝未来将要专注语音陪伴,给用户提供更广泛、更全面的语音互动。

在战略转型后,荔枝除了升级底层技术外,为了吸引主播、指导爱好者“用声音记录和分享生活”,并帮助主播实现内容变现,先后推出了“回声计划”、播客学院、艺人造星计划和金牌主播计划等,并举办了音频直播大赛和“年度声典”等活动。

找对了“海量主播+优质内容”方向的荔枝很快吸引了一批优质主播和忠实听众。UGC更加灵活、更有人性化的特点,使荔枝更贴近用户的情感需求,形成了一个用户粘性较高的UGC音频社区。

正是趁着转型之后短暂的蓝海期和吸引普通的发展蓝图,荔枝得以作为“在线音频第一股”,今年1月赴美上市。

但是,在疫情、国际市场资金不足、美国市场对中概股的敌意等带来的资本寒冬中,市场只相信数据,不相信故事。

尤其是业绩没有高速增长,亏损却逐渐扩大的成长型企业的故事。

荔枝创始人兼CEO赖奕龙在业绩报告电话会议中表示:“第一季度,我们音频娱乐业务收入增长强劲。与此同时,我们在新的商业变现计划方面也取得了进展,例如粉丝会员计划、付费内容、广告和游戏等。”

的确,荔枝的播客、广告及其他业务版块收入实现了高达172%的增长,但是仍然只贡献了380万元的收入,占营收总额比例仅1%左右。音频娱乐业仍占营收总额的近99%。

看来,荔枝在其他领域的探索目前还没有成效。

特殊时期,业务模式单一、收入来源少的企业,更容易受到冲击。市场对荔枝的消极态度实属正常。

荔枝在财报中重点强调的MAU(月均活跃用户)和月均付费用户的高速增长,在放眼整个在线娱乐市场后,也不能作为其优势。

同样以UGC为核心,bilibili今年一季度的MAU增长率70%,已经达到1.2亿,且付费率超过7%。而目前,荔枝的用户付费率仍然不足1%。

想要在较低的付费率、主要靠用户打赏获得收入的前提下实现净利润,只有提高用户数量一条路。然而,荔枝MAU只有千万级别,且去年四季度MAU的同比增速为34%,而在今年一季度依然是34%。其中一季度月均付费用户同比增长了60%,去年第四季度这一数据则是71%。

艾媒咨询发布的最新调查报告中总结了中国在线音频公司最新的估值,荔枝虽然估值位列第二,但最近获得融资的金额已位列最后。

荔枝“动人”的故事既不能说服用户付费,又不足以吸引资本,前途堪忧。

竞争压力凸显

荔枝作为中国在线音频的头部企业之一,其生存和发展困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整个行业的困境。

在最新估值统计中位列第一的喜马拉雅,在2018年MAU就达到近9000万人。但是在2018年网友曝光的号称“2017年喜马拉雅财务数据”的文件中,2017年其净亏损达1.08亿元。虽然官方后续辟谣该文件内容不真实,但辟谣中并未指出“净亏损”数据有误。

由于喜马拉雅尚未上市,无法获得其真实的财务数据,但随着“一个专辑比爱奇艺、腾讯年会员还贵”的高收费、版权纠纷越来越多、版权费用增速高等问题被曝光,可以想象,喜马拉雅这几年的日子也不好过。在后知识付费时代,喜马拉雅的业绩增速可能更加疲软。

相对而言,UGC版权问题较小,且获取成本更低。认为PGC+独家版权很难再带来业绩增长的喜马拉雅,在今后可能会更注重UGC的发展。但抬头看看,发现深耕UGC的荔枝和自己一样,日子并不好过。

另外,在荔枝的发展过程中,UGC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也日渐严重。

如果加强内容把控,主播的内容上传数量会降低;为了鼓励内容上传,荔枝降低了音频创作门槛,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低质量内容的比例可能会增加,并且存在打政策“擦边球”的情况。

2019年6月至7月,由于存在着擦边球等内容,荔枝就在各大应用商店中荔枝APP下架一个月左右。

除了原有的在线音频平台内部竞争,在线音乐用户数量即将达到天花板之际,包括QQ音乐、网易云音乐在内的在线音乐巨头也纷纷瞄准转向在线音频领域。今年4月23日,腾讯音乐发布了一款名为“酷我畅听”的独立长音频平台。

调查数据显示,2019年仍有超过50%的用户的在线音频偏好类别为音乐电台。因此,本身就是做音乐出身的巨头们在开拓此类市场时,有天然的优势。

当然,在线音频平台们也在试图拓展新的业务领域。

荔枝、喜马拉雅、蜻蜓FM等都在积极开展语音直播业务。语音直播已成为喜马拉雅有声书之外的一大收入来源。但是,竞争对手和他们一同出发。据悉,网易云音乐今年的商业化重点正是语音直播和视频直播。

根据艾媒咨询的数据,2020年预计国内在线音频用户将到达5.42亿,但是增速每年都在快速下降。

业务范围窄、没有明显竞争优势的在线音乐平台市场被瓜分,增长速度放缓,甚至在未来可能出现负增长,都是意料之中的了。

除了在线音乐巨头,据36氪报道,短视频头部平台抖音正在内测语音直播交友板块,已经向MCN(多渠道网络)机构发放了英雄帖,招募“声优”。

蜻蜓FM直播业务负责人蒋喆曾表示,“音频直播所用的技术都是视频直播曾经使用过的现成技术”。也就是说,视频直播赛道内的成熟玩家想进入音频直播领域,技术上相对没有障碍。

长音频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了。

AloT+播客=下个主战场?

AI和5G的迅速发展给了在线音频公司一些新的发展方向。

赖奕龙表示:“即将到来的物联网时代将彻底改变人们享受线上音频的方式,随之而来的将是由音频互动主导的新用户场景。针对即将到来的第二波增长,我们致力于开发面向物联网新时代的在线音频应用。我们将坚持物联网战略,并坚信这将在长期为我们带来巨大的增长机会。”

荔枝2020年一季度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为5840万元,较2019年第一季度增长101%。除了IPO前后确认的机遇股份的薪酬费用,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其在开发AI应用程序和增强数据安全性方面的努力。

2019年10月16日,荔枝和百度旗下“小度”宣布达成重要合作,小度上线荔枝的海量内容,并将首次尝试在播放音频时进行实时互动。

其他两个在线音频平台也确定了自己发力的方向。

喜马拉雅自行研发,陆续推出小雅AI音响、小雅Nano、小布儿童音响等多款自有智能音箱产品。蜻蜓FM选择了最近大热的车联网进行布局,2019年4月16日宣布成立全国汽车广播主播联盟,已内置智能家居及可穿戴设备3700余万台、汽车800余万辆。

全球最大的正版流媒体音乐服务平台Spotify,去年宣布了从音乐到音频优先的战略转向,并在之后进行了一系列关于播客产业链上下游的收购,先后花费了超过4亿美元两家知名的播客品牌和一家在线播客制作软件公司。

今年5月21日,Spotify官方又宣布,乔·罗根(Joe Rogan)的节目The Joe Rogan Experience将从2020年9月1日开始成为Spotify的独家播客节目。

The Infinite Dial最新报告显示,2岁以上美国人中,听过播客的人数约1.55亿人;月度播客听众数历史上首次突破一亿大关,同比增长16%。

根据《PodFest China 2020中文播客听众与消费调研》给出的中文播客核心听众数据,国内播客的主力消费人群年龄在22-35岁之间、生活在一线或新一线城市的高学历单身人士。

播客在中国的商业化前景明确,成为各家争夺的目标。

目前,三家长音频市场头部企业中,喜马拉雅在收听播客的渠道方面排名第二,尚有竞争优势。而排名分列第9、第15的荔枝和蜻蜓FM很可能也会输掉这场战争。

(PodFest China 2020中文播客听众与消费调研)

在内容端的争夺中,这三家企业均已耗费了几十亿,目前都还没有人能实现盈利。眼看AloT和播客的竞争又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三家企业能抗到什么时候,令人担忧。

荔枝、喜马拉雅、蜻蜓等在线音频公司,既没有巨大的用户流量,也没有精细化运营的能力和基础,更没有靠“烧钱”占领市场再思考盈利的能力。

无论是在上一代互联网“流量为王”的思维体系下,还是在现在靠“精细化运营”带来利润的机制下,在线音频公司面临的竞争压力都是巨大的。

最终无论是他们自己还是市场,都会发现,靠亏损扩大来支撑营收增长的公司,并不是好公司。

虽然CEO赖奕龙表示,荔枝在2020年可以实现全面盈利,也采取了积极引入明星与粉丝互动、不断拓展内容品类等措施,但是这颗荔枝最终吃到嘴里,很可能还是有一丝苦涩。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