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央门立交:今夜,让我们与你短暂告别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中央门立交:今夜,让我们与你短暂告别

暂别了,中央门立交。

就在今夜,中央门立交桥要进行部分围挡,开启它的大修之旅了。

中央门,为南京明城墙民国增辟城门之一,位于明代城门神策门(和平门)西侧。

1957年,南京市人民政府相关部门认为中央门对中央路的拓宽工程形成了阻碍,应该立即拆除。相关报告得到市政府批复后,中央门彻底拆除。

城门已不再,旧址现为交通枢纽,位于中央路、中央北路、建宁路和龙蟠路四条干道的交汇处,不过“中央门”这个名字却是沿用到了现在。之后在旧址附近建了一座三层立交,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中央门立交”。

中央门立交在1986年12月28日通车,当时在金陵城轰动一时。

——这也是江苏省第一座大型城市道路立交桥,它也因此成为80年代末90年代初老南京对外宣传的一张新名片。

包括南京商厦、玄武饭店、雨花新村住宅区、南汽第二代“跃进车”和中央门立交桥在内的南京“六五时期”的经典“五项工程”中,有两项都属于中央门。第一个有手扶电梯的商场(南京商厦)和第一座大型城市道路立交桥(中央门立交),就这样慢慢成就了之后的中央门商圈。

小编是在2016年来的南京,自此之后就一直住在中央门一片,对这里感情也颇深。

如今的中央门和小市片区,热闹程度自然比不上八九十年代。甚至因为历史原因没办法尽快发展,而逐渐成为城北板块“脏乱差”的代名词。

那湖南路开始翻新、当新街口的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当江宁江北的商圈逐渐发展起来,中央门商圈就有点让人“看不上眼”了。摩天大楼与破落棚户区形成着鲜明的对比,西装笔挺的白领们与肩头搭着毛巾的民工们看起来格格不入,但有一点是一样的:那就是对明天的希望与坚持。

这里徘徊在改变与固守之间,有一种专属于老城区的陈旧和韵味。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这里还是南京主城最为繁华的“宇宙中心”。

中央门立交桥的西南角曾是南京长途汽车总站,那里过去承载着许多来往的人对南京城的回忆。这里曾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汽车站,江苏省发车规模最大、客流量最大的客运站。

中央门长途汽车站1967年正式开建,于1969年10月1日建成,1970年正式交付营运。

这里曾经有着很多称谓:

1984年,成为中国业务范围最大的车站。

1986年,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电脑售票系统的汽车站。

90年代,获得中国第一个“全国文明汽车站”荣誉称号,并成为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办交通。

那时候的汽车站根本不分工作日和节假日,每天都是熙熙攘攘的人流,还有属于那个年代的记忆:茶叶蛋、煮玉米、编织袋……学生们带着求学的理想,“宁漂”们背着他们闯荡的志向,走向了日益发展的金陵。

在这里见证了太多人的雄心壮志、悲欢离合,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发展变迁。

直到2014年8月7日晚,中央门长途汽车站才光荣退休,所有班线整体迁入小红山客运站。

现在,这里是先锋广场。

中央门立交的两侧,矗立着两大“门神”:金盛百货和南京商厦。这也是中央门商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以南京商厦最为出名。

1995年末,南京商厦建设的涉外三星级白宫大酒店正式竣工营业。

1999年商厦进行大楼东扩改造,2008年至2010年又分别实施了南扩、西扩改造和停车楼的建设。最终将总经营面积扩大至近10万平方米,成长为集购物、住宿、餐饮、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综合性大型百货零售企业。

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还是八十年代南京的第一部手扶电梯。

曾经只出现在电视里的时髦玩意儿,突然就出现在了自己的生活中。男女老少们争相前往南京商厦一探究竟,到现在这部电梯仍旧在商场的中庭,颇有些年代感了。

一直到现在,小编还是很常去南京商厦。毕竟离得近,买衣服、看电影都很方便。不过平心而论,这座古老的商厦到了现在确实已无法和主城很多商圈的中流砥柱相提并论,然而胜在情怀,还是有许多老南京人喜欢在遛弯儿的时候过去逛一逛,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折扣或者新款。

正是因为它的出现,中央门片区从此拥有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商业原点,为日后吸引大量的专业百货商业体进驻埋下伏笔。最终形成了商业规模仅次于新街口和湖南路的“南京第三商圈”。

金盛百货再往西,就是出了名的金桥市场和玉桥市场了——两个南京最出名的批发零售市场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中央门商圈就一直以“批发零售+交通集散地”的面貌示人。这一点和其他商圈颇为不同,也正因如此,尽管商贸区内的金桥、玉桥等几大市场年成交额高达近百亿元,但和新街口、湖南路等商圈相比,就给大家一种“中央门商圈交通较乱、档次较低、形象较差”的感觉,缺乏大型高档商业的支撑,整体商业不成体系。

尽管近些年,玉桥市场摇身一变、蜕变成“玉桥商业广场”,开始由传统的批发市场模式向时下流行的商业体模式积极转型,迄今已建成体量达20万平方米的“商业巨无霸”。

“虽然但是”,这些年中央门商圈在许多人的眼中,依旧没办法与其他商圈相提并论。

据市工程管理处消息,中央门立交此次大修将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施工是从 6月5日到9月初,封闭立交桥西侧二层的上下桥匝道,北侧上下桥匝道。

在封闭期间,影响最大的是从中央路通过环形桥左转进入建宁路的车辆。中央路往建宁路方向车辆,需提前在中央路四川路路口或中央路黑龙江路路口左转,再右转进入金茂大街至建宁路通行。

在第一阶段完工以后,第二阶段预计开始3层高架和二层南侧匝道的施工,工期6个月。

而第三阶段则是二层东侧上下匝道、环岛和南北地面道路施工,预计从明年3月到5月全面完成。

最让人期待的是:在我们暂别中央门立交的一年以后,这里是否能重新焕发30多年前的光彩?

| 板块内项目信息:

葛洲坝阳光城鼓印蘭园已开盘三次,项目地块于2018年12月18日由葛洲坝、常州三禾置业联手拿下,楼面价22413元/㎡。

2019年9月份项目首开,销许均价38495元/㎡,去年底开盘迎来小幅涨价,均价38700元/㎡。预计今年6月份推出最后1、2、4号楼,户型建筑面积为127、144、172㎡。价格或将迎来新一轮上涨,预计在40000-41000元/㎡之间。

项目将从明日(6月6日)起开启意向登记。户型建筑面积为127、144、172㎡,两梯两户,拟交付时间为2022年6月30日前。

此外,项目在售3号楼剩余2套底跃,户型建筑面积为177、204㎡,均价约26000元/㎡,总价470-507万,精装修交付,拟交付时间为2021年12月31日。

另一边葛洲坝小市G49地块将在近两日便要公布案名和城市展厅,此前已有消息传出,项目案名为“鼓悦蘭园”。

据规划,葛洲坝小市G49地块,将建设12栋住宅,4-20层不等,包括洋房、小高层、高层。其中,1、2、3号楼20层,5-1号楼20层,5-2号楼20层,6、8号楼18层,9号楼6/7层,10号楼4、7层,11号楼20层,15号楼18层,13号楼15层。

据悉,目前已经组建销售团队,预计6月公开城市展厅,8月首开,而放风价也达到了45000元/㎡。

近些年逐渐成为人们眼中“脏乱差”的中央门-小市一带,是否能在城北板块再续辉煌?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中央门立交:今夜,让我们与你短暂告别

暂别了,中央门立交。

就在今夜,中央门立交桥要进行部分围挡,开启它的大修之旅了。

中央门,为南京明城墙民国增辟城门之一,位于明代城门神策门(和平门)西侧。

1957年,南京市人民政府相关部门认为中央门对中央路的拓宽工程形成了阻碍,应该立即拆除。相关报告得到市政府批复后,中央门彻底拆除。

城门已不再,旧址现为交通枢纽,位于中央路、中央北路、建宁路和龙蟠路四条干道的交汇处,不过“中央门”这个名字却是沿用到了现在。之后在旧址附近建了一座三层立交,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中央门立交”。

中央门立交在1986年12月28日通车,当时在金陵城轰动一时。

——这也是江苏省第一座大型城市道路立交桥,它也因此成为80年代末90年代初老南京对外宣传的一张新名片。

包括南京商厦、玄武饭店、雨花新村住宅区、南汽第二代“跃进车”和中央门立交桥在内的南京“六五时期”的经典“五项工程”中,有两项都属于中央门。第一个有手扶电梯的商场(南京商厦)和第一座大型城市道路立交桥(中央门立交),就这样慢慢成就了之后的中央门商圈。

小编是在2016年来的南京,自此之后就一直住在中央门一片,对这里感情也颇深。

如今的中央门和小市片区,热闹程度自然比不上八九十年代。甚至因为历史原因没办法尽快发展,而逐渐成为城北板块“脏乱差”的代名词。

那湖南路开始翻新、当新街口的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当江宁江北的商圈逐渐发展起来,中央门商圈就有点让人“看不上眼”了。摩天大楼与破落棚户区形成着鲜明的对比,西装笔挺的白领们与肩头搭着毛巾的民工们看起来格格不入,但有一点是一样的:那就是对明天的希望与坚持。

这里徘徊在改变与固守之间,有一种专属于老城区的陈旧和韵味。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这里还是南京主城最为繁华的“宇宙中心”。

中央门立交桥的西南角曾是南京长途汽车总站,那里过去承载着许多来往的人对南京城的回忆。这里曾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汽车站,江苏省发车规模最大、客流量最大的客运站。

中央门长途汽车站1967年正式开建,于1969年10月1日建成,1970年正式交付营运。

这里曾经有着很多称谓:

1984年,成为中国业务范围最大的车站。

1986年,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电脑售票系统的汽车站。

90年代,获得中国第一个“全国文明汽车站”荣誉称号,并成为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办交通。

那时候的汽车站根本不分工作日和节假日,每天都是熙熙攘攘的人流,还有属于那个年代的记忆:茶叶蛋、煮玉米、编织袋……学生们带着求学的理想,“宁漂”们背着他们闯荡的志向,走向了日益发展的金陵。

在这里见证了太多人的雄心壮志、悲欢离合,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发展变迁。

直到2014年8月7日晚,中央门长途汽车站才光荣退休,所有班线整体迁入小红山客运站。

现在,这里是先锋广场。

中央门立交的两侧,矗立着两大“门神”:金盛百货和南京商厦。这也是中央门商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以南京商厦最为出名。

1995年末,南京商厦建设的涉外三星级白宫大酒店正式竣工营业。

1999年商厦进行大楼东扩改造,2008年至2010年又分别实施了南扩、西扩改造和停车楼的建设。最终将总经营面积扩大至近10万平方米,成长为集购物、住宿、餐饮、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综合性大型百货零售企业。

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还是八十年代南京的第一部手扶电梯。

曾经只出现在电视里的时髦玩意儿,突然就出现在了自己的生活中。男女老少们争相前往南京商厦一探究竟,到现在这部电梯仍旧在商场的中庭,颇有些年代感了。

一直到现在,小编还是很常去南京商厦。毕竟离得近,买衣服、看电影都很方便。不过平心而论,这座古老的商厦到了现在确实已无法和主城很多商圈的中流砥柱相提并论,然而胜在情怀,还是有许多老南京人喜欢在遛弯儿的时候过去逛一逛,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折扣或者新款。

正是因为它的出现,中央门片区从此拥有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商业原点,为日后吸引大量的专业百货商业体进驻埋下伏笔。最终形成了商业规模仅次于新街口和湖南路的“南京第三商圈”。

金盛百货再往西,就是出了名的金桥市场和玉桥市场了——两个南京最出名的批发零售市场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中央门商圈就一直以“批发零售+交通集散地”的面貌示人。这一点和其他商圈颇为不同,也正因如此,尽管商贸区内的金桥、玉桥等几大市场年成交额高达近百亿元,但和新街口、湖南路等商圈相比,就给大家一种“中央门商圈交通较乱、档次较低、形象较差”的感觉,缺乏大型高档商业的支撑,整体商业不成体系。

尽管近些年,玉桥市场摇身一变、蜕变成“玉桥商业广场”,开始由传统的批发市场模式向时下流行的商业体模式积极转型,迄今已建成体量达20万平方米的“商业巨无霸”。

“虽然但是”,这些年中央门商圈在许多人的眼中,依旧没办法与其他商圈相提并论。

据市工程管理处消息,中央门立交此次大修将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施工是从 6月5日到9月初,封闭立交桥西侧二层的上下桥匝道,北侧上下桥匝道。

在封闭期间,影响最大的是从中央路通过环形桥左转进入建宁路的车辆。中央路往建宁路方向车辆,需提前在中央路四川路路口或中央路黑龙江路路口左转,再右转进入金茂大街至建宁路通行。

在第一阶段完工以后,第二阶段预计开始3层高架和二层南侧匝道的施工,工期6个月。

而第三阶段则是二层东侧上下匝道、环岛和南北地面道路施工,预计从明年3月到5月全面完成。

最让人期待的是:在我们暂别中央门立交的一年以后,这里是否能重新焕发30多年前的光彩?

| 板块内项目信息:

葛洲坝阳光城鼓印蘭园已开盘三次,项目地块于2018年12月18日由葛洲坝、常州三禾置业联手拿下,楼面价22413元/㎡。

2019年9月份项目首开,销许均价38495元/㎡,去年底开盘迎来小幅涨价,均价38700元/㎡。预计今年6月份推出最后1、2、4号楼,户型建筑面积为127、144、172㎡。价格或将迎来新一轮上涨,预计在40000-41000元/㎡之间。

项目将从明日(6月6日)起开启意向登记。户型建筑面积为127、144、172㎡,两梯两户,拟交付时间为2022年6月30日前。

此外,项目在售3号楼剩余2套底跃,户型建筑面积为177、204㎡,均价约26000元/㎡,总价470-507万,精装修交付,拟交付时间为2021年12月31日。

另一边葛洲坝小市G49地块将在近两日便要公布案名和城市展厅,此前已有消息传出,项目案名为“鼓悦蘭园”。

据规划,葛洲坝小市G49地块,将建设12栋住宅,4-20层不等,包括洋房、小高层、高层。其中,1、2、3号楼20层,5-1号楼20层,5-2号楼20层,6、8号楼18层,9号楼6/7层,10号楼4、7层,11号楼20层,15号楼18层,13号楼15层。

据悉,目前已经组建销售团队,预计6月公开城市展厅,8月首开,而放风价也达到了45000元/㎡。

近些年逐渐成为人们眼中“脏乱差”的中央门-小市一带,是否能在城北板块再续辉煌?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