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未来学大师奈斯比特:“一带一路”战略让我回想起美国登月计划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未来学大师奈斯比特:“一带一路”战略让我回想起美国登月计划

“毫无疑问,多中心世界格局中的领跑者是中国,”奈斯比特夫妇在他们合著的新书《全球大变局:南环经济带将如何重塑我们的世界》中如是说。

图片来源:网络

约翰·奈斯比特,这个以准确预见了网络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等概念而著名的未来学家,近日和妻子多丽丝·奈斯比特一起再次造访中国。

上个世界80年代,约翰·奈斯比特所著的《大趋势》一书在中国学界、政界风靡一时。1996年,他受到时任国家最高领导人江泽民的私下接见,随后出版《中国大趋势》一书,以西方人的视角讲述中国发展的故事。这次,奈斯比特夫妇站在全球的视角,对中国的发展做出了预测。

“毫无疑问,多中心世界格局中的领跑者是中国,”奈斯比特夫妇在他们合著的新书《全球大变局:南环经济带将如何重塑我们的世界》中如是说。

21年前,约翰·奈斯比特的《亚洲大趋势》出版,这促成了他与现任妻子多丽丝·奈斯比特的相遇。这对“美国-奥地利夫妻档”,随后合作开始了对新兴经济体的研究,他们以“南环经济带”来定义集中在亚洲、南美洲、非洲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并认为全球经济中心将由北向南转移,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格局将向多中心演变。

“中国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扮演者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因为他们跟非洲,跟南美洲等很多国家都有非常好的同盟关系,”约翰·奈斯比特认为,正是前期建立的可靠同盟基础,让中国打造了一个能与“美国梦”相提并论的“中国梦”。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在奈斯比特夫妇看来,即是这个“中国梦”在国家层面的体现。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大战略。“一带一路”正是这两大战略的简称。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涵盖了东南亚、东北亚经济带的整合,并在融合的基础上通向欧洲,形成欧亚大陆经济整合的大趋势。21世界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将实现欧亚非大陆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海上联接,建立起完整的海陆经济闭环。

“一带一路”战略涵盖了世界上44亿的人口,在地域上包含了世界人口的63%,沿线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之和达到了21万亿美元,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29%。

约翰·奈斯比特称,这是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庞大”的计划。他曾在肯尼迪主政时期任美国教育部助理部长, “一带一路”的战略让他回想起肯尼迪60年代末提出的美国登月计划:“当时我们听的时候都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当我们知道越多的时候,就发现其实那个梦是可以实现的。”

1967年,当约翰·奈斯比特第一次踏入中国时,他看到的是中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贫穷。当年,他离开了有“蓝色巨人”之称的IBM,创办了城市研究公司,通过收集和分析报纸信息,预测美国的发展趋势。2000年,当他和妻子多丽丝·奈斯比特再次来到中国时,对中国的迅速发展深感惊讶。之后的15年间,在收集新闻和数据的基础上,他们通过更多的实地调研和观察,来了解西方媒体报道之外的中国。

因为在《中国大趋势》等作品中对中国发展的积极预判和正面评价,约翰·奈斯比特曾被西方媒体指责为中国的“走狗”。但奈斯比特夫妇依然在新书中阐述了对中国崛起的肯定态度。多丽丝·奈斯比特说:“我们是实地观察。做了一些研究,做了一些仔细的观察以后,才做出现在我们分享的结论。”

在最近的考察中,他们看到了一些国家和城市对于参与“一带一路”的热情。在去哈萨克斯坦演说时,他们了解到这个人口只有2000万、边境绵延3000公里的世界第五大国“非常热衷于参与‘一带一路’战略”。而此次的中国之旅,他们观察到长沙、广州、深圳、海口、香港等城市对“一带一路”的重视,这些城市都希望通过参与“一带一路”,使当地经济受惠。

目前,在“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已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投资、资源开发、经贸合作、人文交流、生态保护等方面规划了数百个国内外项目。2014年5月,中国与肯尼亚签署了关于蒙巴萨-内罗毕铁路相关合作协议。2015年4年,由中国倡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吸引了57个创始成员国。两个月之后,中国与匈牙利签署协议,就“一带一路”展开正式合作。在2015年11月15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次峰会上,习近平再次强调要落实“一带一路”倡议。

多丽丝·奈斯比特对“一带一路”的潜力毫不怀疑:“对中国的企业家来讲,‘中国梦’可以通过‘一带一路’的实施迅速的实现。”她举例说,海上丝绸之路将影响到航空运输,目前航空交通占了全球旅游33%的比例,可以挖掘的市场很大;而在非洲国家,年轻人众多,随着经济发展,将产生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队伍,中国在非洲的机会非常巨大。

相比于美国在非洲以“民主化”为标签的投资,多丽丝·奈斯比特更看好中国在非的投资策略:“中国在非洲的策略,首先改善当地民生,让当地的经商环境改善,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好的策略。改善了当地的经济情况以后,这些国家才具备能力去变得更民主。”

奈斯比特夫妇不否认“一带一路”面临的风险。地区资源争夺、宗教矛盾冲突、地缘政治风险、经济形势动荡等问题都会影响“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效果。约翰·奈斯比特认为,面对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要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这些问题,不要只看见困难。“从宏观角度来看,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举措,中国要把自己融合到世界当中,‘一带一路’是其中的一部分,中国融入世界的其中一个举措,”他说。

然而,对于大多数西方国家来说,中国的崛起仍是一种威胁,关于中国的负面言论在西方媒体上频频出现。奈斯比特夫妇并不认为西方对中国的偏见是合理的。他们在书中提到:“我们认为西方的全球权威地位已经不再是铁板一块了:西方世界观也不再被认为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了。”

“我们需要摆脱守旧的思维模式,我们需要远离纷争,转向合作跟交流,”多丽丝·奈斯比特说,“‘一带一路’沿线的这些城市,肯定会有更多的交流,会越来越频繁地进行商务交流、贸易交流、文化交流,我们相信我们也会尽己所能传递这个信息,使西方世界能够摆脱守旧的思维模式。”

在西方的质疑和偏见面前,奈斯比特夫妇认为,中国人应该多一些自信。“世界上最有活力的国家就是中国,我们常常去不同的国家,我觉得我们这个观察是正确的,”多丽丝·奈斯比特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未来学大师奈斯比特:“一带一路”战略让我回想起美国登月计划

“毫无疑问,多中心世界格局中的领跑者是中国,”奈斯比特夫妇在他们合著的新书《全球大变局:南环经济带将如何重塑我们的世界》中如是说。

图片来源:网络

约翰·奈斯比特,这个以准确预见了网络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等概念而著名的未来学家,近日和妻子多丽丝·奈斯比特一起再次造访中国。

上个世界80年代,约翰·奈斯比特所著的《大趋势》一书在中国学界、政界风靡一时。1996年,他受到时任国家最高领导人江泽民的私下接见,随后出版《中国大趋势》一书,以西方人的视角讲述中国发展的故事。这次,奈斯比特夫妇站在全球的视角,对中国的发展做出了预测。

“毫无疑问,多中心世界格局中的领跑者是中国,”奈斯比特夫妇在他们合著的新书《全球大变局:南环经济带将如何重塑我们的世界》中如是说。

21年前,约翰·奈斯比特的《亚洲大趋势》出版,这促成了他与现任妻子多丽丝·奈斯比特的相遇。这对“美国-奥地利夫妻档”,随后合作开始了对新兴经济体的研究,他们以“南环经济带”来定义集中在亚洲、南美洲、非洲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并认为全球经济中心将由北向南转移,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格局将向多中心演变。

“中国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扮演者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因为他们跟非洲,跟南美洲等很多国家都有非常好的同盟关系,”约翰·奈斯比特认为,正是前期建立的可靠同盟基础,让中国打造了一个能与“美国梦”相提并论的“中国梦”。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在奈斯比特夫妇看来,即是这个“中国梦”在国家层面的体现。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大战略。“一带一路”正是这两大战略的简称。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涵盖了东南亚、东北亚经济带的整合,并在融合的基础上通向欧洲,形成欧亚大陆经济整合的大趋势。21世界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将实现欧亚非大陆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海上联接,建立起完整的海陆经济闭环。

“一带一路”战略涵盖了世界上44亿的人口,在地域上包含了世界人口的63%,沿线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之和达到了21万亿美元,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29%。

约翰·奈斯比特称,这是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庞大”的计划。他曾在肯尼迪主政时期任美国教育部助理部长, “一带一路”的战略让他回想起肯尼迪60年代末提出的美国登月计划:“当时我们听的时候都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当我们知道越多的时候,就发现其实那个梦是可以实现的。”

1967年,当约翰·奈斯比特第一次踏入中国时,他看到的是中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贫穷。当年,他离开了有“蓝色巨人”之称的IBM,创办了城市研究公司,通过收集和分析报纸信息,预测美国的发展趋势。2000年,当他和妻子多丽丝·奈斯比特再次来到中国时,对中国的迅速发展深感惊讶。之后的15年间,在收集新闻和数据的基础上,他们通过更多的实地调研和观察,来了解西方媒体报道之外的中国。

因为在《中国大趋势》等作品中对中国发展的积极预判和正面评价,约翰·奈斯比特曾被西方媒体指责为中国的“走狗”。但奈斯比特夫妇依然在新书中阐述了对中国崛起的肯定态度。多丽丝·奈斯比特说:“我们是实地观察。做了一些研究,做了一些仔细的观察以后,才做出现在我们分享的结论。”

在最近的考察中,他们看到了一些国家和城市对于参与“一带一路”的热情。在去哈萨克斯坦演说时,他们了解到这个人口只有2000万、边境绵延3000公里的世界第五大国“非常热衷于参与‘一带一路’战略”。而此次的中国之旅,他们观察到长沙、广州、深圳、海口、香港等城市对“一带一路”的重视,这些城市都希望通过参与“一带一路”,使当地经济受惠。

目前,在“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已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投资、资源开发、经贸合作、人文交流、生态保护等方面规划了数百个国内外项目。2014年5月,中国与肯尼亚签署了关于蒙巴萨-内罗毕铁路相关合作协议。2015年4年,由中国倡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吸引了57个创始成员国。两个月之后,中国与匈牙利签署协议,就“一带一路”展开正式合作。在2015年11月15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次峰会上,习近平再次强调要落实“一带一路”倡议。

多丽丝·奈斯比特对“一带一路”的潜力毫不怀疑:“对中国的企业家来讲,‘中国梦’可以通过‘一带一路’的实施迅速的实现。”她举例说,海上丝绸之路将影响到航空运输,目前航空交通占了全球旅游33%的比例,可以挖掘的市场很大;而在非洲国家,年轻人众多,随着经济发展,将产生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队伍,中国在非洲的机会非常巨大。

相比于美国在非洲以“民主化”为标签的投资,多丽丝·奈斯比特更看好中国在非的投资策略:“中国在非洲的策略,首先改善当地民生,让当地的经商环境改善,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好的策略。改善了当地的经济情况以后,这些国家才具备能力去变得更民主。”

奈斯比特夫妇不否认“一带一路”面临的风险。地区资源争夺、宗教矛盾冲突、地缘政治风险、经济形势动荡等问题都会影响“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效果。约翰·奈斯比特认为,面对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要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这些问题,不要只看见困难。“从宏观角度来看,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举措,中国要把自己融合到世界当中,‘一带一路’是其中的一部分,中国融入世界的其中一个举措,”他说。

然而,对于大多数西方国家来说,中国的崛起仍是一种威胁,关于中国的负面言论在西方媒体上频频出现。奈斯比特夫妇并不认为西方对中国的偏见是合理的。他们在书中提到:“我们认为西方的全球权威地位已经不再是铁板一块了:西方世界观也不再被认为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了。”

“我们需要摆脱守旧的思维模式,我们需要远离纷争,转向合作跟交流,”多丽丝·奈斯比特说,“‘一带一路’沿线的这些城市,肯定会有更多的交流,会越来越频繁地进行商务交流、贸易交流、文化交流,我们相信我们也会尽己所能传递这个信息,使西方世界能够摆脱守旧的思维模式。”

在西方的质疑和偏见面前,奈斯比特夫妇认为,中国人应该多一些自信。“世界上最有活力的国家就是中国,我们常常去不同的国家,我觉得我们这个观察是正确的,”多丽丝·奈斯比特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