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扬帆逐潮,一个强劲活跃增长极正冉冉升起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扬帆逐潮,一个强劲活跃增长极正冉冉升起

长江三角洲广袤的大地上,处处充满生机与活力。

文:栾晓娜  来源:澎湃新闻

长江三角洲广袤的大地上,处处充满生机与活力。

昨天(6月5日),贯通长三角东西区域的智能大动脉——沪苏湖铁路举行开工仪式。这是长三角一市三省首次联合举行重大项目开工活动,拉开了2020年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帷幕。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在湖州项目建设现场宣布沪苏湖铁路开工。浙江省委书记车俊、国家铁路集团总经理杨宇栋致辞。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上海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龚正,江苏省委副书记、省长吴政隆,安徽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国英出席。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袁家军主持。

回首一年多前,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自此,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按下快进键。

2019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一年间,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一市三省均分别出台行动方案,并细化落实,合力推动一体化发展迈上新台阶。

吴思敏 设计

从基础设施到公共服务,从制度创新到协同发展,从环境联防联治到疫情防控……上海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苏浙皖各扬所长,四地在多个领域的一体化进程已取得明显进展。行政壁垒不断被打破,体制创新陆续实现,整个长三角的向心力和辐射力正不断集聚、整合和显现。

在国家战略的指引下,一个最具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强劲活跃增长极正在中国东部冉冉升起。

示范区:“一张蓝图管全域”

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自筹划之日起便备受关注。在这块充满希望的热土上,一系列制度创新正逐步成为现实。

2020年5月13日,原苏州石磊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干晨亮来到苏州市吴江区行政审批局,在长三角示范区服务专窗递交了公司迁移变更材料。下午,代理人就在上海市青浦区市场监管局领到了上海石磊财务咨询有限公司的营业执照。

这是吴江发出的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企业跨省迁移首单。

在自助通服务机上,吴江区的市民一机可办三地事。钱江晚报 图

“原本以为公司迁到上海要跑很多部门、递交很多材料,没想到在长三角服务专窗一天就办成了,真正感觉到长三角现在是一家了。”干晨亮感慨道。苏州吴江区行政审批局副局长赵小华说,在以往,办成这件事至少要奔波8个部门,需15个工作日左右。

打破行政壁垒,促进资源高效配置,更多的首单、首次、首个在这里不断涌现。

嘉善县市民服务中心内的“长三角一网通办专窗”。钱江晚报 图

5月22日,浙江省嘉善县通兴路附近,四辆绝缘斗臂车同时升起,来自上海青浦、浙江嘉善两地不停电作业人员,正在紧张地为一条10千伏输电线路进行“外科手术”。

这是长三角地区首次跨省联合开展不停电作业,为今后促进区域电力融合迈出重要一步。

示范区地跨两省一市,涉及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面积约2300平方公里。这片土地肩负重大使命,将通过超越传统行政区划的经济发展方式,回答一体化制度创新的重大命题。

2019年10月2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同年11月1日,示范区挂牌成立。这意味着,由总书记亲自宣布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再次取得重大进展。

“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在挂牌当天的示范区建设推进大会上,当时刚刚上任的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主任马春雷说。

这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将示范区“全力打造成为生态优势转化新标杆、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改革开放新高地、人与自然和谐宜居新典范,奋力走出一条跨行政区域共建共享、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的新路径”。

挂牌半年多来,示范区的规划蓝图正变成现实画卷。

据示范区执委会介绍,如今的示范区,正围绕规划管理、生态保护、土地管理、项目管理、要素流动、财税分享、公共服务和公共信用等8个方面加速制度创新,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一体化制度创新成果呼之欲出,将在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目前,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已进入最后完善阶段,即将面向社会公示。这份规划是由两省一市共同编制的我国第一份跨省域法定空间规划,将首次实现跨省级不同行政区“一张蓝图管全域”的制度创新目标。

“一张蓝图”背后,将是一条跨行政区域共建共享、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的新路径。

长三角:加速生产要素灵活流通

示范区一马当先,整个长三角一体化快马加鞭。示范区之外,更广范围、更具深度的一体化协同创新,正在长三角各个角落生根发芽,快速发展。

2020年6月5日,串联上海西部、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区域的沪苏湖铁路正式开工建设了。作为长三角一体化重要示范工程,沪苏湖铁路的建设,将让“轨道上的长三角”愈加完善。

沪苏湖铁路走向示意图。上海铁路局 供图

这个消息让在上海开办企业的浙江湖州人汪蕾非常高兴。“沪苏湖铁路一旦建成,往返单程能从现在的2个小时缩短到四十分钟。”汪蕾告诉记者,如今她还计划在湖州开一家分公司,并发展合作伙伴和客户,今后会方便很多。

不仅是铁路。打通断头路、开通跨省公交、地铁二维码互通、取消省界收费站、研究区域轨道交通网络……一年多的时间里,致力于实现长三角交通一体化的诸多大手笔,已陆续启动、显效或纳入计划。

除了交通设施的互联互通,科技创新要素也在加速流动。

6月3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与浙江大学在沪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推进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国际交流、成果转移转化等领域的合作,共建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努力成为创新引领、功能综合、产学研协同发展的数字科技重要策源地、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计算+”高地。

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在签约仪式上说,希望双方围绕重点区域开发、新兴产业发展,推动人工智能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让更多创新成果在上海、在长三角加速转化。上海市委、市政府将创造更好环境、提供更多支持,市校共同努力为国家发展、长三角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政产学研”的新模式,正推动科技创新要素在长三角区域有序灵活流动,使各城市产业创新的融合度不断加深。在危中寻机、恢复经济的当下,这样的尝试尤显重要。

跑出一体化发展“加速度”的还有更多——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逐步形成;科技基础设施集群稳步推进;生态环境和公共供给持续优化,异地门诊费用直接结算覆盖41个地级市;长三角“一网通办”开通,实现51个服务事项跨省市通办……

这些进展,无论是无形的科学技术,抑或有形的基础设施,除了消除行政壁垒带来的阻隔,更重要的是提高生产要素跨区域的流通效率,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这片始终处于中国改革开放前沿的沃土,正在协同创新、共享共赢、融合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未来:开创更高质量一体化新局面

实际上,在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前,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已有所作为。上升为国家战略后,长三角变得更忙。

2019年1月3日,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就加快构建一体化市场体系在上海签署了合作备忘录,计划要做的,包括统一市场规则、统一信用治理、统一市场监管等一系列事情。

同一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国务院批复《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标志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全面进入施工期。很快,示范区挂牌,执委会成立。

一系列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先行先试,都彰显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长三角地区在中国空间格局中的特殊地位。但另一方面,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对长三角来说不仅是机遇,也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和使命。

面对国家的顶层设计,沪苏浙皖因地制宜,加快落实。

2020年1月,三省一市先后举行两会,四份《政府工作报告》中共同提到的一句话,便是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目前,沪苏浙皖均已制定了落实《纲要》的省级行动计划。此外,沪苏浙皖还分别结合自身实际,确定了今年长三角一体化的工作计划。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很多城市一度按下了暂停键。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长三角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2020年2月7日,长三角三省一市召开视频会议,建立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围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明确七项合作事项,包括确诊和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信息互通、健康观察解除告知单互认等,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阶段性成效。

2月27日,三省一市再次召开视频会议,围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合作建立五项工作机制,包括建立长三角健康码互认通用机制、建立产业链复工复产协同互助机制等,协同发力、深化合作,在继续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前提下,更好推进复工复产复市。

上海作为长三角地区“龙头”,引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中央交给上海的一项重大任务。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多次指出,举全市之力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刚刚闭幕不久的“全国两会”上,长三角一体化依旧是在沪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带到北京的“重头戏”。在沪全国人大代表专题调研的“一号课题”,即“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建设”;今年上海代表团的第一场远程采访,主题亦是“长三角一体化”。

6月3日,已开通一年多的长三角“一网通办”再传好消息:在此前已实现51个服务事项跨省市通办的基础上,今年将推进身份证、驾驶证、营业执照等高频电子证照在长三角区域内共享互认,实现整个区域内扫码亮证入住宾旅馆、电子证照“游全程”。

而长三角“一网通办”这项便民利民的共享互通举措,恰是在去年5月22日召开的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上正式开通的。

来源:澎湃新闻

原标题: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扬帆逐潮,一个强劲活跃增长极正冉冉升起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扬帆逐潮,一个强劲活跃增长极正冉冉升起

长江三角洲广袤的大地上,处处充满生机与活力。

文:栾晓娜  来源:澎湃新闻

长江三角洲广袤的大地上,处处充满生机与活力。

昨天(6月5日),贯通长三角东西区域的智能大动脉——沪苏湖铁路举行开工仪式。这是长三角一市三省首次联合举行重大项目开工活动,拉开了2020年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帷幕。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在湖州项目建设现场宣布沪苏湖铁路开工。浙江省委书记车俊、国家铁路集团总经理杨宇栋致辞。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上海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龚正,江苏省委副书记、省长吴政隆,安徽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国英出席。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袁家军主持。

回首一年多前,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自此,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按下快进键。

2019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一年间,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一市三省均分别出台行动方案,并细化落实,合力推动一体化发展迈上新台阶。

吴思敏 设计

从基础设施到公共服务,从制度创新到协同发展,从环境联防联治到疫情防控……上海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苏浙皖各扬所长,四地在多个领域的一体化进程已取得明显进展。行政壁垒不断被打破,体制创新陆续实现,整个长三角的向心力和辐射力正不断集聚、整合和显现。

在国家战略的指引下,一个最具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强劲活跃增长极正在中国东部冉冉升起。

示范区:“一张蓝图管全域”

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自筹划之日起便备受关注。在这块充满希望的热土上,一系列制度创新正逐步成为现实。

2020年5月13日,原苏州石磊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干晨亮来到苏州市吴江区行政审批局,在长三角示范区服务专窗递交了公司迁移变更材料。下午,代理人就在上海市青浦区市场监管局领到了上海石磊财务咨询有限公司的营业执照。

这是吴江发出的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企业跨省迁移首单。

在自助通服务机上,吴江区的市民一机可办三地事。钱江晚报 图

“原本以为公司迁到上海要跑很多部门、递交很多材料,没想到在长三角服务专窗一天就办成了,真正感觉到长三角现在是一家了。”干晨亮感慨道。苏州吴江区行政审批局副局长赵小华说,在以往,办成这件事至少要奔波8个部门,需15个工作日左右。

打破行政壁垒,促进资源高效配置,更多的首单、首次、首个在这里不断涌现。

嘉善县市民服务中心内的“长三角一网通办专窗”。钱江晚报 图

5月22日,浙江省嘉善县通兴路附近,四辆绝缘斗臂车同时升起,来自上海青浦、浙江嘉善两地不停电作业人员,正在紧张地为一条10千伏输电线路进行“外科手术”。

这是长三角地区首次跨省联合开展不停电作业,为今后促进区域电力融合迈出重要一步。

示范区地跨两省一市,涉及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面积约2300平方公里。这片土地肩负重大使命,将通过超越传统行政区划的经济发展方式,回答一体化制度创新的重大命题。

2019年10月2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同年11月1日,示范区挂牌成立。这意味着,由总书记亲自宣布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再次取得重大进展。

“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在挂牌当天的示范区建设推进大会上,当时刚刚上任的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主任马春雷说。

这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将示范区“全力打造成为生态优势转化新标杆、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改革开放新高地、人与自然和谐宜居新典范,奋力走出一条跨行政区域共建共享、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的新路径”。

挂牌半年多来,示范区的规划蓝图正变成现实画卷。

据示范区执委会介绍,如今的示范区,正围绕规划管理、生态保护、土地管理、项目管理、要素流动、财税分享、公共服务和公共信用等8个方面加速制度创新,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一体化制度创新成果呼之欲出,将在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目前,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已进入最后完善阶段,即将面向社会公示。这份规划是由两省一市共同编制的我国第一份跨省域法定空间规划,将首次实现跨省级不同行政区“一张蓝图管全域”的制度创新目标。

“一张蓝图”背后,将是一条跨行政区域共建共享、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的新路径。

长三角:加速生产要素灵活流通

示范区一马当先,整个长三角一体化快马加鞭。示范区之外,更广范围、更具深度的一体化协同创新,正在长三角各个角落生根发芽,快速发展。

2020年6月5日,串联上海西部、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区域的沪苏湖铁路正式开工建设了。作为长三角一体化重要示范工程,沪苏湖铁路的建设,将让“轨道上的长三角”愈加完善。

沪苏湖铁路走向示意图。上海铁路局 供图

这个消息让在上海开办企业的浙江湖州人汪蕾非常高兴。“沪苏湖铁路一旦建成,往返单程能从现在的2个小时缩短到四十分钟。”汪蕾告诉记者,如今她还计划在湖州开一家分公司,并发展合作伙伴和客户,今后会方便很多。

不仅是铁路。打通断头路、开通跨省公交、地铁二维码互通、取消省界收费站、研究区域轨道交通网络……一年多的时间里,致力于实现长三角交通一体化的诸多大手笔,已陆续启动、显效或纳入计划。

除了交通设施的互联互通,科技创新要素也在加速流动。

6月3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与浙江大学在沪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推进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国际交流、成果转移转化等领域的合作,共建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努力成为创新引领、功能综合、产学研协同发展的数字科技重要策源地、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计算+”高地。

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在签约仪式上说,希望双方围绕重点区域开发、新兴产业发展,推动人工智能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让更多创新成果在上海、在长三角加速转化。上海市委、市政府将创造更好环境、提供更多支持,市校共同努力为国家发展、长三角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政产学研”的新模式,正推动科技创新要素在长三角区域有序灵活流动,使各城市产业创新的融合度不断加深。在危中寻机、恢复经济的当下,这样的尝试尤显重要。

跑出一体化发展“加速度”的还有更多——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逐步形成;科技基础设施集群稳步推进;生态环境和公共供给持续优化,异地门诊费用直接结算覆盖41个地级市;长三角“一网通办”开通,实现51个服务事项跨省市通办……

这些进展,无论是无形的科学技术,抑或有形的基础设施,除了消除行政壁垒带来的阻隔,更重要的是提高生产要素跨区域的流通效率,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这片始终处于中国改革开放前沿的沃土,正在协同创新、共享共赢、融合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未来:开创更高质量一体化新局面

实际上,在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前,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已有所作为。上升为国家战略后,长三角变得更忙。

2019年1月3日,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就加快构建一体化市场体系在上海签署了合作备忘录,计划要做的,包括统一市场规则、统一信用治理、统一市场监管等一系列事情。

同一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国务院批复《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标志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全面进入施工期。很快,示范区挂牌,执委会成立。

一系列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先行先试,都彰显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长三角地区在中国空间格局中的特殊地位。但另一方面,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对长三角来说不仅是机遇,也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和使命。

面对国家的顶层设计,沪苏浙皖因地制宜,加快落实。

2020年1月,三省一市先后举行两会,四份《政府工作报告》中共同提到的一句话,便是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目前,沪苏浙皖均已制定了落实《纲要》的省级行动计划。此外,沪苏浙皖还分别结合自身实际,确定了今年长三角一体化的工作计划。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很多城市一度按下了暂停键。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长三角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2020年2月7日,长三角三省一市召开视频会议,建立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围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明确七项合作事项,包括确诊和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信息互通、健康观察解除告知单互认等,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阶段性成效。

2月27日,三省一市再次召开视频会议,围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合作建立五项工作机制,包括建立长三角健康码互认通用机制、建立产业链复工复产协同互助机制等,协同发力、深化合作,在继续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前提下,更好推进复工复产复市。

上海作为长三角地区“龙头”,引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中央交给上海的一项重大任务。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多次指出,举全市之力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刚刚闭幕不久的“全国两会”上,长三角一体化依旧是在沪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带到北京的“重头戏”。在沪全国人大代表专题调研的“一号课题”,即“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建设”;今年上海代表团的第一场远程采访,主题亦是“长三角一体化”。

6月3日,已开通一年多的长三角“一网通办”再传好消息:在此前已实现51个服务事项跨省市通办的基础上,今年将推进身份证、驾驶证、营业执照等高频电子证照在长三角区域内共享互认,实现整个区域内扫码亮证入住宾旅馆、电子证照“游全程”。

而长三角“一网通办”这项便民利民的共享互通举措,恰是在去年5月22日召开的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上正式开通的。

来源:澎湃新闻

原标题: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扬帆逐潮,一个强劲活跃增长极正冉冉升起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