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新时代奋斗者|医院快递小哥王晓溪:奋战63天,疫情期间日均派件超400票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新时代奋斗者|医院快递小哥王晓溪:奋战63天,疫情期间日均派件超400票

快递小哥王晓溪负责的片区是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医护人员夜以继日奋战在抗“疫”一线,自然而然地,他就成了“往前线送子弹的后勤兵”。

王晓溪在派送货物。图片来源:受访者

“爸爸你是去救命的么?电视里的叔叔阿姨和你穿的一样?”听到儿子的疑问,王晓溪才知道,服务医院的快件收派工作再也瞒不住了。

那时,他的家人才知道,每天早出晚归、穿着厚重防护服的王晓溪,成为了一名“往前线送子弹的后勤兵”。

王晓溪是快递员队伍里的一名 “新兵”,2019年8月才刚刚入行,现就职于顺丰速运有限公司上海区通州分部,平常负责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及医护家属楼的快件收派工作。

同时他又是一名“老兵”,曾当过8年解放军,并于2011年成为了一名中共党员。

平时快递员像小蜜蜂一样奔跑在城市和乡村的大街小巷,接触客户的时间比见家人朋友的时间还多。王晓溪说,时间长了,每天的工作路线、工作内容都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好像闭着眼睛就可以把快件送到客户手里”。

过去的几个月,因为疫情的来临,这种“熟悉的感觉”有了一点点变化——家属院封了,医院也紧张而忙碌起来。人们戴起了口罩,医护人员穿起了防护服,王晓溪也开始经历自己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收派件高峰。

疫情期间王晓溪配送货物。图片来源:受访者

当时正值春节,王晓溪将妻子和儿子接来上海过春节。儿子今年9岁,一直盼望着寒假能来上海玩儿,但因为新冠疫情的暴发,一家人的计划全被打乱了。

疫情期间物资激增,公司也正好缺人手,王晓溪就申请了防护用品,投入工作。

为保障防疫期间寄递安全和员工自身安全,1月15日,顺丰速运成立了防疫工作小组,结合不同地方疫情的差异,给员工配置防护服、护目镜等特殊防护装备。

王晓溪负责的片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是疫情期间的指定发热门诊医院,可以说也是“一处战场”,医护人员夜以继日奋战在一线,自然而然地,他就成了“往前线送子弹的后勤兵”。

大概从2月1日开始,每天都会有大批的捐赠物资及医疗采购物资涌入医院,那时候王晓溪一个人差不多每天要派送400-500箱的货物,去年双十一高峰期他一天的派件量也就180票。

王晓溪回忆,那个时候经常是一边使劲送货,一边接催件的电话,同时还要赶紧和主管沟通协调各种运输资源,这样一口气干了63天,不停不休。

“我最怕接到催件的电话,因为医院还有很多其它病的病人,他们的物品也都是急需的,我也不敢怠慢。”王晓溪说,“日复一日,压力真的是非常的大,身体也感觉疲累,但干着干着就习惯了,2个多月就干过来了。”

疫情期间,王晓溪也时刻惦记着医院旁边的医护家属小区里的老人,很多老人的儿女都去了前线。这些老人买东西方便吗?电商平台上购买的米、油等重物方不方便提到楼上?老人出来买东西拿快递有没有人帮忙看孩子?

在物业的准许下,在做好自己全身防护的前提下,王晓溪会把快递送到他们家门口,也把他们的日常生活用品及时送到他们手里。

他说,疫情期间的物流高峰不像双十一最多一周多就过去了,而是持续了至少2个月。不光是快递员,还有仓管、中转场操作员、司机、飞行员、调度人员等等。“我相信所有同行的兄弟姐妹跟我一样,都面对同样的高峰压力。”

王晓溪工作照。图片来源:受访者

对他而言,快递员的工作、快递物流的使命就是一座桥梁,货物经过他们从这头到那头,到需要的人那里。“我自己是千万快递物流从业者的普通一员,没有什么‘英雄壮举’,更没有什么感人事迹,我只是做好自己当时能做的那一环节的工作,一刻也不能掉链子,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

“您好,顺丰快递”这一句普通的话,王晓溪每天都会说上百次,疫情期间更是如此,但他相信,在刚刚过去的几个月,这句话给很多人带去了安心。

在他看来,相比奋战一线的医护人员的付出,快递员只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作为一名党员,我践行自己的誓言往前冲;作为曾经的军人,退伍不褪色,换装不换心。”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新时代奋斗者|医院快递小哥王晓溪:奋战63天,疫情期间日均派件超400票

快递小哥王晓溪负责的片区是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医护人员夜以继日奋战在抗“疫”一线,自然而然地,他就成了“往前线送子弹的后勤兵”。

王晓溪在派送货物。图片来源:受访者

“爸爸你是去救命的么?电视里的叔叔阿姨和你穿的一样?”听到儿子的疑问,王晓溪才知道,服务医院的快件收派工作再也瞒不住了。

那时,他的家人才知道,每天早出晚归、穿着厚重防护服的王晓溪,成为了一名“往前线送子弹的后勤兵”。

王晓溪是快递员队伍里的一名 “新兵”,2019年8月才刚刚入行,现就职于顺丰速运有限公司上海区通州分部,平常负责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及医护家属楼的快件收派工作。

同时他又是一名“老兵”,曾当过8年解放军,并于2011年成为了一名中共党员。

平时快递员像小蜜蜂一样奔跑在城市和乡村的大街小巷,接触客户的时间比见家人朋友的时间还多。王晓溪说,时间长了,每天的工作路线、工作内容都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好像闭着眼睛就可以把快件送到客户手里”。

过去的几个月,因为疫情的来临,这种“熟悉的感觉”有了一点点变化——家属院封了,医院也紧张而忙碌起来。人们戴起了口罩,医护人员穿起了防护服,王晓溪也开始经历自己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收派件高峰。

疫情期间王晓溪配送货物。图片来源:受访者

当时正值春节,王晓溪将妻子和儿子接来上海过春节。儿子今年9岁,一直盼望着寒假能来上海玩儿,但因为新冠疫情的暴发,一家人的计划全被打乱了。

疫情期间物资激增,公司也正好缺人手,王晓溪就申请了防护用品,投入工作。

为保障防疫期间寄递安全和员工自身安全,1月15日,顺丰速运成立了防疫工作小组,结合不同地方疫情的差异,给员工配置防护服、护目镜等特殊防护装备。

王晓溪负责的片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是疫情期间的指定发热门诊医院,可以说也是“一处战场”,医护人员夜以继日奋战在一线,自然而然地,他就成了“往前线送子弹的后勤兵”。

大概从2月1日开始,每天都会有大批的捐赠物资及医疗采购物资涌入医院,那时候王晓溪一个人差不多每天要派送400-500箱的货物,去年双十一高峰期他一天的派件量也就180票。

王晓溪回忆,那个时候经常是一边使劲送货,一边接催件的电话,同时还要赶紧和主管沟通协调各种运输资源,这样一口气干了63天,不停不休。

“我最怕接到催件的电话,因为医院还有很多其它病的病人,他们的物品也都是急需的,我也不敢怠慢。”王晓溪说,“日复一日,压力真的是非常的大,身体也感觉疲累,但干着干着就习惯了,2个多月就干过来了。”

疫情期间,王晓溪也时刻惦记着医院旁边的医护家属小区里的老人,很多老人的儿女都去了前线。这些老人买东西方便吗?电商平台上购买的米、油等重物方不方便提到楼上?老人出来买东西拿快递有没有人帮忙看孩子?

在物业的准许下,在做好自己全身防护的前提下,王晓溪会把快递送到他们家门口,也把他们的日常生活用品及时送到他们手里。

他说,疫情期间的物流高峰不像双十一最多一周多就过去了,而是持续了至少2个月。不光是快递员,还有仓管、中转场操作员、司机、飞行员、调度人员等等。“我相信所有同行的兄弟姐妹跟我一样,都面对同样的高峰压力。”

王晓溪工作照。图片来源:受访者

对他而言,快递员的工作、快递物流的使命就是一座桥梁,货物经过他们从这头到那头,到需要的人那里。“我自己是千万快递物流从业者的普通一员,没有什么‘英雄壮举’,更没有什么感人事迹,我只是做好自己当时能做的那一环节的工作,一刻也不能掉链子,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

“您好,顺丰快递”这一句普通的话,王晓溪每天都会说上百次,疫情期间更是如此,但他相信,在刚刚过去的几个月,这句话给很多人带去了安心。

在他看来,相比奋战一线的医护人员的付出,快递员只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作为一名党员,我践行自己的誓言往前冲;作为曾经的军人,退伍不褪色,换装不换心。”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