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鲁股观察 | 连续三个跌停,年内暴涨的未名医药为何被套牢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鲁股观察 | 连续三个跌停,年内暴涨的未名医药为何被套牢

深交所的公开谴责或许只是未名医药股价下跌的导火索,而不是根本的驱动因素。

文 | 刘震

未名医药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生物医药企业,重点研发神经生长因子系列产品、细胞因子药物和多肽药物。公司于2011年5月20日上市,控股股东为北京北大未名生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罗德顺、潘爱华、杨晓敏、赵芙蓉。

2019年最后一个交易日,未名医药的股价停在了7.24元,而仅仅半年时间,公司估计就一路上涨,6月2日至最高点34.10元,区间最高涨幅达371%。而股价暴涨的根本原因就是站在了新冠疫苗的风口,自今年2月起,未名医药在互动平台多次表示“参股公司北京科兴正在开展新冠肺炎疫苗的研制工作”,正是这一消息吸引了一批批的投资者涌入。

这一盛况近日却急转直下,自6月5日开始,未名医药股价连续三个交易日跌停价报收,截至6月9日午盘收盘,公司股价被封在了22.88元的跌停位,封单超27万手,前期介入的投资者大多被套在高位。而这一切的导火索就是深交所的一则公开谴责公告,6月3日,深交所对未名医药及相关当事人给予公开谴责,背后的主因是未名集团对未名医药长期、大量的资金占用所产生一系列问题。

未名医药的“三宗罪”

6月3日,深交所对对未名医药及相关当事人给予公开谴责,主要针对以下三种违规行为:

一是控股股东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资金。2019年12月31日,未名医药发布公告称,2017年12月至2019年6月期间,控股股东未名集团通过直接或与第三方往来等形式,非经营性占用未名医药的资金,累计达9.22亿元,占未名医药2018年经审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的33.38%,日最高占用额5.07亿元,占2018年经审计净资产的18.36%。截至目前,资金占用余额为5.07亿元,利息为5435.67万元。

二是关联交易未及时履行审议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由于拆借资金无法偿还,身陷流动性危机的未名集团提出以其资产对其占用的公司资金进行偿还,2019年12月31日,未名医药披露未名集团以其所持有的4项药品技术和吉林未名100%股权抵偿未名集团占用上市公司的资金及利息合计5.61亿元,这种以资抵债事项构成关联交易,但未名医药却未提前披露。

三是信息披露不准确。以资抵债方案一经发布,立刻引来深交所问询。2020年1月18日,未名医药披露《关于对深圳证券交易所关注函回复公告》,称未名集团用于抵债的吉林未名100%股权的账面净资产为18.13亿元,而未名医药在2020年2月20日披露的关注函回复公告中对吉林未名净资产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净资产为1149.34万元,两者之间差异巨大,存在信息披露不准确的情形。2月29日,未名医药解释称,两次修正相差18亿元的原因是吉林未名会计资产分类出现疏漏。

通过以上信息可以简单捋顺出其中的逻辑线索,先是大股东未名集团因债务危机而大量的占用未名医药的资金,而这部分钱又难以偿付,所以想出了以资抵债的方法,这一事项本身涉及关联交易应该提前披露,而未名医药却并没有按规则行事,深交所对此事进行问询之后,未名医药对交易的资产价值进行了修正,前后两次差距巨大,未名医药给出的理由却是出现会计资产分类疏漏。

业绩下滑与股价上涨共存

事实上,虽然未名医药的股价连续攀升,但这和公司的业绩却丝毫不搭边。财报数据显示,未名医药近几年的经营每况愈下,虽然公司延期披露2019年的年报,但业绩快报还是透漏了未名医药营收继续下滑的现实。

2017-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1.62亿、6.74亿和6.11亿元,分别下降8.10%、42.83%、9.37%,营收规模连续三年萎缩。2018年,未名医药不止营收下滑,净利润和现金流也分别出现了124.66%、72.54%的大幅度下跌,业绩快报显示,未名医药2019年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合计为6.90亿元,较上一年度减少了4.98亿元,且由于偿还短期借款货币导致资金减少35.88%,同期未名医药的总资产降至34.72亿元,同比下滑19.56%。今年一季度,未名医药营收1.02亿元,同比下降19.25%;净利润亏损6282万,同比下降385.98%,营业收入持续下滑,公司经营情况不容乐观。

在业绩逐年下滑的的背景之下,未名医药的股价却在年内暴涨370%,而这背后的炒作逻辑就是新冠疫苗的研发。

未名医药今年2月初在深交所互动平台多次表示“参股公司北京科兴正在开展新冠肺炎疫苗的研制工作”,股权结构显示,科兴控股持有北京科兴73.09%的股份,未名医药持有26.91%的股份,受到这一消息刺激,未名医药的股价开始加速上涨。

5月10日,北京科兴控股董事长尹卫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科兴研制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正在进行一期二期临床试验,预计7月份试生产。消息一出,未名医药连续获得了好几个涨停,也因此被市场定义为“新冠疫苗龙头”。

5月13日晚间,未名医药公告称新冠疫苗研制单位是科兴中维生物,而科兴中维生物与公司无股权关系,但市场并未就此罢手,未名医药的股价在随后被继续推高。在科技部新冠疫苗临床实验项目的审批公告中,显示北京科兴是“合同研究组织”,而这可能就是市场继续炒作的底气。

但如果把时间拉长来看,没有业绩支撑的公司是没有投资价值的,深交所的公开谴责或许只是未名医药股价下跌的导火索,而不是根本的驱动因素,接下来更需要关注的问题是股价一路下跌是否会造成股权质押引发连锁反应。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未名医药

  • 未名医药收关注函:未按规定披露关联方及非经营性关联交易
  • 生物制品板块震荡走高,未名医药涨超9%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鲁股观察 | 连续三个跌停,年内暴涨的未名医药为何被套牢

深交所的公开谴责或许只是未名医药股价下跌的导火索,而不是根本的驱动因素。

文 | 刘震

未名医药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生物医药企业,重点研发神经生长因子系列产品、细胞因子药物和多肽药物。公司于2011年5月20日上市,控股股东为北京北大未名生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罗德顺、潘爱华、杨晓敏、赵芙蓉。

2019年最后一个交易日,未名医药的股价停在了7.24元,而仅仅半年时间,公司估计就一路上涨,6月2日至最高点34.10元,区间最高涨幅达371%。而股价暴涨的根本原因就是站在了新冠疫苗的风口,自今年2月起,未名医药在互动平台多次表示“参股公司北京科兴正在开展新冠肺炎疫苗的研制工作”,正是这一消息吸引了一批批的投资者涌入。

这一盛况近日却急转直下,自6月5日开始,未名医药股价连续三个交易日跌停价报收,截至6月9日午盘收盘,公司股价被封在了22.88元的跌停位,封单超27万手,前期介入的投资者大多被套在高位。而这一切的导火索就是深交所的一则公开谴责公告,6月3日,深交所对未名医药及相关当事人给予公开谴责,背后的主因是未名集团对未名医药长期、大量的资金占用所产生一系列问题。

未名医药的“三宗罪”

6月3日,深交所对对未名医药及相关当事人给予公开谴责,主要针对以下三种违规行为:

一是控股股东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资金。2019年12月31日,未名医药发布公告称,2017年12月至2019年6月期间,控股股东未名集团通过直接或与第三方往来等形式,非经营性占用未名医药的资金,累计达9.22亿元,占未名医药2018年经审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的33.38%,日最高占用额5.07亿元,占2018年经审计净资产的18.36%。截至目前,资金占用余额为5.07亿元,利息为5435.67万元。

二是关联交易未及时履行审议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由于拆借资金无法偿还,身陷流动性危机的未名集团提出以其资产对其占用的公司资金进行偿还,2019年12月31日,未名医药披露未名集团以其所持有的4项药品技术和吉林未名100%股权抵偿未名集团占用上市公司的资金及利息合计5.61亿元,这种以资抵债事项构成关联交易,但未名医药却未提前披露。

三是信息披露不准确。以资抵债方案一经发布,立刻引来深交所问询。2020年1月18日,未名医药披露《关于对深圳证券交易所关注函回复公告》,称未名集团用于抵债的吉林未名100%股权的账面净资产为18.13亿元,而未名医药在2020年2月20日披露的关注函回复公告中对吉林未名净资产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净资产为1149.34万元,两者之间差异巨大,存在信息披露不准确的情形。2月29日,未名医药解释称,两次修正相差18亿元的原因是吉林未名会计资产分类出现疏漏。

通过以上信息可以简单捋顺出其中的逻辑线索,先是大股东未名集团因债务危机而大量的占用未名医药的资金,而这部分钱又难以偿付,所以想出了以资抵债的方法,这一事项本身涉及关联交易应该提前披露,而未名医药却并没有按规则行事,深交所对此事进行问询之后,未名医药对交易的资产价值进行了修正,前后两次差距巨大,未名医药给出的理由却是出现会计资产分类疏漏。

业绩下滑与股价上涨共存

事实上,虽然未名医药的股价连续攀升,但这和公司的业绩却丝毫不搭边。财报数据显示,未名医药近几年的经营每况愈下,虽然公司延期披露2019年的年报,但业绩快报还是透漏了未名医药营收继续下滑的现实。

2017-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1.62亿、6.74亿和6.11亿元,分别下降8.10%、42.83%、9.37%,营收规模连续三年萎缩。2018年,未名医药不止营收下滑,净利润和现金流也分别出现了124.66%、72.54%的大幅度下跌,业绩快报显示,未名医药2019年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合计为6.90亿元,较上一年度减少了4.98亿元,且由于偿还短期借款货币导致资金减少35.88%,同期未名医药的总资产降至34.72亿元,同比下滑19.56%。今年一季度,未名医药营收1.02亿元,同比下降19.25%;净利润亏损6282万,同比下降385.98%,营业收入持续下滑,公司经营情况不容乐观。

在业绩逐年下滑的的背景之下,未名医药的股价却在年内暴涨370%,而这背后的炒作逻辑就是新冠疫苗的研发。

未名医药今年2月初在深交所互动平台多次表示“参股公司北京科兴正在开展新冠肺炎疫苗的研制工作”,股权结构显示,科兴控股持有北京科兴73.09%的股份,未名医药持有26.91%的股份,受到这一消息刺激,未名医药的股价开始加速上涨。

5月10日,北京科兴控股董事长尹卫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科兴研制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正在进行一期二期临床试验,预计7月份试生产。消息一出,未名医药连续获得了好几个涨停,也因此被市场定义为“新冠疫苗龙头”。

5月13日晚间,未名医药公告称新冠疫苗研制单位是科兴中维生物,而科兴中维生物与公司无股权关系,但市场并未就此罢手,未名医药的股价在随后被继续推高。在科技部新冠疫苗临床实验项目的审批公告中,显示北京科兴是“合同研究组织”,而这可能就是市场继续炒作的底气。

但如果把时间拉长来看,没有业绩支撑的公司是没有投资价值的,深交所的公开谴责或许只是未名医药股价下跌的导火索,而不是根本的驱动因素,接下来更需要关注的问题是股价一路下跌是否会造成股权质押引发连锁反应。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