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董柳
从各大电商节的网红直播潮,到现在的“全民带货”成为时代趋势,诞生于2016年的电商直播,正以全民参与的形式“卷土重来”。
当电商直播逐渐常态化,山东崛起了一批不一样的主播排头兵:越来越多的地方领导干部加入到主播阵营中,通过直播的形式,以电商渠道为城市制造“代言”。
6月6日晚,在淄博市委宣传部的统一策划下,“齐品·淄博”开启了首场网络带货直播。直播间内,淄博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毕荣青携20余家企业的40款产品,开展了一场独具一格的“直播带货”活动。作为“齐品·淄博”的首位带货人,从历史故事到产品特色,现场毕荣青围绕“淄博造”,对陶瓷琉璃、丝绸纺织等“齐品”进行了精彩的讲解、推广。
国际品质、本土价格,淄博对齐品的大力推广以电商直播的形式就此拉开了帷幕。

互联网时代下的“政府背书”
互联网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
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电商网购、在线服务等新业态在抗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要继续出台支持政策,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而选择以直播的形式推广齐品,正是淄博抢抓新经济风口、破题稳固后疫情时代的民生经济的有效尝试。
针对在齐品上为什么选择直播带货的营销渠道,毕荣青在直播开场白中这样介绍:“我市是全国13家之一,山东唯一一家‘国家级对外文化贸易基地’,由于受国际疫情影响,出口受阻,我们就是想通过新的途径和手段来打开国内市场,扩大销量,减少损失,所以今晚我们主要围绕助力文化出口,选择了20余家企业的40款产品进行直播。”
本次参与推广的20余家企业,均获得政府背书的淄博品牌,而40余款产品更是彰显“淄博造”的雄厚实力。“淄博造”也成为淄博开展的“齐品·淄博”活动的底气。把握“互联网+”,开展电商直播卖货,是后疫情时代下真正地让“酒香”飘出淄博,政府抢抓新经济风口的果敢尝试。
政府的背书,让直播内容、产品信息更具权威性。剖析其深层含义:政府搭台、为企业站台,选择直播的新兴推广形式进行创新带货,更是淄博真正站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引领的新经济风口上,针对民企排忧解难提供了发展的新动能。
更重要的是,采用地方领导干部直播的创新形式,不仅让进入直播间的观众获得“高大上”的直播体验感,在提升直播的层次上也赢得了观众的信赖,以最直观的营销模式形成了政府、企业、消费者三条沟通链进行了紧密结合。
首场直播时长213分钟,直播间观看达455.9万人次,不少淄博优品在上架后的几分钟内便被抢购一空……热烈的反响也再次印证了大众对于齐品的关注正不断深入。据了解,“首秀”过后,接下来淄博将全面开启惠民特卖活动。下一步,淄博各区县、各行业和新闻媒体将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分批走入直播间,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优质的齐品。
让“淄博造”有温度、有力量

对于毕荣青本人而言,这并不是她的第一次“直播带货”。
时间拨回2018年,当电商直播还处于起步阶段,淄博便率先发力,举办了“朱彦夫家乡的桃子熟了”网络直播,而当时的毕荣青便带领观众共赴“当代中国保尔·柯察金”朱彦夫的家乡——沂源县西里镇,以网络直播的形式进行了一场线上乡村之旅,并以此扩大朱彦夫桃子品牌在全国的影响力。
从“淄博产”到“淄博造”,直播正让淄博的声音更具力量。宣传部长频频带货,范围从精准乡村扶贫到助力淄博企业,政府推动品牌赋能效应正逐渐扩大——直播正让大众逐渐感知淄博各个产业的温度。
更重要的是,现在,“齐品·淄博”历经淄博市委、市政府的倾心打造,正成为一张城市崭新的文化名片,而结合一系列创新举措缓缓推动,在新旧动能转换这一大背景之下,淄博的文创产业发展走在了全国前列。
以陶瓷为例,其一直以来都是淄博引以为傲的“淄博造”标签。“淄博陶瓷,当代国窑”,作为齐文化的发祥地,陶瓷是淄博漫漫文化遗产中最光鲜的财富之一。自1500多年前,淄川寨里窑里作为最早发现的北方早期青瓷生产地,如今的淄博已经是驰名世界的瓷都之一。
历经时代的洗礼和不断地转型,淄博的陶瓷正以更新颖的方式登上世界的舞台。在2018年的青岛“上合峰会”上,作为元首用瓷的淄博产“华青瓷”独占鳌头,“原来鲁匠艺精深”的中华陶瓷给大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据统计,2019年,淄博市一季度实现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2.3亿元人民币,占陶瓷产品出口的36.4%,同比增长34.1%。“淄博制造”陶瓷产品出口已覆盖美国、澳大利亚、印度等126个国家和地区。
“齐品·淄博”所涵盖的陶瓷制品,更是以更具生命力、烟火气的形式,以本土的价格向国人提供了世界一流品质的日用瓷器,也让“淄博造”走入了千家万户,其背后的文化故事和陶瓷历史更是滋养着人们的精神和灵魂。
不仅如此,围绕“齐品·淄博”这一品牌,毕荣青表示,“从前是做单一的‘桃文章’‘果文章’‘瓷文章’,往后我们就是要把所有的淄博优品都融合起来,做一道丰盛的文化大餐!”
再现淄博文创热潮
千年的齐文化为淄博发展文创带来了丰厚的历史底蕴。然而随着淄博的新兴工业发展,文创产业在前期被逐渐隐去了色彩。现在,淄博深刻意识到城市特色产品缺少知名度和附加值,文创相关的产品无法发挥其真正点品牌优势这一问题,淄博急需一个统一的、特色鲜明的官方文创品牌,进而建立成熟的“城市识别系统”。基于这一背景,“齐品·淄博”应运而生。
近日,2020全国城市传播热度排名发布,淄博位列全国第15位、全省第4位。“文化赋能”和“产业赋能”融合共振,淄博的文创产业正不断发力,进而带动城市建设。
据了解,“齐品·淄博”是由政府背书的文创品牌,旨在运用平台思维,搭建文创产品集中展示、交易一体化平台,筛选优质特色产品,进行统一宣传推介,利用线上、线下两种模式拓宽营销渠道,同时对接国内一流设计团队,提升淄博文创产品的辨识度和影响力。
疫情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带来的冲击,进而让出口受阻,“齐品·淄博”也因此成为政府的主动出击、倒逼文化企业开始关注品牌培育和产业转型的窗口。事实证明,这场独特的“文化带货”为“齐品·淄博”品牌打造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针对一系列地域特色产品体系的打造,毕荣青表示,“希望借助直播带货的‘风口’,推介质量好、价格优、服务佳的特色文创产品,真正让‘齐品·淄博’品牌‘红’起来,将它打造成为淄博的一个文化符号,一面产业旗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