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公安部求解1300万“黑户”问题 全面两孩实施后有望缓解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公安部求解1300万“黑户”问题 全面两孩实施后有望缓解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逐步放松,一直困扰中国的“黑户”问题是否能得到有效缓解呢?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全面两孩”政策即将在国内落地,有专家预计明年上半年,多数省份都能够具体实施‘全面两孩’政策。而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逐步放松,一直困扰中国的“黑户”问题是否能得到有效缓解呢?

目前,中国约有1300万“黑户”,这部分人在生活中往往缺少基本的社会保障,从而引发社会公平等一系列问题。日前,公安部召开公安部党委会议暨部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扩大)会议,其中一个议题就是解决全国无户籍人口的户口登记问题。

在我国的户口登记条例中并没有对出生的中国公民在户口登记上附加任何条件,但1980年以后,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普遍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计划生育政开始抽紧,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很多省份将新生儿的入户与计划生育政策挂钩。

1982年,湖南省常德市率先实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随后“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在全国推行,计生工作由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后来,几乎所有省份都将计划生育和入户捆绑在一起,新生儿若属超生而未缴纳罚款的不能入户。

在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之下,很多父母不敢让超生婴儿入户,“黑户”问题开始累积。“1300万黑户”,这是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根据国家发改委的一项调研数据显示,这些“黑户”中60%以上是超生人员。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乔晓春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实际“黑户”人数可能已远超1300万。“一方面,在人口普查中老百姓不敢报正确的孩子数,因为老百姓报了要交高昂的社会抚养费,另一方面,当地政府也不敢报,在那个年代,计生工作做不好意味着‘乌纱帽’难保。”

由于没有户口,大部分“黑户”的生活并不好过,他们往往不能享受到公民的基本权利等,也没能享受到应有的社会福利,随着现在移动通信、出行车票甚至收寄快递也需要实名制,这给“黑户”生活上带来的障碍越来越大。

近年来,国内有部分省市已明文规定不能将计划生育情况与入户挂钩。如今年7月份,广东省公安厅、省卫生计生委联合印发通知,重申不得将持有计划生育证明或结扎证明等,作为办理新生婴儿户口登记手续的前置条件。不过,总体上仍难以改变计划生育与入户挂钩的局面。

《第一财经日报》报道称,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全国至少有20个省(市、自治区)有明确的规定或案例,上户口必须出示计划生育相关证明,其中北京、上海、辽宁、四川、河南、湖北等6个省市在省级户籍制度上明文规定,将计生与户籍挂钩。

针对突出的“黑户”问题,公安部在此次高层会议上强调,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把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作为公安改革的出发点,切实落实无户口人员落户政策,着力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切实维护每个公民依法登记常住户口的合法权益。

为何“黑户”问题困扰中国这么多年也难以解决?乔晓春称,“黑户”问题的难点在于地方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时扭曲了原本的意思,中央曾出台文件,要求不管有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政策,都要上户口,在国家层面规定入户不能和计划生育挂钩,但所起的效果不大。

“现在放开了‘全面两孩’政策,相信以后计划生育政策会逐步取消,到时大家可以自由生育,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但目前,公安部在入户问题上多少还是有点犹豫,因为很多地方政府将计划生育政策和入户挂钩作为一个控制生育人口的手段。”乔晓春说。

乔晓春也表示,虽然目前仍未全面放开计划生育政策,不过“全面两孩”也对解决“黑户”问题带来了很大的转机。

在乔晓春看来,因为老百姓生三四胎以上的情况为数不多,“全面两孩”政策实行后,以往超生的二孩就成为一种“特色”,也符合目前政策了,公安部门便不会去追究,继而放松入户的门槛。

不过,相较于专家比较乐观的预估,地方政府层面究竟如何看待与解决多年遗留的黑户问题,其实,仍是个未知数。此次,公安部的会议并未拿出具体的解决措施,而各地政府也尚未对此问题呼应表态。

全面放开二胎将引发哪些社会问题?妇产科医师田吉顺正在做客界面好问,欢迎戳此提问>>。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公安部求解1300万“黑户”问题 全面两孩实施后有望缓解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逐步放松,一直困扰中国的“黑户”问题是否能得到有效缓解呢?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全面两孩”政策即将在国内落地,有专家预计明年上半年,多数省份都能够具体实施‘全面两孩’政策。而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逐步放松,一直困扰中国的“黑户”问题是否能得到有效缓解呢?

目前,中国约有1300万“黑户”,这部分人在生活中往往缺少基本的社会保障,从而引发社会公平等一系列问题。日前,公安部召开公安部党委会议暨部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扩大)会议,其中一个议题就是解决全国无户籍人口的户口登记问题。

在我国的户口登记条例中并没有对出生的中国公民在户口登记上附加任何条件,但1980年以后,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普遍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计划生育政开始抽紧,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很多省份将新生儿的入户与计划生育政策挂钩。

1982年,湖南省常德市率先实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随后“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在全国推行,计生工作由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后来,几乎所有省份都将计划生育和入户捆绑在一起,新生儿若属超生而未缴纳罚款的不能入户。

在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之下,很多父母不敢让超生婴儿入户,“黑户”问题开始累积。“1300万黑户”,这是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根据国家发改委的一项调研数据显示,这些“黑户”中60%以上是超生人员。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乔晓春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实际“黑户”人数可能已远超1300万。“一方面,在人口普查中老百姓不敢报正确的孩子数,因为老百姓报了要交高昂的社会抚养费,另一方面,当地政府也不敢报,在那个年代,计生工作做不好意味着‘乌纱帽’难保。”

由于没有户口,大部分“黑户”的生活并不好过,他们往往不能享受到公民的基本权利等,也没能享受到应有的社会福利,随着现在移动通信、出行车票甚至收寄快递也需要实名制,这给“黑户”生活上带来的障碍越来越大。

近年来,国内有部分省市已明文规定不能将计划生育情况与入户挂钩。如今年7月份,广东省公安厅、省卫生计生委联合印发通知,重申不得将持有计划生育证明或结扎证明等,作为办理新生婴儿户口登记手续的前置条件。不过,总体上仍难以改变计划生育与入户挂钩的局面。

《第一财经日报》报道称,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全国至少有20个省(市、自治区)有明确的规定或案例,上户口必须出示计划生育相关证明,其中北京、上海、辽宁、四川、河南、湖北等6个省市在省级户籍制度上明文规定,将计生与户籍挂钩。

针对突出的“黑户”问题,公安部在此次高层会议上强调,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把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作为公安改革的出发点,切实落实无户口人员落户政策,着力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切实维护每个公民依法登记常住户口的合法权益。

为何“黑户”问题困扰中国这么多年也难以解决?乔晓春称,“黑户”问题的难点在于地方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时扭曲了原本的意思,中央曾出台文件,要求不管有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政策,都要上户口,在国家层面规定入户不能和计划生育挂钩,但所起的效果不大。

“现在放开了‘全面两孩’政策,相信以后计划生育政策会逐步取消,到时大家可以自由生育,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但目前,公安部在入户问题上多少还是有点犹豫,因为很多地方政府将计划生育政策和入户挂钩作为一个控制生育人口的手段。”乔晓春说。

乔晓春也表示,虽然目前仍未全面放开计划生育政策,不过“全面两孩”也对解决“黑户”问题带来了很大的转机。

在乔晓春看来,因为老百姓生三四胎以上的情况为数不多,“全面两孩”政策实行后,以往超生的二孩就成为一种“特色”,也符合目前政策了,公安部门便不会去追究,继而放松入户的门槛。

不过,相较于专家比较乐观的预估,地方政府层面究竟如何看待与解决多年遗留的黑户问题,其实,仍是个未知数。此次,公安部的会议并未拿出具体的解决措施,而各地政府也尚未对此问题呼应表态。

全面放开二胎将引发哪些社会问题?妇产科医师田吉顺正在做客界面好问,欢迎戳此提问>>。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