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新美大”母公司名字透露出的野心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新美大”母公司名字透露出的野心

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时间超过一月了,新公司的中文名称还正在征集,英文名却已确定为“China Internet Plus Group”,直译成中文就是“中国互联网+集团”,从名字就透露了新公司的愿景和野心。

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之时,新公司的名字成了悬念,有人参照优酷土豆的先例,猜测新公司或许叫美团点评。不过,在新公司名字没有公布之前,媒体约定成俗称之为“新美大”。

两家公司合并时间超过一月了,新公司到底叫什么名字呢?一直让外界感到很好奇。昨天,美团大众点评启动为期一周的新公司征名事宜,向全体员工有奖征集新公司名称,最高奖金可能会高达五位数。据悉,新公司的英文名已经确定“China Internet Plus Group”,直译成中文就是“中国互联网+集团”,从名字就透露了新公司的愿景和野心。

1、“新美大”的品牌确定

创造过BlackBerry、PowerBook、Pentium多个品牌名称的Lexicon Branding创始人David Placek认为,“一个好名字可以帮助一家公司,从多方面起作用。”

两家公司合并之初,双方创始人的内部邮件就已说明合并之后会成立新公司。这就明确了几个问题,其一,双方是平等合并;其二,未来会有一个新名字,不会仅是美团或者大众点评。从这个时候开始,外界就在猜想新公司的名字。 

按照互联网公司合并的惯例来说,一般是采用双方的品牌名,如优酷土豆、58赶集、滴滴快的,都会保留双方原有品牌名。而合并之后的“新美大”并没有叫“美大”或者“美团点评”,却是一个全新的“互联网+”,这着实让人感到有点意外。

从几个方面可以来看,其一,两家公司原本都是突出品牌,彼此的公司名并不包含品牌。合并之后的公司名字当中不包含美团或者大众点评,也就不足为奇了,两家公司没有这个惯例。 

其二,行业存在先例,一个就是优酷土豆合并之后,开始是对外叫优酷土豆集团,在业务融合及扩张之后更名为“合一集团”,一则是优酷公司原本就叫合一,二则就是合二为一的意思。此外,盛大文学和腾讯文学合并之后,公司的名字叫“阅文集团”,也未保留腾讯或者盛大的品牌。当然,阅文集团的掌舵人吴文辉,原本就是盛大文学的创始人。

按照这个规律来看,业务融合完成之后,对外基本就采用母公司的名字了,而不是一个单独的业务品牌。这就透露出一个信号,美团和大众点评两家公司已经完成融合,这或许也就好解释联席的职务取消,董事长和CEO都采取专人专职了。未来,美团和大众点评只是“中国互联网+集团”旗下的两个业务品牌。

2、新美大的融合互补 

确定新公司的名字之后,其实就是明确核心业务,然后就是双方业务的融合。从双方的业务来看,两家公司的涉足都很广,已经不是简单的O2O公司了。

美团方面有平台、到店餐饮、到店综合、外卖配送、酒店旅游等事业群,还有猫眼电影、广告平台、支付平台及金融业务等板块;大众点评方面有推广、交易、预订、结婚、酒店等事业部,以及众多的业务模块。综合两家公司来说,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等息息相关的生活领域完全覆盖。

两家公司存在一些重叠业务,包括团购、外卖等,在融合重叠的业务以及互补分叉的业务之后,新公司确实不算一家纯O2O公司,而是一个“互联网+平台”,把生活息息相关的传统产业与互联网进行连接。把名字取得这么大,倒是存在一定的逻辑。而事实上,这家公司已经拥有这样的体量。

这段时间一直在说“BATM”,M指的就是新美大综合体,从用户规模来说已经是中国互联网第四极了。大众点评超过2亿的月活跃用户,而美团的活跃用户已经超越京东。不论从涵盖领域、覆盖城市、商家数量、活跃用户、交易金额等维度来看,都是名副其实。 

3、“新美大”的未来野心

说到“BATM”以及“互联网+集团”,都无不展示了新美大的未来愿景和野心。百度是搜索、阿里是电商、腾讯是社交,而新美大则是互联网+。“互联网+”这个概念在国内已经家喻户晓,已经上升到了国家高度,包括强哥总理也多次提及,这确实也是未来。

不管百度也好,阿里也罢,都在竭力的抓住O2O,就是不愿意错过未来。而在这片市场,新美大已经占据了绝对的领导地位。其崛起,已经让百度和阿里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和危机。据传,阿里闪电式入股饿了么,百度将分拆糯米并入去哪儿。此前的竞争都是比划比划,或者说其实才刚刚开始,因为行业格局已经确定了。但是,未来势必向刺刀见红,那就是整个“互联网+”。 

新美大取这样一个名字,可不只是为占一个坑,而是表示了他们的野心。非常明显,新美大不只是要做O2O的老大,而是要霸占“互联网+”,成为这个领域的领导者。客观来说,这种机会是有的,目前也非常的明显,因为O2O是互联网+的基础。新美大可以将在O2O领域的优势,顺延到整个互联网+领域,提前布局,稳固地位。

所以说,竞争其实才是刚刚开始。BAT不会坐视新美大霸占“互联网+”,势必会给新美大形成压力,能不能继续发挥优势、保住地位,这就要看新团队如何去做了。基础有了,野心有了,关键就是看做了。毕竟,对手会变得越来越强大,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走到最后的才是真正的王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美团

7.2k
  • 美团自研第四代无人机获低空物流全境覆盖运营合格证
  • 美团再否认“二选一”:没有任何平台有动力有能力约束骑手接单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新美大”母公司名字透露出的野心

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时间超过一月了,新公司的中文名称还正在征集,英文名却已确定为“China Internet Plus Group”,直译成中文就是“中国互联网+集团”,从名字就透露了新公司的愿景和野心。

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之时,新公司的名字成了悬念,有人参照优酷土豆的先例,猜测新公司或许叫美团点评。不过,在新公司名字没有公布之前,媒体约定成俗称之为“新美大”。

两家公司合并时间超过一月了,新公司到底叫什么名字呢?一直让外界感到很好奇。昨天,美团大众点评启动为期一周的新公司征名事宜,向全体员工有奖征集新公司名称,最高奖金可能会高达五位数。据悉,新公司的英文名已经确定“China Internet Plus Group”,直译成中文就是“中国互联网+集团”,从名字就透露了新公司的愿景和野心。

1、“新美大”的品牌确定

创造过BlackBerry、PowerBook、Pentium多个品牌名称的Lexicon Branding创始人David Placek认为,“一个好名字可以帮助一家公司,从多方面起作用。”

两家公司合并之初,双方创始人的内部邮件就已说明合并之后会成立新公司。这就明确了几个问题,其一,双方是平等合并;其二,未来会有一个新名字,不会仅是美团或者大众点评。从这个时候开始,外界就在猜想新公司的名字。 

按照互联网公司合并的惯例来说,一般是采用双方的品牌名,如优酷土豆、58赶集、滴滴快的,都会保留双方原有品牌名。而合并之后的“新美大”并没有叫“美大”或者“美团点评”,却是一个全新的“互联网+”,这着实让人感到有点意外。

从几个方面可以来看,其一,两家公司原本都是突出品牌,彼此的公司名并不包含品牌。合并之后的公司名字当中不包含美团或者大众点评,也就不足为奇了,两家公司没有这个惯例。 

其二,行业存在先例,一个就是优酷土豆合并之后,开始是对外叫优酷土豆集团,在业务融合及扩张之后更名为“合一集团”,一则是优酷公司原本就叫合一,二则就是合二为一的意思。此外,盛大文学和腾讯文学合并之后,公司的名字叫“阅文集团”,也未保留腾讯或者盛大的品牌。当然,阅文集团的掌舵人吴文辉,原本就是盛大文学的创始人。

按照这个规律来看,业务融合完成之后,对外基本就采用母公司的名字了,而不是一个单独的业务品牌。这就透露出一个信号,美团和大众点评两家公司已经完成融合,这或许也就好解释联席的职务取消,董事长和CEO都采取专人专职了。未来,美团和大众点评只是“中国互联网+集团”旗下的两个业务品牌。

2、新美大的融合互补 

确定新公司的名字之后,其实就是明确核心业务,然后就是双方业务的融合。从双方的业务来看,两家公司的涉足都很广,已经不是简单的O2O公司了。

美团方面有平台、到店餐饮、到店综合、外卖配送、酒店旅游等事业群,还有猫眼电影、广告平台、支付平台及金融业务等板块;大众点评方面有推广、交易、预订、结婚、酒店等事业部,以及众多的业务模块。综合两家公司来说,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等息息相关的生活领域完全覆盖。

两家公司存在一些重叠业务,包括团购、外卖等,在融合重叠的业务以及互补分叉的业务之后,新公司确实不算一家纯O2O公司,而是一个“互联网+平台”,把生活息息相关的传统产业与互联网进行连接。把名字取得这么大,倒是存在一定的逻辑。而事实上,这家公司已经拥有这样的体量。

这段时间一直在说“BATM”,M指的就是新美大综合体,从用户规模来说已经是中国互联网第四极了。大众点评超过2亿的月活跃用户,而美团的活跃用户已经超越京东。不论从涵盖领域、覆盖城市、商家数量、活跃用户、交易金额等维度来看,都是名副其实。 

3、“新美大”的未来野心

说到“BATM”以及“互联网+集团”,都无不展示了新美大的未来愿景和野心。百度是搜索、阿里是电商、腾讯是社交,而新美大则是互联网+。“互联网+”这个概念在国内已经家喻户晓,已经上升到了国家高度,包括强哥总理也多次提及,这确实也是未来。

不管百度也好,阿里也罢,都在竭力的抓住O2O,就是不愿意错过未来。而在这片市场,新美大已经占据了绝对的领导地位。其崛起,已经让百度和阿里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和危机。据传,阿里闪电式入股饿了么,百度将分拆糯米并入去哪儿。此前的竞争都是比划比划,或者说其实才刚刚开始,因为行业格局已经确定了。但是,未来势必向刺刀见红,那就是整个“互联网+”。 

新美大取这样一个名字,可不只是为占一个坑,而是表示了他们的野心。非常明显,新美大不只是要做O2O的老大,而是要霸占“互联网+”,成为这个领域的领导者。客观来说,这种机会是有的,目前也非常的明显,因为O2O是互联网+的基础。新美大可以将在O2O领域的优势,顺延到整个互联网+领域,提前布局,稳固地位。

所以说,竞争其实才是刚刚开始。BAT不会坐视新美大霸占“互联网+”,势必会给新美大形成压力,能不能继续发挥优势、保住地位,这就要看新团队如何去做了。基础有了,野心有了,关键就是看做了。毕竟,对手会变得越来越强大,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走到最后的才是真正的王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