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四川诗歌年鉴》首发式暨《四川诗歌·2020夏》审稿会在蓉成功举办

2020年5月24日,《2019四川诗歌年鉴》首发式暨《四川诗歌·2020夏》审稿会(以下简称审稿会)在成都三圣花乡躬耕第举行。李永才、陈小平、易杉、金指尖、彭毅、李铣、亚男、郭毅、李斌、王学东、龙小龙、熊游坤、其然、孙其安、宋光明、胡马、钟渔、虚杜、卓兮、银莲、林子欣、李清荷、王小阁、覃妮等近30位编辑及诗人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得到了成都天懿文化旅游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2020年5月24日,《2019四川诗歌年鉴》首发式暨《四川诗歌·2020夏》审稿会(以下简称审稿会)在成都三圣花乡躬耕第举行。李永才、陈小平、易杉、金指尖、彭毅、李铣、亚男、郭毅、李斌、王学东、龙小龙、熊游坤、其然、孙其安、宋光明、胡马、钟渔、虚杜、卓兮、银莲、林子欣、李清荷、王小阁、覃妮等近30位编辑及诗人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得到了成都天懿文化旅游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尽管天空下着蒙蒙细雨,来自四川各地的诗人们仍然热情不减,现场诗意融融。

上午审稿会议由《四川诗歌》(以下简称诗刊)社长李永才主持,全体编辑人员参加了会议。夏季刊审稿工作顺利完成后,紧接着讨论了秋季刊的选稿方向、栏目调整方案以及《2020四川诗歌年鉴》编选事宜,并一致通过编委会调整方案及编辑部成员调整方案。

下午《2019四川诗歌年鉴》首发式由易杉主持,诗刊社长李永才致开幕词。

李永才:通过这次疫情,引发了作家、诗人、艺术家对社会层面的众多思考,好比今天的会议,在简朴中透出的诗歌精神。这本《年鉴》以《四川诗歌》副刊的名义出版,结果令人非常满意。在历史的长河中,《四川诗歌年鉴》(以下简称《年鉴》)为四川这个诗歌大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它是编者汗水的结晶,是诗歌奉献者内心的慰籍。

易杉:四川诗歌之所以有上世纪80年代的辉煌,有生机勃勃的现在,正是因为一些具有深刻奉献精神的民间资本和社会公益力量的推动。这不仅仅是由这块土地激发出的文化理想,也是人们对地缘历史的热爱所致。正是因为有如在座诸君的艺术情怀和赤子之心,四川诗一歌才有朝向“先锋艺术高度”可能的未来。基于四川诗歌的写作生态,我们有理由相信,当诗歌只剩下"一腔热血"的时候,正是我们语言生活创造的时候。愿我们用诚实的书写去反思现实的困境,用生命的书写去抚慰生活的艰辛,用心灵的书写去实践历史与时代的期许。《四川诗歌年鉴》工作,既是一次记录,也是一次反思,更是一种提升。期待有更好更多的作品拓展四川诗歌的诗学意义,为复杂多元的当代生活提供诗性的见证。

金指尖:从五年前的《四川诗歌地理》到如今的《四川诗歌年鉴》,五年来保持了连续性,难能可贵。希望今后的选稿更加自由,在这个基本面上,继续探索和延伸。《年鉴》的编选工作是个大工一程,特别感谢为此最为付出的易杉同志,感谢主持《年鉴》工作的李永才主任,这种对诗歌的敬畏和贡献,值得尊敬。

彭毅:《年鉴》的出版,与大家的努力和奉献是分不开的,大家因诗歌而结缘,并以不同的方式付出,享受精神的盛宴。在诗歌的引领下,作为精神的享受者,我时刻提醒自己,多行善事实事,为四川诗歌添砖加瓦,让诗歌之路上没有孤独与纠结。

李铣:《年鉴》的面世,无论是在文本还是实践上,都在四川乃至全国的诗歌界拥有一席之地,可谓功莫大焉。希望诗刊社下一步工作更加开放,用全球视野看清诗歌未来趋势,包容并济,《四川诗歌》不仅是四川诗歌界的诗歌,还要放眼国内外,海纳百川。诗歌是文学的皇冠,始终走在语言的前面,因而诗歌的发展需要有更高的标准,沉淀下来,汲取中西方文化的精髓。我当钟情诗歌,倾力诗刊,服务诗人,为四川诗歌尽己所能。祝愿《四川诗歌》不负众望,更上台阶!

郭毅:感谢编委对四川诗歌的贡献,选稿需要付出很多心血。希望今后的选稿标准在体现文化厚度的同时,与时代相连,与作者感应,《年鉴》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展现了诗歌大省的形象,工程浩大又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希望《年鉴》更精,走得更远,兼具启示性的诗歌评论。

王学东:四川诗歌一直是中国诗歌发展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必定在多年以后,成为中国诗歌历史上重要的一笔,为此特别感谢为《四川诗歌》和《年鉴》做出贡献的朋友们。四川在刊物、诗人、作品的数量上居于全国首位,而理论尚未达到理想的高度,这一现象值得思考。我希望运用好《四川诗歌》这一品牌和平台,更加用心地推出四川诗人的评论,为《四川诗歌》做出更多有质量的推进。

陈小平:这次活动非常神圣和重要,正在把青春时代的梦想变为现实。不仅在这条诗歌之路上坚持走下去,还取得了成效,非常可贵。《年鉴》未来还要继续编下去,这对中国以及四川诗歌是种推动,可谓功德无量。这件事情看似平凡、辛苦,却必然会在诗歌史上留下痕迹。

首发式上,诗人林子欣、冉杰、亚男、虚杜、其然、孙其安、胡马、覃妮、银莲等诗人纷纷发言,感恩五年来大家的努力与付出,就真诚写作,不断突破,培养和发现新人,以及未来与规划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2019四川诗歌年鉴》首发式暨《四川诗歌·2020夏》审稿会在蓉成功举办

2020年5月24日,《2019四川诗歌年鉴》首发式暨《四川诗歌·2020夏》审稿会(以下简称审稿会)在成都三圣花乡躬耕第举行。李永才、陈小平、易杉、金指尖、彭毅、李铣、亚男、郭毅、李斌、王学东、龙小龙、熊游坤、其然、孙其安、宋光明、胡马、钟渔、虚杜、卓兮、银莲、林子欣、李清荷、王小阁、覃妮等近30位编辑及诗人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得到了成都天懿文化旅游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2020年5月24日,《2019四川诗歌年鉴》首发式暨《四川诗歌·2020夏》审稿会(以下简称审稿会)在成都三圣花乡躬耕第举行。李永才、陈小平、易杉、金指尖、彭毅、李铣、亚男、郭毅、李斌、王学东、龙小龙、熊游坤、其然、孙其安、宋光明、胡马、钟渔、虚杜、卓兮、银莲、林子欣、李清荷、王小阁、覃妮等近30位编辑及诗人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得到了成都天懿文化旅游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尽管天空下着蒙蒙细雨,来自四川各地的诗人们仍然热情不减,现场诗意融融。

上午审稿会议由《四川诗歌》(以下简称诗刊)社长李永才主持,全体编辑人员参加了会议。夏季刊审稿工作顺利完成后,紧接着讨论了秋季刊的选稿方向、栏目调整方案以及《2020四川诗歌年鉴》编选事宜,并一致通过编委会调整方案及编辑部成员调整方案。

下午《2019四川诗歌年鉴》首发式由易杉主持,诗刊社长李永才致开幕词。

李永才:通过这次疫情,引发了作家、诗人、艺术家对社会层面的众多思考,好比今天的会议,在简朴中透出的诗歌精神。这本《年鉴》以《四川诗歌》副刊的名义出版,结果令人非常满意。在历史的长河中,《四川诗歌年鉴》(以下简称《年鉴》)为四川这个诗歌大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它是编者汗水的结晶,是诗歌奉献者内心的慰籍。

易杉:四川诗歌之所以有上世纪80年代的辉煌,有生机勃勃的现在,正是因为一些具有深刻奉献精神的民间资本和社会公益力量的推动。这不仅仅是由这块土地激发出的文化理想,也是人们对地缘历史的热爱所致。正是因为有如在座诸君的艺术情怀和赤子之心,四川诗一歌才有朝向“先锋艺术高度”可能的未来。基于四川诗歌的写作生态,我们有理由相信,当诗歌只剩下"一腔热血"的时候,正是我们语言生活创造的时候。愿我们用诚实的书写去反思现实的困境,用生命的书写去抚慰生活的艰辛,用心灵的书写去实践历史与时代的期许。《四川诗歌年鉴》工作,既是一次记录,也是一次反思,更是一种提升。期待有更好更多的作品拓展四川诗歌的诗学意义,为复杂多元的当代生活提供诗性的见证。

金指尖:从五年前的《四川诗歌地理》到如今的《四川诗歌年鉴》,五年来保持了连续性,难能可贵。希望今后的选稿更加自由,在这个基本面上,继续探索和延伸。《年鉴》的编选工作是个大工一程,特别感谢为此最为付出的易杉同志,感谢主持《年鉴》工作的李永才主任,这种对诗歌的敬畏和贡献,值得尊敬。

彭毅:《年鉴》的出版,与大家的努力和奉献是分不开的,大家因诗歌而结缘,并以不同的方式付出,享受精神的盛宴。在诗歌的引领下,作为精神的享受者,我时刻提醒自己,多行善事实事,为四川诗歌添砖加瓦,让诗歌之路上没有孤独与纠结。

李铣:《年鉴》的面世,无论是在文本还是实践上,都在四川乃至全国的诗歌界拥有一席之地,可谓功莫大焉。希望诗刊社下一步工作更加开放,用全球视野看清诗歌未来趋势,包容并济,《四川诗歌》不仅是四川诗歌界的诗歌,还要放眼国内外,海纳百川。诗歌是文学的皇冠,始终走在语言的前面,因而诗歌的发展需要有更高的标准,沉淀下来,汲取中西方文化的精髓。我当钟情诗歌,倾力诗刊,服务诗人,为四川诗歌尽己所能。祝愿《四川诗歌》不负众望,更上台阶!

郭毅:感谢编委对四川诗歌的贡献,选稿需要付出很多心血。希望今后的选稿标准在体现文化厚度的同时,与时代相连,与作者感应,《年鉴》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展现了诗歌大省的形象,工程浩大又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希望《年鉴》更精,走得更远,兼具启示性的诗歌评论。

王学东:四川诗歌一直是中国诗歌发展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必定在多年以后,成为中国诗歌历史上重要的一笔,为此特别感谢为《四川诗歌》和《年鉴》做出贡献的朋友们。四川在刊物、诗人、作品的数量上居于全国首位,而理论尚未达到理想的高度,这一现象值得思考。我希望运用好《四川诗歌》这一品牌和平台,更加用心地推出四川诗人的评论,为《四川诗歌》做出更多有质量的推进。

陈小平:这次活动非常神圣和重要,正在把青春时代的梦想变为现实。不仅在这条诗歌之路上坚持走下去,还取得了成效,非常可贵。《年鉴》未来还要继续编下去,这对中国以及四川诗歌是种推动,可谓功德无量。这件事情看似平凡、辛苦,却必然会在诗歌史上留下痕迹。

首发式上,诗人林子欣、冉杰、亚男、虚杜、其然、孙其安、胡马、覃妮、银莲等诗人纷纷发言,感恩五年来大家的努力与付出,就真诚写作,不断突破,培养和发现新人,以及未来与规划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