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曹钰
近期,不少消费者反映在盒马购买的活鱼活虾,包装变得很“特别”。6月12日,界面重庆从盒马了解到,盒马最新研发升级的活鲜“氧气包”已在重庆区域内的门店投入使用,攻克当下短途配送中最难攻克的难题,实现最后一公里鲜活到家。
据了解,“氧气包”与此前的打氧箱相比,活鲜存活率大幅提升。

活鲜配送再升级
据盒马介绍, “氧气包”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重庆、武汉等全国盒马覆盖的城市逐步投入使用,包括基围虾、斑节虾、草虾、大头虾、皮皮虾等;部分区域采用此方式配送鱼、鲍鱼、贝类等活鲜。这是盒马的活鲜配送再次升级。
“一直以来,所有海鲜市场或者生鲜平台,难以解决的就是‘活鲜到家变死鲜’的问题。”重庆区域盒马客户服务及体验的工作人员霓衣感慨,“鱼虾海鲜水产的传统配送方式容易出现缺氧、挤压、漏水,造成路途运输中死亡率较高、消费者体验差等问题。”
以活虾为例,盒马的活虾“氧气包”配送装备,模拟虾的生存环境,让虾在配送过程中始终处于原本水源、充氧的环境中。在配送途中,配送人员用分隔板隔开,避免配送过程中受到挤压。
霓衣说,“负责团队近半年的时间,在门店观察消费者的购买习惯,拣货员、小马哥操作流程,不断优化活虾‘氧气包’的设计。今年6月起,我们实现了盒马最后一公里鲜活到家。”
在不断测试、迭代后,活鲜“氧气包”是盒马短途配送的第三代产品。经过数千次安全测试后,负责团队确定“氧气包”内的水气比例,使其既有防止挤压的作用,又不至于完全充满、有爆破的风险。
盒马表示,未来还会逐步拓宽品类,针对一些比较容易失去活性的水产商品进行配送用具的“个性化定制”。

“软硬兼施”解决新鲜难题
根据官方披露,盒马Mini生鲜销售占比70%以上,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数据是,盒马大店水产活鲜销售占比已超过7成。
如何保持最后3公里的海鲜水产新鲜度,是生鲜零售企业最关心的问题,盒马在采购、运输、饲养和配送等几个方面都建立了标准并研发更适合的工具。
硬件上,盒马从循环水车、水族箱再到最新研发的“氧气包”,一直不断尝试升级改造。此外,还研发智能履约集单算法、门店智能调度、配送智能调度等系统,在物流环节做加持。
另一方面,水产养殖的专业能力也同样重要。
盒马改造的循环水车,在车辆运输途中会自动循环过滤海水,保障梭子蟹的有充足的氧气和干净的水质,并且车厢温度全程控制在12度左右,可以让梭子蟹保持在休眠状态。
阿拉斯加帝王蟹捕捞后会用保温箱装起来,按照温度的标准保存12个小时或者24个小时,让帝王蟹休眠。随后,帝王蟹的供应链体系会交给盒马。盒马聘请了专业的服务商,进行全程温度环境的控制。帝王蟹到达国内之后,盒马会再检验它的存活度,然后入水散养。
据了解,在供应链方面,盒马目前已在全国搭建完成41个常温和冷链仓、16个加工中心,4个活鲜暂养仓的供应链体系,能够支撑30分钟达、次日达、3日达、S2B2C等多种履约模式。此外,盒马已经拥有500家农产品直采基地,支撑线上线下的全渠道运营和销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