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9月14日,诺坎普球场,巴塞罗那在欧冠小组赛首轮2比1战胜加拉塔萨雷。在那个首发球员必须身穿1到11号球衣、没有自由选择号码权力的年代,巴塞罗那阵中还拥有罗马里奥、斯托伊奇科夫这样的巨星。那场比赛第70分钟,一位一脸稚嫩的小将站在了诺坎普球的场边线之外,灯光之下,他有点羞涩,就连活动身体都显得有些僵硬。“换上场的球员,14号,约尔迪·克鲁伊夫……”在现场播报员的高声渲染下,这名20岁的年轻人跑入了球场。那一年,他只有20岁,虽然还是籍籍无名,但几乎全世界都知道他的名字——因为,他是巴塞罗那主帅、“球圣”约翰·克鲁伊夫的儿子。
那是约尔迪·克鲁伊夫第一次在欧冠登场,那个赛季,他在父亲麾下总计出场36次打进9球,这名由阿贾克斯和巴塞罗那共同打造的新星,展现出了不错的天赋和潜质,至少,还对得起“克鲁伊夫”这个姓氏吧。不过,1994-95赛季最令小克鲁伊夫印象深刻的事情,却并非在诺坎普球场的登堂入室。
初登欧冠赛场一个月后,巴塞罗那作客老特拉福德球场挑战英超王者曼联,是役,克鲁伊夫再度得到了替补出场的机会,而第一次踏上“梦剧场”的他,则深深地被英格兰足球的氛围感染了。“我来自拉玛西亚,所以对外面的足球世界并不了解,”克鲁伊夫回忆道:“但那场与曼联打成2比2的比赛,真的让我大开眼界。英格兰的球风、氛围都是很棒的体验。总之,那场欧冠比赛确实为我打开了视野。”
1996年夏天,随着父亲从巴塞罗那下课,约尔迪·克鲁伊夫也选择转会。这一次,经过一番追逐与商讨,这位荷兰人终于来到了心心念念的老特拉福德球场。然而,这桩心想事成的转会,却并未成为小克鲁伊夫职业生涯的催化剂,效力曼联四个赛季,他一共才为球队出战34场联赛,接连不断的伤病以及难以兑现的才华,使得他在25岁时,就失去了更上一层楼的勇气。
2000年,小克鲁伊夫回到了西甲,这一次,他的新东家不再是豪门,而只是中下游球队阿拉维斯。随后几年,荷兰人在西班牙度过了一段相对平稳的日子,平均每赛季出场超过30次,进球约为2到3个,这名进攻型中场,就这样慢条斯理地步入职业生涯的暮年。2009-10赛季,小克鲁伊夫从乌克兰转战马耳他,也是在这一季,他终于以10个进球的成绩,打破了个人单赛季进球纪录,此前的纪录,正是职业生涯首个赛季在巴萨留下的九粒进球。
刷新完这个纪录后,小克鲁伊夫似乎已经心满意足,2009-10赛季结束,36岁的他正式宣布退役。没有金杯锦标、没有纪录荣誉、没有国家队履历,约尔迪·克鲁伊夫的职业生涯,平淡无奇。虽然这并非是什么过错,但他终究经历了外界的热潮冷风——谁让他是克鲁伊夫的儿子。
对此,小克鲁伊夫无奈地说道:“在别人眼中,由于这个名字,我必须要成为一个不能连续犯错误的人。无论做任何事,我都必须百分之百准备好,因为,我只有一次机会。”两年前,在教练岗位小试身手后,约尔迪·克鲁伊夫出任了以色列球队特拉维夫马卡比的体育总监,也正是从那时起,他此前平庸至极的足球生涯,开始出现转机。
2012年夏天,初来乍到的小克鲁伊夫,为特拉维夫马卡比带来了6年以来的首位外教、也是俱乐部离历史上第一位西班牙主帅——奥斯卡·加西亚。为了将欧洲式的足球思维带进这支以色列球队,小克鲁伊夫在诸多事项都是亲力亲为,不仅重组人员,更是在许多管理细节上频繁动刀——从纪律、装备到食物、录像,他的管控,事无巨细。就这样,在小克鲁伊夫与奥斯卡·加西亚的共同努力下,特拉维夫马卡比在2012-13赛季势如破竹,他们拿下了十年以来第一个联赛冠军头衔。
近两个赛季,虽然小克鲁伊夫不断更替主帅、接连调换外援,但这支球队的战绩却是非常稳定,三年以来,他们已经完成了联赛三连冠。可以说,小克鲁伊夫在球队实行的全方位改革,正在持续不断地产生硕果。2015-16赛季,特拉维夫马卡成功闯过欧冠附加赛,11年以来第一次进军欧冠正赛。
“十年前,我从没想过能得到今天的一切,但你知道,生活和足球总是能让你大吃一惊。”看起来,约尔迪·克鲁伊夫已经挣脱了姓名的枷锁,经历过各种锤炼与考验,他终于不再为别人的眼光牵绊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