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定明年年底落成的港珠澳大桥工程又生变数。
香港特区政府路政署11月25日半夜发声明称,由于港珠澳大桥工程庞大而且复杂,在设计及施工的过程中面对很多工程上和技术上的挑战,初步估计香港段工程只能在2017年底完成。
这是香港路政署首次证实工程将会延后完工。
针对延期问题,香港路政署解释,原因是物料供应不稳定、劳工短缺及航空限高、环保限制,以及填海沉降表现较预期慢等施工上的困难及挑战。
港珠澳大桥在立项时原定2016年年底完工。珠海、香港和澳门三地政府均以这个目标推进各项工程。
工程延期引起关注。
路政署在声明中解释称,无论是大桥主桥工程还是三地的相关工程,均面对各种工程上的困难和工期上的压力。
上述声明进一步称,三地政府及大桥管理局今年根据主桥及三地相关工程最新情况对工期进行进一步梳理及评估,评估初步完成,并已于今年9月港珠澳大桥三地联合工作委员会(三地委)会议上进行讨论。
会议要求各方进一步完善工期评估报告,深入客观地分析工程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风险,在确保工程品质安全的前提下,综合拟定整个大桥项目建成通车预估时间,提交三地委审核后,上报中央专责小组。目前,深入评估工作仍在进行中。
香港特区政府署理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邱诚武26日傍晚对媒体表示,项目在立法会工务小组委员会申请拨款,涉及54.6亿港元,暂时没有任何需要增加拨款,可以应付到未来这一段、余下的工程的费用。
而当记者追问港珠澳大桥何时可以通车时,邱诚武没有正面回答。
今年11月22日 ,由中国中铁大桥局承建的港珠澳大桥九洲主航道桥主塔斜拉索22日全部挂设并张拉完成,这标志着港珠澳大桥九洲航道桥段(即全桥第CB05标段)主体工程完工。
此外,据香港无线新闻报道,相对复杂的海底隧道亦已开展4公里,预计内地段整个主体工程2017年可完工,其中珠海段工程预计明年就可完工。
此次香港政府宣布延迟到2017年底完成的就是香港段的接线和口岸工程,这意味三地工程难以同步完成配合。
界面新闻记者了解到,就在声明发布当天(11月25日)下午,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王光亚一行,还在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局长朱永灵的陪同下视察港珠澳大桥。王光亚肯定了主体工程的建设成果,勉励大桥建设者再接再厉,全力推进港珠澳大桥建设。
今年年初,香港路政署已经承认工程出现延误。此前,在香港口岸的人工岛,有两个填海用的钢圆筒出现了7米移动。路政署9月表示会进行修补。今年8月,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还曾率团到珠海,视察港珠澳大桥工程进度。
港珠澳大桥目的是打通三地跨境陆路交通, 港珠澳大桥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珠江三角洲地区环线的组成部分和跨越伶仃洋海域的关键性工程,将形成连接珠江东西两岸新的公路运输通道。
三方共建的海中桥隧主体工程估算投资约381亿元(按照交通运输部对主体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项目资本金为人民币157.3亿元,其中:内地出资人民币70亿元;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出资人民币67.5亿元,澳门特别行政区出资19.8亿元。
港珠澳大桥工程在2009年12月开工。由于有团体对大桥可能引致的环境影响,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司法复核,大桥香港段的工程到2011年才正式开工。
有学者认为香港段工程延误,会拖慢香港与珠三角城市的商贸和旅游发展。
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副教授徐江在接受香港无线新闻访问时表示,港珠澳大桥是发挥香港作为珠江三角洲重要城市作用的一个基建工程,如果大桥延误一年或两年,就会令香港旅游发展速度变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