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那些回老家发展的年轻人,都过得怎么样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那些回老家发展的年轻人,都过得怎么样了?

选择能找到自己价值的地方,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就是最好的生活。

文|职域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新华字典》

肖慧正收拾乱糟糟的房间,她要搬家了。

来深圳3年里,她带着自己的大件小件行李,跌跌撞撞地搬进大城市的某个角落,住过脏乱的城中村、狭窄的单身公寓,为了节省开支,也常和陌生人一起合租。

但这一次,是她在这座城市的最后一次搬家,因为她终于决定回老家发展。

大城市每天人来人往,有人向往大城市的平台和机会,有人不适应高压快节奏的工作、生活,选择悄无声息离开。

在大城市混不下去,回老家工作,会不会被人看做loser?回到18线小城市,能找称心如意的好工作吗?

毕业回老家工作,只想朝九晚五,会不会丧失斗志……那些回老家发展的年轻人,都过得怎么样了?

过上了理想人生:工作稳定、家庭和美

毕业后,阿希在上海工作了一年。城市很大,想要容身却不容易。到处都很挤,地铁很挤、上班很挤,职位也就那么多,一帮人来抢,也很挤……

拼命工作,为凌晨三四点的魔都夜景增添美丽,却没能在这座巨大、繁华的城市留下一点痕迹,只觉无形的压力要把自己压坏了。

阿希还是回到了小县城。回到家后,她废寝忘食地备考教师编制,报了各种培训班。幸好第一年就考上了,如愿捧了教师的铁饭碗,有寒暑假,也有生活。

教师的社交圈子不大,能接触的异性不多。第二年,阿希开始了相亲,精挑细选了一位公务员小伙子,开始了恋爱。

他们性格、爱好相近,都是体制内工作,很快就结婚了。婚后一年,阿希的龙凤胎呱呱坠地,凑了个“好”字。公公婆婆帮忙带孩子,因为生活习惯和教育理念的不同,难免产生矛盾,但都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不做班主任,下班后,阿希有很多时间料理家事,摆弄花草、整理收纳、研究菜谱。

她对自己的生活很满意:“我和大城市快节奏气质合不来,工作稳定、儿女双全,家庭和美,这就是我的理想人生”。

回乡创业做泥塑,隐身山村当匠人

许明笙和朱悦,是一对“90后”泥塑小夫妻。

2016年,他俩从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后,回到了浙北农村老家,继承父亲的泥塑手艺。

对于许明笙的举动,许多同学和朋友都不理解,明明可以留在大城市工作,却要回到农村。

但他说自己从小热爱泥塑,学的是雕塑,父亲又是老艺人,就希望有个传承。美院毕业生一般就是做美术老师或自己做艺术,从事乡村泥塑的年轻人特别少,这个行业其实很赚钱。

回村后,因专业优势,夫妻俩在乡村泥塑上得心应手,他们将现代学院派风格融入到历史悠久的传统手艺当中,制作的泥塑栩栩如生、色彩艳丽,广受欢迎。在乡亲们的夸赞声中,他和妻子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如今,他们的泥塑订单排得满满当当,凭着一手塑像绝活,江南、苏北等地不少寺庙道观、古建筑里都有他们小夫妻塑过的作品。

泥塑艺人是一个全才,不但要会绘画、书法,同时还是泥瓦工、砖工、木工,甚至粉刷、雕刻等技艺也都得会,还需要悉心学习技艺。

“返乡创业是挑战也是机会,我们希望能给民间泥塑带来更多新的东西。”作为一名在行内也许是最年轻的泥塑艺人,不仅要吃得了苦,还要耐得住寂寞。

回家,工作、照顾家人两不误

王如坤,是第一批30岁的90后,之前在青岛工作,现在回到家乡曹县,在棺木厂车间做管理工作。

他所在的厂子,大部分是日本的订单主,日本丧葬行业的所有产品都在做,棺木、佛衣、寿衣、草鞋、佛龛……

在大城市工作时,王如坤最大的感受就是累,没有找到自己的归属感,没有任何假期,连周末也没有,还经常通宵加班。365天,请一天假扣一天工资。

土木行业的上班时间,是根据太阳来定的,太阳升起,开始上班。太阳落了,才可以回办公室。冬天还好,夏天要经常四五点起床。

还没熟悉业务的时候,几乎每天都要熬夜,身心俱疲,那时候就开始脱发了。

回乡的契机是结婚,一直在外地也不是办法。二十多岁的时候,他觉得只要有一份工作就行了。现在30岁,感觉自己的责任更大了一点,回家工作,还可以兼顾照顾家人。

回想自己离开大城市的决定,不能说是正确还是错误,有舍也有得,“只要你选择回来,就老老实实在家本分工作,我选择了家乡工作,可能没有他们挣得多,但是幸福感可能要比他们强一点”。

如果不是为了生活,谁愿意颠沛流离、背井离乡?父母和事业、家乡和大城市,总是让人纠结、矛盾。

中国青年报调查显示,87.9%的受访青年考虑过返乡就业。家乡发展迅速、与城市差距缩小(56.5%)和大城市生活压力大(56.0%)是受访青年返乡就业的主要原因。76.8%的受访青年认为返乡就业方便赡养老人。

回到老家工作,也不免要面对父母的逼婚、小地方复杂的人情世故、找不到合适的工资高的工作、成长太慢等问题。

但不是只有在大城市才能努力,越来越多的小镇青年、乡村青年,从大城市回到老家工作,不论是做教师、公务员、国企员工、私企员工,还是做新媒体/短视频、开网店、做匠人……年轻人有很多机会试错,也有灵活的头脑迅速打开局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况、有各样的烦恼,如果按世俗意义的成功,来定义自己的成功,那生活中失败的次数,本来就是比成功要多得多。

不管是选择大城市还是回家乡,都取决于你的内心所向。

选择能找到自己价值的地方,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就是最好的生活。就让我们跃入人海,各自风雨灿烂。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那些回老家发展的年轻人,都过得怎么样了?

选择能找到自己价值的地方,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就是最好的生活。

文|职域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新华字典》

肖慧正收拾乱糟糟的房间,她要搬家了。

来深圳3年里,她带着自己的大件小件行李,跌跌撞撞地搬进大城市的某个角落,住过脏乱的城中村、狭窄的单身公寓,为了节省开支,也常和陌生人一起合租。

但这一次,是她在这座城市的最后一次搬家,因为她终于决定回老家发展。

大城市每天人来人往,有人向往大城市的平台和机会,有人不适应高压快节奏的工作、生活,选择悄无声息离开。

在大城市混不下去,回老家工作,会不会被人看做loser?回到18线小城市,能找称心如意的好工作吗?

毕业回老家工作,只想朝九晚五,会不会丧失斗志……那些回老家发展的年轻人,都过得怎么样了?

过上了理想人生:工作稳定、家庭和美

毕业后,阿希在上海工作了一年。城市很大,想要容身却不容易。到处都很挤,地铁很挤、上班很挤,职位也就那么多,一帮人来抢,也很挤……

拼命工作,为凌晨三四点的魔都夜景增添美丽,却没能在这座巨大、繁华的城市留下一点痕迹,只觉无形的压力要把自己压坏了。

阿希还是回到了小县城。回到家后,她废寝忘食地备考教师编制,报了各种培训班。幸好第一年就考上了,如愿捧了教师的铁饭碗,有寒暑假,也有生活。

教师的社交圈子不大,能接触的异性不多。第二年,阿希开始了相亲,精挑细选了一位公务员小伙子,开始了恋爱。

他们性格、爱好相近,都是体制内工作,很快就结婚了。婚后一年,阿希的龙凤胎呱呱坠地,凑了个“好”字。公公婆婆帮忙带孩子,因为生活习惯和教育理念的不同,难免产生矛盾,但都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不做班主任,下班后,阿希有很多时间料理家事,摆弄花草、整理收纳、研究菜谱。

她对自己的生活很满意:“我和大城市快节奏气质合不来,工作稳定、儿女双全,家庭和美,这就是我的理想人生”。

回乡创业做泥塑,隐身山村当匠人

许明笙和朱悦,是一对“90后”泥塑小夫妻。

2016年,他俩从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后,回到了浙北农村老家,继承父亲的泥塑手艺。

对于许明笙的举动,许多同学和朋友都不理解,明明可以留在大城市工作,却要回到农村。

但他说自己从小热爱泥塑,学的是雕塑,父亲又是老艺人,就希望有个传承。美院毕业生一般就是做美术老师或自己做艺术,从事乡村泥塑的年轻人特别少,这个行业其实很赚钱。

回村后,因专业优势,夫妻俩在乡村泥塑上得心应手,他们将现代学院派风格融入到历史悠久的传统手艺当中,制作的泥塑栩栩如生、色彩艳丽,广受欢迎。在乡亲们的夸赞声中,他和妻子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如今,他们的泥塑订单排得满满当当,凭着一手塑像绝活,江南、苏北等地不少寺庙道观、古建筑里都有他们小夫妻塑过的作品。

泥塑艺人是一个全才,不但要会绘画、书法,同时还是泥瓦工、砖工、木工,甚至粉刷、雕刻等技艺也都得会,还需要悉心学习技艺。

“返乡创业是挑战也是机会,我们希望能给民间泥塑带来更多新的东西。”作为一名在行内也许是最年轻的泥塑艺人,不仅要吃得了苦,还要耐得住寂寞。

回家,工作、照顾家人两不误

王如坤,是第一批30岁的90后,之前在青岛工作,现在回到家乡曹县,在棺木厂车间做管理工作。

他所在的厂子,大部分是日本的订单主,日本丧葬行业的所有产品都在做,棺木、佛衣、寿衣、草鞋、佛龛……

在大城市工作时,王如坤最大的感受就是累,没有找到自己的归属感,没有任何假期,连周末也没有,还经常通宵加班。365天,请一天假扣一天工资。

土木行业的上班时间,是根据太阳来定的,太阳升起,开始上班。太阳落了,才可以回办公室。冬天还好,夏天要经常四五点起床。

还没熟悉业务的时候,几乎每天都要熬夜,身心俱疲,那时候就开始脱发了。

回乡的契机是结婚,一直在外地也不是办法。二十多岁的时候,他觉得只要有一份工作就行了。现在30岁,感觉自己的责任更大了一点,回家工作,还可以兼顾照顾家人。

回想自己离开大城市的决定,不能说是正确还是错误,有舍也有得,“只要你选择回来,就老老实实在家本分工作,我选择了家乡工作,可能没有他们挣得多,但是幸福感可能要比他们强一点”。

如果不是为了生活,谁愿意颠沛流离、背井离乡?父母和事业、家乡和大城市,总是让人纠结、矛盾。

中国青年报调查显示,87.9%的受访青年考虑过返乡就业。家乡发展迅速、与城市差距缩小(56.5%)和大城市生活压力大(56.0%)是受访青年返乡就业的主要原因。76.8%的受访青年认为返乡就业方便赡养老人。

回到老家工作,也不免要面对父母的逼婚、小地方复杂的人情世故、找不到合适的工资高的工作、成长太慢等问题。

但不是只有在大城市才能努力,越来越多的小镇青年、乡村青年,从大城市回到老家工作,不论是做教师、公务员、国企员工、私企员工,还是做新媒体/短视频、开网店、做匠人……年轻人有很多机会试错,也有灵活的头脑迅速打开局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况、有各样的烦恼,如果按世俗意义的成功,来定义自己的成功,那生活中失败的次数,本来就是比成功要多得多。

不管是选择大城市还是回家乡,都取决于你的内心所向。

选择能找到自己价值的地方,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就是最好的生活。就让我们跃入人海,各自风雨灿烂。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