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深圳楼市新景:买家扎堆“打新”,卖家偏爱“捂盘”?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深圳楼市新景:买家扎堆“打新”,卖家偏爱“捂盘”?

买一套房赚200万?

文|楼公子

“打新”一词,成了最近深圳楼市当之无愧的网红热词。

前有华润城四期·润玺备受关注,未入市已引得谣言四起;后有金融街华发·融御华府数千人连夜排队认筹,引发政府干预。

这两天,曾经传出“天价喝茶费”的宝中新锦安海纳公馆,突然放出5套房源,还煞有介事地发布“销售方案”。

但这5套房源,竟也引来了不少“打新”人群。

深入了解一下,便发现这个楼盘曾声明“住宅产品已全部售罄”,如今再次推售,似乎坐实“捂盘”的传闻。

有意思的是,同一时间推售房源的,还有两个也是此前被传“捂盘”、收“喝茶费”的楼盘。再加上太子湾·湾玺此前疑似因“捂盘”被锁定房源,一时间,“捂盘”一词再度回归人们的视野。

一边是买家“打新”,一边是卖家“捂盘”,深圳楼市到底怎么了?

01

从豪宅到刚需,深圳人越来越爱“打新”

6月17日,新锦安 海纳公馆推出仅剩的5套房源。

第二天认筹开启,便引得数百人到现场缴纳100万元诚意金,有媒体统计称开发商一天冻结资金超过6亿元。

图片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5套房源便造成小轰动,因为这是一个“打新盘”。

不过,这个楼盘在去年4月入市时,首日去化率只有40%,为什么一年时间,项目就摇身一变,成为了“打新盘”?

事实上,项目备案价格为8.9万元/平方米,比当时宝中的二手房均价稍高。

但经过前海规划、取消豪宅税两大利好之后,宝中房价从去年11月便开始猛涨,从“8字头”,到如今均价已经超过11万元/平方米。

近2万的单价之差,即意味着100平方米的房子,买入再卖出便可得到200万元的回报。也因此,项目吸引来的“打新”人群才如此庞大。

仔细想想,今年深圳楼市似乎都离不开“打新”一词。

4月,“打新”一词就随着华润城四期·润玺的入市传闻,重回大众视野。

华润城在2018年就先后引得超过1万人认筹,当时备案均价仅8.5万元/平方米,而周边房价早已“破10”,高额回报,也引得全民“打新”。

有三期的热度为基础,即便作为四期的润玺至今仍未备案,但却不时有真假难辨的消息传出。而每一次的消息都传得沸沸扬扬,让华润也不得不出面澄清,足以证明项目热度。

如果说润玺的情况还看不出“打新”人数有多少,那么金融街华发·融御华府则生动地给大家上了一课。

6月10日,项目备案公示并宣布第二天将开启认筹,时间为三天。

当晚,数千人连夜到营销中心,打算通宵排队登记,惊动警察前来清场,连住建局也不得不干预,规定认筹时间不少于5天。

图片来源:网络

项目备案均价只有5.05万元/平方米,却拥有地铁站、万达广场、学校等配套,而同样配套较好的光明楼盘早已“破6追7”。

此外,最近被“打新”队伍蹲守的还有华强城、沙井海岸城等等,无一不是与二手房形成价格“倒挂”的楼盘。

若说“打新”是因为新房限价,但这个政策针对的是全深圳的楼市,为什么偏偏是部分盘更受欢迎呢?

要知道,3月楼市复苏开始,就有不少住宅项目开盘去化不佳。

如刚需盘光明乐府花园、坪山方直仓谷府首日去化仅30%左右,而宝中的豪宅都市茗荟更是69套房源都没能卖完,被曝去化约5成。

由此来看,即便抛开差价,“打新盘”自身的配套在区域内也称得上优越——有的是地铁旁,有的商业配套好,并且大多配套学校也较为不错,因而吸引了许多自住和投资群体。

但是,全民“打新”真的好吗?

毫无疑问,物美价廉的“打新盘”更适宜刚需群体上车,但项目客观存在的利润空间,也吸引了不少投资客加入。

在深圳购房政策不特别严格的情况下,落户买房、结婚买房、离婚买房等操作也是层出不穷,甚至还有一些从全国各地赶来“打新”的投资客。

这些投资客,一击不中可另寻机会,即便完全没有收获,也不会有多少亏损;而刚需群体却在一定程度上被他们挤占了买房机会,并且如果只等待小几率的低价“打新盘”,一旦没能买到房子,手里的资金或会随着房价的上升而“缩水”,到时再寻找别的房源,就会变得非常被动。

02

“捂盘”,成了热盘的最爱招数?

在深圳购房者热衷“打新”好盘时,热盘的开发商则表现出“捂盘”的倾向。

前文所说的海纳公馆、润恒都市名荟,以及同样在宝中的云玺锦庭,最近不约而同地出现了新的推售动态,被媒体戏称为“捂盘三兄弟”。

追溯起来,在今年3月底,这三个项目便传出了轰动一时的“天价喝茶费”事件。

当时,中介向界面楼谈表示,海纳公馆有少量房源,但是看房需要支付一笔“喝茶费”给开发商,所有户型统一收费80万元。

润恒都市名荟、云玺锦庭也均被曝光有收取“喝茶费”的情况。

截图来源:家在深圳论坛

随后,海纳公馆发布声明否认,表示“所有住宅项目已全部售罄”,云玺锦庭也在声明中称“一直秉承公平、公正和公开的销售理念”。

话虽如此,“已全部售罄”的海纳公馆,如今再推出房源,即便自称是购房者贷款申请不通过而回流房源,也无法阻挡外界的猜测。

云玺锦庭则在去年3月竣工后,直到11月才入市,被质疑“捂盘”半年。

开盘当天,项目推出208套房源,去化约八成,仅剩余40套房源在售。不过,有媒体实地探访发现,项目未售完,却已关闭了营销中心。

而最近,项目又公开推出了8套房源,并于宝安公证处公示摇号结果。

润恒都市名荟则在去年8月就已获得现售备案,均价10.9万元/平方米。但直到今年6月,项目才开始推售房源,疑似“捂盘”9个月,甚至一度引得市民向住建局投诉。

外界猜测,由于房价猛涨,这些开发商不甘心房源按备案价格出售,因此对外“捂盘”,私下收取“喝茶费”偷偷卖。而在“天价喝茶费”事件曝光后,三盘因政府施压,不得不重新将剩余房源摆到明面上售卖。

在三位“喝茶费”主角之外,因“豪宅秒光”而备受关注的招商太子湾·湾玺,也被质疑“捂盘”,并为此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作为年后第一个线下开盘的楼盘,且是位于蛇口的海景豪宅,全市都在观望湾玺的去化情况。而湾玺也“不负厚望”——

3月初第一次开盘时,湾玺推出了104套公寓,当天售罄;

一周后,湾玺第二次“开盘”,推出14套房源,8秒售罄;

又再过了两周,4月初,湾玺第三次“开盘”,推出54套房源,也几近售罄。

一个月内三次开盘,让项目被质疑“捂盘惜售”,随后湾玺发布声明否认这一说法。

但没过多久,深圳住建局局长张学凡在一个民生类节目中就明言:“一个楼盘分三次销售,给老百姓释放每次秒光的信号,对这种行为要坚决予以打击。”

几乎是同时间,湾玺未网签的192套房源被住建局锁定,直到近期才恢复。

虽说湾玺并未收取“喝茶费”,但多次“秒光”的情况,确实刺激了敏感的购房群体,有炒热市场的嫌疑;而部分开发商明面“捂盘”,私下索要“喝茶费”的行为,则是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提高了购房者的上车门槛。

综合而言,无论是“打新”,还是“捂盘”,其实都是新房限价带来的影响,而最终承受压力的仍是刚需自住群体。都说“房住不炒”,但当房子能带来利益回报时,又如何能回归“住”的本质呢?

界面楼谈

扫描二维码,一起买房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深圳楼市新景:买家扎堆“打新”,卖家偏爱“捂盘”?

买一套房赚200万?

文|楼公子

“打新”一词,成了最近深圳楼市当之无愧的网红热词。

前有华润城四期·润玺备受关注,未入市已引得谣言四起;后有金融街华发·融御华府数千人连夜排队认筹,引发政府干预。

这两天,曾经传出“天价喝茶费”的宝中新锦安海纳公馆,突然放出5套房源,还煞有介事地发布“销售方案”。

但这5套房源,竟也引来了不少“打新”人群。

深入了解一下,便发现这个楼盘曾声明“住宅产品已全部售罄”,如今再次推售,似乎坐实“捂盘”的传闻。

有意思的是,同一时间推售房源的,还有两个也是此前被传“捂盘”、收“喝茶费”的楼盘。再加上太子湾·湾玺此前疑似因“捂盘”被锁定房源,一时间,“捂盘”一词再度回归人们的视野。

一边是买家“打新”,一边是卖家“捂盘”,深圳楼市到底怎么了?

01

从豪宅到刚需,深圳人越来越爱“打新”

6月17日,新锦安 海纳公馆推出仅剩的5套房源。

第二天认筹开启,便引得数百人到现场缴纳100万元诚意金,有媒体统计称开发商一天冻结资金超过6亿元。

图片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5套房源便造成小轰动,因为这是一个“打新盘”。

不过,这个楼盘在去年4月入市时,首日去化率只有40%,为什么一年时间,项目就摇身一变,成为了“打新盘”?

事实上,项目备案价格为8.9万元/平方米,比当时宝中的二手房均价稍高。

但经过前海规划、取消豪宅税两大利好之后,宝中房价从去年11月便开始猛涨,从“8字头”,到如今均价已经超过11万元/平方米。

近2万的单价之差,即意味着100平方米的房子,买入再卖出便可得到200万元的回报。也因此,项目吸引来的“打新”人群才如此庞大。

仔细想想,今年深圳楼市似乎都离不开“打新”一词。

4月,“打新”一词就随着华润城四期·润玺的入市传闻,重回大众视野。

华润城在2018年就先后引得超过1万人认筹,当时备案均价仅8.5万元/平方米,而周边房价早已“破10”,高额回报,也引得全民“打新”。

有三期的热度为基础,即便作为四期的润玺至今仍未备案,但却不时有真假难辨的消息传出。而每一次的消息都传得沸沸扬扬,让华润也不得不出面澄清,足以证明项目热度。

如果说润玺的情况还看不出“打新”人数有多少,那么金融街华发·融御华府则生动地给大家上了一课。

6月10日,项目备案公示并宣布第二天将开启认筹,时间为三天。

当晚,数千人连夜到营销中心,打算通宵排队登记,惊动警察前来清场,连住建局也不得不干预,规定认筹时间不少于5天。

图片来源:网络

项目备案均价只有5.05万元/平方米,却拥有地铁站、万达广场、学校等配套,而同样配套较好的光明楼盘早已“破6追7”。

此外,最近被“打新”队伍蹲守的还有华强城、沙井海岸城等等,无一不是与二手房形成价格“倒挂”的楼盘。

若说“打新”是因为新房限价,但这个政策针对的是全深圳的楼市,为什么偏偏是部分盘更受欢迎呢?

要知道,3月楼市复苏开始,就有不少住宅项目开盘去化不佳。

如刚需盘光明乐府花园、坪山方直仓谷府首日去化仅30%左右,而宝中的豪宅都市茗荟更是69套房源都没能卖完,被曝去化约5成。

由此来看,即便抛开差价,“打新盘”自身的配套在区域内也称得上优越——有的是地铁旁,有的商业配套好,并且大多配套学校也较为不错,因而吸引了许多自住和投资群体。

但是,全民“打新”真的好吗?

毫无疑问,物美价廉的“打新盘”更适宜刚需群体上车,但项目客观存在的利润空间,也吸引了不少投资客加入。

在深圳购房政策不特别严格的情况下,落户买房、结婚买房、离婚买房等操作也是层出不穷,甚至还有一些从全国各地赶来“打新”的投资客。

这些投资客,一击不中可另寻机会,即便完全没有收获,也不会有多少亏损;而刚需群体却在一定程度上被他们挤占了买房机会,并且如果只等待小几率的低价“打新盘”,一旦没能买到房子,手里的资金或会随着房价的上升而“缩水”,到时再寻找别的房源,就会变得非常被动。

02

“捂盘”,成了热盘的最爱招数?

在深圳购房者热衷“打新”好盘时,热盘的开发商则表现出“捂盘”的倾向。

前文所说的海纳公馆、润恒都市名荟,以及同样在宝中的云玺锦庭,最近不约而同地出现了新的推售动态,被媒体戏称为“捂盘三兄弟”。

追溯起来,在今年3月底,这三个项目便传出了轰动一时的“天价喝茶费”事件。

当时,中介向界面楼谈表示,海纳公馆有少量房源,但是看房需要支付一笔“喝茶费”给开发商,所有户型统一收费80万元。

润恒都市名荟、云玺锦庭也均被曝光有收取“喝茶费”的情况。

截图来源:家在深圳论坛

随后,海纳公馆发布声明否认,表示“所有住宅项目已全部售罄”,云玺锦庭也在声明中称“一直秉承公平、公正和公开的销售理念”。

话虽如此,“已全部售罄”的海纳公馆,如今再推出房源,即便自称是购房者贷款申请不通过而回流房源,也无法阻挡外界的猜测。

云玺锦庭则在去年3月竣工后,直到11月才入市,被质疑“捂盘”半年。

开盘当天,项目推出208套房源,去化约八成,仅剩余40套房源在售。不过,有媒体实地探访发现,项目未售完,却已关闭了营销中心。

而最近,项目又公开推出了8套房源,并于宝安公证处公示摇号结果。

润恒都市名荟则在去年8月就已获得现售备案,均价10.9万元/平方米。但直到今年6月,项目才开始推售房源,疑似“捂盘”9个月,甚至一度引得市民向住建局投诉。

外界猜测,由于房价猛涨,这些开发商不甘心房源按备案价格出售,因此对外“捂盘”,私下收取“喝茶费”偷偷卖。而在“天价喝茶费”事件曝光后,三盘因政府施压,不得不重新将剩余房源摆到明面上售卖。

在三位“喝茶费”主角之外,因“豪宅秒光”而备受关注的招商太子湾·湾玺,也被质疑“捂盘”,并为此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作为年后第一个线下开盘的楼盘,且是位于蛇口的海景豪宅,全市都在观望湾玺的去化情况。而湾玺也“不负厚望”——

3月初第一次开盘时,湾玺推出了104套公寓,当天售罄;

一周后,湾玺第二次“开盘”,推出14套房源,8秒售罄;

又再过了两周,4月初,湾玺第三次“开盘”,推出54套房源,也几近售罄。

一个月内三次开盘,让项目被质疑“捂盘惜售”,随后湾玺发布声明否认这一说法。

但没过多久,深圳住建局局长张学凡在一个民生类节目中就明言:“一个楼盘分三次销售,给老百姓释放每次秒光的信号,对这种行为要坚决予以打击。”

几乎是同时间,湾玺未网签的192套房源被住建局锁定,直到近期才恢复。

虽说湾玺并未收取“喝茶费”,但多次“秒光”的情况,确实刺激了敏感的购房群体,有炒热市场的嫌疑;而部分开发商明面“捂盘”,私下索要“喝茶费”的行为,则是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提高了购房者的上车门槛。

综合而言,无论是“打新”,还是“捂盘”,其实都是新房限价带来的影响,而最终承受压力的仍是刚需自住群体。都说“房住不炒”,但当房子能带来利益回报时,又如何能回归“住”的本质呢?

界面楼谈

扫描二维码,一起买房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