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北京市属行政单位2017年将搬入通州,值得操心的不只有房价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北京市属行政单位2017年将搬入通州,值得操心的不只有房价

通州区潞城镇郝家府村的拆迁工作已经完毕,核心区的建设已全面展开。由东四环通往通州怡乐西路的广渠路二期预计明年开通。

撰文:谢雪琳、舒典

编辑:杨贵

根据央视新闻报道,11月25日闭幕的北京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公布消息称,北京市各市属行政事业单位,将在 2017 年整体或部分迁入北京通州行政副中心。

央视新闻称,目前行政副中心的行政办公区所在地——通州区潞城镇郝家府村的拆迁工作已经完毕,核心区的建设已全面展开,一些楼宇已经封顶。北京市对通州行政副中心的功能定位是行政办公、文化旅游、部分商务配套,将严格控制建设规模和开发强度,根据规划,在通州与河北接壤的区域,将打造大型生态过渡带,防止出现新的城乡结合部和“城中村”。

公开信息显示,为缓解目前链接北京城区和通州的唯一一条主干道——京通高速的压力,由东四环通往通州怡乐西路的广渠路二期预计明年开通。全程将采用高架桥通行,不设红绿灯,按设计时速80公里计算,10分钟即可由通州进入城区;除M6号线外,七号线也将南沿至通州,八通线则将从土桥站南延至日前动工的环球主题公园处,方便城区与通州之间出行。

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长、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赵弘认为,通州区位优势独特,行政副中心建设有利于特色高端产业向通州集聚,解决通州目前产城不均衡、城强业弱的问题。以下为《商业周刊/中文版》对赵宏的专访,他直接参与了建设行政副中心规划、通州区“十三五”规划。

1

通州的定位从“城市副中心”到“行政副中心”,意味着什么?

首先,定位“行政副中心”,能够引导市属行政单位有序疏解,并带动其他关联资源的集聚,有效承接主城非首都功能的疏解;第二,“行政副中心”只有一个,这种高定位能够形成对外的强劲吸引力,可以在一定程度对一些到北京中心城区发展的高端资源形成“拦截”,减缓中心城的压力;第三,通州与河北“北三县(三河、大厂、香河)”和天津的武清、宝坻等区域毗邻,可以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行区域,用一张蓝图来统筹规划,实现行政副中心与周边区县的联动发展,率先实现区域交通、生态、产业等一体化发展;第四,通过行政副中心建设,将有利于特色高端产业向通州集聚,解决通州目前产城不均衡、城强业弱的问题。

2

为什么行政副中心最后选定在通州?

首先,通州区位优势独特,可以起到跨区域带动的作用,带动河北“北三县”、天津武清和宝坻共同发展;第二,通州储备了55平方公里的空间资源,具有了建设行政副中心的空间条件;第三,通州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也正在逐步完善,比如通州是郊区县中地铁较为密集的区域。

3

会影响北京周边其他区的发展水平吗?

目前,北京重点聚焦通州,打造行政副中心,但并不是其他新城不发展,其他新城也要积极承担中心城区功能疏解。而且通州行政副中心建设成功,还可以再复制这种经验,再在周边区域建设几个类似的承担特色功能的副中心城市。但是现阶段我认为集中精力建设通州行政副中心是必要的。

4

北京“大城市病”长期存在,为什么现在才建设城市和行政副中心?

实际上,北京很早就提出了“多中心”的发展思路,一直在探索科学合理的城市空间开发模式。1993版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了14个卫星城和10个边缘集团,2004版城市总体规划又明确提出“多中心”概念,提出规划建设通州、顺义、亦庄等重点新城的思路。但是成效不大,究其原因:一是新城、卫星城和中心城之间缺乏大容量、高速化、一站式、低票价的市郊铁路;二是新城、卫星城数量过多,不能聚焦发展,多中心等于没中心。

到2012年,北京市提出了“聚焦通州,建设城市副中心”,这个思路打破了原来11个新城“齐头并进自然发展”、但事实上无法改变城市“单中心”发展的总体格局,使得通州异军突起、率先发展,形成具有“反磁力”和更强集聚效应的城市区域。

5

作为专家学者,你对建设行政副中心有哪些担忧?怎么解决?

我担心的是房地产炒作引起整个要素价格的提升,也确实有这种可能性,政府要及时应对。

对于副中心未来的发展,首先,要保持规划的严肃性和刚性约束,前瞻性的规划和对规划的严格遵守对这个区域尤其重要。有些空间,如果规划的是绿地就要保持绿地,不能随意改变用途,要留下永久绿地和农田。

第二,按照“城市副中心”的定位来完善发展。主副城之间,要加大轨道交通建设,建议开挖一号线复线,延长到通州,设立大站快车。也可以建设与中心城地铁体系无缝衔接的市郊铁路直达通州。同时,要前瞻性地谋划副中心内部的轨道交通,让轨道交通发挥对副中心城市空间优化的引导作用。除了交通之外,公共服务的匹配也要按照城市副中心的规格去安排,一方面疏解中心城过密的教育和医疗资源到通州,另一方面承接一些更高端的国际服务资源,比如国际医疗服务区等,可以弥补北京的一些服务不足。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北京市属行政单位2017年将搬入通州,值得操心的不只有房价

通州区潞城镇郝家府村的拆迁工作已经完毕,核心区的建设已全面展开。由东四环通往通州怡乐西路的广渠路二期预计明年开通。

撰文:谢雪琳、舒典

编辑:杨贵

根据央视新闻报道,11月25日闭幕的北京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公布消息称,北京市各市属行政事业单位,将在 2017 年整体或部分迁入北京通州行政副中心。

央视新闻称,目前行政副中心的行政办公区所在地——通州区潞城镇郝家府村的拆迁工作已经完毕,核心区的建设已全面展开,一些楼宇已经封顶。北京市对通州行政副中心的功能定位是行政办公、文化旅游、部分商务配套,将严格控制建设规模和开发强度,根据规划,在通州与河北接壤的区域,将打造大型生态过渡带,防止出现新的城乡结合部和“城中村”。

公开信息显示,为缓解目前链接北京城区和通州的唯一一条主干道——京通高速的压力,由东四环通往通州怡乐西路的广渠路二期预计明年开通。全程将采用高架桥通行,不设红绿灯,按设计时速80公里计算,10分钟即可由通州进入城区;除M6号线外,七号线也将南沿至通州,八通线则将从土桥站南延至日前动工的环球主题公园处,方便城区与通州之间出行。

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长、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赵弘认为,通州区位优势独特,行政副中心建设有利于特色高端产业向通州集聚,解决通州目前产城不均衡、城强业弱的问题。以下为《商业周刊/中文版》对赵宏的专访,他直接参与了建设行政副中心规划、通州区“十三五”规划。

1

通州的定位从“城市副中心”到“行政副中心”,意味着什么?

首先,定位“行政副中心”,能够引导市属行政单位有序疏解,并带动其他关联资源的集聚,有效承接主城非首都功能的疏解;第二,“行政副中心”只有一个,这种高定位能够形成对外的强劲吸引力,可以在一定程度对一些到北京中心城区发展的高端资源形成“拦截”,减缓中心城的压力;第三,通州与河北“北三县(三河、大厂、香河)”和天津的武清、宝坻等区域毗邻,可以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行区域,用一张蓝图来统筹规划,实现行政副中心与周边区县的联动发展,率先实现区域交通、生态、产业等一体化发展;第四,通过行政副中心建设,将有利于特色高端产业向通州集聚,解决通州目前产城不均衡、城强业弱的问题。

2

为什么行政副中心最后选定在通州?

首先,通州区位优势独特,可以起到跨区域带动的作用,带动河北“北三县”、天津武清和宝坻共同发展;第二,通州储备了55平方公里的空间资源,具有了建设行政副中心的空间条件;第三,通州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也正在逐步完善,比如通州是郊区县中地铁较为密集的区域。

3

会影响北京周边其他区的发展水平吗?

目前,北京重点聚焦通州,打造行政副中心,但并不是其他新城不发展,其他新城也要积极承担中心城区功能疏解。而且通州行政副中心建设成功,还可以再复制这种经验,再在周边区域建设几个类似的承担特色功能的副中心城市。但是现阶段我认为集中精力建设通州行政副中心是必要的。

4

北京“大城市病”长期存在,为什么现在才建设城市和行政副中心?

实际上,北京很早就提出了“多中心”的发展思路,一直在探索科学合理的城市空间开发模式。1993版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了14个卫星城和10个边缘集团,2004版城市总体规划又明确提出“多中心”概念,提出规划建设通州、顺义、亦庄等重点新城的思路。但是成效不大,究其原因:一是新城、卫星城和中心城之间缺乏大容量、高速化、一站式、低票价的市郊铁路;二是新城、卫星城数量过多,不能聚焦发展,多中心等于没中心。

到2012年,北京市提出了“聚焦通州,建设城市副中心”,这个思路打破了原来11个新城“齐头并进自然发展”、但事实上无法改变城市“单中心”发展的总体格局,使得通州异军突起、率先发展,形成具有“反磁力”和更强集聚效应的城市区域。

5

作为专家学者,你对建设行政副中心有哪些担忧?怎么解决?

我担心的是房地产炒作引起整个要素价格的提升,也确实有这种可能性,政府要及时应对。

对于副中心未来的发展,首先,要保持规划的严肃性和刚性约束,前瞻性的规划和对规划的严格遵守对这个区域尤其重要。有些空间,如果规划的是绿地就要保持绿地,不能随意改变用途,要留下永久绿地和农田。

第二,按照“城市副中心”的定位来完善发展。主副城之间,要加大轨道交通建设,建议开挖一号线复线,延长到通州,设立大站快车。也可以建设与中心城地铁体系无缝衔接的市郊铁路直达通州。同时,要前瞻性地谋划副中心内部的轨道交通,让轨道交通发挥对副中心城市空间优化的引导作用。除了交通之外,公共服务的匹配也要按照城市副中心的规格去安排,一方面疏解中心城过密的教育和医疗资源到通州,另一方面承接一些更高端的国际服务资源,比如国际医疗服务区等,可以弥补北京的一些服务不足。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