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王耀庆:我只求问心无愧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王耀庆:我只求问心无愧

我的理想境界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为外在环境而影响到内在的情绪,时时刻刻自我检查,是不是付出了全部?可不可以做得更好?只要你能回答自己,“是的!这是我当下所能做的最好结果。”

文|时尚先生Esquire 细补

编辑|暖小团

责编|Neil

「王耀庆:人设是一种误会 标签是一种懒惰」

商业精英、霸道总裁,

演员王耀庆在影视剧里的形象深入人心。

他说演戏是件严肃的事,要对自己精益求精。

这些年,他也活跃在综艺节目的舞台上,

他说:让大家记住一个演员并不难,

难得的是被大家一直记住。

每个人都要为我们的世界负起责任。这次疫情让我深刻感受到,这件事影响不只在我所在的城市,不仅仅限于一个地区,很多地方都产生了实质性变化。现在我参与的是全球事件,正经历着几十亿人共同面临的问题。以前我们常说人要有同理心,现在我们才知道这不是口号,我们的生活和别人息息相关,如果每一个人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仅保护了自己,也保护了周遭的人。同样的逻辑,我们每一个人的行为,其实都影响着地球。

演员是“守门人”(也称为把关人)。我大学时,念的是大众传播。在传播学里,有一个“守门人”的概念。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信息的传递者,同时信息经过了我们自己的整理跟编辑,所以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做一个“守门人”。演员参与的不管是电视剧、舞台剧、电影或者综艺节目,面对的是数以百千万计的受众,所以演员对自己所传递出的信息要更有责任感。

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角色就叫经典。过了数十年、数百年之后,依然有人把这件事情拿来说,它能够经得起考验,它就成为了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人类历史里面的一部分,永远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拿出来讨论。

演员的影响力在这个网络时代往往显得更加强大和持久。以前的电视剧播完之后就完了,没有看过的人只能听别人口述,现在进入网络时代,影响不再只是当下,而是会一直长远地延续下去。

有光的地方一定会有影子。有些时候演戏必须要用所谓的负面教材告诉大家如果做坏事会怎么样。故事和角色是演员所决定不了的,但是你怎么样去准备角色,怎么样呈现这个角色,这个态度跟心情是可以传递并影响外界的。

表演是一次记录,用来记录演员和角色在此时此刻的一次火花四溅的碰撞。表演是平衡的艺术,是选择的艺术,是取舍的艺术(人生又何尝不是)。内到演员的状态、外至今天的天气、团队的状态,都会影响表演的最终呈现。

角色不论正派反派,重要的是:为什么?因为我相信善与恶始终交织在每个人的生活之中。就拿影视作品中的“反派”为例,我认为:每一个人的人生经历不一样,为什么他今天会做出不符合大众道德观或社会规范的事情,一定有他背后的原因。可能受到了怎样的刺激,遭遇什么样的事情,一定不是凭空而来的。怎么样让观众能够知道这个原因,对他产生辩证的看法,角色就有了深度,就变得鲜活。

演员必须认同自己的每一个角色,才有可能演好它。因为你必须要让自己先相信这个世界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才会通过演绎让别人相信。

表演最好的状态是同一时间有三个人在这里。一个是要扮演的那个角色;一个是王耀庆这个演员;还有一个人是我,我在看着王耀庆如何表演。“我”会说: “你现在演得有点儿过,节奏有点儿快,你得慢一点。”于是王耀庆就放慢了说话的节奏;然后“我”觉得现在节奏对了,反应也对,身体是朝着光的方向,所以角色的脸上应该会有一个怎样的光线,王耀庆可以放什么情绪进去,现在镜头拍到上半身,所以即使手部有动作并不会出镜;“我”会提醒王耀庆,现场有背景音,可能是飞机飞过,所以声音要稍微大一点。所有的一切,都有一个“我”在旁边审视,这个过程中三者一直在交流。最好的时候是三个人在一起,可惜,大部分时候不是这样的。如何在表演里面找到那个“我”?就是当你听到现场喊 “Action”的时候,当你走上舞台的时候,当你开始表演的时候,你会愿意相信, 或者说服别人也相信,你就是那个角色,这时候不管做什么,都是他的言语行 为,因为有了自信,所以做什么都对。到底是角色在做,还是王耀庆在做,还是“我”在做,就没有分别了。

我一直以为认同感来自同理心。所以在表演上做很多选择时,我尽可能地选择大多数人受到这种刺激、遇到这件事情会有的反应,然后掌握情绪,让观众更容易有代入感。至于怎么去掌握情绪,那要靠演员生活里面的积累,或者是想象。

也许很多人都觉得我演了很多所谓的“霸道总裁”,其实这是商业环境使然。为什么我认为人设是一种误会,标签是一种懒惰?是因为人们想要很快地去抓住什么,去理解世界,理解他人,说穿了无非是安全感。演员其实是很被动的。看多了影视剧,对某些演员存在了既定印象。之后再遇到某个戏里面有一个类似的角色,那不用去试错,就让某个演员来演吧,因为试错在商业环境里意味着浪费钱浪费资源。但世界真的如此扁平吗?比尔·盖茨和李嘉诚都很有钱,但绝对不是一种行事风格。江浩坤和李奔腾也很有钱,但他们也不是同一种人。就像莫奈一生画了251张睡莲,依然展现出惊人的细节变化。即便是同一个主题,如果你有一颗爱玩和好奇的心,和不甘心的创作态度,你永远不会觉得无聊。

世界上速度最快的不是光,也不是电,是念。一动念,就可以回到很久很久以前;不管某个人离你有多远,一动念,他也仿佛来到了面前;不管你身在哪里,但是我只要想着上海,想着纽约,这个地方就可以是外滩,也可以是时代广场。佛经里面说,一动念就有三万六千个可能性同时发生,为什么要无念,就是要消灭自己这些繁杂的念头。当想象跟视野提升到一定高度的时候,你在任何一个时间点感受到的任何情绪,放在这个世界上的任何其他角落,都能够汲取能量,也都能投射出相对应的情绪。这就是念,这就是那个“我”。如果问今天这是不是一个好的表演,谁说了算?那个“我”说了算。节奏对不对,呼吸对不对,是不是百分之百付出了,是不是达到了极限,这是我可以负责的部分。

精英感,不应该只存在于外表。这几年,当大家以为说我就是“霸道总裁”的不二人选的时候,我也通过这类角色真的认识了很多企业里的高管,他们中很多人在生活中真的不穿西装。有一次为了体验角色,跟一个企业家朋友一起工作了三天,第一天上班前特意穿得很讲究,到了现场发现整场只有我穿着西装,可想而知我的心理阴影面积有多大。

我喜欢表演,我一直在做这件事情,从1995年之后我就没有再做过其他的工作,乐此不疲。不演戏的时候我看似是在休息,也是在做我自己喜欢做的事,不管我是去旅游也好,阅读也好,去做访谈节目也好,无非是在为下一个即将到来的角色做充分的准备。

演员永远不知道自己的下一个角色会是什么样的,同样,他也不知道下一个角色会遇到什么样的事情,会有什么样的心情。你的表演随着你对事物的理解而变化。我从来没有做其他的事情,一直在做同一件事情,拍戏就是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所以你也可以说拍戏就是生活。

演戏满足了我对生活的想象。我也想站在一个很高的角度说:我演戏是为了一种美或者是艺术,或者是为了世界大同,但我的内心不允许我这么说,做演员得来的酬劳能够付清我们家的账单,这是很多人做演员的动力。对我而言,做演员也满足了我对某种生活的想象。我从来没有上过班,但通过表演,我实现了很多对办公室生活的想象。

当演员可以经历各式各样的人生。可以做很多平常不会做的事情,可以体会各种极致的情感,也许有点儿贪心,但我很享受。用各式各样的方式,通过声音、形体、想象,通过生活的积累,通过一个演员自身的认知,决定如何精准地传递出作品想表达的讯息。

人生经历很重要,它会给我一个心里面的支撑点。没有这些经历的时候,你只能靠别人的叙述去想象、揣摩。一旦有过亲身的经验,你就能很具象地表现出来。但是,毕竟我们的生活经历是有限的,因为表演的需要,有时会把日常经历的情绪提炼出来,把它加工得更纯粹,这个提取的过程是有趣的,但是它消耗的心力也很大。生活里面,对于不从事表演的人来说,其实不需要用到那么多的情绪,那会是一种负担,而演员要承受这些负担。

要做一件事情,就要关注细节。做足准备还不够,还要想办法用一种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去呈现。就像考试一样,看了很多书,做了所有的准备,但上了考场什么也不能带,只有一支笔,只能用最简单的方式,选C还是A,用一个字、一段话去回答这个问题,那些ABCD就代表了此前所做的所有准备。

表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想要做好,真要付出很大代价。当然,表演也带给演员很大的满足感。俗气一点来说,当你满足了观众的想象,这是一种满足感;但更大的满足感,是当你得到一个新的任务,新的角色,每天都在琢磨他,思考他,最后当你做出这个表演之后,你也满足了自己对于角色的创作快感。

话虽如此,我还是觉得一个演员不能太沉迷于满足感。好演员更应该保持饥饿感,应该要时刻觉得还有哪里不足,不管是自身条件的不足,还是准备的不足。表演,是一个不断尝试的过程。勇于尝试,对所有事情都抱持着好奇跟新鲜的态度,走出舒适圈。

如果再有一次机会想做别的吗?我的答案是:只想做演员。我当然也可以去上班,也许是当一名证券交易员,也许会去画画,可以做很多事情,但我现在认定所有的事情、所有的经历,都是为了表演而服务,我最喜欢、最享受的还是表演。

戏剧舞台对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我之前看过要解散了的太阳马戏团的表演,那是现场的一个杂技表演,每一个演员的配合都不能出错,每一秒钟每一个节拍,都要非常严谨。每分钟,要表达足够多的内容和情绪,这种节奏会感染着观众,带着他们共同感受舞台上的紧张刺激。之前在舞台剧巡演的时候,我深深觉得表演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现场的表演、台词、走位、音乐、灯光,所有的配合过了那个时刻就无法重来。虽然明天可能还有下一场,但已发生的不会再改变。

职业演员是干吗的?演员的本分是帮导演说故事的。只要你从事这个行业,就有责任把故事讲好。演员自己的身份大过角色、红过角色,并不是一种悲哀。观众因为角色或是演员的表现被其吸引,希望更能够了解这个演员在角色之外的相关信息,这件事本身无可厚非,在形形色色千百种职业当中,荧光幕前、水银灯下,原本就容易受人关注。人性里面有善的部分,也有恶的部分,我们应该做的本来就是隐恶扬善。

一个演员的表演当然要为了导演要讲的故事而服务。导演如果说,你还能不能做到更多的时候,你必须说“我可以”,也许会有一个更好的表演。但观众喜不喜欢呢?观众来自很多不一样的背景,一个演员不可能满足所有人。

我不是个会后悔的人,一个人能把自己选择去做的事情做好已经很难得了。感冒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件坏事,但是你如果不感冒,怎么知道生病到底有多么痛苦,健康有多么可贵?事情本身没有好坏,只有角度的不一样而已。

我可以花四个月时间一直发呆,宅在家里一动不动。有人说那你不就是虚度时光?但我却觉得,可以四个月都慢下来生活,对于一个演员而言,这是非常奢侈的,当你奔跑惯了,慢下来就成了享受。以前的状态是工作成了生命中的日常,现在则更加明白我们的心灵跟身体一样,也需要休息。有点儿像你今天去了什么地方,要先回家,洗完澡换完衣服,再睡个好觉之后,才能去下一个地方。

我喜欢独处。一个人的时候我会问问自己,你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你过的真的快乐吗?这样一路奔波是不是路途中有过错误?现在的生活是不是你想要的?这样思考过,这样反复揣度,才会对未来的方向更明晰。

人必须学会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你有什么?你想要什么?不要用别人的审美当作自己的高度。通常我们都会说,别人告诉你穿这件衣服好看,你可以参考别人的意见,但最后的主意还得自己拿。这个世界的价值观更趋同质化,个性反而成为一种很稀缺的东西。很多时候内心会有纠结其实是因为自己的意见跟别人不一样,要不要从众的问题。其实在不损伤社会秩序和他人利益的前提下,你可以有自己的坚持。漫漫人生路,陪伴我们的始终还是这个“自我”。

即便有让你觉得沮丧的事情,那也是积累。没有好跟不好,只要去做了,任何的经验对于一个演员来说都是有效的。近几年开始有这样的感受和想法,“不能让别人的审美决定自己的高度”。我是觉得每个人内心都要对自己有一个判断,不要丧失那份自信,也不要放弃追求更好的那份热情。

曾经有人问我一个有趣的问题,“你觉得演员像什么动物?”如果要找一种动物来代表自己,我当然会私心地选老虎,因为我属虎。它可以很可爱,但是没有人会忽视它的危险。它像大猫,萌萌的,会游泳,又很懒;但是它有牙齿,有爪子,生气的时候是致命的。这种情绪的张力,我觉得是一个演员应该要具备的。

如果有人真的对我好奇,那去看我的作品就足够了。因为我有太多的时间都花在工作层面,除了影视和综艺,也会放很多精力制作自己的内容来跟公众分享,像是《职人访谈录》《海岛日记》等等。虽然我没有微博,但我做了个微信公众号,现在也有抖音账号,希望可以尽量以舒服的方式出现在大众面前。

人们很容易被时代影响。有了公众号之后,很少有人会坐下来读书。有了短视频平台之后,现在谁还看15分钟以上的长视频?一个视频时长超过4分半,点击率就会下降,有人看一半就会直接关掉。恰恰忘了,那些真的常驻人心的,其实是那些经典不忘的好电影好角色,让你坐下来细细品味几个小时都不够,恨不得一辈子都珍藏在心里。

我的理想境界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为外在环境而影响到内在的情绪,时时刻刻自我检查,是不是付出了全部?可不可以做得更好?只要你能回答自己,“是的!这是我当下所能做的最好结果。”那么问心无愧,这就是最好的表演。

摄影:高远

采访:细补

化妆、发型:周延泽

策划:暖小团

服装造型:THEDEMOlab

场地鸣谢:上海隐溪茶馆(中山公园店)

执行:erliang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王耀庆:我只求问心无愧

我的理想境界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为外在环境而影响到内在的情绪,时时刻刻自我检查,是不是付出了全部?可不可以做得更好?只要你能回答自己,“是的!这是我当下所能做的最好结果。”

文|时尚先生Esquire 细补

编辑|暖小团

责编|Neil

「王耀庆:人设是一种误会 标签是一种懒惰」

商业精英、霸道总裁,

演员王耀庆在影视剧里的形象深入人心。

他说演戏是件严肃的事,要对自己精益求精。

这些年,他也活跃在综艺节目的舞台上,

他说:让大家记住一个演员并不难,

难得的是被大家一直记住。

每个人都要为我们的世界负起责任。这次疫情让我深刻感受到,这件事影响不只在我所在的城市,不仅仅限于一个地区,很多地方都产生了实质性变化。现在我参与的是全球事件,正经历着几十亿人共同面临的问题。以前我们常说人要有同理心,现在我们才知道这不是口号,我们的生活和别人息息相关,如果每一个人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仅保护了自己,也保护了周遭的人。同样的逻辑,我们每一个人的行为,其实都影响着地球。

演员是“守门人”(也称为把关人)。我大学时,念的是大众传播。在传播学里,有一个“守门人”的概念。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信息的传递者,同时信息经过了我们自己的整理跟编辑,所以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做一个“守门人”。演员参与的不管是电视剧、舞台剧、电影或者综艺节目,面对的是数以百千万计的受众,所以演员对自己所传递出的信息要更有责任感。

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角色就叫经典。过了数十年、数百年之后,依然有人把这件事情拿来说,它能够经得起考验,它就成为了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人类历史里面的一部分,永远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拿出来讨论。

演员的影响力在这个网络时代往往显得更加强大和持久。以前的电视剧播完之后就完了,没有看过的人只能听别人口述,现在进入网络时代,影响不再只是当下,而是会一直长远地延续下去。

有光的地方一定会有影子。有些时候演戏必须要用所谓的负面教材告诉大家如果做坏事会怎么样。故事和角色是演员所决定不了的,但是你怎么样去准备角色,怎么样呈现这个角色,这个态度跟心情是可以传递并影响外界的。

表演是一次记录,用来记录演员和角色在此时此刻的一次火花四溅的碰撞。表演是平衡的艺术,是选择的艺术,是取舍的艺术(人生又何尝不是)。内到演员的状态、外至今天的天气、团队的状态,都会影响表演的最终呈现。

角色不论正派反派,重要的是:为什么?因为我相信善与恶始终交织在每个人的生活之中。就拿影视作品中的“反派”为例,我认为:每一个人的人生经历不一样,为什么他今天会做出不符合大众道德观或社会规范的事情,一定有他背后的原因。可能受到了怎样的刺激,遭遇什么样的事情,一定不是凭空而来的。怎么样让观众能够知道这个原因,对他产生辩证的看法,角色就有了深度,就变得鲜活。

演员必须认同自己的每一个角色,才有可能演好它。因为你必须要让自己先相信这个世界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才会通过演绎让别人相信。

表演最好的状态是同一时间有三个人在这里。一个是要扮演的那个角色;一个是王耀庆这个演员;还有一个人是我,我在看着王耀庆如何表演。“我”会说: “你现在演得有点儿过,节奏有点儿快,你得慢一点。”于是王耀庆就放慢了说话的节奏;然后“我”觉得现在节奏对了,反应也对,身体是朝着光的方向,所以角色的脸上应该会有一个怎样的光线,王耀庆可以放什么情绪进去,现在镜头拍到上半身,所以即使手部有动作并不会出镜;“我”会提醒王耀庆,现场有背景音,可能是飞机飞过,所以声音要稍微大一点。所有的一切,都有一个“我”在旁边审视,这个过程中三者一直在交流。最好的时候是三个人在一起,可惜,大部分时候不是这样的。如何在表演里面找到那个“我”?就是当你听到现场喊 “Action”的时候,当你走上舞台的时候,当你开始表演的时候,你会愿意相信, 或者说服别人也相信,你就是那个角色,这时候不管做什么,都是他的言语行 为,因为有了自信,所以做什么都对。到底是角色在做,还是王耀庆在做,还是“我”在做,就没有分别了。

我一直以为认同感来自同理心。所以在表演上做很多选择时,我尽可能地选择大多数人受到这种刺激、遇到这件事情会有的反应,然后掌握情绪,让观众更容易有代入感。至于怎么去掌握情绪,那要靠演员生活里面的积累,或者是想象。

也许很多人都觉得我演了很多所谓的“霸道总裁”,其实这是商业环境使然。为什么我认为人设是一种误会,标签是一种懒惰?是因为人们想要很快地去抓住什么,去理解世界,理解他人,说穿了无非是安全感。演员其实是很被动的。看多了影视剧,对某些演员存在了既定印象。之后再遇到某个戏里面有一个类似的角色,那不用去试错,就让某个演员来演吧,因为试错在商业环境里意味着浪费钱浪费资源。但世界真的如此扁平吗?比尔·盖茨和李嘉诚都很有钱,但绝对不是一种行事风格。江浩坤和李奔腾也很有钱,但他们也不是同一种人。就像莫奈一生画了251张睡莲,依然展现出惊人的细节变化。即便是同一个主题,如果你有一颗爱玩和好奇的心,和不甘心的创作态度,你永远不会觉得无聊。

世界上速度最快的不是光,也不是电,是念。一动念,就可以回到很久很久以前;不管某个人离你有多远,一动念,他也仿佛来到了面前;不管你身在哪里,但是我只要想着上海,想着纽约,这个地方就可以是外滩,也可以是时代广场。佛经里面说,一动念就有三万六千个可能性同时发生,为什么要无念,就是要消灭自己这些繁杂的念头。当想象跟视野提升到一定高度的时候,你在任何一个时间点感受到的任何情绪,放在这个世界上的任何其他角落,都能够汲取能量,也都能投射出相对应的情绪。这就是念,这就是那个“我”。如果问今天这是不是一个好的表演,谁说了算?那个“我”说了算。节奏对不对,呼吸对不对,是不是百分之百付出了,是不是达到了极限,这是我可以负责的部分。

精英感,不应该只存在于外表。这几年,当大家以为说我就是“霸道总裁”的不二人选的时候,我也通过这类角色真的认识了很多企业里的高管,他们中很多人在生活中真的不穿西装。有一次为了体验角色,跟一个企业家朋友一起工作了三天,第一天上班前特意穿得很讲究,到了现场发现整场只有我穿着西装,可想而知我的心理阴影面积有多大。

我喜欢表演,我一直在做这件事情,从1995年之后我就没有再做过其他的工作,乐此不疲。不演戏的时候我看似是在休息,也是在做我自己喜欢做的事,不管我是去旅游也好,阅读也好,去做访谈节目也好,无非是在为下一个即将到来的角色做充分的准备。

演员永远不知道自己的下一个角色会是什么样的,同样,他也不知道下一个角色会遇到什么样的事情,会有什么样的心情。你的表演随着你对事物的理解而变化。我从来没有做其他的事情,一直在做同一件事情,拍戏就是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所以你也可以说拍戏就是生活。

演戏满足了我对生活的想象。我也想站在一个很高的角度说:我演戏是为了一种美或者是艺术,或者是为了世界大同,但我的内心不允许我这么说,做演员得来的酬劳能够付清我们家的账单,这是很多人做演员的动力。对我而言,做演员也满足了我对某种生活的想象。我从来没有上过班,但通过表演,我实现了很多对办公室生活的想象。

当演员可以经历各式各样的人生。可以做很多平常不会做的事情,可以体会各种极致的情感,也许有点儿贪心,但我很享受。用各式各样的方式,通过声音、形体、想象,通过生活的积累,通过一个演员自身的认知,决定如何精准地传递出作品想表达的讯息。

人生经历很重要,它会给我一个心里面的支撑点。没有这些经历的时候,你只能靠别人的叙述去想象、揣摩。一旦有过亲身的经验,你就能很具象地表现出来。但是,毕竟我们的生活经历是有限的,因为表演的需要,有时会把日常经历的情绪提炼出来,把它加工得更纯粹,这个提取的过程是有趣的,但是它消耗的心力也很大。生活里面,对于不从事表演的人来说,其实不需要用到那么多的情绪,那会是一种负担,而演员要承受这些负担。

要做一件事情,就要关注细节。做足准备还不够,还要想办法用一种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去呈现。就像考试一样,看了很多书,做了所有的准备,但上了考场什么也不能带,只有一支笔,只能用最简单的方式,选C还是A,用一个字、一段话去回答这个问题,那些ABCD就代表了此前所做的所有准备。

表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想要做好,真要付出很大代价。当然,表演也带给演员很大的满足感。俗气一点来说,当你满足了观众的想象,这是一种满足感;但更大的满足感,是当你得到一个新的任务,新的角色,每天都在琢磨他,思考他,最后当你做出这个表演之后,你也满足了自己对于角色的创作快感。

话虽如此,我还是觉得一个演员不能太沉迷于满足感。好演员更应该保持饥饿感,应该要时刻觉得还有哪里不足,不管是自身条件的不足,还是准备的不足。表演,是一个不断尝试的过程。勇于尝试,对所有事情都抱持着好奇跟新鲜的态度,走出舒适圈。

如果再有一次机会想做别的吗?我的答案是:只想做演员。我当然也可以去上班,也许是当一名证券交易员,也许会去画画,可以做很多事情,但我现在认定所有的事情、所有的经历,都是为了表演而服务,我最喜欢、最享受的还是表演。

戏剧舞台对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我之前看过要解散了的太阳马戏团的表演,那是现场的一个杂技表演,每一个演员的配合都不能出错,每一秒钟每一个节拍,都要非常严谨。每分钟,要表达足够多的内容和情绪,这种节奏会感染着观众,带着他们共同感受舞台上的紧张刺激。之前在舞台剧巡演的时候,我深深觉得表演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现场的表演、台词、走位、音乐、灯光,所有的配合过了那个时刻就无法重来。虽然明天可能还有下一场,但已发生的不会再改变。

职业演员是干吗的?演员的本分是帮导演说故事的。只要你从事这个行业,就有责任把故事讲好。演员自己的身份大过角色、红过角色,并不是一种悲哀。观众因为角色或是演员的表现被其吸引,希望更能够了解这个演员在角色之外的相关信息,这件事本身无可厚非,在形形色色千百种职业当中,荧光幕前、水银灯下,原本就容易受人关注。人性里面有善的部分,也有恶的部分,我们应该做的本来就是隐恶扬善。

一个演员的表演当然要为了导演要讲的故事而服务。导演如果说,你还能不能做到更多的时候,你必须说“我可以”,也许会有一个更好的表演。但观众喜不喜欢呢?观众来自很多不一样的背景,一个演员不可能满足所有人。

我不是个会后悔的人,一个人能把自己选择去做的事情做好已经很难得了。感冒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件坏事,但是你如果不感冒,怎么知道生病到底有多么痛苦,健康有多么可贵?事情本身没有好坏,只有角度的不一样而已。

我可以花四个月时间一直发呆,宅在家里一动不动。有人说那你不就是虚度时光?但我却觉得,可以四个月都慢下来生活,对于一个演员而言,这是非常奢侈的,当你奔跑惯了,慢下来就成了享受。以前的状态是工作成了生命中的日常,现在则更加明白我们的心灵跟身体一样,也需要休息。有点儿像你今天去了什么地方,要先回家,洗完澡换完衣服,再睡个好觉之后,才能去下一个地方。

我喜欢独处。一个人的时候我会问问自己,你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你过的真的快乐吗?这样一路奔波是不是路途中有过错误?现在的生活是不是你想要的?这样思考过,这样反复揣度,才会对未来的方向更明晰。

人必须学会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你有什么?你想要什么?不要用别人的审美当作自己的高度。通常我们都会说,别人告诉你穿这件衣服好看,你可以参考别人的意见,但最后的主意还得自己拿。这个世界的价值观更趋同质化,个性反而成为一种很稀缺的东西。很多时候内心会有纠结其实是因为自己的意见跟别人不一样,要不要从众的问题。其实在不损伤社会秩序和他人利益的前提下,你可以有自己的坚持。漫漫人生路,陪伴我们的始终还是这个“自我”。

即便有让你觉得沮丧的事情,那也是积累。没有好跟不好,只要去做了,任何的经验对于一个演员来说都是有效的。近几年开始有这样的感受和想法,“不能让别人的审美决定自己的高度”。我是觉得每个人内心都要对自己有一个判断,不要丧失那份自信,也不要放弃追求更好的那份热情。

曾经有人问我一个有趣的问题,“你觉得演员像什么动物?”如果要找一种动物来代表自己,我当然会私心地选老虎,因为我属虎。它可以很可爱,但是没有人会忽视它的危险。它像大猫,萌萌的,会游泳,又很懒;但是它有牙齿,有爪子,生气的时候是致命的。这种情绪的张力,我觉得是一个演员应该要具备的。

如果有人真的对我好奇,那去看我的作品就足够了。因为我有太多的时间都花在工作层面,除了影视和综艺,也会放很多精力制作自己的内容来跟公众分享,像是《职人访谈录》《海岛日记》等等。虽然我没有微博,但我做了个微信公众号,现在也有抖音账号,希望可以尽量以舒服的方式出现在大众面前。

人们很容易被时代影响。有了公众号之后,很少有人会坐下来读书。有了短视频平台之后,现在谁还看15分钟以上的长视频?一个视频时长超过4分半,点击率就会下降,有人看一半就会直接关掉。恰恰忘了,那些真的常驻人心的,其实是那些经典不忘的好电影好角色,让你坐下来细细品味几个小时都不够,恨不得一辈子都珍藏在心里。

我的理想境界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为外在环境而影响到内在的情绪,时时刻刻自我检查,是不是付出了全部?可不可以做得更好?只要你能回答自己,“是的!这是我当下所能做的最好结果。”那么问心无愧,这就是最好的表演。

摄影:高远

采访:细补

化妆、发型:周延泽

策划:暖小团

服装造型:THEDEMOlab

场地鸣谢:上海隐溪茶馆(中山公园店)

执行:erliang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