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2020年上海职工医保最高支付限额调高至55万元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2020年上海职工医保最高支付限额调高至55万元

2020年起,上海市职工医保年度的起始时间从4月1日调整至7月1日。医疗费报销“一件事”已经上线,通过一表申请、一口受理、一体反馈,方便群众办事,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图片来源:pexels

文 | 上海发布

6月22日,上海市医疗保障局局长夏科家在《2020上海民生访谈》节目中为大家介绍了2020年度上海职工医保调整情况、医保便民措施等,他透露,2020年上海市职工医保最高支付限额调高至55万元,个人账户资金7月1日计入到位。

“尽管受到疫情影响,医保部门仍然在科学测算医保基金承受力,维护基金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努力让市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夏科家说。

夏科家在节目中指出,2020年起,本市职工医保年度的起始时间从4月1日调整至7月1日。2020年7月1日0时起,本市职工医保将进入2020医保年度(2020年7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职工医保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将从53万元提高到55万元,最高支付限额以上的部分,仍按规定继续报销80%。

2020医保年度参保人员的个人医疗账户资金,也将于7月1日计入。在职职工的个人缴费,按本人实际缴费金额全额划入个人账户;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按规定也划入一部分至个人账户,其划入标准不作调整,按照2019医保年度标准执行。

因为2019医保年度延长3个月,对应的4月-6月期间应计入的个人账户资金,也将一并于7月1日补计至参保人员的个人账户。

此外,为不增加参保人员的医疗费负担,2020年医保年度的职工医保门急诊自负段标准、统筹基金起付标准均不作调整,仍然按照2019医保年度标准执行。

夏科家表示,上周医疗费报销“一件事”已经率先上线,这也是全市14个“一件事”集成服务中首个上线的。医保部门与大数据中心、民政、退役军人部门密切配合、攻坚克难,通过信息系统改造升级,对业务流程、服务流程都进行了革命性再造,克服了许多技术难题,全面提升了群众办事的便捷度、体验度和满意度,通过一表申请、一口受理、一体反馈,方便群众办事,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夏科家还表示,基本医保费用报销结算依托“一网通办”的统一物流体系传递报销资料,使群众办理医疗费报销可以实现“最多跑一次”甚至“零跑动”,该项便民举措预计每年惠及申请报销群众30万人次,特别是因养老、单位派驻等长期居住在除长三角地区以外的其他外省市的本市参保人员,可以实现线上办理、快递上门,免去长途奔波、舟车劳顿之苦;

同时,办理门诊大病事项登记实现减少申报材料3项,通过定点医疗机构直接上传,有效增加医疗机构便民服务渠道,改善群众就医体验,使群众办理大病登记实现“无感登记”,该项便民举措预计惠及每年办理群众56万人次;

此外,医疗救助对象经基本医保费用报销后的救助金给付将实现“无缝衔接”,在办理基本医保费用报销结算后,对医疗救助对象自动给予医疗救助。

夏科家还在节目中透露,接下来,医保部门还将通过推广医保电子凭证应用,进一步优化医保支付流程,探索《就医记录册》电子化等措施,进一步加大惠民、便民力度。

医保部门在确保参保人信息安全、医保数据安全、医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拓展“随申码”服务功能,实现深度应用与数据赋能。

医保部门明确将“随申办”APP作为医保电子凭证应用在本市的重要推广渠道之一。医保部门与相关单位共同研究制定了具体技术方案,本市参保居民即可通过登录“随申办”APP等渠道,申领和激活自己的医保电子凭证,今后就可以在开通本项服务的医疗机构以电子凭证就诊,实现医保卡的脱卡支付。

下一步,医保部门将进一步拓宽“随申码”应用场景,积极实现“随申码”与“医保电子凭证”有效衔接。

医保部门将对医保信息化系统及时进行升级改造。目前,医保部门已经完成了医保“五期接口”开发工作,并协助相关医疗机构做好院内系统改造对接,该系统可以全面支持线上、线下一体化医保结算,更好地支撑医保电子凭证与“随申码”有效融合,极大地方便患者就医结算。

同时,医保部门将尝试以在线支付、无感支付等更加便捷的方式,实现医保费用支付,进一步提升就医体验。探索将《就医记录册》电子化,进一步减少本市参保人员就诊时携带的材料。

有关医保年度转换的具体问题和相关标准,可以拨打医保咨询服务热线962218。

 

来源:上海发布

原标题:2020年度本市职工医保最高支付限额调高至55万元!还将有这些便民举措方便患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2020年上海职工医保最高支付限额调高至55万元

2020年起,上海市职工医保年度的起始时间从4月1日调整至7月1日。医疗费报销“一件事”已经上线,通过一表申请、一口受理、一体反馈,方便群众办事,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图片来源:pexels

文 | 上海发布

6月22日,上海市医疗保障局局长夏科家在《2020上海民生访谈》节目中为大家介绍了2020年度上海职工医保调整情况、医保便民措施等,他透露,2020年上海市职工医保最高支付限额调高至55万元,个人账户资金7月1日计入到位。

“尽管受到疫情影响,医保部门仍然在科学测算医保基金承受力,维护基金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努力让市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夏科家说。

夏科家在节目中指出,2020年起,本市职工医保年度的起始时间从4月1日调整至7月1日。2020年7月1日0时起,本市职工医保将进入2020医保年度(2020年7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职工医保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将从53万元提高到55万元,最高支付限额以上的部分,仍按规定继续报销80%。

2020医保年度参保人员的个人医疗账户资金,也将于7月1日计入。在职职工的个人缴费,按本人实际缴费金额全额划入个人账户;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按规定也划入一部分至个人账户,其划入标准不作调整,按照2019医保年度标准执行。

因为2019医保年度延长3个月,对应的4月-6月期间应计入的个人账户资金,也将一并于7月1日补计至参保人员的个人账户。

此外,为不增加参保人员的医疗费负担,2020年医保年度的职工医保门急诊自负段标准、统筹基金起付标准均不作调整,仍然按照2019医保年度标准执行。

夏科家表示,上周医疗费报销“一件事”已经率先上线,这也是全市14个“一件事”集成服务中首个上线的。医保部门与大数据中心、民政、退役军人部门密切配合、攻坚克难,通过信息系统改造升级,对业务流程、服务流程都进行了革命性再造,克服了许多技术难题,全面提升了群众办事的便捷度、体验度和满意度,通过一表申请、一口受理、一体反馈,方便群众办事,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夏科家还表示,基本医保费用报销结算依托“一网通办”的统一物流体系传递报销资料,使群众办理医疗费报销可以实现“最多跑一次”甚至“零跑动”,该项便民举措预计每年惠及申请报销群众30万人次,特别是因养老、单位派驻等长期居住在除长三角地区以外的其他外省市的本市参保人员,可以实现线上办理、快递上门,免去长途奔波、舟车劳顿之苦;

同时,办理门诊大病事项登记实现减少申报材料3项,通过定点医疗机构直接上传,有效增加医疗机构便民服务渠道,改善群众就医体验,使群众办理大病登记实现“无感登记”,该项便民举措预计惠及每年办理群众56万人次;

此外,医疗救助对象经基本医保费用报销后的救助金给付将实现“无缝衔接”,在办理基本医保费用报销结算后,对医疗救助对象自动给予医疗救助。

夏科家还在节目中透露,接下来,医保部门还将通过推广医保电子凭证应用,进一步优化医保支付流程,探索《就医记录册》电子化等措施,进一步加大惠民、便民力度。

医保部门在确保参保人信息安全、医保数据安全、医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拓展“随申码”服务功能,实现深度应用与数据赋能。

医保部门明确将“随申办”APP作为医保电子凭证应用在本市的重要推广渠道之一。医保部门与相关单位共同研究制定了具体技术方案,本市参保居民即可通过登录“随申办”APP等渠道,申领和激活自己的医保电子凭证,今后就可以在开通本项服务的医疗机构以电子凭证就诊,实现医保卡的脱卡支付。

下一步,医保部门将进一步拓宽“随申码”应用场景,积极实现“随申码”与“医保电子凭证”有效衔接。

医保部门将对医保信息化系统及时进行升级改造。目前,医保部门已经完成了医保“五期接口”开发工作,并协助相关医疗机构做好院内系统改造对接,该系统可以全面支持线上、线下一体化医保结算,更好地支撑医保电子凭证与“随申码”有效融合,极大地方便患者就医结算。

同时,医保部门将尝试以在线支付、无感支付等更加便捷的方式,实现医保费用支付,进一步提升就医体验。探索将《就医记录册》电子化,进一步减少本市参保人员就诊时携带的材料。

有关医保年度转换的具体问题和相关标准,可以拨打医保咨询服务热线962218。

 

来源:上海发布

原标题:2020年度本市职工医保最高支付限额调高至55万元!还将有这些便民举措方便患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