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他花了300亿美元,在印度建了一座自己的城市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他花了300亿美元,在印度建了一座自己的城市

这座印度城市没花过政府一分钱,却也备受争议——它到底是智慧城市的美好新世界,还是一次昂贵的失败?

身家亿万的阿吉特·基拉布昌德(Ajit Gulabchand),是印度城市拉瓦萨背后的金主。

在一家全美主题餐厅(All American Diner)里,扬声器播放着1950年的摇滚乐,复古的卡座被刷成了传统的红色,餐厅出售的也是恰到好处的超大汉堡。一切细节和装饰都没有差错,却总让人觉得哪儿有些不对劲。

距离这座餐厅8000英里以外的美国东北部海岸,19世纪时曾是美式餐厅的发源地。而这座全美餐厅却坐落在另一块大陆上,它所在的城市刚刚出现不久,而现在,在开工建设了10年后,这座城市才建成了五分之一。

而窗外放眼可见的并非美国小镇,而是连绵不绝、青葱苍翠的萨亚德里山脉(Sahyadri mountains)。

8月的一个下午,恒久的雨水冲刷着人行道。穿着得体的服务生远远多于客人,他们如老鹰般紧紧盯着这些就餐的客人。这里没有亲切的寒暄,你要是抿一口水,玻璃杯还没来得及放下,就会被再次斟满。

美式餐馆的传统可以追溯到1872年罗德岛的“午餐马车”。大约在同一时间,英国在印度建立统治。英国的办事机构设立在“山城”——建在高高的山丘上的组合城市。这是殖民官员而建的,他们为早已厌倦了熙熙攘攘的印度城市。

自1948年印度独立以来,就再也没有建过新的山城——直到拉瓦萨(Lavasa)的开工。这是印度首个完全由公司所建立的完整城市,也就是文章开头提到的美式餐馆坐落的地方。该市的官员表示,他们已经接待过来自中国、拉丁美洲和欧洲的官方代表团。来自各国的代表都希望看看,拉瓦萨会否成为21世纪城市的美好新世界。

据报道,拉瓦萨还受到风景如画的意大利渔村波托菲诺纯水岸(Portofino)的影响,这条街道就是以此命名。

拉瓦萨是阿吉特·基拉布昌德(Ajit Gulabchand)的心血,耗费了近300亿美元。

基拉布昌德是一位身家亿万的实业家,他以高速公路和大坝建筑等大型项目扬名,也因他在孟买的办公楼顶设直升机停机坪而受到关注。当然,他旗下强大的集团公司印度建筑公司(HCC)也为他赢得了声誉。

为建拉瓦萨,阿吉特·基拉布昌德(Ajit Gulabchand)已经花费了300亿美元
2009年,阿吉特·基拉布昌德(Ajit Gulabchand)跟参加选美的印度小姐在拉瓦萨合影

要从零开始建造一个完全私人的城市,无疑是一个野心勃勃又充满争议的项目。“拉瓦萨”这个名字是美国一家品牌公司的想法,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只是为了以抽象的诗歌用语和印度语,唤起人们对神秘异国情调的想象。

拉瓦萨距离IT中心普纳有两小时路程,距离孟买有4小时路程。据该项目的宣传材料所说,这里的生活“应当是激情而沉静、充满抱负又可堪担负、科技先进却也质朴无华,城市化却又贴近自然的”。另外一份宣传手册则这样形容:这是一场“激动人心的冒险”、“一家颠覆我们对城市认知的企业”……似乎一旦踏入拉瓦萨这座城市,你必须做好迎接这些词句轰炸的准备。

印度的城市化进程无疑是非常快的——未来25年,还将有数以百万计的人们渴望涌入印度拥挤不堪的城市。对于雄心勃勃的房地产开发商来说,城市建设的市场是一个潜在的巨额获利的机会。以拉瓦萨为典型的成功,将明显影响到印度的城市化进程,并还会在更长远的领域有所体现。

拉瓦萨的宣传语:“欢迎来到印度第一座智慧城市,终有一天,所有的城市都将是这般模样。”

如果全部建造完成,拉瓦萨的占地将达到100平方公里,7座山丘上的5座城镇加起来,能够容纳的总人口数将高达30万人。戴思福(Dasve)是5座小镇之一,由于开工后没多久政府暂时撤回了建筑批准,延误了规划进程,因此目前这座小镇还在建造中。

靠近全美主题餐厅的是肖海滨(Waterfront Shaw)公寓酒店的综合设施。萨克丽塔·科什提(Sakrita Koshti)是酒店的前台,她来自古吉拉特邦(Gujurat)的首府艾哈迈达巴德(Ahmedabad)。今年22岁的萨克丽塔表示,她每天工作9小时,7天一换班,没有其他选择。她会把假期攒起来,这样每两个月她就能够回一次家。

“如果不是在这儿工作,我不会住在这儿。”萨克丽塔说,“主要原因是,这里没有学校。如果我要结婚生子,他们在拉瓦萨无法解决学习的问题。”

萨克丽塔的话指出了拉瓦萨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这座城市该如何将自己从古怪的周末度假村变为一座真正的“智慧城市”,以满足人们长期在这里生活和工作的需求呢?

印度建筑公司(HCC)称,80%的小镇居民可以在十五分钟的步行时间内到达城镇中心

拉瓦萨是按照新都市主义原则建设的,城市的设计中包含大量比邻绿色与开放空间的道路,旨在建设适合步行的公共社区。例如,建筑公司HCC称,80%的城市居民只需步行15分钟就能到达戴思福的镇中心。据报道,拉瓦萨受到了坐落于意大利里维埃拉(Riviera)的渔村波多菲诺(Portofino)启发,因此不少拉瓦萨的加到和建筑都以此命名。

从美式餐馆到对欧洲小镇的模仿,不论是在小镇的命名还是风格抑或建筑方面,拉瓦萨的规划者很显然试图将拉瓦萨建造为一个有别于传统印度城市的小镇。

之前由于印度政府规划许可的暂时撤除,加上新发展区建设中一些不可预见的问题,现在再到了雨季,拉瓦萨的施工进程一再耽搁。街道上本就人迹罕至,加上各种混凝土结构和钢梁,越发衬托得小镇生出了一股奇怪的鬼镇氛围。

波多菲诺街的一头是戴思福镇中心一个宁静的人工湖。沿着水滨,有一座巨大的玻璃建筑,那是拉瓦萨的信息中心。这座楼现在完全是空荡荡的,但却贴满了企业宣言。宣传海报上大大地写着“拉瓦萨,生活因此而充实”以及“为你的身体充些电”,边上还写着解释:“探索、享悦、学习、发现”。一个小屏幕上提供的是关于这座城市的介绍——“客户所爱,城市所在”。上面说,拉瓦萨将为居民们提供一个“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学习、工作和娱乐空间”。

前来拉瓦萨度假的人们,正在湖上划船

然而,和戴思福大多数地方一样,当你打破了公司营造的这些表象,你会发现,这座城市并没有看上去的那么美好。爬上中心的4层,大量的房子空置着,里面堆满了垃圾,还有一些房间的墙壁是用胶带黏连起来的,有些甚至还没有粉刷过。电器元件裸露地挂在墙上,电线散落在地板上,有些地方,天花板上还有着大块的水渍痕迹。

下雨的时候,这些沟壑中都是雨水,就像意大利运河

拉瓦萨内部的一切,除了邮局和警察局,完全是由一家公司独立建设的。这里没有任何印度的痕迹,这里没有市长,有的只是由私营企业拉瓦萨有限公司(LCL)任命的一位城市管理经理。

“公司基本扫除了这座城市中居民在各个方面的生活权利,”新德里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珀西斯·太拉波勒瓦拉(Persis Taraporevala)在2013年的文章中警告说,“他们有权驱逐、收税、决定土地的使用和规划。为了改变国家的管理体系和规则,它甚至可能会剥夺居民的权利。”

事实上,这座城市给人一种杜鲁门演讲般的感受——全权负责这座城市的是拉瓦萨公司;在不透明的制度下,它掌握了原属于市政厅的权力。

“这家公司只是暂时拥有管理运行城市的权利,但最终这将是一座民主城市,”拥有拉瓦萨最高行政权的穆坤德·瑞斯(Mukund Rathi)表示,“但是,在这座城市开发完成前,需要有一个法定的组织来保持运作。”

拉瓦萨公司CEO,S. Narayan

在戴思福小镇,有一些耳熟能详的品牌,如巴斯金·罗宾斯(Baskin Robbins),也有一些格兰玛自制(Granma's Homemade)这样名不见经传的小店。小镇上还有一家由印度阿波罗公司经营的医院,小镇上的学校由克里斯特尔房产建设,这家公司还在墨西哥和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建设过学校。小镇上甚至还有一所私立大学,教授酒店管理。

早些时候,拉瓦萨曾宣布与尼克·费度爵士(Sir Nick Faldo)合作建设高尔夫球场和学院,与曼彻斯特足球俱乐部(Manchester City Football Club)合作建设足球学院,与史蒂夫·雷德格雷夫爵士(Sir Steve Redgrave)合作建设赛艇学院。但这些合作项目最近都消声灭迹,因为城市建设的进度已经超出了预期。

拉瓦萨城市规划图

我们目前还不清楚,在这里有机社区的特点会如何体现。拉胡尔·孟(Rahul Moon)今年29岁,是公立学校的一位教师,他在拉瓦萨生活了5年。拉胡尔是从临近的索拉普(Solapur)搬过来的,他说,他搬到拉瓦萨主要是出于经济利益的角度考虑。

”我不想在这里呆上一辈子,我希望能回到我的家乡,”拉胡尔表示,“我再在这里工作3年就会离开。我在这里没有朋友……这不是一种正常的生活方式。”

拉瓦萨最便宜的公寓的售价现在在1.7万美元到3.6万美元之间——对大多数印度的中产阶级而言,这是个遥不可及的价格

虽然拉瓦萨是一座私营建设的城市,但它也获得了国家的支持。马哈拉施特拉邦授权拉瓦萨“许可立法”,以鼓励其建设更多的山城,以吸引游客。山城立法显然为拉瓦萨扫清了障碍,据报道,整个建设过程中,有超过3000名村民从10多个村庄迁出。

不少印度人认为,总理纳伦德拉·莫迪跟印度的大企业是站在一边的。此前莫迪政府曾提出“智慧城市”的政策宣传,不过,这个所谓的智慧城市究竟是什么,目前还尚不明了。

“只要人们感到快乐,因为这个地方而感到自豪,这就是智慧城市。”拉瓦萨的首席规划师苏雷什·彭豪尔卡(Suresh Pendharkar)说。他之前还参与过1971年印度西海岸大城市新孟买的人口缩减规划。“这就是一个标语——旨在燃起人们的想象,让人们去创新。”

拉瓦萨与过去英属印度为殖民官员建的“山城”有不少异曲同工之处。瑞士非盈利性质的新城市基金会关注“21世纪全球化城市”,他们认为拉瓦萨拥有绝大多数印度城市明显不具备的优势,包括“与大自然的接触、国际化的生活方式、优质的学校教育、多功能又清洁的城市、不间断的电力供给、高速的网络、电子政务系统、可直接饮用的自来水,以及因为适宜步行,这里尽可能减少了对汽车的需求。”

然而,这一切都不是为印度的城市贫民设计的。拉瓦萨最廉价的公寓目前售价在1.7万美元到3.6万美元左右,这对于印度绝大多数的中产阶级而言,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数字。拉瓦萨的创始人阿吉特表示,公司已经修改了一些计划,为年轻的专业人员提供可负担的出租公寓,也会提供“创业者之家”,只需要每月11美元的租金——阿吉特认为,这个价格是绝大多数劳动者和佣人都能够负担得起的。

波多菲诺街道边的大楼还没有完工

虽然戴思福小镇目前看起来依然只是个半成品,但拉瓦萨的规划者们坚持认为,拉瓦萨的5个城镇能够在5年内完工。

再次沿着通往戴思福中心的小路,还有更多的建筑张贴着海报,写着这样的文字:“这个夏天,最酷的放纵在拉瓦萨等你来!”大片的混凝土建筑在路的两边延展开来,顶端的凹凸不平的水坑积聚着雨水。横跨瓦拉斯高湖(Warasgaon Lake)的桥头,立着拉瓦萨国际会议中心,那是全镇最大的建筑物。本来希望这里可以吸引更多国际会议活动,但最近,这个国际会议中心关闭了,屋顶上满是潮湿的黑色污点。这与你想象会举办国际会议的场合截然不同。

夜里的拉瓦萨

从国际会议中心出来,在离开小镇的路上,坐落着达斯维诺镇(Dasvino Town)和乡村俱乐部(Country Club)。乡村俱乐部集合了健身房、水疗中心、桌球室、乒乓球室、壁球室、户外游泳池等多项功能。可这一切也无法改变这里的人迹寥寥。

珍妮·珮瑞(Jenny Peiray)是乡村俱乐部的客户关系经理,她从未想过自己会在酒店业工作。珍妮来自印度东边的曼尼普尔区,为了工作搬到拉瓦萨。在拉瓦萨她每月工作6天,每月的税后薪资在1.38万卢比(约合205.8美元)。

回到肖海滨的路上,我遇到了达瓦(Dhaval)和维迪·萨(Vidhi Shah)。他们是一对来自孟买的夫妇,正准备离开这里。“因为现在是雨季,天气非常不错,”达瓦表示。英国人可能很难理解,在拉瓦萨,持续不断的雨水到底有什么吸引力。

“孟买非常热,但在这里,你会感到非常放松。”达瓦补充道:“我们从亲戚朋友那里了解到拉瓦萨,他们说一切都规划、运作得很好。印度总体来说是没什么规划的,但这座城市非常高效,也非常干净。”

前来拉瓦萨度假的印度年轻人留影

达瓦的太太维迪插嘴道:“可是这无法解决印度城市存在的问题,这样一座高效干净的城市代价太高太昂贵了。对大多数人而言,这还是一个度假地。如果我有钱了,我会搬进来,但这里的设施又还不够完美。医院和教育规模都还不够,因此,这里还没有那么宜居。”

如果维迪说的是事实,那么未来10年,这座城市可能会对印度的城市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而掏钱建拉瓦萨的基拉布昌德,他的财富可能会为此缩水不少。

 

(翻译:周依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想要获取更多有意思的内容,请移步界面网站首页(http://www.jiemian.com/),并在微博上和我们互动,调戏萌萌哒歪楼菌→【歪楼-Viral】(请猛戳这里)。

你也可以关注乐趣频道的微信公众号【歪楼】:esay1414

来源:卫报

原标题:Inside Lavasa, India's first entirely private city built from scratch

最新更新时间:12/04 00:37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他花了300亿美元,在印度建了一座自己的城市

这座印度城市没花过政府一分钱,却也备受争议——它到底是智慧城市的美好新世界,还是一次昂贵的失败?

身家亿万的阿吉特·基拉布昌德(Ajit Gulabchand),是印度城市拉瓦萨背后的金主。

在一家全美主题餐厅(All American Diner)里,扬声器播放着1950年的摇滚乐,复古的卡座被刷成了传统的红色,餐厅出售的也是恰到好处的超大汉堡。一切细节和装饰都没有差错,却总让人觉得哪儿有些不对劲。

距离这座餐厅8000英里以外的美国东北部海岸,19世纪时曾是美式餐厅的发源地。而这座全美餐厅却坐落在另一块大陆上,它所在的城市刚刚出现不久,而现在,在开工建设了10年后,这座城市才建成了五分之一。

而窗外放眼可见的并非美国小镇,而是连绵不绝、青葱苍翠的萨亚德里山脉(Sahyadri mountains)。

8月的一个下午,恒久的雨水冲刷着人行道。穿着得体的服务生远远多于客人,他们如老鹰般紧紧盯着这些就餐的客人。这里没有亲切的寒暄,你要是抿一口水,玻璃杯还没来得及放下,就会被再次斟满。

美式餐馆的传统可以追溯到1872年罗德岛的“午餐马车”。大约在同一时间,英国在印度建立统治。英国的办事机构设立在“山城”——建在高高的山丘上的组合城市。这是殖民官员而建的,他们为早已厌倦了熙熙攘攘的印度城市。

自1948年印度独立以来,就再也没有建过新的山城——直到拉瓦萨(Lavasa)的开工。这是印度首个完全由公司所建立的完整城市,也就是文章开头提到的美式餐馆坐落的地方。该市的官员表示,他们已经接待过来自中国、拉丁美洲和欧洲的官方代表团。来自各国的代表都希望看看,拉瓦萨会否成为21世纪城市的美好新世界。

据报道,拉瓦萨还受到风景如画的意大利渔村波托菲诺纯水岸(Portofino)的影响,这条街道就是以此命名。

拉瓦萨是阿吉特·基拉布昌德(Ajit Gulabchand)的心血,耗费了近300亿美元。

基拉布昌德是一位身家亿万的实业家,他以高速公路和大坝建筑等大型项目扬名,也因他在孟买的办公楼顶设直升机停机坪而受到关注。当然,他旗下强大的集团公司印度建筑公司(HCC)也为他赢得了声誉。

为建拉瓦萨,阿吉特·基拉布昌德(Ajit Gulabchand)已经花费了300亿美元
2009年,阿吉特·基拉布昌德(Ajit Gulabchand)跟参加选美的印度小姐在拉瓦萨合影

要从零开始建造一个完全私人的城市,无疑是一个野心勃勃又充满争议的项目。“拉瓦萨”这个名字是美国一家品牌公司的想法,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只是为了以抽象的诗歌用语和印度语,唤起人们对神秘异国情调的想象。

拉瓦萨距离IT中心普纳有两小时路程,距离孟买有4小时路程。据该项目的宣传材料所说,这里的生活“应当是激情而沉静、充满抱负又可堪担负、科技先进却也质朴无华,城市化却又贴近自然的”。另外一份宣传手册则这样形容:这是一场“激动人心的冒险”、“一家颠覆我们对城市认知的企业”……似乎一旦踏入拉瓦萨这座城市,你必须做好迎接这些词句轰炸的准备。

印度的城市化进程无疑是非常快的——未来25年,还将有数以百万计的人们渴望涌入印度拥挤不堪的城市。对于雄心勃勃的房地产开发商来说,城市建设的市场是一个潜在的巨额获利的机会。以拉瓦萨为典型的成功,将明显影响到印度的城市化进程,并还会在更长远的领域有所体现。

拉瓦萨的宣传语:“欢迎来到印度第一座智慧城市,终有一天,所有的城市都将是这般模样。”

如果全部建造完成,拉瓦萨的占地将达到100平方公里,7座山丘上的5座城镇加起来,能够容纳的总人口数将高达30万人。戴思福(Dasve)是5座小镇之一,由于开工后没多久政府暂时撤回了建筑批准,延误了规划进程,因此目前这座小镇还在建造中。

靠近全美主题餐厅的是肖海滨(Waterfront Shaw)公寓酒店的综合设施。萨克丽塔·科什提(Sakrita Koshti)是酒店的前台,她来自古吉拉特邦(Gujurat)的首府艾哈迈达巴德(Ahmedabad)。今年22岁的萨克丽塔表示,她每天工作9小时,7天一换班,没有其他选择。她会把假期攒起来,这样每两个月她就能够回一次家。

“如果不是在这儿工作,我不会住在这儿。”萨克丽塔说,“主要原因是,这里没有学校。如果我要结婚生子,他们在拉瓦萨无法解决学习的问题。”

萨克丽塔的话指出了拉瓦萨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这座城市该如何将自己从古怪的周末度假村变为一座真正的“智慧城市”,以满足人们长期在这里生活和工作的需求呢?

印度建筑公司(HCC)称,80%的小镇居民可以在十五分钟的步行时间内到达城镇中心

拉瓦萨是按照新都市主义原则建设的,城市的设计中包含大量比邻绿色与开放空间的道路,旨在建设适合步行的公共社区。例如,建筑公司HCC称,80%的城市居民只需步行15分钟就能到达戴思福的镇中心。据报道,拉瓦萨受到了坐落于意大利里维埃拉(Riviera)的渔村波多菲诺(Portofino)启发,因此不少拉瓦萨的加到和建筑都以此命名。

从美式餐馆到对欧洲小镇的模仿,不论是在小镇的命名还是风格抑或建筑方面,拉瓦萨的规划者很显然试图将拉瓦萨建造为一个有别于传统印度城市的小镇。

之前由于印度政府规划许可的暂时撤除,加上新发展区建设中一些不可预见的问题,现在再到了雨季,拉瓦萨的施工进程一再耽搁。街道上本就人迹罕至,加上各种混凝土结构和钢梁,越发衬托得小镇生出了一股奇怪的鬼镇氛围。

波多菲诺街的一头是戴思福镇中心一个宁静的人工湖。沿着水滨,有一座巨大的玻璃建筑,那是拉瓦萨的信息中心。这座楼现在完全是空荡荡的,但却贴满了企业宣言。宣传海报上大大地写着“拉瓦萨,生活因此而充实”以及“为你的身体充些电”,边上还写着解释:“探索、享悦、学习、发现”。一个小屏幕上提供的是关于这座城市的介绍——“客户所爱,城市所在”。上面说,拉瓦萨将为居民们提供一个“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学习、工作和娱乐空间”。

前来拉瓦萨度假的人们,正在湖上划船

然而,和戴思福大多数地方一样,当你打破了公司营造的这些表象,你会发现,这座城市并没有看上去的那么美好。爬上中心的4层,大量的房子空置着,里面堆满了垃圾,还有一些房间的墙壁是用胶带黏连起来的,有些甚至还没有粉刷过。电器元件裸露地挂在墙上,电线散落在地板上,有些地方,天花板上还有着大块的水渍痕迹。

下雨的时候,这些沟壑中都是雨水,就像意大利运河

拉瓦萨内部的一切,除了邮局和警察局,完全是由一家公司独立建设的。这里没有任何印度的痕迹,这里没有市长,有的只是由私营企业拉瓦萨有限公司(LCL)任命的一位城市管理经理。

“公司基本扫除了这座城市中居民在各个方面的生活权利,”新德里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珀西斯·太拉波勒瓦拉(Persis Taraporevala)在2013年的文章中警告说,“他们有权驱逐、收税、决定土地的使用和规划。为了改变国家的管理体系和规则,它甚至可能会剥夺居民的权利。”

事实上,这座城市给人一种杜鲁门演讲般的感受——全权负责这座城市的是拉瓦萨公司;在不透明的制度下,它掌握了原属于市政厅的权力。

“这家公司只是暂时拥有管理运行城市的权利,但最终这将是一座民主城市,”拥有拉瓦萨最高行政权的穆坤德·瑞斯(Mukund Rathi)表示,“但是,在这座城市开发完成前,需要有一个法定的组织来保持运作。”

拉瓦萨公司CEO,S. Narayan

在戴思福小镇,有一些耳熟能详的品牌,如巴斯金·罗宾斯(Baskin Robbins),也有一些格兰玛自制(Granma's Homemade)这样名不见经传的小店。小镇上还有一家由印度阿波罗公司经营的医院,小镇上的学校由克里斯特尔房产建设,这家公司还在墨西哥和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建设过学校。小镇上甚至还有一所私立大学,教授酒店管理。

早些时候,拉瓦萨曾宣布与尼克·费度爵士(Sir Nick Faldo)合作建设高尔夫球场和学院,与曼彻斯特足球俱乐部(Manchester City Football Club)合作建设足球学院,与史蒂夫·雷德格雷夫爵士(Sir Steve Redgrave)合作建设赛艇学院。但这些合作项目最近都消声灭迹,因为城市建设的进度已经超出了预期。

拉瓦萨城市规划图

我们目前还不清楚,在这里有机社区的特点会如何体现。拉胡尔·孟(Rahul Moon)今年29岁,是公立学校的一位教师,他在拉瓦萨生活了5年。拉胡尔是从临近的索拉普(Solapur)搬过来的,他说,他搬到拉瓦萨主要是出于经济利益的角度考虑。

”我不想在这里呆上一辈子,我希望能回到我的家乡,”拉胡尔表示,“我再在这里工作3年就会离开。我在这里没有朋友……这不是一种正常的生活方式。”

拉瓦萨最便宜的公寓的售价现在在1.7万美元到3.6万美元之间——对大多数印度的中产阶级而言,这是个遥不可及的价格

虽然拉瓦萨是一座私营建设的城市,但它也获得了国家的支持。马哈拉施特拉邦授权拉瓦萨“许可立法”,以鼓励其建设更多的山城,以吸引游客。山城立法显然为拉瓦萨扫清了障碍,据报道,整个建设过程中,有超过3000名村民从10多个村庄迁出。

不少印度人认为,总理纳伦德拉·莫迪跟印度的大企业是站在一边的。此前莫迪政府曾提出“智慧城市”的政策宣传,不过,这个所谓的智慧城市究竟是什么,目前还尚不明了。

“只要人们感到快乐,因为这个地方而感到自豪,这就是智慧城市。”拉瓦萨的首席规划师苏雷什·彭豪尔卡(Suresh Pendharkar)说。他之前还参与过1971年印度西海岸大城市新孟买的人口缩减规划。“这就是一个标语——旨在燃起人们的想象,让人们去创新。”

拉瓦萨与过去英属印度为殖民官员建的“山城”有不少异曲同工之处。瑞士非盈利性质的新城市基金会关注“21世纪全球化城市”,他们认为拉瓦萨拥有绝大多数印度城市明显不具备的优势,包括“与大自然的接触、国际化的生活方式、优质的学校教育、多功能又清洁的城市、不间断的电力供给、高速的网络、电子政务系统、可直接饮用的自来水,以及因为适宜步行,这里尽可能减少了对汽车的需求。”

然而,这一切都不是为印度的城市贫民设计的。拉瓦萨最廉价的公寓目前售价在1.7万美元到3.6万美元左右,这对于印度绝大多数的中产阶级而言,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数字。拉瓦萨的创始人阿吉特表示,公司已经修改了一些计划,为年轻的专业人员提供可负担的出租公寓,也会提供“创业者之家”,只需要每月11美元的租金——阿吉特认为,这个价格是绝大多数劳动者和佣人都能够负担得起的。

波多菲诺街道边的大楼还没有完工

虽然戴思福小镇目前看起来依然只是个半成品,但拉瓦萨的规划者们坚持认为,拉瓦萨的5个城镇能够在5年内完工。

再次沿着通往戴思福中心的小路,还有更多的建筑张贴着海报,写着这样的文字:“这个夏天,最酷的放纵在拉瓦萨等你来!”大片的混凝土建筑在路的两边延展开来,顶端的凹凸不平的水坑积聚着雨水。横跨瓦拉斯高湖(Warasgaon Lake)的桥头,立着拉瓦萨国际会议中心,那是全镇最大的建筑物。本来希望这里可以吸引更多国际会议活动,但最近,这个国际会议中心关闭了,屋顶上满是潮湿的黑色污点。这与你想象会举办国际会议的场合截然不同。

夜里的拉瓦萨

从国际会议中心出来,在离开小镇的路上,坐落着达斯维诺镇(Dasvino Town)和乡村俱乐部(Country Club)。乡村俱乐部集合了健身房、水疗中心、桌球室、乒乓球室、壁球室、户外游泳池等多项功能。可这一切也无法改变这里的人迹寥寥。

珍妮·珮瑞(Jenny Peiray)是乡村俱乐部的客户关系经理,她从未想过自己会在酒店业工作。珍妮来自印度东边的曼尼普尔区,为了工作搬到拉瓦萨。在拉瓦萨她每月工作6天,每月的税后薪资在1.38万卢比(约合205.8美元)。

回到肖海滨的路上,我遇到了达瓦(Dhaval)和维迪·萨(Vidhi Shah)。他们是一对来自孟买的夫妇,正准备离开这里。“因为现在是雨季,天气非常不错,”达瓦表示。英国人可能很难理解,在拉瓦萨,持续不断的雨水到底有什么吸引力。

“孟买非常热,但在这里,你会感到非常放松。”达瓦补充道:“我们从亲戚朋友那里了解到拉瓦萨,他们说一切都规划、运作得很好。印度总体来说是没什么规划的,但这座城市非常高效,也非常干净。”

前来拉瓦萨度假的印度年轻人留影

达瓦的太太维迪插嘴道:“可是这无法解决印度城市存在的问题,这样一座高效干净的城市代价太高太昂贵了。对大多数人而言,这还是一个度假地。如果我有钱了,我会搬进来,但这里的设施又还不够完美。医院和教育规模都还不够,因此,这里还没有那么宜居。”

如果维迪说的是事实,那么未来10年,这座城市可能会对印度的城市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而掏钱建拉瓦萨的基拉布昌德,他的财富可能会为此缩水不少。

 

(翻译:周依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想要获取更多有意思的内容,请移步界面网站首页(http://www.jiemian.com/),并在微博上和我们互动,调戏萌萌哒歪楼菌→【歪楼-Viral】(请猛戳这里)。

你也可以关注乐趣频道的微信公众号【歪楼】:esay1414

来源:卫报

原标题:Inside Lavasa, India's first entirely private city built from scratch

最新更新时间:12/04 00:37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