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巴塞电影
在去年的平遥国际电影展上,有一部欧洲电影,引起不少影迷的注意。有人直接将其奉为全展最佳,对其顶礼膜拜,认为中国现在缺的就是这么一部电影;也有人称它为反向的《寄生虫》,建议美国独立制片名厂A24应该买走翻拍。
这部叫《某种寂静》的捷克、荷兰和拉脱维亚合拍的小成本影片,真是部神作吗?看完之后,可以这么说。在影片最后一秒之前,你几乎不可能知道它到底在讲述一个怎样的故事。
本文有剧透。
1
影片一开始,刚到异国他乡的女孩米莎,前往一户上层阶级人家做互惠生。
米莎一到这家豪华别墅,便受到热情招待。女主人为她准备好了换洗的衣服毛巾,而男主人也在第二天给她买了全新的手机。
对于自己的房间,米莎也十分满意,一进门便开启了拍照模式,期待着新生活的开始。
按照男主人的说法,米莎需要做的,除了日常保洁,便是和他们的儿子塞巴斯蒂安处好关系,陪伴他健康成长。
如果塞巴对米莎印象不错,两人相处安好,米莎可以长期在这里生活工作。但如果在三周以内,还没有和塞巴建立起良好关系,米莎便得收拾东西走人。
面临这一绩效考核,米莎丝毫不敢怠慢。才到别墅当晚,从门缝看到塞巴蹬了被子,她就走到床边为塞巴温柔地盖上。
见到塞巴做噩梦,说梦话,她又轻抚塞巴的额头,细声细语地唤起塞巴,以免他陷入梦魇。
但是米莎所做的这一切,丝毫没用。塞巴不仅对她不理不睬,还将她带来的笔记本电脑砸个稀烂。
这导致她面临“退货”,离开这个家庭。好在中介好言好语,女主人便同意再给米莎一次机会。
之后,为了让一直封闭内向的塞巴打开心扉,米莎不惜违反时间规定,在塞巴放学之后,带他到海边散心,与他嬉戏,试图建立亲密的朋友关系。终于,塞巴对米莎的付出予以了回应,米莎的头等任务算是完成了。
然而,诡异的事情,开始一件件发生。
先是女主人大半夜喊米莎起床,让她拿着藤条抽打塞巴的屁股。
之后,又邀请她加入他们的社区,许诺她以财富,让她成为家庭中的一员。
接着,女主人还让米莎帮她抽打其他的孩子,达到“升华作用”。
最后,当塞巴莫名其妙地捅了米莎一刀后,男主人将塞巴转移到别处,用一个新的男孩丹尼尔替代塞巴的位置,并让米莎继续陪伴他成长。
在影片结尾,男主人所在社区的家庭全被警察带走,米莎也在警察的审问中,全然不知自己经历了什么,仿佛一场醒不过来的噩梦。
2
这部电影台词极少,却向我们展现了贫富两个阶层细腻的生活状态,以及富人阶层的教育观念。
片中,米莎是来自捷克首都布拉格的普通女孩,她之所远赴他国,年纪轻轻来到富人家庭做小保姆,是为了见识更多,以便将来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
刚开始,她是一个有底线有坚守的人。当她看到女主人拿着藤条狠抽塞巴的屁股,甚至打算让她往后执行这种“升华任务”,她接受不了对儿童家暴。
可在她决绝出走时,却身陷困境,她所依赖的母亲和男友,却没有给予她丝毫支持。
这让她最终只能委曲求全,回到男主人家,并从此狠心拿起藤条抽打孩童屁股。
从米莎的状况来看,她的确像是《寄生虫》中金家的几口人。但《某种寂静》里的这户富人家庭,其男女主人教育孩子的方式,要远远比《寄生虫》里朴氏一家扭曲变态得多。
他们一边希望米莎和塞巴建立亲密关系,但等塞巴一旦信任米莎,他们立马让米莎每天午夜用藤条抽打他。由此,亲近之后伴随的是憎恶。
所以,这对父母的真正目的,不是让塞巴在亲密有爱的关系中健康成长,而是在虚伪压抑的氛围下泯灭尊严。
这种虚伪和压抑,在男主人两处截然不同的教育理念中一目了然。当男主人带着米莎到他的朋友派对上时,他自豪地说,这场派对上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独立自由的个体。
可等男主人向米莎解释他的所作所为时,他却以“孩子得成功听话”,“不给父母丢脸”作为教育的核心。此前的“独立自由”都抛诸脑后了。
这种听话,体现在无数的细节中。
比如:每一餐饭都是掐秒进行。
每一顿早餐的食物也都完全一样。
每一次“抽打升华”之后,塞巴都得彬彬有礼地朝执法者主动握手,说声“谢谢你”。
甚至孩子的每一次说话,都得是完整的句子才行。
当每一次做事都必须有板有眼,当每一天都得经受屁股抽打,当每一刻都得按照父母的要求做事,这就如同那些整日打着“我都是为你好”旗号的父母,实际是在造摧残儿童的孽。
片中,最让人心酸的一幕,便是在派对上,所有的孩子都安分守己,毫无表情地坐在沙发上,他们不吵不闹,不争不抢,这让米莎感受到一种瘆人的悲惨。
3
在影片高潮部分,当塞巴捅了米莎一刀后,这家男女主人竟然心平气和,像没事人一样地告诉米莎:塞巴已经腐朽,我们让他离开了。
很多人都会奇怪,有哪个父母会对儿子捅人毫无惊诧?只是将他换掉,再弄一个男孩来当儿子养?
终于影片在最后,告诉了我们这部电影的最大谜底。
其实,《某种寂静》是根据2013年德国的一桩真实案件改编而来。警方当时突袭了两个社区,从这些父母身边带走了40多个孩子。因为这些社区隶属于一个叫做“十二部落”的邪教团体,
这个邪教本打算培养14.4万名处男,为基督的二次降临铺路。这一组织不但在德国出现,实际上,遍布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西班牙、巴西、阿根廷和捷克。
而这些孩子的养育方式,和本片中的塞巴如出一辙。
由此,《某种寂静》中的种种诡异情节,便都可以得到解释。
比如:男主人带米莎参加的派对,实际上是邪教的定期聚会;让米莎抽打塞巴,则是为了让孩子像中世纪的信徒一样,每日受难,养成压抑的规矩性格;甚至米莎和社区中一男子的做爱,也只是为了受孕,从而诞下男婴为这“伟大事业”做准备。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在看完本片后,称赞它的深刻。因为它既是一部改编自真实邪教事件的犯罪片,同时也在类似《狗牙》一样的家庭反乌托邦模式下,暗喻现代家庭教育中,无处不在的统一划归,成功至上的理念。
这种集体无意识洗脑的惊悚之处,不单单是作为孩子的塞巴深受其害,也是亟待跨越阶层的米莎不知不觉中进入到了这一邪教团体,为虎作伥。
因此,《某种寂静》不但应该让所有为人父母者仔细揣摩其中意味,也值得现实中每一个人借此反思。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