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兴手机往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中兴手机往事

当年的中兴手机,可要比华为、小米、OPPO和vivo强太多。

文|雷科技

时间来到2020年,纵观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格局,中国手机厂商已经拿下了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前十榜单中国产手机品牌占到了7个席位,除了三星苹果和LG之外,其他海外品牌已经无法和国产手机匹敌。

消费市场的大获成功,也让国产手机品牌变得家喻户晓。例如华为、OPPO、vivo、小米等品牌成为了消费者心目中的“明星”,他们受人赞颂,受人尊敬,并获得了一大批的支持者。

实际上,国产智能手机产业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现在的光鲜亮丽正好和从前的筚路蓝缕形成了鲜明对比。十年前,国产智能手机无论是产品还是口碑均被海外品牌压得喘不过气,当时的国产手机主力军还不是“华米OV”,而是“中华联酷”+各路豪杰。他们历经重重艰苦才终于在市场上站稳阵脚,打破了智能手机被欧美日韩品牌垄断的局面,更为日后国产手机品牌的发展创造了宝贵的机会。

只可惜,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那些“曾经很牛”的中国手机品牌已经辉煌不再,只留在了我们的回忆里。比如今天文中的主角中兴,曾几何时也是一代枭雄,但现在已经基本消失在大众视野之中。

出生便是共和国骄子

中兴手机的背景和华为有些类似,大家都是做通讯出身,甚至可以说“手机只是副业”。1985年,中兴通讯的前身中兴半导体在深圳成立,这是一家内地与香港合资企业,从名字也可以看到主攻方向是高新半导体。但由于半导体行业的壁垒实在太高,中兴半导体在成立后的第一年只能靠代工收音机、电子表来维持生计,当时的年合同销售额只有75万元。

不过在经历一系列的改革后,中兴半导体的经营路线出现了改变,并于1989年成功研制出第一台程控电话交换机,业务出现了较大起色。1992年,中兴半导体的合同销售额达到1亿元水准,已经成为领域中的佼佼者。

1993年,中兴半导体的港资合资方因为经营不善倒闭撤资,在两家国有股东与管理层团队加入后,“中兴新通讯”正式诞生;1997年,为满足上市需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自此中兴的业务也再上一个台阶。

2000年,中兴的合同销售额突破100亿元;2004年,中兴的实际收入达到了212亿元,并成功在香港上市。出色的业绩也为中兴拓展业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眼看手机(智能手机)市场出现了明显的上升势头,中兴自然不能放过这一个机会。

早在1999年,中兴便推出了支持“全中文双频GSM”的手机A189;2001年中兴推出了全球首款机卡分离式CDMA手机ZTE802,并在2004年推出火遍全国的标志性产品“小灵通V81”。

在国产手机品牌中,中兴绝对称得上是“老大哥”,不光是产品,连产品战略也走在了行业前列。中兴除了开拓国内市场之外,也积极地推动手机产品的国际化。2006年,中兴和全球知名的电信运营商沃达丰达成合作,一度将自家产品销往全球范围内5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7年,中兴手机成功进入北美市场,是国内第一家登陆北美市场的手机品牌。而中兴手机在北美市场的高光时刻是在2013年,当时中兴手机曾来到了市场第六的位置,哪怕是现在中兴手机在美国依然有一定的用户基础,和运营商的合作也算紧密。

在2010年前后,中兴推出了一款“海外爆款”Blade V880,这款售价折合人民币不到1500元的手机,却有着当时先进的高通双核处理器和512MB内存,性价比非常突出。不过ZTE Blade V880是英国运营商的定制机,国内根本买不到,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中兴相应推出了国行版本V880,这台手机和当时的华为U8800一起,成为了享誉手机圈的“神机”。

在当时,中兴手机就是国内知名度最高的品牌,无论是产品力还是品牌口碑均位列行业顶尖。但令人没想到的是,中兴手机的“巅峰”来得如此快,却又如此短暂。

创新不断业绩不增反降

贵为国产巨头,中兴必然不是泛泛之辈。实际上如果我们讨论起全球智能手机的发展史,那么中兴一定会有一席之地。

光凭“3G全网通”这一点,就足以让中兴名留史册。

时间回到2012年12月,当时已经是3G时代的尾声,手机厂商和运营商合作是市场的主流模式,也正因为如此大部分机型只会针对性地支持单一的网络制式,同款手机发布多个不同网络的版本乃是常态。

然而,中兴却凭着和运营商的深度合作关系,创造性地提出了“全网通”的概念,在子品牌产品努比亚Z5上实现了三大运营商的“全网通”,无论是移动还是联通或电信的SIM卡,都可以在努比亚Z5上自如使用。

不过到今天,全网通已经成为绝大多数智能手机的标配功能,也因为如此运营商定制机这一品类也彻底销声匿迹,基本退出历史舞台。但这也从侧面说明,“全网通”技术没有太高的技术壁垒,中兴手机的技术优势维持时间,甚至不到产品的一个生命周期。

另外,提到中兴手机不得不说的一点便是对“屏占比”这一概念的推动,中兴手机是市面上最早一批钻研“无边框”技术的品牌,而且也是在“无边框”理念上做得最好的品牌。

只不过,这些探索基本都是子品牌努比亚的功劳,其中的代表机型莫过于努比亚Z9,这款手机结合独特的屏幕封装技术和2.5D玻璃,在视觉上实现了“无边框”的效果,屏占比也得到进一步跃升。

只不过,“无边框”设计从现在看来只能算是“全面屏”设计的其中一个过渡阶段,随着手机设计技术的不断演进,很快就被“全面屏”设计所取代。但当时无边框设计确实在市场中引起了一阵热潮,而努比亚(中兴)在产品设计的探索上,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

在4G时代的末期,中兴手机曾推出过多款创新形态的产品,例如双屏折叠手机中兴AXON M,采用柔性屏技术可以戴在手腕上的努比亚α等等,但均没有掀起太多的波澜。

在市场占有率方面,中兴手机在2011年达到了顶峰,当年第四季度中兴手机的出货量为1710万台,位列全球第五,距离当时第四的LG仅有0.1%的差距。然而,自此之后中兴的市场占有率反反复复并一路下滑,关键的节点在2016年,受运营商渠道衰落带来的直接冲击,当年中兴手机出货量同比下滑36.5%,排名直接跌出了全球前十。

可以这样说,中兴手机(包括子品牌努比亚)并非没有创新,反而是产品层面的创新其实不少,但尴尬的是这些创新要不是没有什么技术壁垒,要不就是无法打动消费者,根本无法带来市场优势。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其实,中兴手机的市场表现其实还算可以,至少子品牌努比亚在推出游戏手机之后市场表现还算稳定,而中兴这边也基本保持着正常的产品节奏,并谋求借助5G时代一举翻身。

作为目前市面上为数不多推出游戏手机的厂商,红魔游戏手机的市场口碑还算不错。根据努比亚官方宣布的618战绩,红魔游戏手机成为了618当天游戏手机品类中的销量冠军,同时也是618销售周期内的“累积销量&销售额”双冠军。

5G换机潮被中兴视为扭转局面的大好机会,中兴先是推出了所谓的“业内首款5G手机”AXON 10 Pro,随后针对“5G视频录制”这个卖点,推出了AXON 11。虽然,横向对比市面上的其他5G手机,中兴的5G新机都没有太强的吸引力,但至少要比联想和酷派好很多——这两家品牌的5G手机已经难觅踪影。

除此之外,还有传闻称中兴要推出“自研新品”,而且还是基于7纳米制程。虽然网络上对“中兴造芯”一事存在一些误读,例如实际上中兴的芯片依然要依赖第三方代工厂进行芯片代工生产等等,但有足够水平推出自研芯片的中国品牌,确实是不多。

不久前,据小道消息努比亚负责人倪飞调任中兴手机负责人,这似乎也是一个信号:中兴不会放弃手机业务,而且还会继续追加资源进行布局,争取早日回到主流市场。

我们认为,中兴手机如今表现大不如前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和联想、酷派一样,运营商渠道衰落给这类传统手机厂商带来了沉重打击,同时疏于布局线上、线下渠道,也让这些品牌在和华米OV的竞争中败下阵来。

其中,线下渠道的溃败是中兴手机表现不佳的主因,根据《第一观点》统计的2019年中国线下渠道份额统计资料可以见到,国内线下渠道基本被前五品牌瓜分完毕,中兴所在的“Others”阵营合共只有5.42%的市场份额,生存空间十分受限。

同时,以中兴为代表的国产传统品牌在产品上也出现了一些误判,每当我们谈及这些品牌的产品,第一印象总是“印象不深”,“卖点不明显”,没有自己的特色和卖点。而反观目前的第一阵营品牌,华为、小米主打拍照,OPPO强调设计和夜景视频和快充,vivo拿出了“变焦”摄影这一武器......

而中兴手机呢?有创新的产品无法被市场记住,大多数的产品没有明确的卖点和产品印象,根本无法形成用户记忆。

实际上,中兴面临的困境也是联想手机(非摩托罗拉)、酷派等“老牌厂商”所面临的困境,简单总结掉队的原因,莫过于“产品滞后”和“渠道失势”。坏消息是,根据“马太效应”,本来就处于市场弱势方的品牌很可能会因为缺乏资源和竞争优势而进一步跌入低谷,最终被市场洗牌,虽然“逆转奇迹”不是没有出现的可能性,但终归是小概率事件。

对中兴手机来说,值得庆幸的两点有:集团内对智能手机业务仍有兴趣;此前累积下来的技术资源和渠道资源仍有一定价值。基于这两点,决定了中兴手机哪怕短时间内无法回到市场之巅,也能稳定地继续运作下去,韬光养晦、蓄势待发。

留给中兴手机的机会说多不多说少不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中兴手机往事

当年的中兴手机,可要比华为、小米、OPPO和vivo强太多。

文|雷科技

时间来到2020年,纵观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格局,中国手机厂商已经拿下了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前十榜单中国产手机品牌占到了7个席位,除了三星苹果和LG之外,其他海外品牌已经无法和国产手机匹敌。

消费市场的大获成功,也让国产手机品牌变得家喻户晓。例如华为、OPPO、vivo、小米等品牌成为了消费者心目中的“明星”,他们受人赞颂,受人尊敬,并获得了一大批的支持者。

实际上,国产智能手机产业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现在的光鲜亮丽正好和从前的筚路蓝缕形成了鲜明对比。十年前,国产智能手机无论是产品还是口碑均被海外品牌压得喘不过气,当时的国产手机主力军还不是“华米OV”,而是“中华联酷”+各路豪杰。他们历经重重艰苦才终于在市场上站稳阵脚,打破了智能手机被欧美日韩品牌垄断的局面,更为日后国产手机品牌的发展创造了宝贵的机会。

只可惜,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那些“曾经很牛”的中国手机品牌已经辉煌不再,只留在了我们的回忆里。比如今天文中的主角中兴,曾几何时也是一代枭雄,但现在已经基本消失在大众视野之中。

出生便是共和国骄子

中兴手机的背景和华为有些类似,大家都是做通讯出身,甚至可以说“手机只是副业”。1985年,中兴通讯的前身中兴半导体在深圳成立,这是一家内地与香港合资企业,从名字也可以看到主攻方向是高新半导体。但由于半导体行业的壁垒实在太高,中兴半导体在成立后的第一年只能靠代工收音机、电子表来维持生计,当时的年合同销售额只有75万元。

不过在经历一系列的改革后,中兴半导体的经营路线出现了改变,并于1989年成功研制出第一台程控电话交换机,业务出现了较大起色。1992年,中兴半导体的合同销售额达到1亿元水准,已经成为领域中的佼佼者。

1993年,中兴半导体的港资合资方因为经营不善倒闭撤资,在两家国有股东与管理层团队加入后,“中兴新通讯”正式诞生;1997年,为满足上市需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自此中兴的业务也再上一个台阶。

2000年,中兴的合同销售额突破100亿元;2004年,中兴的实际收入达到了212亿元,并成功在香港上市。出色的业绩也为中兴拓展业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眼看手机(智能手机)市场出现了明显的上升势头,中兴自然不能放过这一个机会。

早在1999年,中兴便推出了支持“全中文双频GSM”的手机A189;2001年中兴推出了全球首款机卡分离式CDMA手机ZTE802,并在2004年推出火遍全国的标志性产品“小灵通V81”。

在国产手机品牌中,中兴绝对称得上是“老大哥”,不光是产品,连产品战略也走在了行业前列。中兴除了开拓国内市场之外,也积极地推动手机产品的国际化。2006年,中兴和全球知名的电信运营商沃达丰达成合作,一度将自家产品销往全球范围内5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7年,中兴手机成功进入北美市场,是国内第一家登陆北美市场的手机品牌。而中兴手机在北美市场的高光时刻是在2013年,当时中兴手机曾来到了市场第六的位置,哪怕是现在中兴手机在美国依然有一定的用户基础,和运营商的合作也算紧密。

在2010年前后,中兴推出了一款“海外爆款”Blade V880,这款售价折合人民币不到1500元的手机,却有着当时先进的高通双核处理器和512MB内存,性价比非常突出。不过ZTE Blade V880是英国运营商的定制机,国内根本买不到,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中兴相应推出了国行版本V880,这台手机和当时的华为U8800一起,成为了享誉手机圈的“神机”。

在当时,中兴手机就是国内知名度最高的品牌,无论是产品力还是品牌口碑均位列行业顶尖。但令人没想到的是,中兴手机的“巅峰”来得如此快,却又如此短暂。

创新不断业绩不增反降

贵为国产巨头,中兴必然不是泛泛之辈。实际上如果我们讨论起全球智能手机的发展史,那么中兴一定会有一席之地。

光凭“3G全网通”这一点,就足以让中兴名留史册。

时间回到2012年12月,当时已经是3G时代的尾声,手机厂商和运营商合作是市场的主流模式,也正因为如此大部分机型只会针对性地支持单一的网络制式,同款手机发布多个不同网络的版本乃是常态。

然而,中兴却凭着和运营商的深度合作关系,创造性地提出了“全网通”的概念,在子品牌产品努比亚Z5上实现了三大运营商的“全网通”,无论是移动还是联通或电信的SIM卡,都可以在努比亚Z5上自如使用。

不过到今天,全网通已经成为绝大多数智能手机的标配功能,也因为如此运营商定制机这一品类也彻底销声匿迹,基本退出历史舞台。但这也从侧面说明,“全网通”技术没有太高的技术壁垒,中兴手机的技术优势维持时间,甚至不到产品的一个生命周期。

另外,提到中兴手机不得不说的一点便是对“屏占比”这一概念的推动,中兴手机是市面上最早一批钻研“无边框”技术的品牌,而且也是在“无边框”理念上做得最好的品牌。

只不过,这些探索基本都是子品牌努比亚的功劳,其中的代表机型莫过于努比亚Z9,这款手机结合独特的屏幕封装技术和2.5D玻璃,在视觉上实现了“无边框”的效果,屏占比也得到进一步跃升。

只不过,“无边框”设计从现在看来只能算是“全面屏”设计的其中一个过渡阶段,随着手机设计技术的不断演进,很快就被“全面屏”设计所取代。但当时无边框设计确实在市场中引起了一阵热潮,而努比亚(中兴)在产品设计的探索上,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

在4G时代的末期,中兴手机曾推出过多款创新形态的产品,例如双屏折叠手机中兴AXON M,采用柔性屏技术可以戴在手腕上的努比亚α等等,但均没有掀起太多的波澜。

在市场占有率方面,中兴手机在2011年达到了顶峰,当年第四季度中兴手机的出货量为1710万台,位列全球第五,距离当时第四的LG仅有0.1%的差距。然而,自此之后中兴的市场占有率反反复复并一路下滑,关键的节点在2016年,受运营商渠道衰落带来的直接冲击,当年中兴手机出货量同比下滑36.5%,排名直接跌出了全球前十。

可以这样说,中兴手机(包括子品牌努比亚)并非没有创新,反而是产品层面的创新其实不少,但尴尬的是这些创新要不是没有什么技术壁垒,要不就是无法打动消费者,根本无法带来市场优势。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其实,中兴手机的市场表现其实还算可以,至少子品牌努比亚在推出游戏手机之后市场表现还算稳定,而中兴这边也基本保持着正常的产品节奏,并谋求借助5G时代一举翻身。

作为目前市面上为数不多推出游戏手机的厂商,红魔游戏手机的市场口碑还算不错。根据努比亚官方宣布的618战绩,红魔游戏手机成为了618当天游戏手机品类中的销量冠军,同时也是618销售周期内的“累积销量&销售额”双冠军。

5G换机潮被中兴视为扭转局面的大好机会,中兴先是推出了所谓的“业内首款5G手机”AXON 10 Pro,随后针对“5G视频录制”这个卖点,推出了AXON 11。虽然,横向对比市面上的其他5G手机,中兴的5G新机都没有太强的吸引力,但至少要比联想和酷派好很多——这两家品牌的5G手机已经难觅踪影。

除此之外,还有传闻称中兴要推出“自研新品”,而且还是基于7纳米制程。虽然网络上对“中兴造芯”一事存在一些误读,例如实际上中兴的芯片依然要依赖第三方代工厂进行芯片代工生产等等,但有足够水平推出自研芯片的中国品牌,确实是不多。

不久前,据小道消息努比亚负责人倪飞调任中兴手机负责人,这似乎也是一个信号:中兴不会放弃手机业务,而且还会继续追加资源进行布局,争取早日回到主流市场。

我们认为,中兴手机如今表现大不如前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和联想、酷派一样,运营商渠道衰落给这类传统手机厂商带来了沉重打击,同时疏于布局线上、线下渠道,也让这些品牌在和华米OV的竞争中败下阵来。

其中,线下渠道的溃败是中兴手机表现不佳的主因,根据《第一观点》统计的2019年中国线下渠道份额统计资料可以见到,国内线下渠道基本被前五品牌瓜分完毕,中兴所在的“Others”阵营合共只有5.42%的市场份额,生存空间十分受限。

同时,以中兴为代表的国产传统品牌在产品上也出现了一些误判,每当我们谈及这些品牌的产品,第一印象总是“印象不深”,“卖点不明显”,没有自己的特色和卖点。而反观目前的第一阵营品牌,华为、小米主打拍照,OPPO强调设计和夜景视频和快充,vivo拿出了“变焦”摄影这一武器......

而中兴手机呢?有创新的产品无法被市场记住,大多数的产品没有明确的卖点和产品印象,根本无法形成用户记忆。

实际上,中兴面临的困境也是联想手机(非摩托罗拉)、酷派等“老牌厂商”所面临的困境,简单总结掉队的原因,莫过于“产品滞后”和“渠道失势”。坏消息是,根据“马太效应”,本来就处于市场弱势方的品牌很可能会因为缺乏资源和竞争优势而进一步跌入低谷,最终被市场洗牌,虽然“逆转奇迹”不是没有出现的可能性,但终归是小概率事件。

对中兴手机来说,值得庆幸的两点有:集团内对智能手机业务仍有兴趣;此前累积下来的技术资源和渠道资源仍有一定价值。基于这两点,决定了中兴手机哪怕短时间内无法回到市场之巅,也能稳定地继续运作下去,韬光养晦、蓄势待发。

留给中兴手机的机会说多不多说少不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