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上海智能网联汽车规模化示范应用启动,滴滴自动驾驶车开放报名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上海智能网联汽车规模化示范应用启动,滴滴自动驾驶车开放报名

上海首批智能网联汽车首先在滴滴出行APP上开放服务。目前,用户可通过滴滴APP线上报名,审核通过后,将能在上海自动驾驶测试路段,免费呼叫自动驾驶车辆进行试乘体验。

图片来源:unsplash

6月27日上午,五辆橙白相间的滴滴自动驾驶汽车在雨中从位于嘉定区的上海汽车会展中心,沿着博园路行进至皇冠假日酒店,又掉头缓缓驶回汽车会展中心。

短短20分钟的行驶,标志着上海智能网联汽车载人示范应用进入规模化阶段。

上海首批智能网联汽车率先在滴滴出行APP上开放服务。去年9月,滴滴获得上海颁发的首批智能网联汽车载人示范应用牌照。目前,用户可通过滴滴APP线上报名,审核通过后,将能在上海自动驾驶测试路段,免费呼叫自动驾驶车辆进行试乘体验。

从外形来看,滴滴自动驾驶汽车是一辆沃尔沃的量产车型XC60。不过,与普通汽车最大的不同就是车顶有“小山包”一样的隆起,原来,这是用来感知周围路况的摄像头。“小山包”上方,还有一个“小风扇”不断旋转,这是激光雷达,相当于车辆的“眼睛”,可以看清障碍物与路况,将信息传输给车内“大脑”做出决策。

滴滴自动驾驶汽车顶部安装有激光雷达并搭载7个摄像头,能覆盖车周360度的区域,通过图像数据来感知周围障碍物的信息和道路情况,包括障碍物的位置、朝向和速度等。因此,自动驾驶汽车对路况的把握会较人类驾驶员更加精准。

依照国际自动机工程师学会(简称SAE)的分级,滴滴自动驾驶技术目前处于L4阶段,即:在限定的场景中驾驶操作、周边环境监控、车辆接管均可由电脑控制,无需外加人员干预。

工作人员介绍,每辆车每天出车前,都必须经过30项安全检查,以保障行驶过程的安全和体验。上车前,记者首先签署了一份《自动驾驶体验告知书》。目前,为了保障安全,按政府部门相关规定,体验自动驾驶的乘客必须满足一定条件,且要知晓可能因天气原因临时取消体验、行驶中会出现急刹车等各种不确定因素和安全风险提示。

每辆车配有1名安全驾驶员和1名测试员,如遇突发情况,安全驾驶员会接管车辆;坐在副驾驶座的测试员主要承担测试、讲解等工作。一旦出现自动驾驶车辆无法应对的突发状况,安全员将及时接管车辆,保障乘客和路上其他人员的安全。

6月27日首次体验乘坐自动驾驶汽车的张先生告诉界面新闻,自动驾驶车在博园路上和普通车辆混行时比较平稳,并且会自动避让行人。

乘客座位前方有两块电子屏,上面实时显示车况、路况、信号灯情况等。据测试员介绍,乘客可以根据电子屏上的按钮在主视角、俯视视角、长距视角之间切换,而长距视角是自动驾驶才能做到的,人眼看不到那么远。

27日是雨天,博园路上有部份路段有积水,自动驾驶车在通过一些积水路段时会自动刹车,乘坐体验因此打了折扣。滴滴工作人员解释称雨天等极端场景一直是全球自动驾驶公司需要持续解决的问题。雨点、地面上的积水以及溅起来的水花可能引发激光雷达的噪点,相当于“驾驶员”视力变差,需要算法有效地去除这些噪点,否则容易引发各种急刹。

滴滴出行创始人兼CEO程维表示自动驾驶技术道阻且长,至少还需要做十年持续投入的计划。“司机有温度的服务不会因新技术出现而消失,自动驾驶也会给网约车司机创造新的职业和岗位,”程维同时表示。

自动驾驶车方向盘自行转动看似轻巧,过去四年来,博园路上却已有近百家国内外自动驾驶企业在此进行测试。

2016年6月,工信部批准建设的国内首个“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封闭测试区在上海国际汽车城正式运营,开展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验证和智慧交通示范。

在这里,智能网联汽车上过陡坡、驶过隧道,感受过砖石、土路和草地等不同路况,也经受过雨雪、高温、大风等考验,并在不同场景下“练习”与红绿灯、路侧智能通讯设备等的实时通信。4年来,测试区已累计为近百家国内外企业提供超过1300天次、10000小时测试服务。

2018年3月1日,上海发放首批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道路测试牌照,让“小路考”的优异者驶出封闭测试区,来到车来车往的开放道路接受“大路考”。

截至目前,嘉定可用于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的开放道路已达到53.6公里,覆盖面积65平方公里,涉及不同类型与等级道路,测试场景达到1580个,并将智能网联汽车的活动范围延伸至工业区、商业区、交通枢纽、住宅区等生活中的各个场景。在这53.6公里范围内,5G信号已经实现了全覆盖,高精度地图也已采集完毕。

此外,测试区内还建立了国内首个智能驾驶全息场景库,已积累2000例交通事故深度调查数据,完成二十余类场景提取。基于嘉定良好的测试环境和服务,车企实现了可持续创新和技术升级优化。

据嘉定区相关部门透露,除滴滴外,上海共有包括上汽、宝马在内的20家车企获得了78张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牌照;先途智能、新石器等一批智能网联专用车,已在特定区域内实现无人清扫、移动无人零售、无人配送等一些列功能。AUTOX、小马智行等自动驾驶公司也将陆续推出自动驾驶示范项目。

目前嘉定区域内已经集聚了90余家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企业,包括大陆、舍弗勒、法雷奥等外资零部件企业以及地平线、欧菲光、滴滴等国内零部件、出行服务领域企业。同时,全球首个5G智慧交通示范区和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云控平台有序推进,加快实现智能网联汽车规模化示范运营。

“可以说,智能网联汽车的产业生态圈,正在嘉定加快完善。”嘉定区委常委、统战部长,嘉定区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陆祖芳表示,“ 嘉定将继续为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及商业化试运营做好支撑保障,不断完善示范应用环境,尽快实现百辆级高度自动驾驶车辆在常态应用场景下的示范运营。”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上海智能网联汽车规模化示范应用启动,滴滴自动驾驶车开放报名

上海首批智能网联汽车首先在滴滴出行APP上开放服务。目前,用户可通过滴滴APP线上报名,审核通过后,将能在上海自动驾驶测试路段,免费呼叫自动驾驶车辆进行试乘体验。

图片来源:unsplash

6月27日上午,五辆橙白相间的滴滴自动驾驶汽车在雨中从位于嘉定区的上海汽车会展中心,沿着博园路行进至皇冠假日酒店,又掉头缓缓驶回汽车会展中心。

短短20分钟的行驶,标志着上海智能网联汽车载人示范应用进入规模化阶段。

上海首批智能网联汽车率先在滴滴出行APP上开放服务。去年9月,滴滴获得上海颁发的首批智能网联汽车载人示范应用牌照。目前,用户可通过滴滴APP线上报名,审核通过后,将能在上海自动驾驶测试路段,免费呼叫自动驾驶车辆进行试乘体验。

从外形来看,滴滴自动驾驶汽车是一辆沃尔沃的量产车型XC60。不过,与普通汽车最大的不同就是车顶有“小山包”一样的隆起,原来,这是用来感知周围路况的摄像头。“小山包”上方,还有一个“小风扇”不断旋转,这是激光雷达,相当于车辆的“眼睛”,可以看清障碍物与路况,将信息传输给车内“大脑”做出决策。

滴滴自动驾驶汽车顶部安装有激光雷达并搭载7个摄像头,能覆盖车周360度的区域,通过图像数据来感知周围障碍物的信息和道路情况,包括障碍物的位置、朝向和速度等。因此,自动驾驶汽车对路况的把握会较人类驾驶员更加精准。

依照国际自动机工程师学会(简称SAE)的分级,滴滴自动驾驶技术目前处于L4阶段,即:在限定的场景中驾驶操作、周边环境监控、车辆接管均可由电脑控制,无需外加人员干预。

工作人员介绍,每辆车每天出车前,都必须经过30项安全检查,以保障行驶过程的安全和体验。上车前,记者首先签署了一份《自动驾驶体验告知书》。目前,为了保障安全,按政府部门相关规定,体验自动驾驶的乘客必须满足一定条件,且要知晓可能因天气原因临时取消体验、行驶中会出现急刹车等各种不确定因素和安全风险提示。

每辆车配有1名安全驾驶员和1名测试员,如遇突发情况,安全驾驶员会接管车辆;坐在副驾驶座的测试员主要承担测试、讲解等工作。一旦出现自动驾驶车辆无法应对的突发状况,安全员将及时接管车辆,保障乘客和路上其他人员的安全。

6月27日首次体验乘坐自动驾驶汽车的张先生告诉界面新闻,自动驾驶车在博园路上和普通车辆混行时比较平稳,并且会自动避让行人。

乘客座位前方有两块电子屏,上面实时显示车况、路况、信号灯情况等。据测试员介绍,乘客可以根据电子屏上的按钮在主视角、俯视视角、长距视角之间切换,而长距视角是自动驾驶才能做到的,人眼看不到那么远。

27日是雨天,博园路上有部份路段有积水,自动驾驶车在通过一些积水路段时会自动刹车,乘坐体验因此打了折扣。滴滴工作人员解释称雨天等极端场景一直是全球自动驾驶公司需要持续解决的问题。雨点、地面上的积水以及溅起来的水花可能引发激光雷达的噪点,相当于“驾驶员”视力变差,需要算法有效地去除这些噪点,否则容易引发各种急刹。

滴滴出行创始人兼CEO程维表示自动驾驶技术道阻且长,至少还需要做十年持续投入的计划。“司机有温度的服务不会因新技术出现而消失,自动驾驶也会给网约车司机创造新的职业和岗位,”程维同时表示。

自动驾驶车方向盘自行转动看似轻巧,过去四年来,博园路上却已有近百家国内外自动驾驶企业在此进行测试。

2016年6月,工信部批准建设的国内首个“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封闭测试区在上海国际汽车城正式运营,开展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验证和智慧交通示范。

在这里,智能网联汽车上过陡坡、驶过隧道,感受过砖石、土路和草地等不同路况,也经受过雨雪、高温、大风等考验,并在不同场景下“练习”与红绿灯、路侧智能通讯设备等的实时通信。4年来,测试区已累计为近百家国内外企业提供超过1300天次、10000小时测试服务。

2018年3月1日,上海发放首批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道路测试牌照,让“小路考”的优异者驶出封闭测试区,来到车来车往的开放道路接受“大路考”。

截至目前,嘉定可用于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的开放道路已达到53.6公里,覆盖面积65平方公里,涉及不同类型与等级道路,测试场景达到1580个,并将智能网联汽车的活动范围延伸至工业区、商业区、交通枢纽、住宅区等生活中的各个场景。在这53.6公里范围内,5G信号已经实现了全覆盖,高精度地图也已采集完毕。

此外,测试区内还建立了国内首个智能驾驶全息场景库,已积累2000例交通事故深度调查数据,完成二十余类场景提取。基于嘉定良好的测试环境和服务,车企实现了可持续创新和技术升级优化。

据嘉定区相关部门透露,除滴滴外,上海共有包括上汽、宝马在内的20家车企获得了78张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牌照;先途智能、新石器等一批智能网联专用车,已在特定区域内实现无人清扫、移动无人零售、无人配送等一些列功能。AUTOX、小马智行等自动驾驶公司也将陆续推出自动驾驶示范项目。

目前嘉定区域内已经集聚了90余家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企业,包括大陆、舍弗勒、法雷奥等外资零部件企业以及地平线、欧菲光、滴滴等国内零部件、出行服务领域企业。同时,全球首个5G智慧交通示范区和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云控平台有序推进,加快实现智能网联汽车规模化示范运营。

“可以说,智能网联汽车的产业生态圈,正在嘉定加快完善。”嘉定区委常委、统战部长,嘉定区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陆祖芳表示,“ 嘉定将继续为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及商业化试运营做好支撑保障,不断完善示范应用环境,尽快实现百辆级高度自动驾驶车辆在常态应用场景下的示范运营。”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