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红利凸显,海南打好“离岛免税”王牌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红利凸显,海南打好“离岛免税”王牌

截至6月1日前,海南免税购物限额已从每人每年0.5万元提到3万元,商品品种由21类扩大到38类.

文丨樊新航

“旅客朋友们,我们的飞机将于30分钟后抵达海南,这里不仅有美丽的风景,还有离岛免税政策,免税店购物可比有税商城便宜30%……”2020年6月21日一架即将降落在海南的客机中乘务员在播送这么一段话。

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的发展一直备受瞩目,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地理位置优势,使得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旅游业就已成为海南的支柱型产业。为更好打造海南岛,增强海南对国内外游客的吸引力,提升海南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离岛免税”的政策福利成为一张助力海南发展的王牌。

政策福利好,红利明显

海南离岛免税政策基于2011年中国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开展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试点公告》,自2011年4月20日在海南开始试点实施,海南也成为继日本冲绳岛、韩国济州岛、中国台湾的金门和马祖后世界上第四个实施离岛免税政策的区域,最初是指对乘飞机离岛不离境的旅客实行限次、限值、限量和限品种免进口税购物,在实施离岛免税政策的免税商店内付款,在机场隔离区提货离岛的税收优惠政策。近年来,海南为继续擦亮“离岛免税”这张王牌,先后历经六次完善调整,截至2020年6月1日前,免税购物限额已从每人每年0.5万元提到3万元,商品品种由21类扩大到38类,享受免税的离岛方式从乘飞机离岛扩大到乘火车、轮渡离岛,购买方式从实体店购买扩大到网购。

2020年3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宣部、财政部、商务部等23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完善免税业政策,建设一批中国特色室内免税店。扩大口岸免税业务,增设免税口岸。根据国民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费升级情况,适时研究调整免税限额和免税品种类。

作为免税业发展排头兵的海南,在今年6月1日公布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中,更明确提出放宽离岛免税购物额度至每年每人10万元,并确定将扩大免税商品种类,海南免税的政策开放和优惠力度持续提升。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数据显示,自2011年4月20日海南离岛免税购物政策实施至2020年第一季度,海口海关共监管销售离岛免税品7200.1万件,销售金额550.7亿元人民币,购物人数1609.7万人次。

销售增速明显,免税新方案亟需落地实行

在海口规模最大的日月广场免税店内,界面海南看到消费者络绎不绝,收银台前排起了队伍,甚至不少消费者在心仪品牌前的等待数小时等货品上架。

图片来源:摄图网

自今年2月20日海南各免税店恢复营业以来,为助力消费回升,各免税店纷纷开展形式多样的营销活动,具体包括推广消费一码通、发放消费券、上线补购商城等,同时积极与各大国际品牌商沟通,通过发挥渠道优势,让利给消费者,吸引客源回流,刺激市场。在恢复营业的第二天,三亚国际免税城电商当日销售额突破4428万元,创电商单日销售最高记录。

据相关数据统计,5月份海南免税品实现销售额19.77亿元,同比增长147.9%,海南的免税市场成绩亮眼,但是“肥水外流”的尴尬局面依然难以掩盖。

“海南的免税商品自用的话,价格还可以,但是如果是批量购买或者是购买单价较为昂贵的商品,我还是会选择到韩国或者中国香港,海南免税品利润空间较低,并且限购,而且很多时候需要凑够三五件才有折扣。”已有5年代购经验的曹女士告诉界面海南。

根据现行免税政策规定,每人每次离岛限购12件化妆品和8件香水,如果商品单价超过8000元,超出8000的部分需要缴纳行邮税,在这样的条件限制下,想批量购买免税品的消费者属实难买过瘾。

此外,界面海南了解到,免税商品种类不够丰富,缺乏烟、酒、电子产品等品种,免税总额有限,供货不足、提货不便等,也是免税店急需为消费者解决的问题。

“由于落地细则还没出来,所以10万元的免税购物额度目前仍未有实施,一切按照原来的免税购物规则进行。”中免集团海口免税店媒体主管张可对界面海南表示。

更多资本入驻,多家旅游企业或将受益海南免税

海南现有的三亚国际免税城、海口日月广场免税店、博鳌免税店三家市内免税店,以及位于海口美兰机场的机场免税店,全部隶属于中国国旅旗下的中国免税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海南省免税品有限公司,消费者在海南免税店的消费,基本都贡献给了中国国旅。

2018年9月,国旅的国内总部正式从北京迁入海口,注册资本达158亿元。其后,在2019年初,为调整优化公司业务结构,解决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同业竞争问题,国旅将主营旅行社业务的全资子公司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有限公司100%股权转让给中国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国旅不再经营旅行社业务,公司发展战略也调整为聚焦以免税业务为核心的旅游零售业务,截至2019年底,中国旅游集团在海南累计投资设立18家控股企业,另有1家参股公司,5家受托管理酒店,在海南资产总额同比增长24.7%,总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约63.6%。今年6月8日,中国国旅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收购海南省免税品有限公司51%股权事项已完成股权过户及工商变更登记,由中国国旅全资孙公司海南运营总部持有海免公司51%的股权。

除了中国国旅,作为国内少数几家涉足免税业务的凯撒旅业也正加速对海南免税市场的布局。2019年,凯撒旅业正式在海南设立同盛免税,作为其免税业务的控股管理平台。今年4月9日,凯撒旅业宣布将注册地址由陕西省宝鸡市变更为海南省三亚,同时进一步增资海南凯撒集团,其后,凯撒旅业引入背靠建投华文及三亚发控的文远基金,着力推进在三亚市内及机场的免税项目。此外,凯撒旅业积极同三亚政府沟通,同三亚市政府签署合作协议,三亚市政府将依法依规给予资源协调,支持凯撒旅业及其免税合作伙伴共同推动在三亚市区及机场的免税项目,助力三亚市免税业务网络布局的形成。

与此同时,海南省方面也在积极接触国际免税零售巨头,计划引入海南。2020年6月2日,海南省委书记刘赐贵与世界最大机场免税商杜福睿集团董事、全球首席执行官胡里安·蒂俄斯视频连线,希望杜福睿集团发挥优势,用好离岛免税政策,大力布局精品免税店和经营网络,推动海南免税品与国际市场在品牌、品种、价格上“三同步”。

免税市场建设形成竞争性,可以让制度红利真正惠及消费者,充分激发海南免税购物市场的活力,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也曾表示:“免税购物”是发展海南自由贸易港、推进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一张重要的牌,既是疫情下形成海南自贸港开局新亮点的重大举措,也是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的现实需要。”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红利凸显,海南打好“离岛免税”王牌

截至6月1日前,海南免税购物限额已从每人每年0.5万元提到3万元,商品品种由21类扩大到38类.

文丨樊新航

“旅客朋友们,我们的飞机将于30分钟后抵达海南,这里不仅有美丽的风景,还有离岛免税政策,免税店购物可比有税商城便宜30%……”2020年6月21日一架即将降落在海南的客机中乘务员在播送这么一段话。

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的发展一直备受瞩目,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地理位置优势,使得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旅游业就已成为海南的支柱型产业。为更好打造海南岛,增强海南对国内外游客的吸引力,提升海南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离岛免税”的政策福利成为一张助力海南发展的王牌。

政策福利好,红利明显

海南离岛免税政策基于2011年中国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开展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试点公告》,自2011年4月20日在海南开始试点实施,海南也成为继日本冲绳岛、韩国济州岛、中国台湾的金门和马祖后世界上第四个实施离岛免税政策的区域,最初是指对乘飞机离岛不离境的旅客实行限次、限值、限量和限品种免进口税购物,在实施离岛免税政策的免税商店内付款,在机场隔离区提货离岛的税收优惠政策。近年来,海南为继续擦亮“离岛免税”这张王牌,先后历经六次完善调整,截至2020年6月1日前,免税购物限额已从每人每年0.5万元提到3万元,商品品种由21类扩大到38类,享受免税的离岛方式从乘飞机离岛扩大到乘火车、轮渡离岛,购买方式从实体店购买扩大到网购。

2020年3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宣部、财政部、商务部等23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完善免税业政策,建设一批中国特色室内免税店。扩大口岸免税业务,增设免税口岸。根据国民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费升级情况,适时研究调整免税限额和免税品种类。

作为免税业发展排头兵的海南,在今年6月1日公布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中,更明确提出放宽离岛免税购物额度至每年每人10万元,并确定将扩大免税商品种类,海南免税的政策开放和优惠力度持续提升。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数据显示,自2011年4月20日海南离岛免税购物政策实施至2020年第一季度,海口海关共监管销售离岛免税品7200.1万件,销售金额550.7亿元人民币,购物人数1609.7万人次。

销售增速明显,免税新方案亟需落地实行

在海口规模最大的日月广场免税店内,界面海南看到消费者络绎不绝,收银台前排起了队伍,甚至不少消费者在心仪品牌前的等待数小时等货品上架。

图片来源:摄图网

自今年2月20日海南各免税店恢复营业以来,为助力消费回升,各免税店纷纷开展形式多样的营销活动,具体包括推广消费一码通、发放消费券、上线补购商城等,同时积极与各大国际品牌商沟通,通过发挥渠道优势,让利给消费者,吸引客源回流,刺激市场。在恢复营业的第二天,三亚国际免税城电商当日销售额突破4428万元,创电商单日销售最高记录。

据相关数据统计,5月份海南免税品实现销售额19.77亿元,同比增长147.9%,海南的免税市场成绩亮眼,但是“肥水外流”的尴尬局面依然难以掩盖。

“海南的免税商品自用的话,价格还可以,但是如果是批量购买或者是购买单价较为昂贵的商品,我还是会选择到韩国或者中国香港,海南免税品利润空间较低,并且限购,而且很多时候需要凑够三五件才有折扣。”已有5年代购经验的曹女士告诉界面海南。

根据现行免税政策规定,每人每次离岛限购12件化妆品和8件香水,如果商品单价超过8000元,超出8000的部分需要缴纳行邮税,在这样的条件限制下,想批量购买免税品的消费者属实难买过瘾。

此外,界面海南了解到,免税商品种类不够丰富,缺乏烟、酒、电子产品等品种,免税总额有限,供货不足、提货不便等,也是免税店急需为消费者解决的问题。

“由于落地细则还没出来,所以10万元的免税购物额度目前仍未有实施,一切按照原来的免税购物规则进行。”中免集团海口免税店媒体主管张可对界面海南表示。

更多资本入驻,多家旅游企业或将受益海南免税

海南现有的三亚国际免税城、海口日月广场免税店、博鳌免税店三家市内免税店,以及位于海口美兰机场的机场免税店,全部隶属于中国国旅旗下的中国免税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海南省免税品有限公司,消费者在海南免税店的消费,基本都贡献给了中国国旅。

2018年9月,国旅的国内总部正式从北京迁入海口,注册资本达158亿元。其后,在2019年初,为调整优化公司业务结构,解决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同业竞争问题,国旅将主营旅行社业务的全资子公司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有限公司100%股权转让给中国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国旅不再经营旅行社业务,公司发展战略也调整为聚焦以免税业务为核心的旅游零售业务,截至2019年底,中国旅游集团在海南累计投资设立18家控股企业,另有1家参股公司,5家受托管理酒店,在海南资产总额同比增长24.7%,总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约63.6%。今年6月8日,中国国旅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收购海南省免税品有限公司51%股权事项已完成股权过户及工商变更登记,由中国国旅全资孙公司海南运营总部持有海免公司51%的股权。

除了中国国旅,作为国内少数几家涉足免税业务的凯撒旅业也正加速对海南免税市场的布局。2019年,凯撒旅业正式在海南设立同盛免税,作为其免税业务的控股管理平台。今年4月9日,凯撒旅业宣布将注册地址由陕西省宝鸡市变更为海南省三亚,同时进一步增资海南凯撒集团,其后,凯撒旅业引入背靠建投华文及三亚发控的文远基金,着力推进在三亚市内及机场的免税项目。此外,凯撒旅业积极同三亚政府沟通,同三亚市政府签署合作协议,三亚市政府将依法依规给予资源协调,支持凯撒旅业及其免税合作伙伴共同推动在三亚市区及机场的免税项目,助力三亚市免税业务网络布局的形成。

与此同时,海南省方面也在积极接触国际免税零售巨头,计划引入海南。2020年6月2日,海南省委书记刘赐贵与世界最大机场免税商杜福睿集团董事、全球首席执行官胡里安·蒂俄斯视频连线,希望杜福睿集团发挥优势,用好离岛免税政策,大力布局精品免税店和经营网络,推动海南免税品与国际市场在品牌、品种、价格上“三同步”。

免税市场建设形成竞争性,可以让制度红利真正惠及消费者,充分激发海南免税购物市场的活力,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也曾表示:“免税购物”是发展海南自由贸易港、推进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一张重要的牌,既是疫情下形成海南自贸港开局新亮点的重大举措,也是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的现实需要。”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