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来到海南的“探索二号”啥来头? 带你探秘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来到海南的“探索二号”啥来头? 带你探秘

“探索二号”船建造初期是一艘工程船,由于载重吨位大、操作性能好、推进与定位能力强,特别适合改造成为科考船。“探索二号”船采用了国际先进的电力推进系统和定位系统,为科学实验提供了充足的动力和自动巡航功能。

6月28日,我国全数配备国产化科考作业设备的载人潜水器支持保障母船——“探索二号”船,抵达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南山港,为崖州湾科技城深海产业发展再添利器。“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同时抵达三亚,近期将会同“深海勇士号”与船舶进行适配工作,达到融为一体的联合作业能力。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啥?对“探索二号”还一无所知?

那就先来瞄瞄

关于“探索二号”的几个重要数字吧!

7天办下12个证!

4月30日,海南海事部门在三亚海事局举行简朴仪式,向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所属“探索二号”科考船颁发船舶证书,标志着我国万米载人深潜试验工程支持保障母船“探索二号”获得了“身份”证明和通行证,可以驰骋全球五大洋。

据悉,为确保“探索二号”科考船能如期取得相关证书,海南海事部门创新政务办理模式,采取船舶登记“一事通办”,变串联式办理为并联式办理模式,一次通办12个证书,使办证时间由52天缩短到7天,开创了全国船舶登记“一事通办”的新模式,为保障国家重大科研工作顺利开展贡献了海事力量。

首例!

此次船舶登记“一事通办”案例在全国为首例,是海南海事服务自贸港建设和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重要举措。

首艘!

“探索二号”科考船是我国首艘装载国产化科考装备的载人深潜器支持保障母船。

“探索二号”船建造初期是一艘工程船,由于载重吨位大、操作性能好、推进与定位能力强,特别适合改造成为科考船。“探索二号”船采用了国际先进的电力推进系统和定位系统,为科学实验提供了充足的动力和自动巡航功能。

停靠三亚南山港的“探索二号”船。图片来源:利声富/摄

“探索二号”能搭载

包括万米潜水器在内的科考设备,

探测深度不小于10000米,

可搭载万米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

和4500米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

这也是全球目前最大作业水深的

作业型载人深潜科考装备

另外,

“探索二号”配备全海深地质绞车和CTD绞车,

并且设置了多个科学实验室,

使其具备综合科学考察功能。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探索二号”的成功建造,

体现了我国近年来

在关键装备国产化发展道路上的

重要进展

要回答这个问题,

其实我们弄明白下面三个问题

就知道答案了:

什么是万米载人潜水器?

万米载人潜水器与探索一号、探索二号有啥关系?

为什么要越潜越深?

什么是万米载人潜水器?

全球深度大于6000米的海沟共有37条,这些海沟所在的区域被称作海斗深渊,简称深渊。它们是迄今全球海洋中人类难以企及、知之甚少的地方。包括马里亚纳海沟在内的9条最深的海沟分布在西太平洋,它们中的5条深度均超过万米。

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又称万米载人潜水器。2020年,中国万米载人潜水器即将探访马里亚纳海沟的最深处“挑战者深渊”,一场“大戏”即将在深海“舞台”上演。

海底万米深渊可谓是科研的“无人区”,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是“人无我无”的科考装备。以深渊进入技术、深渊探测技术为代表的深海技术,代表了当前国际深海工程技术领域的顶级水平。放眼全球,到访过万米深渊的全海深潜水器屈指可数。

“中国的载人潜水器是中国深海科技的集中体现。此前已经投入使用的‘深海勇士’号、‘蛟龙’号,为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奠定了中国制造的基础。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建成投入使用后,将会创造新的‘中国深度’,进一步提升我国海洋探测能力与研究水平。”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七〇二所副所长、万米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叶聪说。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万米载人潜水器与探索一号、探索二号有啥关系?

2020年3月,万米载人潜水器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七〇二所完成总装并开始全流程水池试验。

水池试验预计将持续到今年6月。之后,万米载人潜水器将走出实验室,进入海试阶段。叶聪说,在尝试万米下潜的终极目标前,潜水器预计将首先开展浅海试验。

但万米载人潜水器无法自己抵达马里亚纳海沟并进行下潜,它需要“搭车”前往。

为确保海试工作顺利进行,除母船“探索一号”外,还需要一条海试支持保障母船。2018年12月20日,海南省出资购置了福建马尾船厂一条正在建造中的海洋工程船——也就是后来的“探索二号”。相比新造船,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用不到5折的低成本价就获取了一条性能优异的船舶,大大缩短了船舶建造和改造的工期,满足了万米载人潜水器海试时间窗口的要求。

由此,万米载人潜水器海试期间,将配有“探索一号”母船以及“探索二号”支持保障母船两条船舶,累计可以搭乘科考队员120人。

为什么要越潜越深?

总有人问叶聪,为什么要越潜越深?这个问题的答案,他已经讲了多次:海底蕴藏了丰富的资源,探索海洋、保护海洋、经略海洋,建设海洋强国,都与深潜密切相关,高技术深潜装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绘制深海“藏宝图”。

以前人们以为,由于超高的静水压力、缺乏阳光和食物供给,加之特殊的海底地形、剧烈的构造活动等多种极端环境因素,海面6000米以下应该是一片死气沉沉、与世隔绝、毫无生命活力的世界。然而,随着人们对深渊展开科学调查,这些认识正在被颠覆。以深渊地学、深渊生命科学为代表的深渊科学研究,代表了当前国际深海科学研究的最新前沿。

来源:南海网

原标题:首例!首艘!来到海南的“探索二号”啥来头? 带你探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来到海南的“探索二号”啥来头? 带你探秘

“探索二号”船建造初期是一艘工程船,由于载重吨位大、操作性能好、推进与定位能力强,特别适合改造成为科考船。“探索二号”船采用了国际先进的电力推进系统和定位系统,为科学实验提供了充足的动力和自动巡航功能。

6月28日,我国全数配备国产化科考作业设备的载人潜水器支持保障母船——“探索二号”船,抵达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南山港,为崖州湾科技城深海产业发展再添利器。“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同时抵达三亚,近期将会同“深海勇士号”与船舶进行适配工作,达到融为一体的联合作业能力。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啥?对“探索二号”还一无所知?

那就先来瞄瞄

关于“探索二号”的几个重要数字吧!

7天办下12个证!

4月30日,海南海事部门在三亚海事局举行简朴仪式,向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所属“探索二号”科考船颁发船舶证书,标志着我国万米载人深潜试验工程支持保障母船“探索二号”获得了“身份”证明和通行证,可以驰骋全球五大洋。

据悉,为确保“探索二号”科考船能如期取得相关证书,海南海事部门创新政务办理模式,采取船舶登记“一事通办”,变串联式办理为并联式办理模式,一次通办12个证书,使办证时间由52天缩短到7天,开创了全国船舶登记“一事通办”的新模式,为保障国家重大科研工作顺利开展贡献了海事力量。

首例!

此次船舶登记“一事通办”案例在全国为首例,是海南海事服务自贸港建设和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重要举措。

首艘!

“探索二号”科考船是我国首艘装载国产化科考装备的载人深潜器支持保障母船。

“探索二号”船建造初期是一艘工程船,由于载重吨位大、操作性能好、推进与定位能力强,特别适合改造成为科考船。“探索二号”船采用了国际先进的电力推进系统和定位系统,为科学实验提供了充足的动力和自动巡航功能。

停靠三亚南山港的“探索二号”船。图片来源:利声富/摄

“探索二号”能搭载

包括万米潜水器在内的科考设备,

探测深度不小于10000米,

可搭载万米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

和4500米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

这也是全球目前最大作业水深的

作业型载人深潜科考装备

另外,

“探索二号”配备全海深地质绞车和CTD绞车,

并且设置了多个科学实验室,

使其具备综合科学考察功能。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探索二号”的成功建造,

体现了我国近年来

在关键装备国产化发展道路上的

重要进展

要回答这个问题,

其实我们弄明白下面三个问题

就知道答案了:

什么是万米载人潜水器?

万米载人潜水器与探索一号、探索二号有啥关系?

为什么要越潜越深?

什么是万米载人潜水器?

全球深度大于6000米的海沟共有37条,这些海沟所在的区域被称作海斗深渊,简称深渊。它们是迄今全球海洋中人类难以企及、知之甚少的地方。包括马里亚纳海沟在内的9条最深的海沟分布在西太平洋,它们中的5条深度均超过万米。

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又称万米载人潜水器。2020年,中国万米载人潜水器即将探访马里亚纳海沟的最深处“挑战者深渊”,一场“大戏”即将在深海“舞台”上演。

海底万米深渊可谓是科研的“无人区”,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是“人无我无”的科考装备。以深渊进入技术、深渊探测技术为代表的深海技术,代表了当前国际深海工程技术领域的顶级水平。放眼全球,到访过万米深渊的全海深潜水器屈指可数。

“中国的载人潜水器是中国深海科技的集中体现。此前已经投入使用的‘深海勇士’号、‘蛟龙’号,为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奠定了中国制造的基础。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建成投入使用后,将会创造新的‘中国深度’,进一步提升我国海洋探测能力与研究水平。”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七〇二所副所长、万米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叶聪说。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万米载人潜水器与探索一号、探索二号有啥关系?

2020年3月,万米载人潜水器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七〇二所完成总装并开始全流程水池试验。

水池试验预计将持续到今年6月。之后,万米载人潜水器将走出实验室,进入海试阶段。叶聪说,在尝试万米下潜的终极目标前,潜水器预计将首先开展浅海试验。

但万米载人潜水器无法自己抵达马里亚纳海沟并进行下潜,它需要“搭车”前往。

为确保海试工作顺利进行,除母船“探索一号”外,还需要一条海试支持保障母船。2018年12月20日,海南省出资购置了福建马尾船厂一条正在建造中的海洋工程船——也就是后来的“探索二号”。相比新造船,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用不到5折的低成本价就获取了一条性能优异的船舶,大大缩短了船舶建造和改造的工期,满足了万米载人潜水器海试时间窗口的要求。

由此,万米载人潜水器海试期间,将配有“探索一号”母船以及“探索二号”支持保障母船两条船舶,累计可以搭乘科考队员120人。

为什么要越潜越深?

总有人问叶聪,为什么要越潜越深?这个问题的答案,他已经讲了多次:海底蕴藏了丰富的资源,探索海洋、保护海洋、经略海洋,建设海洋强国,都与深潜密切相关,高技术深潜装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绘制深海“藏宝图”。

以前人们以为,由于超高的静水压力、缺乏阳光和食物供给,加之特殊的海底地形、剧烈的构造活动等多种极端环境因素,海面6000米以下应该是一片死气沉沉、与世隔绝、毫无生命活力的世界。然而,随着人们对深渊展开科学调查,这些认识正在被颠覆。以深渊地学、深渊生命科学为代表的深渊科学研究,代表了当前国际深海科学研究的最新前沿。

来源:南海网

原标题:首例!首艘!来到海南的“探索二号”啥来头? 带你探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