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俞敏洪,如履薄冰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俞敏洪,如履薄冰

事实上,不光是说话,在执掌新东方的整个过程中,如履薄冰,是俞敏洪的一贯风格。

文 | 蓝鲸教育 靳卫星

俞敏洪热度最高的一条微博是6月23日,他面对镜头阐述了对王振华猥亵案的看法,摆出一二三四,时不时地看下眼前已经写好的稿子。这条微博转发量有8000多,点赞数已达5.4万。有人转发并评论:“老俞这次说得很棒。”

上一次“说得不是很棒”的事情发生在2018年11月份,俞敏洪“女性堕落”言论招致诸多批评,两天后俞敏洪到全国妇联机关,向广大女性道歉。

那次事件后,一向以演讲见长的俞敏洪,在说话这门艺术上,开始变得小心翼翼。

事实上,不光是说话,在执掌新东方的整个过程中,如履薄冰是俞敏洪的一贯行事风格。

艰难维系各方微妙的平衡

在《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一书中,俞敏洪这样总结自己的性格弱点:“我比较软弱,不愿意跟别人硬碰硬;有的时候不能坚持原则;还容易过分宽容,我的和气、合群等特点也容易导致权威不足。这也涉及我个性中的另外一个弱点,那就是我做事有时会瞻前顾后,明明自己认为决策是对的,但考虑到其他人的事情,我的推动力不足,就导致新东方的很多变革速度比较慢。”

在书中,俞敏洪用了27页来讲“瞻前顾后”,在提到新东方的失误时,他说,“你会发现新东方在新业务布局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这也可能是我自身存在的问题,就是我不敢全力以赴地去做新业务,总是在那儿尝试,而且有时候用人也不到位,因此一些新业务要么还没发展起来就落后于形势了,要么就是做着做着做没了,于是就形成了新东方布局中间的一些失误。”

回顾新东方的整个发展阶段,尤其是每一个变革期,都能看到俞敏洪如履薄冰的状态。

在俞敏洪还是北大的一位英语老师时,他曾试图兼顾教学和赚钱这两件事。

1984年,俞敏洪从北京大学毕业,留校做英语老师,每月拿着120元的工资。为了多赚一些钱到美国读书,他一边在北大教书,一边在校外培训机构做老师,后又自己在北大校内开培训班,但终究没有维持住这种“公职”与“私教”之间的平衡,没过多久就收到了学校通报批评的处分。

翌年,俞敏洪无奈离开北大,与妻子共同成立了“东方大学英语培训部”。在中关村第二小学租了间平房当教室,外面支一套桌椅供报名咨询,这就是新东方的雏形。

也正是这种无奈造就了后来的新东方。1993年,新东方正式成立,抓住出国留学爆发的机会,公司得以迅速成长。在随后的很多年间,新东方几乎独享了整个红利时代,成为国内最大的留学培训机构。

2006年,新东方成功登陆美国纽交所,成为中国在美国上市的第一家教育机构。而在上市前,新东方经历了漫长的变革期。

“在整个变革的过程中,新东方的创始团队从2001年开始出现各种矛盾、争吵,直到2006年公司上市这种局面才真正结束。”

三驾马车早期

“我要在新东方的变革中确保两件事情:一是必须保证新东方的发展,不管我个人受多少委屈,保证新东方的发展这件事情是不变的;二是这些朋友从国外回来跟我一起创业,不管有多少矛盾,我都觉得我们的朋友、同学关系还在,在感情上不能把大家伤得太厉害。”俞敏洪在《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里写道。

尽管俞敏洪小心翼翼地维持着利益均衡以及“三驾马车”之间微妙的和谐,但内部矛盾始终未得到真正的解决,新东方上市不久,三驾马车分道扬镳。

去家族化的过程同样艰难。

就在今年4月,李国庆在某视频节目中爆料:“俞敏洪的母亲当年为了分利,曾拎着菜刀从江苏老家杀到公司,说当年自己出钱创办的新东方。”

李国庆爆料

俞敏洪对去家族化的艰难也有描述,“那段时间,几乎是我人生中最灰暗的时期,我一方面要把家族成员赶走,另一方面还要安抚同学,因为我的同学也在看着我:你到底能不能说到做到啊……我用了大概半年时间去做这项艰难的工作,真是一点都不夸张,我妈因为这件事情半年不给我做饭,觉得我不是她儿子。”

足足花费了半年的时间,新东方才回到了没有家族成员的正常状态。而接下来的考验则是在线教育的布局。

丧失在线教育先机

2013年被称为在线教育元年。这一年,百度、腾讯、阿里、网易等大型互联网公司纷纷上线教育平台,这些手握技术和流量的互联网公司看好在线教育的市场前景,纷纷加大投入;大量的互联网教育创业公司涌现,仅2013年中国在线教育领域出现项目692个,投资案例共25笔,融资规模达1.97亿美元。

和这些后来者相比,新东方与互联网的结合起步很早,2000年就投资5000万创立的迅程(北京新东方迅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新东方全资子公司,负责运营新东方在线)。

新东方原本是最早做在线教育的一批机构,也是中国在线教育录播课和网校时代的亲历者,彼时行业还处于PC互联网时代,但经过十多年的摸索,新东方在线却始终没有将其业务做到符合新东方行业地位的水准,2014年新东方在线的营收仅占新东方总营收的3%-4%。

俞敏洪在新东方二十周年(2013年)接受采访时说道:“所有人都在庆祝感慨新东方二十年的不容易,只有一个人陷入焦虑和痛苦之中。因为我知道未来二十年新东方不好走,过去的成功跟未来没有任何关系。”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俞敏洪承认了新东方在线教育布局的不足。“2013年新东方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移动互联网给教育行业带来的挑战。这个挑战会持续到2014年乃至2015年。”

2015年前后,新东方突然处于崩溃状态,总收入每年仅增加百分之十几,而利润每年下降百分之十几。而新东方的竞争对手,好未来却以百分之几十的增速快速增长。

“新东方面临的这个困境,无疑是资本市场和新东方的结合,再加上我这样不够坚定地性格造成的。”俞敏洪后来反思道。

此后的几年里,新东方一直都没有停止在线上的发力。

2016年,新东方在线确定了重点投入K12业务的战略,并于当年成立东方优播。同年,腾讯加入新东方在线,为其带来巨大的线上流量优势。2017年3月,新东方在线完成拆分,在新三板挂牌,一年后摘牌。2019年,新东方在线在香港上市。

但新东方在线一直没有交出满意的答卷。截至2019年11月30日的中期业绩显示,新东方在线总净营收5.68亿元,同比增长19%,净亏损较上年同期的3618.5万元扩大为8751.6万元。相比上一财年同期由盈转亏,连续两个季度亏损。

不仅是整体业绩,在经营层面新东方在线业务也面临困境。半年报显示,新东方在线的付费学生人次为52.6万,去年同期为62.1万。K12教育业务付费学生人次为75.5万,去年同期为29.2万;学前教育业务付费学生人次为3.6万,去年同期为19.1万——除了K12业务,其他均出现下滑。

新东方在线的发展始终未能承接俞敏洪所期望的“双平台战略”。

俞敏洪说,“如果我历练成快刀斩乱麻的个性,再跟我的个性中好的一面结合起来,那么新东方的推动力、发展力可能会比现在好很多。”

但在新东方的变革阶段中,俞敏洪没能实现突破,新东方最终丧失了在线教育的先发优势。

“我最大的梦想就是把新东方放掉”

“俞敏洪长期睡眠不好,都是被创业期间的同学、亲戚、股东合伙人给闹得焦虑不安,至今没走出那个阴影。”李国庆这样评价。

2013年,俞敏洪接受优米网创始人王利芬访谈时说:”我最大的梦想,就是把新东方放掉,我恨不得从来没有做过新东方……”

主持人问:“等于说你奋斗这么多年,其实得到了一个你自己并不想要的结果?”

俞敏洪说:“对,就是这样的,百分之一百是这样的。”

今年3月,俞敏洪在某次直播中再度谈到退休:“我做企业到现在也没有太大兴趣。如果对做企业有兴趣的话,新东方应该比现在更大一点。疫情期间我已经在考虑自己退休和退休的时间。未来新东方应该会交给更加年轻的一代人去做。我会去做更多好玩的事情……热爱生命,比热爱能给你挣钱的机器要更加重要。”

俞敏洪谈退休

俞敏洪出过很多书,书名中出现过“痛苦”、“崩溃”、“绝望”、“孤独、失败与屈辱”等很多负面倾向严重的词语,最为平和的一本叫做《从容一生》。

30年里,他深度参与了中国民营教育改革,主导新东方起落浮沉,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地努力维系各方面的微妙关系。正如一枚硬币的两面,正面是新东方安全度过了这些冲突与动荡,反面则是错失了许多改革的良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俞敏洪

  • 62岁的俞敏洪忙着道歉,31岁的董宇辉走向人生巅峰
  • 俞敏洪:已要求河南新东方文旅全面停止直播并进行整顿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俞敏洪,如履薄冰

事实上,不光是说话,在执掌新东方的整个过程中,如履薄冰,是俞敏洪的一贯风格。

文 | 蓝鲸教育 靳卫星

俞敏洪热度最高的一条微博是6月23日,他面对镜头阐述了对王振华猥亵案的看法,摆出一二三四,时不时地看下眼前已经写好的稿子。这条微博转发量有8000多,点赞数已达5.4万。有人转发并评论:“老俞这次说得很棒。”

上一次“说得不是很棒”的事情发生在2018年11月份,俞敏洪“女性堕落”言论招致诸多批评,两天后俞敏洪到全国妇联机关,向广大女性道歉。

那次事件后,一向以演讲见长的俞敏洪,在说话这门艺术上,开始变得小心翼翼。

事实上,不光是说话,在执掌新东方的整个过程中,如履薄冰是俞敏洪的一贯行事风格。

艰难维系各方微妙的平衡

在《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一书中,俞敏洪这样总结自己的性格弱点:“我比较软弱,不愿意跟别人硬碰硬;有的时候不能坚持原则;还容易过分宽容,我的和气、合群等特点也容易导致权威不足。这也涉及我个性中的另外一个弱点,那就是我做事有时会瞻前顾后,明明自己认为决策是对的,但考虑到其他人的事情,我的推动力不足,就导致新东方的很多变革速度比较慢。”

在书中,俞敏洪用了27页来讲“瞻前顾后”,在提到新东方的失误时,他说,“你会发现新东方在新业务布局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这也可能是我自身存在的问题,就是我不敢全力以赴地去做新业务,总是在那儿尝试,而且有时候用人也不到位,因此一些新业务要么还没发展起来就落后于形势了,要么就是做着做着做没了,于是就形成了新东方布局中间的一些失误。”

回顾新东方的整个发展阶段,尤其是每一个变革期,都能看到俞敏洪如履薄冰的状态。

在俞敏洪还是北大的一位英语老师时,他曾试图兼顾教学和赚钱这两件事。

1984年,俞敏洪从北京大学毕业,留校做英语老师,每月拿着120元的工资。为了多赚一些钱到美国读书,他一边在北大教书,一边在校外培训机构做老师,后又自己在北大校内开培训班,但终究没有维持住这种“公职”与“私教”之间的平衡,没过多久就收到了学校通报批评的处分。

翌年,俞敏洪无奈离开北大,与妻子共同成立了“东方大学英语培训部”。在中关村第二小学租了间平房当教室,外面支一套桌椅供报名咨询,这就是新东方的雏形。

也正是这种无奈造就了后来的新东方。1993年,新东方正式成立,抓住出国留学爆发的机会,公司得以迅速成长。在随后的很多年间,新东方几乎独享了整个红利时代,成为国内最大的留学培训机构。

2006年,新东方成功登陆美国纽交所,成为中国在美国上市的第一家教育机构。而在上市前,新东方经历了漫长的变革期。

“在整个变革的过程中,新东方的创始团队从2001年开始出现各种矛盾、争吵,直到2006年公司上市这种局面才真正结束。”

三驾马车早期

“我要在新东方的变革中确保两件事情:一是必须保证新东方的发展,不管我个人受多少委屈,保证新东方的发展这件事情是不变的;二是这些朋友从国外回来跟我一起创业,不管有多少矛盾,我都觉得我们的朋友、同学关系还在,在感情上不能把大家伤得太厉害。”俞敏洪在《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里写道。

尽管俞敏洪小心翼翼地维持着利益均衡以及“三驾马车”之间微妙的和谐,但内部矛盾始终未得到真正的解决,新东方上市不久,三驾马车分道扬镳。

去家族化的过程同样艰难。

就在今年4月,李国庆在某视频节目中爆料:“俞敏洪的母亲当年为了分利,曾拎着菜刀从江苏老家杀到公司,说当年自己出钱创办的新东方。”

李国庆爆料

俞敏洪对去家族化的艰难也有描述,“那段时间,几乎是我人生中最灰暗的时期,我一方面要把家族成员赶走,另一方面还要安抚同学,因为我的同学也在看着我:你到底能不能说到做到啊……我用了大概半年时间去做这项艰难的工作,真是一点都不夸张,我妈因为这件事情半年不给我做饭,觉得我不是她儿子。”

足足花费了半年的时间,新东方才回到了没有家族成员的正常状态。而接下来的考验则是在线教育的布局。

丧失在线教育先机

2013年被称为在线教育元年。这一年,百度、腾讯、阿里、网易等大型互联网公司纷纷上线教育平台,这些手握技术和流量的互联网公司看好在线教育的市场前景,纷纷加大投入;大量的互联网教育创业公司涌现,仅2013年中国在线教育领域出现项目692个,投资案例共25笔,融资规模达1.97亿美元。

和这些后来者相比,新东方与互联网的结合起步很早,2000年就投资5000万创立的迅程(北京新东方迅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新东方全资子公司,负责运营新东方在线)。

新东方原本是最早做在线教育的一批机构,也是中国在线教育录播课和网校时代的亲历者,彼时行业还处于PC互联网时代,但经过十多年的摸索,新东方在线却始终没有将其业务做到符合新东方行业地位的水准,2014年新东方在线的营收仅占新东方总营收的3%-4%。

俞敏洪在新东方二十周年(2013年)接受采访时说道:“所有人都在庆祝感慨新东方二十年的不容易,只有一个人陷入焦虑和痛苦之中。因为我知道未来二十年新东方不好走,过去的成功跟未来没有任何关系。”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俞敏洪承认了新东方在线教育布局的不足。“2013年新东方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移动互联网给教育行业带来的挑战。这个挑战会持续到2014年乃至2015年。”

2015年前后,新东方突然处于崩溃状态,总收入每年仅增加百分之十几,而利润每年下降百分之十几。而新东方的竞争对手,好未来却以百分之几十的增速快速增长。

“新东方面临的这个困境,无疑是资本市场和新东方的结合,再加上我这样不够坚定地性格造成的。”俞敏洪后来反思道。

此后的几年里,新东方一直都没有停止在线上的发力。

2016年,新东方在线确定了重点投入K12业务的战略,并于当年成立东方优播。同年,腾讯加入新东方在线,为其带来巨大的线上流量优势。2017年3月,新东方在线完成拆分,在新三板挂牌,一年后摘牌。2019年,新东方在线在香港上市。

但新东方在线一直没有交出满意的答卷。截至2019年11月30日的中期业绩显示,新东方在线总净营收5.68亿元,同比增长19%,净亏损较上年同期的3618.5万元扩大为8751.6万元。相比上一财年同期由盈转亏,连续两个季度亏损。

不仅是整体业绩,在经营层面新东方在线业务也面临困境。半年报显示,新东方在线的付费学生人次为52.6万,去年同期为62.1万。K12教育业务付费学生人次为75.5万,去年同期为29.2万;学前教育业务付费学生人次为3.6万,去年同期为19.1万——除了K12业务,其他均出现下滑。

新东方在线的发展始终未能承接俞敏洪所期望的“双平台战略”。

俞敏洪说,“如果我历练成快刀斩乱麻的个性,再跟我的个性中好的一面结合起来,那么新东方的推动力、发展力可能会比现在好很多。”

但在新东方的变革阶段中,俞敏洪没能实现突破,新东方最终丧失了在线教育的先发优势。

“我最大的梦想就是把新东方放掉”

“俞敏洪长期睡眠不好,都是被创业期间的同学、亲戚、股东合伙人给闹得焦虑不安,至今没走出那个阴影。”李国庆这样评价。

2013年,俞敏洪接受优米网创始人王利芬访谈时说:”我最大的梦想,就是把新东方放掉,我恨不得从来没有做过新东方……”

主持人问:“等于说你奋斗这么多年,其实得到了一个你自己并不想要的结果?”

俞敏洪说:“对,就是这样的,百分之一百是这样的。”

今年3月,俞敏洪在某次直播中再度谈到退休:“我做企业到现在也没有太大兴趣。如果对做企业有兴趣的话,新东方应该比现在更大一点。疫情期间我已经在考虑自己退休和退休的时间。未来新东方应该会交给更加年轻的一代人去做。我会去做更多好玩的事情……热爱生命,比热爱能给你挣钱的机器要更加重要。”

俞敏洪谈退休

俞敏洪出过很多书,书名中出现过“痛苦”、“崩溃”、“绝望”、“孤独、失败与屈辱”等很多负面倾向严重的词语,最为平和的一本叫做《从容一生》。

30年里,他深度参与了中国民营教育改革,主导新东方起落浮沉,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地努力维系各方面的微妙关系。正如一枚硬币的两面,正面是新东方安全度过了这些冲突与动荡,反面则是错失了许多改革的良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