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沪苏通铁路开通,浅谈基建与交通对激活区域商业的重要性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沪苏通铁路开通,浅谈基建与交通对激活区域商业的重要性

它是世界上首座主跨超千米的公铁两用斜拉桥,未来还将是沪苏通铁路、通苏嘉甬铁路和锡通高速公路共用的过江通道。

文|锐裘

基建是激活城市商业的核心,沪苏通的建立,无疑加快长江三角洲一体化的进程,为相关城市创造更多被看见的机会。

最近包邮区的一大热事,当属“沪苏通”的正式官宣 —— 从上海到南通的沪苏通铁路的开通。铁路和汽车可由南通出发,向南过江,途经张家港、常熟、太仓,抵达上海。

其中,最具有看点,也是最重要的一段,是同时运载铁路与汽车,跨越长江的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

它是世界上首座主跨超千米的公铁两用斜拉桥,未来还将是沪苏通铁路、通苏嘉甬铁路和锡通高速公路共用的过江通道。

可能你会感到奇怪,为什么锐裘要说沪苏通这样的城市基建?

首先,我真心为身边那些家在南通等苏中地区,工作在上海的朋友高兴,以后回家探亲访友方便了很多!

要知道,南通距离上海并不远,甚至可以说“很近”。但在这之前,两城之间往返的路途,不论是开车还是铁路,都至少需要4、5个小时才能到达。

如今,沪苏通铁路的开通让上海虹桥至泰州、扬州最快运行时间分别为1小时48分钟、2小时22分钟,上海虹桥至太仓、常熟、张家港最快运行时间分别为32分钟、48分钟、53分钟。

南通到上海的路程效率,整整提速了60%,本就是重要枢纽的它终于也进入了上海1小时经济圈的玩家中了。

当然,更重要的是铁路贯通之后的各种经济发展机会。

发展区域经济,交通必然是先导。当基建和交通到位,就仿佛是血管疏通了,接下来,各种新机会也呼之欲出:小到个体的交易效率、人员流通、大到城市间的产业互通。从商业层面,我觉得有几个机会点:

1. 沪苏通沿途,文旅地产的机会

交通优势,将激活更多产业机会,其中一个就是区域文旅。举一个包邮区最近因交通和基建吃上红利的例子:杭州千岛湖。

曾经上海到千岛湖没有铁路,人们只能自驾或坐大巴,十分不方便。在2018年,千岛湖终于开通了高铁站,同时当地政府还干了一件事:在铁路站出口增设所有酒店的接驳车。此后,我身边周末节假日去千岛湖的朋友,肉眼可见地增多。

在沪苏通铁路沿线,一些公司已经成为先行一步,成为地方发展先行者。其中一个,就是复星集团。

△ 太仓复游城 效果图

结合沪苏通铁路的开通,复星正抓紧打造太仓复游城。复游城是全新度假综合体,将与刚开通的沪苏通铁路太仓南站连为一体。项目投资超百亿元,总建筑面积约129万平方米,包含阿尔卑斯冰雪世界和复游体育公园两大旅游核心IP,以及两个度假型酒店、欧洲风情小镇及国际生活社区等内容。

据集团官方,复游城项目的目标是帮助苏州和太仓打造升级版“文旅名片”,这也是复兴及三亚亚特兰蒂斯后推出的第二个大型旅游目的地,值得期待。

2. 枢纽城市的商业机会

作为一座二线城市,南通最近的新闻并不少。

除了沪苏通外,这里正在建设的另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上海的第三座机场。所以,在未来,南通在苏中地区的枢纽角色将明显提升。

可能关注文化商业圈的朋友会留意到另一条新闻:读库去年从北京搬离的库房,今年正式宣布落户南通了。

从《读库》官方消息看,创始人老六对南通库房所在园区及提供场地和设备都十分满意,这一小点也能看出南通这座城市的营商环境其实并不差,同时,政府对于发展新产业有着很高的包容度。

再说到熟悉的商业地产,其实这两年在南通的相关动作不小。除了2018年我们有报道过的万象城(可点击了解更多:《透过南通万象城开业,看新兴城市如何凭购物中心激活城市商业》),今年包括万达广场也进入这座城市。

接下来,南通作为作为交通大枢纽,将如何带动苏中、苏北区域纳入到苏南和上海的整体经济圈?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3. 人口流通:会有更多人选择“双城生活”吗?

关于这点,我想到的,未来或许不是二线城市人才流入上海,而是在上海的年轻人会选择双城生活。

前段时间,《三明治》创始人李老师写了一篇文章《编辑部的年轻人纷纷离开上海》,引起了一部分人的共鸣。

长江三角区的交通实在太发达,再加之无纸化办公、远程办公软件等线上办公方式的普及,已经有一部分特殊工种的人在思考是否搬到一个更舒服的城市,用更便宜的租金,换取更宜居的生活。

当需要回上海处理事情、工作、社交时,一天来回足以。

这一切都是长江三角洲极度便利的基础设施建设所带来的便利,它提供的是一座超级城市群从空间结构上的重构,也会影响覆盖区域里人的生活方式与生活空间。

总体来说,沪苏通铁路的贯通对于长三角地区发展及地区人民生活,都将带来各种新的想象力。

最后想结合这篇推文的主题,推荐一本书,叫《超级版图》。

这本书讲述全球互联互通、超级城市及新商业文明的崛起,作者提到,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保证城市间、各国间互联互通的前提,而建设大型基础建设之后的全球商业想象力不言而喻。其中,桥梁是城市间互联互通最基本的标志。

在这些基建的连通中,世界不再是国与国的拼图,而诸如长江三角洲、东京首都圈这种大城市圈里,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联系也必将越来越紧密。

△ 铁路基建充分发挥长三角城市圈的价值

整个世界是连接在一起的,世界,也越来越像互联网。那么是不是意味着,哪里还没有通网,哪里就仍存在新的产业升级机会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沪苏通铁路开通,浅谈基建与交通对激活区域商业的重要性

它是世界上首座主跨超千米的公铁两用斜拉桥,未来还将是沪苏通铁路、通苏嘉甬铁路和锡通高速公路共用的过江通道。

文|锐裘

基建是激活城市商业的核心,沪苏通的建立,无疑加快长江三角洲一体化的进程,为相关城市创造更多被看见的机会。

最近包邮区的一大热事,当属“沪苏通”的正式官宣 —— 从上海到南通的沪苏通铁路的开通。铁路和汽车可由南通出发,向南过江,途经张家港、常熟、太仓,抵达上海。

其中,最具有看点,也是最重要的一段,是同时运载铁路与汽车,跨越长江的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

它是世界上首座主跨超千米的公铁两用斜拉桥,未来还将是沪苏通铁路、通苏嘉甬铁路和锡通高速公路共用的过江通道。

可能你会感到奇怪,为什么锐裘要说沪苏通这样的城市基建?

首先,我真心为身边那些家在南通等苏中地区,工作在上海的朋友高兴,以后回家探亲访友方便了很多!

要知道,南通距离上海并不远,甚至可以说“很近”。但在这之前,两城之间往返的路途,不论是开车还是铁路,都至少需要4、5个小时才能到达。

如今,沪苏通铁路的开通让上海虹桥至泰州、扬州最快运行时间分别为1小时48分钟、2小时22分钟,上海虹桥至太仓、常熟、张家港最快运行时间分别为32分钟、48分钟、53分钟。

南通到上海的路程效率,整整提速了60%,本就是重要枢纽的它终于也进入了上海1小时经济圈的玩家中了。

当然,更重要的是铁路贯通之后的各种经济发展机会。

发展区域经济,交通必然是先导。当基建和交通到位,就仿佛是血管疏通了,接下来,各种新机会也呼之欲出:小到个体的交易效率、人员流通、大到城市间的产业互通。从商业层面,我觉得有几个机会点:

1. 沪苏通沿途,文旅地产的机会

交通优势,将激活更多产业机会,其中一个就是区域文旅。举一个包邮区最近因交通和基建吃上红利的例子:杭州千岛湖。

曾经上海到千岛湖没有铁路,人们只能自驾或坐大巴,十分不方便。在2018年,千岛湖终于开通了高铁站,同时当地政府还干了一件事:在铁路站出口增设所有酒店的接驳车。此后,我身边周末节假日去千岛湖的朋友,肉眼可见地增多。

在沪苏通铁路沿线,一些公司已经成为先行一步,成为地方发展先行者。其中一个,就是复星集团。

△ 太仓复游城 效果图

结合沪苏通铁路的开通,复星正抓紧打造太仓复游城。复游城是全新度假综合体,将与刚开通的沪苏通铁路太仓南站连为一体。项目投资超百亿元,总建筑面积约129万平方米,包含阿尔卑斯冰雪世界和复游体育公园两大旅游核心IP,以及两个度假型酒店、欧洲风情小镇及国际生活社区等内容。

据集团官方,复游城项目的目标是帮助苏州和太仓打造升级版“文旅名片”,这也是复兴及三亚亚特兰蒂斯后推出的第二个大型旅游目的地,值得期待。

2. 枢纽城市的商业机会

作为一座二线城市,南通最近的新闻并不少。

除了沪苏通外,这里正在建设的另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上海的第三座机场。所以,在未来,南通在苏中地区的枢纽角色将明显提升。

可能关注文化商业圈的朋友会留意到另一条新闻:读库去年从北京搬离的库房,今年正式宣布落户南通了。

从《读库》官方消息看,创始人老六对南通库房所在园区及提供场地和设备都十分满意,这一小点也能看出南通这座城市的营商环境其实并不差,同时,政府对于发展新产业有着很高的包容度。

再说到熟悉的商业地产,其实这两年在南通的相关动作不小。除了2018年我们有报道过的万象城(可点击了解更多:《透过南通万象城开业,看新兴城市如何凭购物中心激活城市商业》),今年包括万达广场也进入这座城市。

接下来,南通作为作为交通大枢纽,将如何带动苏中、苏北区域纳入到苏南和上海的整体经济圈?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3. 人口流通:会有更多人选择“双城生活”吗?

关于这点,我想到的,未来或许不是二线城市人才流入上海,而是在上海的年轻人会选择双城生活。

前段时间,《三明治》创始人李老师写了一篇文章《编辑部的年轻人纷纷离开上海》,引起了一部分人的共鸣。

长江三角区的交通实在太发达,再加之无纸化办公、远程办公软件等线上办公方式的普及,已经有一部分特殊工种的人在思考是否搬到一个更舒服的城市,用更便宜的租金,换取更宜居的生活。

当需要回上海处理事情、工作、社交时,一天来回足以。

这一切都是长江三角洲极度便利的基础设施建设所带来的便利,它提供的是一座超级城市群从空间结构上的重构,也会影响覆盖区域里人的生活方式与生活空间。

总体来说,沪苏通铁路的贯通对于长三角地区发展及地区人民生活,都将带来各种新的想象力。

最后想结合这篇推文的主题,推荐一本书,叫《超级版图》。

这本书讲述全球互联互通、超级城市及新商业文明的崛起,作者提到,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保证城市间、各国间互联互通的前提,而建设大型基础建设之后的全球商业想象力不言而喻。其中,桥梁是城市间互联互通最基本的标志。

在这些基建的连通中,世界不再是国与国的拼图,而诸如长江三角洲、东京首都圈这种大城市圈里,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联系也必将越来越紧密。

△ 铁路基建充分发挥长三角城市圈的价值

整个世界是连接在一起的,世界,也越来越像互联网。那么是不是意味着,哪里还没有通网,哪里就仍存在新的产业升级机会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