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专访|水文专家冉启华:长江流域会否重现1998年特大洪灾?需警惕第二轮强降水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专访|水文专家冉启华:长江流域会否重现1998年特大洪灾?需警惕第二轮强降水

“根据我现在看到的消息,长江流域还会有第二轮强降雨,其它流域如黄河、淮河等还说不准。”

长线沿线多地水位超历史记录。图片来源:新华社

记者 | 曹林华

编辑 | 赵孟

2020年7月13日,水利部副部长叶建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6月以来,我国南方地区暴雨洪水频繁发生,部分地区洪涝灾害严重。全国共有433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33条河流发生超历史洪水。

应急管理部统计,截至7月10日,今年以来洪涝灾害造成贵州、安徽等27省(区、市)3385人次受灾,141人死亡失踪,农作物受灾面积2983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695.9亿元。

尽管今年长江水位突破1998年历史值,整体受灾程度在下降,但仍不能排除极端事件发生。今年3月份,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表示,今年长江流域水文气象年景差,极端气象水文事件可能多发。

公众普通关心的是,极端气象会不会导致发生类似于1998年的特大洪灾?7月13日,界面新闻专访浙江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研究所所长冉启华教授。他表示,受全球气候影响,长江流域还会有第二轮强降雨,虽然中国河湖调蓄能力在提高,未来仍需要预防“小堤大灾”。

长江流域还会有第二轮强降雨

界面新闻:自今年5月起,广西、贵州、重庆、湖北、江西等地先后发生洪灾,为什么会这么大范围爆发洪灾?

冉启华: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化,因为今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导致极端气候事件变多,在我国具体的体现就是从5月开始的江南地区降雨偏多,而且降雨带停留在同一个地方不动,所以导致降雨量偏大,引发洪灾。

界面新闻:跟长江流域生态恶化有关系么?

冉启华:这跟生态长江流域生态恶化没有什么关系,主要是气候变化的影响。生态在这里其实是一个被动的被影响的过程。

界面新闻:今年3月份,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表示,今年长江流域水文气象年景差,极端气象水文事件可能多发。据你对当下情况的研究, 你觉得最极端的情况会是什么?

冉启华:长江沿岸已经下了一个多月的雨,最极端的情况也许还会再下一个月的雨。如果真是如此的话,沿岸的防洪压力就会非常大。这种极端情况发生,那就不是普通流域性大洪水,而是黑天鹅事件,非常罕见,也非常极端。目前我们还是只能说今年发生大水的机率偏大,没有办法预测准确的变化。

界面新闻:有分析称,根据拉尼娜(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正好相反)对比数据分析,今年夏季的洪涝才刚刚开始?

冉启华:根据我现在看到的消息,长江流域还会有第二轮强降雨,其它流域如黄河、淮河等还说不准。

界面新闻:现在水位已经达到峰值,如果再下一个月,会是什么局面?

冉启华:如果真的发生这样的极端事件,整个长江沿岸的防洪能力都会受到极大的考验,甚至有可能会被迫采取分洪这样的非常手段。

防洪要做到统一协调

界面新闻:尽管今年长江水位突破1998年历史值,但好像受灾程度在下降,为什么?

冉启华:是的,这是因为水利工程和我们的防洪体系在起作用。虽然今年水情超过1998年,但因为有以三峡工程为代表的一系列防洪工程措施,目前没有感受到太强的损失,哪怕像武汉,市民生活也未受到真正的洪灾影响,目前看来最多就是不能去江边的公园。这些非常清楚说明,防洪工程在保护沿岸城市和居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界面新闻:从1998年至2020年,22年过去,我国河湖调蓄能力应该提高了不少,这是否是受灾程度下降的原因?

冉启华:水利工程多了,人为可以干预的库容多了,调蓄能力显然增加。长江流域有一系列大型水利工程,有以三峡工程为代表的定海神针在,长江流域的防洪就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同时,由于长江中下游沿岸的堤防工程作用,长江流域整体河道防洪能力与1998年相比有很大的提升。结合起来,从上游到下游,从水库到堤防,最终结果就是整个长江流域的整体防洪能力有很大的提升。

界面新闻:河湖调蓄能力是否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

冉启华:目前,全国的大江大河发洪水已经很少出现人员伤亡了,这从一方面说明了我们的河湖调蓄能力有了很好的提升。但这并不是说已经没有可改进的地方。比如对水生动物的影响,长江主流和鄱阳湖、洞庭湖等河湖之间的连通关系是不是最佳,还有可调整的余地。

对防洪来讲,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做到全流域的统一规划、统一协调。现在有些还是行政区划,安徽是安徽,浙江是浙江,江西是江西,但实际上,水流是不管你行政区划的。防洪一定要考虑上下游的问题,如果水库泄洪泄晚了,上游就会被淹,泄洪泄早了或时机不对,下游的防洪压力就很大。所以一定需要整个流域统一规划。现在的制度还是带有比较重的行政区划特点,在我个人看来,不太适合水利这种特殊防灾情况。水是上下流动的,不能光看一个地方。

界面新闻:如果没有统一的调度,是不是会人为的造成洪峰叠加?

冉启华:有可能造成这种情况,实际上统一的调度目的就是要把洪峰尽可能消除下去。

界面新闻:长江委不就是在负责统一调度吗?

冉启华:理论上来讲,我们国家有八个大的流域委员会,分别负责管理我国的八条大江大河。但实际操作层面来讲,流域委员会并不能统一管理辖区内所有的水库和其他防洪工程。长江委这几年一直在致力于将更多的流域内水库和防洪工程纳入统一调度的范畴,但是还没有能够做到百分之百纳入管理。另外,行业利益、行政区块都可能导致统一调度难以实施。

要预防“小堤大灾”

界面新闻:现在主要预防“小堤大灾”,为什么中小河流会成为防洪中最弱的一环?

冉启华:这是因为国家优先治理大江大河。从国家层面来讲,先把大江大河、主干流防洪能力提升上去,然后再推进中小河流的治理,顺序显然是对的。实际上,水利部已经投入很大力度在推进中小河流的治理。

界面新闻:上世纪70年代,旱灾比洪灾大,90年代,水灾比旱灾厉害,21世纪,水灾居高不下,旱灾也在上升,现在交替并发,这是有什么规律么?

冉启华:我们原来常说气候变暖,现在学界基本不说气候变暖或气候变冷,我们有把握的说法是气候变化。整体来说,气候变化导致极端水文事件增多,也就是说极端的干旱和极端的水灾都比原来更多了。

界面新闻:虽然我国河湖调蓄能力在提高,但具有蓄洪功能的湖泊在萎缩,这是不是加剧了洪水泛滥?

冉启华:肯定会有影响,特别是局部的防洪能力。因为湖泊的存在,本身就是调蓄能力的一部分。

界面新闻:长江河床变深的现象有没有得到治理?河床变深对防洪有什么影响?

冉启华:三峡投入运行以后,下泄的清水让下游的河道发生冲刷,河床变深。河道刷深,增加了河道行洪能力,对减少洪灾有很大的作用,实际上,2010年和2012年长江洪峰都超过1998年,但是1998年整个长江流域淹得很严重,而2010年和2012年基本没有大的影响。虽然主要是三峡工程等的调峰效果,但是河床变深也对减少洪灾起到了作用。

界面新闻:洪水泛滥,给我们最大的警示是什么?

冉启华:客观来讲,分几个层面。大的来说,要人水和谐,应该给河流空间,社会的发展不能总是去挤压河道。但是社会发展,人对土地的需求是增加的,怎样达到一个平衡,这体现了管理者的智慧。

其次,尽管我国的大江大河防洪能力已经有了整体提升,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前10年没有发生大的水灾,就觉得水利工程不需要了,这个观念不能要。我个人的观点是,从国家层面到地方政府,再到个体老百姓,都有(轻视水利工程)这个苗头。大家一定要认识到,之所以没有发大水,就是因为水利工程和水利部门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专访|水文专家冉启华:长江流域会否重现1998年特大洪灾?需警惕第二轮强降水

“根据我现在看到的消息,长江流域还会有第二轮强降雨,其它流域如黄河、淮河等还说不准。”

长线沿线多地水位超历史记录。图片来源:新华社

记者 | 曹林华

编辑 | 赵孟

2020年7月13日,水利部副部长叶建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6月以来,我国南方地区暴雨洪水频繁发生,部分地区洪涝灾害严重。全国共有433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33条河流发生超历史洪水。

应急管理部统计,截至7月10日,今年以来洪涝灾害造成贵州、安徽等27省(区、市)3385人次受灾,141人死亡失踪,农作物受灾面积2983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695.9亿元。

尽管今年长江水位突破1998年历史值,整体受灾程度在下降,但仍不能排除极端事件发生。今年3月份,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表示,今年长江流域水文气象年景差,极端气象水文事件可能多发。

公众普通关心的是,极端气象会不会导致发生类似于1998年的特大洪灾?7月13日,界面新闻专访浙江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研究所所长冉启华教授。他表示,受全球气候影响,长江流域还会有第二轮强降雨,虽然中国河湖调蓄能力在提高,未来仍需要预防“小堤大灾”。

长江流域还会有第二轮强降雨

界面新闻:自今年5月起,广西、贵州、重庆、湖北、江西等地先后发生洪灾,为什么会这么大范围爆发洪灾?

冉启华: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化,因为今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导致极端气候事件变多,在我国具体的体现就是从5月开始的江南地区降雨偏多,而且降雨带停留在同一个地方不动,所以导致降雨量偏大,引发洪灾。

界面新闻:跟长江流域生态恶化有关系么?

冉启华:这跟生态长江流域生态恶化没有什么关系,主要是气候变化的影响。生态在这里其实是一个被动的被影响的过程。

界面新闻:今年3月份,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表示,今年长江流域水文气象年景差,极端气象水文事件可能多发。据你对当下情况的研究, 你觉得最极端的情况会是什么?

冉启华:长江沿岸已经下了一个多月的雨,最极端的情况也许还会再下一个月的雨。如果真是如此的话,沿岸的防洪压力就会非常大。这种极端情况发生,那就不是普通流域性大洪水,而是黑天鹅事件,非常罕见,也非常极端。目前我们还是只能说今年发生大水的机率偏大,没有办法预测准确的变化。

界面新闻:有分析称,根据拉尼娜(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正好相反)对比数据分析,今年夏季的洪涝才刚刚开始?

冉启华:根据我现在看到的消息,长江流域还会有第二轮强降雨,其它流域如黄河、淮河等还说不准。

界面新闻:现在水位已经达到峰值,如果再下一个月,会是什么局面?

冉启华:如果真的发生这样的极端事件,整个长江沿岸的防洪能力都会受到极大的考验,甚至有可能会被迫采取分洪这样的非常手段。

防洪要做到统一协调

界面新闻:尽管今年长江水位突破1998年历史值,但好像受灾程度在下降,为什么?

冉启华:是的,这是因为水利工程和我们的防洪体系在起作用。虽然今年水情超过1998年,但因为有以三峡工程为代表的一系列防洪工程措施,目前没有感受到太强的损失,哪怕像武汉,市民生活也未受到真正的洪灾影响,目前看来最多就是不能去江边的公园。这些非常清楚说明,防洪工程在保护沿岸城市和居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界面新闻:从1998年至2020年,22年过去,我国河湖调蓄能力应该提高了不少,这是否是受灾程度下降的原因?

冉启华:水利工程多了,人为可以干预的库容多了,调蓄能力显然增加。长江流域有一系列大型水利工程,有以三峡工程为代表的定海神针在,长江流域的防洪就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同时,由于长江中下游沿岸的堤防工程作用,长江流域整体河道防洪能力与1998年相比有很大的提升。结合起来,从上游到下游,从水库到堤防,最终结果就是整个长江流域的整体防洪能力有很大的提升。

界面新闻:河湖调蓄能力是否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

冉启华:目前,全国的大江大河发洪水已经很少出现人员伤亡了,这从一方面说明了我们的河湖调蓄能力有了很好的提升。但这并不是说已经没有可改进的地方。比如对水生动物的影响,长江主流和鄱阳湖、洞庭湖等河湖之间的连通关系是不是最佳,还有可调整的余地。

对防洪来讲,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做到全流域的统一规划、统一协调。现在有些还是行政区划,安徽是安徽,浙江是浙江,江西是江西,但实际上,水流是不管你行政区划的。防洪一定要考虑上下游的问题,如果水库泄洪泄晚了,上游就会被淹,泄洪泄早了或时机不对,下游的防洪压力就很大。所以一定需要整个流域统一规划。现在的制度还是带有比较重的行政区划特点,在我个人看来,不太适合水利这种特殊防灾情况。水是上下流动的,不能光看一个地方。

界面新闻:如果没有统一的调度,是不是会人为的造成洪峰叠加?

冉启华:有可能造成这种情况,实际上统一的调度目的就是要把洪峰尽可能消除下去。

界面新闻:长江委不就是在负责统一调度吗?

冉启华:理论上来讲,我们国家有八个大的流域委员会,分别负责管理我国的八条大江大河。但实际操作层面来讲,流域委员会并不能统一管理辖区内所有的水库和其他防洪工程。长江委这几年一直在致力于将更多的流域内水库和防洪工程纳入统一调度的范畴,但是还没有能够做到百分之百纳入管理。另外,行业利益、行政区块都可能导致统一调度难以实施。

要预防“小堤大灾”

界面新闻:现在主要预防“小堤大灾”,为什么中小河流会成为防洪中最弱的一环?

冉启华:这是因为国家优先治理大江大河。从国家层面来讲,先把大江大河、主干流防洪能力提升上去,然后再推进中小河流的治理,顺序显然是对的。实际上,水利部已经投入很大力度在推进中小河流的治理。

界面新闻:上世纪70年代,旱灾比洪灾大,90年代,水灾比旱灾厉害,21世纪,水灾居高不下,旱灾也在上升,现在交替并发,这是有什么规律么?

冉启华:我们原来常说气候变暖,现在学界基本不说气候变暖或气候变冷,我们有把握的说法是气候变化。整体来说,气候变化导致极端水文事件增多,也就是说极端的干旱和极端的水灾都比原来更多了。

界面新闻:虽然我国河湖调蓄能力在提高,但具有蓄洪功能的湖泊在萎缩,这是不是加剧了洪水泛滥?

冉启华:肯定会有影响,特别是局部的防洪能力。因为湖泊的存在,本身就是调蓄能力的一部分。

界面新闻:长江河床变深的现象有没有得到治理?河床变深对防洪有什么影响?

冉启华:三峡投入运行以后,下泄的清水让下游的河道发生冲刷,河床变深。河道刷深,增加了河道行洪能力,对减少洪灾有很大的作用,实际上,2010年和2012年长江洪峰都超过1998年,但是1998年整个长江流域淹得很严重,而2010年和2012年基本没有大的影响。虽然主要是三峡工程等的调峰效果,但是河床变深也对减少洪灾起到了作用。

界面新闻:洪水泛滥,给我们最大的警示是什么?

冉启华:客观来讲,分几个层面。大的来说,要人水和谐,应该给河流空间,社会的发展不能总是去挤压河道。但是社会发展,人对土地的需求是增加的,怎样达到一个平衡,这体现了管理者的智慧。

其次,尽管我国的大江大河防洪能力已经有了整体提升,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前10年没有发生大的水灾,就觉得水利工程不需要了,这个观念不能要。我个人的观点是,从国家层面到地方政府,再到个体老百姓,都有(轻视水利工程)这个苗头。大家一定要认识到,之所以没有发大水,就是因为水利工程和水利部门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