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便利店造梦:气象大数据背后有网红IP大生意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便利店造梦:气象大数据背后有网红IP大生意

如果说决定一家便利店寿命主要原因,除了选址,可能就是对天气变化应对能力了。

文|科技边角料

俗话说,便利店是“看天吃饭”的行当,酸奶、面包、盒饭等短保质期食品饮料占据营收和利润的绝对多数,如果忽视天气变化导致滞销甚至废弃,损失显而易见,核心品类经营能力的微小差距,在时间和门店规模的乘数效应下会被放大到天文数字。如果能提前投资气象数据挖掘,甚至能打造出网红IP产品,大概率能在天气的变幻无常中抢得先机。

资料显示,711便利店系统每天固定5次收集天气动态信息,日本所有 711 门店都依赖店内的计算机联机系统进行管理。中国便利蜂每天收集的天气信息频次和范围更高,挖掘气象大数据成为眼下便利店能否成功出圈的重要指标之一。

西方经济学中有条德尔菲气象定律:气象投入与产出比为1:98,即企业在气象信息上投资1元,便可以得到98元的回报。流通类商品销售额的65%取决于天气,天气直接影响人的生理、心理,支配他们的消费行为。可见如果店主事先知道天气走势,在生产、采购、销售计划中考虑到气象因素,趋利避害,不仅能避免损失,还可变成在竞争中的优势。

众所周知,便利店在春夏秋冬的订货策略大不同,此外忽冷忽热的天气也会影响选品节奏。比如夏天啤酒冷饮的订货量要增加,冬天则是关东煮、热咖啡、暖宝宝卖得更好,下小雨要提前备伞,大雨则要多准备雨衣和拖鞋等等,天气变化也会影响人们的饮食偏好。

值得一提的是,便利蜂发现气象数据中和销售额相关性最大的是温度,比如每年7、8月是全年销售最好的月份,温度上升会带动店内冷饮、热餐、小吃、啤酒等品类需求快速增长。气温每升高1℃,门店日销售额会提升3%-5%。

此外,同样的天气状况对不同门店影响也不尽相同。比如下雨、刮大风时,门店要降低远距离顾客到店的预期,但近距离顾客到店的概率却会增加。如果在暴雨天,马路边的门店要减少鲜食订货,但位于写字楼和社区内部的门店却要增加订货。

便利蜂之所以对气象大数据如此顶真,源于其几乎所有决策都由数据和算法确定,中央大脑形成各种业务决策,作为执行依据,业务链条上的所有人员只需要按照软件提示的策略执行。通过对生产、物流、门店和消费者在内的全链路数字化,降低便利店日常经营决策中人的不确定因素,实现“系统管店”。

资料显示,为了管理全国范围内的1500多家门店运营,便利蜂中央系统每天实时抓取19个城市未来15天的气象数据和同期历史数据,包括最高温度、最低温度、风力、湿度、降雨降雪概率、空气质量等多个维度,颗粒度最小细分到小时级,这比7-11每天收集5次天气信息频次和范围还要高。

这些海量气象数据可能会被归纳合并,如气温、是否降雨降雪、风力等可以组合成适宜出行指数。连同其他变量共同输入系统,便利蜂系统再根据模型计算的结果向全国1500多家门店下达经营指令,构成了便利蜂对天气大数据算法的超前把控,进而选择更适宜时令的商品。

比如夏天高温消费者喜欢酸爽,便利蜂卖金汤鱼片、鸡丝凉面;冬天嗜辣,主打菜就换成香辣鱼块、什锦冒菜。在每款菜中,便利蜂都会设定酸、辣、甜、咸等量化指标,研发人员则根据未来的天气变化来调整含糖量、含盐量和辣度等指标。除此精细化的天气选品,也可以得出为什么现在很多网红品入住便利蜂,

对便利店来说,借助气象大数据可以通过分析不同气象条件下消费者购买偏好,结合精细化站点及格点预报,提供销售预测、广告营销等商品气象服务,除了实现降本增效,再加上便利店是城市生活方式的缩影,很容易成为文娱产品与用户对话交流的第三空间,结合沉淀气象大数据,后续推出更多网红IP营销算水到渠成。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便利店造梦:气象大数据背后有网红IP大生意

如果说决定一家便利店寿命主要原因,除了选址,可能就是对天气变化应对能力了。

文|科技边角料

俗话说,便利店是“看天吃饭”的行当,酸奶、面包、盒饭等短保质期食品饮料占据营收和利润的绝对多数,如果忽视天气变化导致滞销甚至废弃,损失显而易见,核心品类经营能力的微小差距,在时间和门店规模的乘数效应下会被放大到天文数字。如果能提前投资气象数据挖掘,甚至能打造出网红IP产品,大概率能在天气的变幻无常中抢得先机。

资料显示,711便利店系统每天固定5次收集天气动态信息,日本所有 711 门店都依赖店内的计算机联机系统进行管理。中国便利蜂每天收集的天气信息频次和范围更高,挖掘气象大数据成为眼下便利店能否成功出圈的重要指标之一。

西方经济学中有条德尔菲气象定律:气象投入与产出比为1:98,即企业在气象信息上投资1元,便可以得到98元的回报。流通类商品销售额的65%取决于天气,天气直接影响人的生理、心理,支配他们的消费行为。可见如果店主事先知道天气走势,在生产、采购、销售计划中考虑到气象因素,趋利避害,不仅能避免损失,还可变成在竞争中的优势。

众所周知,便利店在春夏秋冬的订货策略大不同,此外忽冷忽热的天气也会影响选品节奏。比如夏天啤酒冷饮的订货量要增加,冬天则是关东煮、热咖啡、暖宝宝卖得更好,下小雨要提前备伞,大雨则要多准备雨衣和拖鞋等等,天气变化也会影响人们的饮食偏好。

值得一提的是,便利蜂发现气象数据中和销售额相关性最大的是温度,比如每年7、8月是全年销售最好的月份,温度上升会带动店内冷饮、热餐、小吃、啤酒等品类需求快速增长。气温每升高1℃,门店日销售额会提升3%-5%。

此外,同样的天气状况对不同门店影响也不尽相同。比如下雨、刮大风时,门店要降低远距离顾客到店的预期,但近距离顾客到店的概率却会增加。如果在暴雨天,马路边的门店要减少鲜食订货,但位于写字楼和社区内部的门店却要增加订货。

便利蜂之所以对气象大数据如此顶真,源于其几乎所有决策都由数据和算法确定,中央大脑形成各种业务决策,作为执行依据,业务链条上的所有人员只需要按照软件提示的策略执行。通过对生产、物流、门店和消费者在内的全链路数字化,降低便利店日常经营决策中人的不确定因素,实现“系统管店”。

资料显示,为了管理全国范围内的1500多家门店运营,便利蜂中央系统每天实时抓取19个城市未来15天的气象数据和同期历史数据,包括最高温度、最低温度、风力、湿度、降雨降雪概率、空气质量等多个维度,颗粒度最小细分到小时级,这比7-11每天收集5次天气信息频次和范围还要高。

这些海量气象数据可能会被归纳合并,如气温、是否降雨降雪、风力等可以组合成适宜出行指数。连同其他变量共同输入系统,便利蜂系统再根据模型计算的结果向全国1500多家门店下达经营指令,构成了便利蜂对天气大数据算法的超前把控,进而选择更适宜时令的商品。

比如夏天高温消费者喜欢酸爽,便利蜂卖金汤鱼片、鸡丝凉面;冬天嗜辣,主打菜就换成香辣鱼块、什锦冒菜。在每款菜中,便利蜂都会设定酸、辣、甜、咸等量化指标,研发人员则根据未来的天气变化来调整含糖量、含盐量和辣度等指标。除此精细化的天气选品,也可以得出为什么现在很多网红品入住便利蜂,

对便利店来说,借助气象大数据可以通过分析不同气象条件下消费者购买偏好,结合精细化站点及格点预报,提供销售预测、广告营销等商品气象服务,除了实现降本增效,再加上便利店是城市生活方式的缩影,很容易成为文娱产品与用户对话交流的第三空间,结合沉淀气象大数据,后续推出更多网红IP营销算水到渠成。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