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自查、抽查,消费贷违规入市被监管盯上,从业者:被查到的都是做得太简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自查、抽查,消费贷违规入市被监管盯上,从业者:被查到的都是做得太简陋

严控消费贷资金进入股市并不容易。

文|消金界

一边是银行消费贷费率打折信息的狂轰滥炸,一边是高涨的股市行情,加之朋友圈晒收益截图的刺激,很多人动起了用消费贷炒股的念头。

这样的情形似曾相识。2015年股市牛市的时候,消费贷流入股市,曾埋下隐患。

消金界了解到,某银行就曾以“工会卡”的形式,给信用高的特定人群高额授信,最高达X万元,且利率很低。他们当中,套现炒股者不在少数。

一位参与者向消金界表示,股市暴跌,由牛入熊,他被高位套牢。割肉心疼,但信用卡的钱又不能不还,于是乎,在之后的几年时间里,他把工资的大部分都用来还贷。

这样的案例在上海并不鲜见。

“前辈”们解没解套还不知道,新“韭菜”又前仆后继地准备“贷款炒股”。

监管看在眼里,并及时出手制止,多次表态要严厉打击消费贷混进股市行为。

多位业内人士对消金界表示,这次对严防消费贷进入股市,监管是要动真格的。

消金界了解到,目前在监管通知下,银行内部正在进行“三查”,重点是涉及“资金使用用途”的贷后检查,而且并不限于某个地域,几乎所有层级的银行都在进行自查。

但是在与行业人士交流的时候,这些从业者也坦言,杜绝消费贷进入股市并没有那么容易,存在诸多难点。

监管严查

其实“三查”制度是银行的一个常规制度,是指贷前调查、贷中审查和贷后检查。之所以强调贷后检查,是因为贷后检查涉及对资金实际用途的监控。

这个问题上,银行很多时候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客户经理王卫表示,“很简单,只要风控的每个环节都严格,那量就起不来了。”

而且站在客户经理的角度,按照现在的政策,只要不收取客户的费用,不弄虚作假,即使发现资金挪用的问题,也不会处罚到客户经理层面,监管只会罚银行。

客户经理更在乎的是把逾期控制好,准确掌握客户的信息,一旦逾期了方便催收。

但是现在,监管越来越不能容忍银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

据消金界不完全统计,近来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北京银行、兴业银行的地方分行,都因“三查”不到位、个贷被挪用受到了当地银保监局的处罚。

其实,根据最近监管的表态,不难理解银保监局对“三查”,尤其是贷后检查的重视。

先看央行层面。

7月10日,在2020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央行货币政策司副司长郭凯表示,疫情发生以来,央行货币政策的第一个主线就是正常的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通过总量、价格、结构工具来提供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在总量上,会适度宽松,在价格上,引导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但是不会让利率过低,因为利率过低就会出现套利行为,资金可能会流向不应该流向的领域。

以普惠小微贷为例,2020年前五个月,普惠小微贷增速很快,截至5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是12.9万亿,同比增长了25.4%,增速高于人民币各项贷款的增速12.2个百分点。

前五个月增加的普惠小微贷款是1.4万亿,同比多增长了5381亿元,5月份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的平均利率是5.23%,比上年末下降了0.65个百分点。普惠小微贷款已经支持了2863万户的小微经营主体,同比增长了21%。

现在很多银行的小微经营贷是和大额消费贷放在一起推广的,主要的目标客户就是小微企业主。

站在央行层面,释放如此巨量的资金,肯定是希望流入实际经营,稳住就业,而不是流向股市、房市。

加强资金流向监管也是题中之意。

银保监会的表态则比央行更为直接,在7月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在谈到今年面临的风险与挑战的时候,提到部分市场乱象有所反弹,其中就包括部分资金违规流入股市、房市,推高资产泡沫。

同时,银保监会表示要深入开展市场乱象整治“回头看”,依法严厉打击资金空转和违规套利行为。

从相关的表述看,银保监会将强化资金流向监管,规范跨市场资金往来和业务合作,严禁银行保险机构违规参与场外配资,严查乱加杠杆和投机炒作行为。

监控难

但是,严控消费贷资金进入股市并不容易。

一位股份制银行的客户经理对消金界表示,“在制度上肯定一直管得很严,但被查到的,都是因为做的太简陋了。”

他举例称,如果有人在招商银行贷款,而直接通过招商证券入市,“那肯定就凉凉了,这种银行通过系统是能监控到的。”

“只要手段不是太简陋,办法总是有的,能提供‘合理的’消费凭证,就没问题。”

目前,已经有很多银行开始抽查消费贷使用情况,要求用户提供发票、转账记录等消费凭证。

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一位贷款中介对消金界表示,监控资金的实际用途也很难。正常贷款放下来之后,肯定是放到第三方受托支付那里,但是客户可以让第三方支付转给一个与自己没有任何经济交往的朋友,然后再让这个朋友转给自己,这样贷款就能回流到客户卡上。

“除非能做到实时监控,否则这种操作很难被察觉。”这位中介说到。

另外,很多中介会建议客户取现金使用,一旦流到现金环节,资金链就断开,基本就脱离了监控。

对付这样的“伎俩”,银行也不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只是成本太高。

比如,工商银行的融e借,作为一个信用消费贷产品,额度比较高。

消金界了解到,在贷款资金用途监管上,工商银行杭州分行的金融科技部门,开发了一套“融e借资金监控系统”,具体监控方式是定期调取辖区内融e借客户贷款信息数据,导入资金监控系统,通过客户号和借款资金金额为索引,在客户交易明细日志中,捕捉敏感交易信息,监控融e借客户贷款金额不合规使用的行为。

投产以来,该系统已检测出多起资金违规使用的情况,帮助银行做到了资金的贷后管理。

但是,一个非常的现实的问题是,几家银行能有这样的技术实力呢?

对于银行而言,这又变成了一个目标和成本的财务管理问题。而在被监管处罚与提高信贷业务收益的矛盾上,不也是同样的问题吗?

王卫认为,“除非能做到银行数据和证券数据打通,银行既有数据也有技术能力去监控,否则很难杜绝消费贷资金流向股市。”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自查、抽查,消费贷违规入市被监管盯上,从业者:被查到的都是做得太简陋

严控消费贷资金进入股市并不容易。

文|消金界

一边是银行消费贷费率打折信息的狂轰滥炸,一边是高涨的股市行情,加之朋友圈晒收益截图的刺激,很多人动起了用消费贷炒股的念头。

这样的情形似曾相识。2015年股市牛市的时候,消费贷流入股市,曾埋下隐患。

消金界了解到,某银行就曾以“工会卡”的形式,给信用高的特定人群高额授信,最高达X万元,且利率很低。他们当中,套现炒股者不在少数。

一位参与者向消金界表示,股市暴跌,由牛入熊,他被高位套牢。割肉心疼,但信用卡的钱又不能不还,于是乎,在之后的几年时间里,他把工资的大部分都用来还贷。

这样的案例在上海并不鲜见。

“前辈”们解没解套还不知道,新“韭菜”又前仆后继地准备“贷款炒股”。

监管看在眼里,并及时出手制止,多次表态要严厉打击消费贷混进股市行为。

多位业内人士对消金界表示,这次对严防消费贷进入股市,监管是要动真格的。

消金界了解到,目前在监管通知下,银行内部正在进行“三查”,重点是涉及“资金使用用途”的贷后检查,而且并不限于某个地域,几乎所有层级的银行都在进行自查。

但是在与行业人士交流的时候,这些从业者也坦言,杜绝消费贷进入股市并没有那么容易,存在诸多难点。

监管严查

其实“三查”制度是银行的一个常规制度,是指贷前调查、贷中审查和贷后检查。之所以强调贷后检查,是因为贷后检查涉及对资金实际用途的监控。

这个问题上,银行很多时候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客户经理王卫表示,“很简单,只要风控的每个环节都严格,那量就起不来了。”

而且站在客户经理的角度,按照现在的政策,只要不收取客户的费用,不弄虚作假,即使发现资金挪用的问题,也不会处罚到客户经理层面,监管只会罚银行。

客户经理更在乎的是把逾期控制好,准确掌握客户的信息,一旦逾期了方便催收。

但是现在,监管越来越不能容忍银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

据消金界不完全统计,近来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北京银行、兴业银行的地方分行,都因“三查”不到位、个贷被挪用受到了当地银保监局的处罚。

其实,根据最近监管的表态,不难理解银保监局对“三查”,尤其是贷后检查的重视。

先看央行层面。

7月10日,在2020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央行货币政策司副司长郭凯表示,疫情发生以来,央行货币政策的第一个主线就是正常的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通过总量、价格、结构工具来提供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在总量上,会适度宽松,在价格上,引导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但是不会让利率过低,因为利率过低就会出现套利行为,资金可能会流向不应该流向的领域。

以普惠小微贷为例,2020年前五个月,普惠小微贷增速很快,截至5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是12.9万亿,同比增长了25.4%,增速高于人民币各项贷款的增速12.2个百分点。

前五个月增加的普惠小微贷款是1.4万亿,同比多增长了5381亿元,5月份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的平均利率是5.23%,比上年末下降了0.65个百分点。普惠小微贷款已经支持了2863万户的小微经营主体,同比增长了21%。

现在很多银行的小微经营贷是和大额消费贷放在一起推广的,主要的目标客户就是小微企业主。

站在央行层面,释放如此巨量的资金,肯定是希望流入实际经营,稳住就业,而不是流向股市、房市。

加强资金流向监管也是题中之意。

银保监会的表态则比央行更为直接,在7月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在谈到今年面临的风险与挑战的时候,提到部分市场乱象有所反弹,其中就包括部分资金违规流入股市、房市,推高资产泡沫。

同时,银保监会表示要深入开展市场乱象整治“回头看”,依法严厉打击资金空转和违规套利行为。

从相关的表述看,银保监会将强化资金流向监管,规范跨市场资金往来和业务合作,严禁银行保险机构违规参与场外配资,严查乱加杠杆和投机炒作行为。

监控难

但是,严控消费贷资金进入股市并不容易。

一位股份制银行的客户经理对消金界表示,“在制度上肯定一直管得很严,但被查到的,都是因为做的太简陋了。”

他举例称,如果有人在招商银行贷款,而直接通过招商证券入市,“那肯定就凉凉了,这种银行通过系统是能监控到的。”

“只要手段不是太简陋,办法总是有的,能提供‘合理的’消费凭证,就没问题。”

目前,已经有很多银行开始抽查消费贷使用情况,要求用户提供发票、转账记录等消费凭证。

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一位贷款中介对消金界表示,监控资金的实际用途也很难。正常贷款放下来之后,肯定是放到第三方受托支付那里,但是客户可以让第三方支付转给一个与自己没有任何经济交往的朋友,然后再让这个朋友转给自己,这样贷款就能回流到客户卡上。

“除非能做到实时监控,否则这种操作很难被察觉。”这位中介说到。

另外,很多中介会建议客户取现金使用,一旦流到现金环节,资金链就断开,基本就脱离了监控。

对付这样的“伎俩”,银行也不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只是成本太高。

比如,工商银行的融e借,作为一个信用消费贷产品,额度比较高。

消金界了解到,在贷款资金用途监管上,工商银行杭州分行的金融科技部门,开发了一套“融e借资金监控系统”,具体监控方式是定期调取辖区内融e借客户贷款信息数据,导入资金监控系统,通过客户号和借款资金金额为索引,在客户交易明细日志中,捕捉敏感交易信息,监控融e借客户贷款金额不合规使用的行为。

投产以来,该系统已检测出多起资金违规使用的情况,帮助银行做到了资金的贷后管理。

但是,一个非常的现实的问题是,几家银行能有这样的技术实力呢?

对于银行而言,这又变成了一个目标和成本的财务管理问题。而在被监管处罚与提高信贷业务收益的矛盾上,不也是同样的问题吗?

王卫认为,“除非能做到银行数据和证券数据打通,银行既有数据也有技术能力去监控,否则很难杜绝消费贷资金流向股市。”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