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沟村幅员2.86平方公里,村民1148户、3616人。近年来,村集体依托“竹编艺术之乡”、国家4A级景区国际竹艺城等优势资源,发挥返乡农民工经营管理优势,通过承接劳务、服务企业、兴办民宿等方式,2019年实现集体经济收入16万元。

一、主要做法
(一)立足竹资源,能人领办公司创收。村“两委”立足本村竹林、竹编资源,委托农民工村党支部书记赵小建牵头成立青神“莺初兰沟”旅游服务管理公司。村集体整合村办公楼、集体土地、资金等入股公司,占股46%,量化给26户贫困户占股5%,吸纳有资金、有管理经验的14名返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等集资24.5万元入股,占股49%。
(二)深挖竹潜力,赚取劳务收益分红。村“两委”抓住竹艺小镇建设、竹博会筹办等契机,依托集体组织80多名富余劳动力,承接政府竹艺小镇道路绿化维护、园林绿化、物业管理、垃圾清运等业务。2019年集体扣除劳务、设备等费用,赚取劳务收入10万余元,村集体按46%比例分红收入4.6万元。
(三)依托竹建筑,收取企业项目介绍费。村“两委”围绕竹编产业园建设,发展“重竹建筑”机遇,依托村集体整合本村27家竹企业力量,统一牵头承接竹建筑设计、安装等项目,集体按业务额5%收取服务费。2019年,集体公司统一承接上海、乌兹别克斯坦等重竹建筑提供竹建筑设计、竹钢建材供应和安装等项目,收取介绍服务费3.1余万元,村集体按46%比例提取收入1.43万元。
(四)凸显竹文化,获取民宿租金收入。村集体争取扶持村财政补助100万元,自筹14.15万元,租赁、装修闲置农房2座,打造“莺初竹居”精品民宿酒店。采用公开招标出租的方式,以年租金10万元的价格将经营权转让眉山市佳和餐饮管理有限公司,2020年以后租金每年递增5%。2019年,村集体通过民宿酒店租金收入10万元。
(五)优化收益分配,蓄足集体发展后劲。按照“效益优先、专用专管、透明公正”原则,村集体按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益的10%,作为集体经济组织管理人员的奖励资金;7%用于村级公益事业,10%作为集体资产发展保证金,73%用于进一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二、初步成效
(一)鼓起了集体经济“钱袋子”。兰沟村依托竹产业优势,激活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建立集体公司,实行商业化运作,使集体经济由单靠资产出租收益0.2万元左右,到2019年集体经济预计收入16.03万元。
(二)趟出了乡村治理“新路子”。通过村民入股公司分红、入职公司领薪,激发村民参与集体经济、参与村务治理的活力,发动村民讨论“竹林院子”“竹博馆”场馆建设征地拆迁等重大事项10余个,组织村民参与环境整治、编织创意竹玫瑰献礼祖国70华诞等1000余人次。
(三)夯实了基层党建“硬底子”。采取“支部培养、公司输出”方式,把4名优秀返乡农民工培养成为经营能手,把2名经营能手培养成了党员,并让6名返乡农民工后备力量入职公司进行实践锻炼,打造了一支坚强可靠的干部人才队伍。
三、经验启示
(一)发掘地区资源优势,是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充分发挥本村竹资源优势,追“竹”梦想、做“竹”文章,依托优秀返乡农民工经验、理念等优势,将集体经济公司作为将竹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的突破口。
(二)健全利益链接机制,是集体经济发展的长效保障。以“股”联心、联责、联利,在村集体、企业、农民工和广大村民中实现强大利益联结,最大程度凝聚起支持集体经济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三)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是集体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集体经济收入增加,不断夯实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基础和发展根基,提高服务群众的质量,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