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毒眸 符琼尹
编辑| 何润萱
“wow,知乎要做剧了?”
今年6月底,一张写着“知乎悬疑惊悚迷你剧选角正式启动”,知乎既是出品公司,还是播出平台的海报在毒眸剧集行业群激起了水花,“我都惊呆了”“知乎都要做项目了?”“竖屏剧?”“迷你剧,多迷你?”小伙伴们纷纷评论道。
“知乎是看到我们之前的案例,提出合作做悬疑短剧。”兔狲文化CEO、《不思议》系列制作人邱其虎告诉毒眸,并解释了这个项目的由来。“决定合作之后,对方提供了不少知乎的高赞文字内容,我们进入了故事开发和内容形态的设计。”
而在毒眸(ID:youhaoxifilm)看来,知乎入局影视并非一时兴起,毕竟它早已不是那个“只有问题”的知乎了。
从时事热点到影视明星,知乎涉及的话题领域涵盖多个圈层,其中影视一直是它的热门标签。仅以毒眸撰稿当天来看,《釜山行2》和《重启》就登上了知乎热榜,且围绕《重启》一共有2.1万个讨论。而早从创立伊始,知乎就聚集了许多影评人、幕后从业者参与影视相关问题的探讨中。
近几年,知乎也成为影视主创们乐于入驻并与用户交流的。去年《流浪地球》上映的第二天,郭帆导演就在《流浪地球》相关问题下感叹“在中国做科幻电影并不容易,这种不容易不单单是技术层面上的”,获得了7万+的点赞数和4000+的评论;《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导演饺子也在相关问题下坦言“我就想做一部想打破成见的动画”。
影视领域专业、全面的讨论氛围,多位主创的认可和入驻,都加持了知乎在影视领域的影响力。从2018年开始,“年度影视榜单”成为知乎的固定项目;去年9月评分机制上线,用户可以选择“推荐”和“不推荐”这部作品,最后系统会根据推荐结果形成分数。
虽然知乎以图文问答社区起家,但用户对视频观看也有需求。知乎今年5月曾表示,知乎已经拥有每日亿级的视频播放量,几乎一半用户在知乎浏览视频内容,视频创作者在知乎内容创作群体中比重在加大。知乎还于近期独家上线了韩国悬疑短剧《ATM》,扩充了自己的影视内容库。
当影视的讨论氛围建立,用户又有观看视频的需求,此时的知乎开始做原创影视内容也就在情理之中。知乎发力影视领域的布局,看起来是2020年突然出现,其实是从知乎创立伊始就埋下的种子。
知乎影视往事
2013年以前,采用邀请制注册的知乎,是一个精英氛围浓厚的小众社区。进入知乎的用户都需要在专业领域有一定造诣。毕竟,这是一个李开复、雷军等大佬都时常出没的社区。
知乎与影视的关系,在这一阶段已经建立。最早一批用户里,就有老一辈影迷心中颇有地位的罗登,知名影评人magasa,编剧、导演张小北,制片人关雅荻等等。
2012年的知乎影视领域,有许多小众且专业的问题。magasa先是在问题“Tim Dirks 在好莱坞影评人中地位如何?”下感叹“这问题够偏,也够怪的”,然后罗列论据作答,并总结“他对美国电影的认识,广度少有人及,但深度略有欠缺”;张小北则在问题“为什么中国没拍出好的科幻电影?”下总结出了四点“创意环节薄弱、电影创作环节跟不上、没有懂科幻和制片人和导演、市场环境跟不上”。
2013年3月,知乎向公众开放注册。不到一年时间,注册用户就从40万攀升至400万。涌入的用户里也有不少影视爱好者,他们也乐于在此提出问题和发表见解,与早先入驻的业内人交流。大众的涌入并没有破坏知乎热爱讨论和表达的氛围,反而还逐渐形成了许多“黑话”——
“如何评价电影(电视剧)XXXX”“XXXX中有哪些细思极恐的细节”“XXX中有哪些BUG”“XXXX中谁的演技最好”,以上是针对已播出的电影和电视剧都会有的“固定问候”。除此之外,2015年还出现了一些关注人数超15万的热门话题如“哪些电影你看了五遍以上”“有哪些好看的高智商悬疑电影?”等等。
当良好的讨论氛围形成以后,获得高点赞数不再是初代入驻的业内人士的特权。如今点开上述的话题,点赞数前排往往是爱好者们创作的内容。
而随着探讨的范围越来越广,知乎出现了更多影视行业上中下游产业链的人,他们围绕着摄影、特效、美术、编剧、营销等环节展开讨论,为影迷们揭秘更多幕后故事——
如国内著名摄影指导,《烈日灼心》《我不是潘金莲》的摄像师罗攀,会从亲历者的角度为大家解读两部电影。他描绘了他从取景器里看到的辛小丰,瞳孔微微跳跃,嘴角略微抽搐,他注意到了这些神经质的细节,“我想我知道如何去拍摄他了”。他还在其他《我不是潘金莲》的相关问题下,他坦承分享了用超过100万的预算进行提前试片的故事。
大量细分领域专业用户,高热度的话题讨论,是知乎目前的优势。专业、全面的影视讨论氛围就此形成。在这样的氛围之下,在映影视的主创,以及一些部分成名已久的导演和演员也开始入驻知乎答题。演员有张译、万茜、徐静蕾、周冬雨等等;导演有贾樟柯、徐峥、宁浩、郭帆等等。
2015年《山河故人》上映期间,贾樟柯成为最早入驻知乎的导演之一。在知乎回答了“如何评价电影《山河故人》?”问题下,他对影片使用的纪录片素材、配乐选择、影片中的一些隐喻都做出了解释。截至目前,该回答共获得了1.4万的赞,是贾樟柯点赞数最高的回答。
这个夏天,凭借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万茜再次回到演艺圈中心,其实,早在2016年,万茜回答了问题“作为一名不红的演员是种怎样的体验?会忙什么?”,并将“不红”的好处总结为“是自由,是隐私,是可以接触最大化接近人群和观察生活的百态。”“不红,生活X时间就是我的财富。茶,慢慢品,路,悠悠走。”。这也是万茜目前点赞数最高的回答,有2.6万,由此还引发了关于“不红的演员”的大范围讨论。
当下,“电影”已经成了知乎关注人数最多的话题之一,超3900万人关注。“电视剧”话题的关注人数也高达1084万。
知乎用户的关注、热议、评论等动态,也成了影视行业从业者也会关注的方向。不少剧集宣传方对毒眸表示,近几年知乎已经成了一个一定会监测的舆论平台,根据项目具体需求,也乐于让主创入驻知乎进行宣传。
推出影视榜单和上线评分功能,体现知乎用户对影视的审美取向,以此提炼和展示用户价值,也就成了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过去两年,知乎都推出了“年度影视榜单”,对知乎热议、好评、期待的电影做出了汇总。知乎“电影评分与详情功能”也成为选择观看与评价影视作品的重要参考之一。
知乎这片影视用户的沃土,还在不停的开垦中。
知乎影视未来
在知乎这一片影视沃土的耕耘过程中,用户开始从单纯的评论者向创作者过渡。
一则广为人知的故事是,在2016年知乎“如果你来给《刺客信条》写剧情,你会把背景设定在哪里?”的提问下,马伯庸撰写了以“俯瞰长安城,一百零八坊如棋盘般排布……”为开头的故事,这就是书籍《长安十二时辰》的雏形。2019年,以该书籍改编的同名剧集播出,并在知乎年底影视榜单“2019热议华语电视剧榜”中位列第四。
《长安十二时辰》生长的土壤,是知乎提问“如果你来给XXX写剧情”“如果你来给XXX写几句”“如果你来改写XXXX”“如果把XXX拍成电影”等问题所带来的脑洞。早在2015年,就有人在“如果把知乎拍成电影”的问题下激情创作,如今该话题浏览量已破26万。
也许是这样的脑洞太多了,专注在知乎问题下连载小说的创作者也开始出现。比如由知乎用户川戈在问题“有哪些民间邪物的故事?”下创作的小说《鸳鸯锅》就在2018年9月完结,到目前为止累计收获点赞数接近14w。2019年4月,知乎创作者梦娃在“为什么后宫中嫔妃们一定要争宠”的问题下面,连载了十几万字的小说另类宫斗小说《宫墙柳》,收获了接近30万个赞同。
就这样,《宫墙柳》成了在知乎问题下连载小说的出圈之作。据知乎官方透露,该作品目前已经出售了影视改编权。《宫墙柳》的走红也带火了“我在知乎看小说”和“我在知乎写小说”的风潮,如今“如果穿越成为虐文女配该怎么办”“当沙雕女主遇到病娇偏执男主会发生什么?” “以XXX开头写一个故事”等问题已经成为创作热门话题。如此创作热潮,不难想象更多出售了影视改编权的知乎回答的出现。
《宫墙柳》小说
察觉到大家在问题下方写小说的热情以及潜藏的IP价值,知乎官方也于去年策划了知乎“亲历故事”大赛。该比赛于今年3月收官,15名获奖者共同分享了50万元奖金。在成绩公布的同时,知乎已经签约了参赛的近 60 位优秀创作者。
以此为契机,知乎也在探索IP深度运营的可能性。据PingWest品玩报道,知乎未来会为签约作者开辟盐选专栏,让作者通过持续创作获得收益。同时,知乎已联合腾讯视频、光线影业、开心麻花等影视公司,作家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人物》等出版机构与媒体,共同进行图书出版、影视剧创作等多维度的 IP 开发。
在成为IP源头端的同时,知乎也在视频领域持续布局。
IP孵化成影视作品的周期较长,知乎先通过视频方面的扶持计划,培养用户在知乎创作和观看视频的习惯。今年5月,知乎推出了一系列视频创作者扶持政策:一方面,为入选超募计划的创作者提供亿级曝光流量资源;另一方面,构建视频内容评估体系,通过视频新人月榜、视频创作现金与津贴激励等运营手段扶持创作者成长。
作为知乎关注人数较多的电影领域,在视频内容运营上频频发力,比如平台会举办活动来激发用户的创作热情。比如上周刚收官的“「沙雕名场面」有奖视频征集活动”,鼓励大家对影视作品中的沙雕场面做出集锦;本周在进行的则是“秀视频,科幻迷速来挑战!”,鼓励大家用视频来分享看的第一部科幻作品。每周的“一周热门影视视频榜”也会对一周内数据良好的影视视频内容进行盘点。
「沙雕名场面」有奖视频征集活动”部分获奖作品
随着用户逐渐养成通过视频获取信息的习惯,不少从业者也尝试用视频来表达观点,而视频也具备一些图文所没有的内容优势。比如《看电影》主编阿郎,就在两个月前和影评人电子骑士开始了一场将近2小时的直播,探讨“《让子弹飞》是不是过誉了”,视频让观点的交锋来得更直接和猛烈。像这样的视频,是对图文讨论的补足,既符合现阶段用户的内容消费习惯,也提升了平台内容的丰富性。
知乎也在尝试影视短片类内容。今年4月,贾樟柯与希腊塞萨洛尼基电影节合作短片《来访》,也在贾樟柯个人知乎账号上发布。本月,知乎账户“Yunmmy Box”还在知乎盐选专栏发布了韩国五集悬疑短剧《ATM》,一集2-4分钟左右,知情人士告诉毒眸,该作品由知乎独家发行,知乎也享有独播权。
由此看来,知乎具有充分的播出平台的想象空间。剧集上线后,用户可以在这里完成观看、评分、评论、与主创互动、看幕后创作者发表看法、完成二次创作等动作。若是片方都像《ATM》这样通过注册账号来上线剧集,还可通过人格化的方式,对该剧的用户进行深度运营。
等到那一天,对影视行业的生产者而言,知乎将不再是单纯的影评社区,而是一个汇聚高黏性用户和影视产业链上下游玩家的“游乐场”——以注册账号的形式运营一部剧集,既可以在这里上线剧集,发布文章和想法,还可以与其他用户进行深度互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