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计算机、密码学、货币是中本聪们必须熟知的领域
2008年11月,“中本聪”像是凭空出现一样,在一个密码学网站metzdowd.com的邮件列表中,发布了一篇名为《比特币:一种点对点式的电子现金系统》的论文。在论文中,他构想了这样一种电子货币,可以不受任何政治力量或者金融力量的操控。
3个月后,“中本聪”把这篇论文的构想变成了现实,首个比特币的客户端程序正式发布。比特币依据特定算法,通过大量的计算产生。投入CPU力量和时间进行计算的人就可以获得比特币。
“中本聪(中本哲史)”是第一个运行了这个程序的人,并且获得了世界上最早的一批 50 个比特币。有记载的最早的利用比特币的进行交易的人叫 Laszlo Hanyecz。2010 年 5 月 22 日,这名来自于佛罗里达的程序员用 10000 个比特币换来了两块披萨。5月22日这一天也被确定为“比特币披萨日”。
引爆比特币热潮的是维基解密。2010 年 11 月 28 日,维基解密发布了几十万份美国国务院与美国驻外大使馆之间联系的文传电报,其中大部分都是保密级别的文件。
此举引发美国政府震怒,不仅攻击了维基解密的网站使其瘫痪,更向各大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信用卡支付机构、甚至是PayPal施压,要求封锁维基解密的创始人茱莉亚·阿桑奇(Julian Assange)和维基解密的相关金融账户。
比特币助力维基解密创始人茱莉亚·阿桑奇渡过难关
随后,茱莉亚·阿桑奇通过Twitter向世界求援,称愿意接受比特币作为资金来源。随后源源不断的资金援助以比特币的形式进入了阿桑奇手中,到了最后维基解密竟然奇迹般地依靠比特币度过了这次危机。在帮助维基解密度过危机的过程中,比特币显示出了它的效力和效率,比特币一下子出名了。
中本聪在网络上仅使用英文交流,署名为罗马字形式“Satoshi Nakamoto”,但并未表示过其在日语中应当如何书写。日语媒体通常将其翻译为“中本哲史”(日语:中本 哲史/なかもと さとし Nakamoto Satoshi ?),而中文媒体则常用“中本聪”。二者在日语中读音是一致的。日语有时也直接以片假名的方式来音译为“サトシ・ナカモト”。
在P2P基金会网站的个人资料中,他自称是居住在日本的37岁男性。然而,这一点被广泛怀疑。他的英文书写如母语般纯熟地道,却从没有使用过日语。用他的姓名在网上搜索,无法找到任何与这个人相关的信息。各种迹象表明,“中本哲史”可能是一个虚构身份。中本在发言和程序中有时切换使用英式和美式英语,并且随机在全天不同的时间上线发言,这显示他或者是有意隐瞒自己的国籍和时区,或者是账号的背后有多人操纵。然而,根据对其语言习惯和时间统计的分析,一些人士认为他可能是一位居住在美国中部或西部的英国人或爱尔兰人。曾在比特币核心开发团队工作的Laszlo Hanyecz则认为其算法设计过于精良,以至于不像是一个人单枪匹马所能完成。
自从比特币暴得大名以后,中本聪到底是谁就成了今天互联网最大的一个谜团之一,然而讽刺的是大家越想知道他是谁,他就越神秘。目前,比特币的嫌疑粑粑有下面几个。
●望月新一
2012年5月,计算机科学家泰德·尼尔森(Ted Nelson)认为中本哲史就是日本数学家望月新一(Shinichi Mochizuki),认为其足够聪明,研究领域包含比特币所使用的数学算法。更重要的是,望月不使用常规的学术发表机制,而是习惯是独自工作,发表论文后让其他人自己理解。然而也有人提出质疑,认为设计比特币所需的密码学并非望月的研究兴趣。望月本人亦予以否认。
●Nick Szabo
2013年12月,博客作家Skye Grey通过对中本论文的计量文体学分析得出结论,认为其真实身份是前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Nick Szabo。Szabo热衷于去中心化货币,还发表过一篇关于“比特黄金”(bit gold)的论文,被认为是比特币的先驱。他也是一个著名的从90年代起就喜欢使用化名的人。
在2011年5月的一篇文章中,Szabo谈起比特币创造者时表示:“在我认识的人里面,对这个想法足够感兴趣,并且能付诸实施的,本来只有我自己、戴伟(Wei Dai,音译)、Hal Finney三个人,后来中本出现了(假定中本不是Finney或Dai中的一人)。”
●多利安·中本
最为公众所熟知的猜测发生在2014年3月6日。新闻周刊记者Leah McGrath Goodman发表文章称自己已经找到了中本哲史,是一个居住在加利福尼亚州的日裔美国人,名叫多利安·中本,而“哲史”是他出生时的名字。除了名字相同以外,Goodman还找到了一些佐证,其中最有力的一条是,当Goodman在当面采访并提出比特币的问题时,多利安的回答看起来确认了其比特币之父的身份:“我已经不再参与它了,不能讨论它。它已经被转交给其他人。他们现在在负责。我已经没有任何联系。”这段话的真实性亦得到了当时在场的洛杉矶郡警察的确认。
报道被公开后受到了包括比特币社区在内舆论的质疑和批评,但同时也引起了媒体的巨大兴趣。记者们蜂拥而至多利安的住宅外蹲守,甚至追逐他的汽车。然而在后来的正式访谈中,多利安否认了自己与比特币的全部联系,称自己从未听说过,只是误解了Goodman的提问,以为她问的是自己之前从军方承接的保密性工作。 当天晚些时候,中本哲史本人也站出来否认。他在P2P基金会的账户在尘封五年之后发了第一条消息,称:“我不是多利安·中本。”
●克雷格·史蒂芬·怀特
2015 年 12 月, 连线杂志报道说澳大利亚学者 克雷格·史蒂夫·怀特 (Craig Steven Wright) 很有可能是中本聪的真身。同时也指出也许只是他精心设计的一个高明的骗局想让我们相信他就是中本聪本人。
其它猜测
还有一些其他个人或团体被认为是中本哲史的真身。其中包括:
●芬兰经济社会学家Dr Vili Lehdonvirta及爱尔兰密码学研究生Michael Clear。两人分别否认。
●德国及美国研究人员Neal King、Vladimir Oksman和Charles Bry。他们曾共同申请注册一项与比特币相关的专利,而比特币项目官方网站的域名bitcoin.org恰好注册于专利申请提交之后的第三天。三人均否认此猜测。
●比特币基金会首席科学家Gavin Andresen、比特币交易平台Mt. Gox创始人Jed McCaleb,或某个政府机构。
●美国企业家及安全研究员Dustin D. Trammell,但他公开否认。
●也有人认为Satochi Nakamoto的名字实际上是四家公司名字的组合,包括三星(Samsung)、东芝(Toshiba)、中道(Nakamichi)和摩托罗拉(Motorola),暗示着比特币其实是这四家公司联手开发并以“中本哲史”的化名来发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