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蚂蚁IPO,一个时代的暂停键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蚂蚁IPO,一个时代的暂停键

蚂蚁的IPO,A+H,对科创板、香港来说,都是“信心的提振”。

文|科技蟹

对许多长期追踪报道支付宝和蚂蚁的媒体人来说,蚂蚁IPO的这桩新闻,各种角度,什么文体都容易陷入审美疲劳的困境。对它的报道很容易变成千篇一律又苍白无趣的故事堆砌。怎么吹,怎么黑,都像卸了力道,除了财富传说与造富八卦,似乎都是波澜不惊。

这或许也是一家公司过度透明开放的必然。没有新鲜事,没有那份熟悉的陌生感。

2019年阿里回归港股时,关键词是“回家”,负责传播执行的是蚂蚁PR,兴许也是为了这次IPO做的一次预习。从胡晓明出任总裁到升任CEO,到年初的“生活服务平台”定位,再到不久前从“蚂蚁金服”改名“蚂蚁集团”,一系列的脉络中透露出的关键词就是,“上市”。

宣布IPO的新闻前,蚂蚁办公楼整层都在欢呼,外界解读说,这是“财富自由的声音”。当然,蚂蚁公关说,其实当时是马云来到蚂蚁的办公大楼,许多人都围着马云欢呼合影。这是心照不宣的默契。

如果从阿里体系数次IPO节点来看,你不得不佩服马云等人对时间和全球市场环境的敏感:2007年阿里巴巴B2B在香港上市,那一年是席卷全球的“次贷危机”,此后的时间里中国制造和世界工厂地位在逐渐平静;2014年,阿里集团美国上市,这是互联网从PC向移动转移时期的一个节点,此后是移动浪潮;2019年,阿里回归港股,后面的历史大家也是记忆犹新,中美关系以及全球性的动荡。

蚂蚁IPO,时间也是敏感的,全球性动荡在继续,中美关系愈加敏感,以及,新冠疫情。

应该说过去两年,蚂蚁一直准备上市,静待时机。从人事任命和公司更名来看,蚂蚁原计划应该是2021年,却不想在计划提前了。

选择这个时间上市,有它的价值。新冠疫情加剧了形势的动荡,中国经济却很“确定”,蚂蚁需要在动荡中寻求相对的“确定性”。事实上,全球资本都在避险,试图跑赢全球化的通胀,层层加码资本市场领头的科技股——美国如苹果、微软、亚马逊都是避险的港湾,体现在中国市场,那就是美团点评、京东、拼多多,当然还有阿里、腾讯都在近期分别迎来市值最高点。

资本避险的倾向,必然是强化马太效应。蚂蚁的IPO,搞不好是2000亿美元的估值,最终奔着4000亿美元的市值去涨。

蚂蚁的IPO,A+H,对科创板、香港来说,都是“信心的提振”。当然,这也意味着,接下来还没有上市的互联网公司要准备过苦日子,因为市场的钱或许不多了。

如果从2003年上线“担保交易服务”开始算起,已经有近17年历史,如果从2005年支付宝独立运营算起,这家公司有15年历史,如果要从“蚂蚁金服”的成立算起,不过6年历史。这是个漫长且曲折的商业故事,许多故事和细节,相关报道,汗牛充栋。

从支付宝的产品线来说,这是一部科技重构社会信任的历史;从阿里到蚂蚁的来说,这是一部充满竞争的造富历史;还有一条隐蔽的线,从支付牌照到“二清”,再到“直连”,这是说不清也说不透的进退史。

或许从这家公司的名字更能体现那条隐藏线索的曲折,从最初的“支付宝”到“蚂蚁金服”再到“蚂蚁”。动荡的全球环境,风景这边独好的中国市场,蚂蚁的IPO,更像是一个时代按下了暂停键,对一个黄金时代的惜惜挥别。

当下的环境,充满诸多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延展到互联网,就是残局无绅士。大家都在不约而同地放弃原有的路径设计,寻找新的边界。我们看到短视频在探索电商,我们也看到腾讯在重回电商,当然,也有从“蚂蚁金服”到“蚂蚁”的试探。

或许2018年的“小程序”,就是阿里和腾讯两支军团对当下的预判吧。支付宝与微信支付的均衡,支付大战的暂停,既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也是一个时代的序幕。支付大战的落幕,取而代之的是“服务平台”的较量,支付宝、美团点评、微信,以及背后阿里云、腾讯云等等,大家习惯称之为“新基建”。

从“支付就用支付宝”到“生活好,支付宝”,这既是升级,也有曲折。大的基调其实是“蚂蚁金服”变“蚂蚁”。当然,早在2017年,这家公司就明确了“只做tech(技术),支持金融机构去做好fin(金融)”的定位。可惜,王兴是顶聪明的人,他抢先把“更好”注册给了美团点评。支付宝要感谢微信支付的穷追不舍,微信的追击,逼迫蚂蚁去创新。支付宝和微信较量,让其他市场化进入者都无功而返。

腾讯有“后发制人”的路径依赖,但生活领域,美团点评是咄咄逼人的主动进攻型选手。当然,好消息是,“蚂蚁金服”会刻意保持相对独立性,“蚂蚁集团”会进一步与阿里体系融合。

过往的历史,值得借鉴,却并不足以指导未来。比如,阿里巴巴B2B是在业务巅峰期顶点上市的,但阿里集团上市后,经过2015年的波折后又节节攀升——所以,蚂蚁IPO,究竟业务巅峰是当下,还是在未来,谁也说不清。

阿里体系特别擅长回答“为什么”,一句“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框定了水电煤的价值取向。新的阶段,蚂蚁又该如何回答“为什么”?共享“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之外,也要为“新基建”的趋势赋予更明确的价值和意义,“生活好,支付宝”之外新的价值。

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可以解释支付宝与微信支付的支付较量胜负手:人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微信支付卡位在“社交需求”,曾一度吊打支付和安全基础的支付宝,支付宝是在后来蚂蚁森林、芝麻分、理财等服务上,通过满足用户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稳定了支付基本盘。

IPO对蚂蚁这家公司来说,或许也是从生理、安全和社交需求向尊重、自我实现的需求跨越。

从2010年支付宝推出快捷支付到现在,正好10年。江湖夜雨十年灯。

从2013年余额宝推出到现在,正好7年,七年之痒。

山中无岁月,寒尽不知年啊。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蚂蚁IPO,一个时代的暂停键

蚂蚁的IPO,A+H,对科创板、香港来说,都是“信心的提振”。

文|科技蟹

对许多长期追踪报道支付宝和蚂蚁的媒体人来说,蚂蚁IPO的这桩新闻,各种角度,什么文体都容易陷入审美疲劳的困境。对它的报道很容易变成千篇一律又苍白无趣的故事堆砌。怎么吹,怎么黑,都像卸了力道,除了财富传说与造富八卦,似乎都是波澜不惊。

这或许也是一家公司过度透明开放的必然。没有新鲜事,没有那份熟悉的陌生感。

2019年阿里回归港股时,关键词是“回家”,负责传播执行的是蚂蚁PR,兴许也是为了这次IPO做的一次预习。从胡晓明出任总裁到升任CEO,到年初的“生活服务平台”定位,再到不久前从“蚂蚁金服”改名“蚂蚁集团”,一系列的脉络中透露出的关键词就是,“上市”。

宣布IPO的新闻前,蚂蚁办公楼整层都在欢呼,外界解读说,这是“财富自由的声音”。当然,蚂蚁公关说,其实当时是马云来到蚂蚁的办公大楼,许多人都围着马云欢呼合影。这是心照不宣的默契。

如果从阿里体系数次IPO节点来看,你不得不佩服马云等人对时间和全球市场环境的敏感:2007年阿里巴巴B2B在香港上市,那一年是席卷全球的“次贷危机”,此后的时间里中国制造和世界工厂地位在逐渐平静;2014年,阿里集团美国上市,这是互联网从PC向移动转移时期的一个节点,此后是移动浪潮;2019年,阿里回归港股,后面的历史大家也是记忆犹新,中美关系以及全球性的动荡。

蚂蚁IPO,时间也是敏感的,全球性动荡在继续,中美关系愈加敏感,以及,新冠疫情。

应该说过去两年,蚂蚁一直准备上市,静待时机。从人事任命和公司更名来看,蚂蚁原计划应该是2021年,却不想在计划提前了。

选择这个时间上市,有它的价值。新冠疫情加剧了形势的动荡,中国经济却很“确定”,蚂蚁需要在动荡中寻求相对的“确定性”。事实上,全球资本都在避险,试图跑赢全球化的通胀,层层加码资本市场领头的科技股——美国如苹果、微软、亚马逊都是避险的港湾,体现在中国市场,那就是美团点评、京东、拼多多,当然还有阿里、腾讯都在近期分别迎来市值最高点。

资本避险的倾向,必然是强化马太效应。蚂蚁的IPO,搞不好是2000亿美元的估值,最终奔着4000亿美元的市值去涨。

蚂蚁的IPO,A+H,对科创板、香港来说,都是“信心的提振”。当然,这也意味着,接下来还没有上市的互联网公司要准备过苦日子,因为市场的钱或许不多了。

如果从2003年上线“担保交易服务”开始算起,已经有近17年历史,如果从2005年支付宝独立运营算起,这家公司有15年历史,如果要从“蚂蚁金服”的成立算起,不过6年历史。这是个漫长且曲折的商业故事,许多故事和细节,相关报道,汗牛充栋。

从支付宝的产品线来说,这是一部科技重构社会信任的历史;从阿里到蚂蚁的来说,这是一部充满竞争的造富历史;还有一条隐蔽的线,从支付牌照到“二清”,再到“直连”,这是说不清也说不透的进退史。

或许从这家公司的名字更能体现那条隐藏线索的曲折,从最初的“支付宝”到“蚂蚁金服”再到“蚂蚁”。动荡的全球环境,风景这边独好的中国市场,蚂蚁的IPO,更像是一个时代按下了暂停键,对一个黄金时代的惜惜挥别。

当下的环境,充满诸多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延展到互联网,就是残局无绅士。大家都在不约而同地放弃原有的路径设计,寻找新的边界。我们看到短视频在探索电商,我们也看到腾讯在重回电商,当然,也有从“蚂蚁金服”到“蚂蚁”的试探。

或许2018年的“小程序”,就是阿里和腾讯两支军团对当下的预判吧。支付宝与微信支付的均衡,支付大战的暂停,既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也是一个时代的序幕。支付大战的落幕,取而代之的是“服务平台”的较量,支付宝、美团点评、微信,以及背后阿里云、腾讯云等等,大家习惯称之为“新基建”。

从“支付就用支付宝”到“生活好,支付宝”,这既是升级,也有曲折。大的基调其实是“蚂蚁金服”变“蚂蚁”。当然,早在2017年,这家公司就明确了“只做tech(技术),支持金融机构去做好fin(金融)”的定位。可惜,王兴是顶聪明的人,他抢先把“更好”注册给了美团点评。支付宝要感谢微信支付的穷追不舍,微信的追击,逼迫蚂蚁去创新。支付宝和微信较量,让其他市场化进入者都无功而返。

腾讯有“后发制人”的路径依赖,但生活领域,美团点评是咄咄逼人的主动进攻型选手。当然,好消息是,“蚂蚁金服”会刻意保持相对独立性,“蚂蚁集团”会进一步与阿里体系融合。

过往的历史,值得借鉴,却并不足以指导未来。比如,阿里巴巴B2B是在业务巅峰期顶点上市的,但阿里集团上市后,经过2015年的波折后又节节攀升——所以,蚂蚁IPO,究竟业务巅峰是当下,还是在未来,谁也说不清。

阿里体系特别擅长回答“为什么”,一句“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框定了水电煤的价值取向。新的阶段,蚂蚁又该如何回答“为什么”?共享“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之外,也要为“新基建”的趋势赋予更明确的价值和意义,“生活好,支付宝”之外新的价值。

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可以解释支付宝与微信支付的支付较量胜负手:人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微信支付卡位在“社交需求”,曾一度吊打支付和安全基础的支付宝,支付宝是在后来蚂蚁森林、芝麻分、理财等服务上,通过满足用户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稳定了支付基本盘。

IPO对蚂蚁这家公司来说,或许也是从生理、安全和社交需求向尊重、自我实现的需求跨越。

从2010年支付宝推出快捷支付到现在,正好10年。江湖夜雨十年灯。

从2013年余额宝推出到现在,正好7年,七年之痒。

山中无岁月,寒尽不知年啊。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