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深度】科创板“吸引力法则”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深度】科创板“吸引力法则”

船到中流浪更急、行至半山路更陡。站在一周年的新起点,科创板面前有更长的路要走。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马晓甜

编辑 | 彭洁云

一年前的今天,黄浦江畔鸣锣声响,中国资本市场迎来一颗璀璨“新星”。科创板于7月22日正式开市,中国“硬科技”创新力量蓄势待发。

365个日夜过去,科创板市场规模迅速壮大,从首批25家扩至140家,在资本助力下,带动了“中国科创”的价值重估。

进入7月,科创板呈现一派热闹景象。明星企业中芯国际、寒武纪先后上市,互金巨无霸京东数科和蚂蚁集团相继官宣,这个刚满周岁的新兴市场魅力何在?

中国科创企业“上市首选地”

你方唱罢我登场,持续走在改革路上的科创板过去一年来“吸粉”无数,正在成为中国科创企业的“上市首选地”。

“同股不同权第一股” 优刻得、第一家未盈利企业泽璟制药、“红筹第一股”华润微、首家同时实现“A+H”上市的中芯国际、AI芯片第一股寒武纪等科创企业先后成功登陆科创板。还在排队候场的重量级大咖还包括,首家CDR企业九号机器人、国产车大佬吉利汽车、互金独角兽京东数科等。

随着开市一周岁生日的临近,科创板又收获一份重磅大礼,让市场为之沸腾。

7月20日晚间,支付宝母公司蚂蚁集团官宣,计划在上交所科创板和港交所主板寻求同步发行上市。这家目标估值超2000亿美元的全球最大金融科技独角兽,选择IPO是为了进一步支持服务业数字化升级做大内需,加强全球合作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以及支持公司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

“科创板和香港联交所推出了一系列改革和创新的举措,为新经济公司能更好地获得资本市场支持包括国际资本支持创造了良好条件。”蚂蚁集团董事长井贤栋表示,上市可以让公司更透明地面对世界,面对公众,也将更好地跟全社会分享公司的成果和未来。

上交所也在随后表示,欢迎蚂蚁集团申报科创板。这展现了科创板作为中国科创企业“首选上市地”的市场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作为中国资本市场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和优质科创企业的主市场,科创板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支持科创企业发展壮大的集聚引领效应不断增强。

从零起步至今,科创板是如何吸引到这些“硬科技”巨头,成为中国科创新势力的集结地?

在股票代号688001的华兴源创看来,科创板的诞生,给了中国优秀的科技公司一个圆梦的机会。

“作出要去科创板的决定是在2019年年初,当时我们对科创板的细则进行了认真的比较,感觉不管是从研发投入,还是从整个产品条线来说,我们的科创属性都是特别清晰的。”华兴源创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蒋瑞翔向界面新闻回忆道。

作为首批登陆科创板的企业之一,华兴源创不仅成功摘得“科创板第一股“的称号,还在随后拿下了科创板首单并购重组项目,6月12日,该公司收购欧立通的申请已获得证监会正式同意。

蒋瑞翔表示,半导体行业是一个长周期研发投入型的行业,需要大量的资金,公司也希望通过上市这条路来解决资金瓶颈问题。

“我们也想挑战一下自己,看看投资者眼中的我们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企业,企业对我们的认同度有多少,”蒋瑞翔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因为科创板是让市场去决定企业价值的。”

从港股市场转战科创板的华润微电子,则希望在这里实现“把技术和产品做到世界领先,与全球一流企业竞争”的目标。

公司常务副董事长陈南翔透露,公司之所以将目光投向科创板,一方面是因为科创板不仅是一个全新的板块,同时也有着全球化资本市场的特征,而公司所处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也恰好属于优先推荐上市的行业。另一方面,公司也看到了证监会和上交所在筹备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专业性和创新性,对这一板块也有了更大的信心.

回忆上市这一路,他直言,由于公司是国内第一家股票面值是港币而非人民币,第一家以有限责任公司,而非股份有限公司身份回归的企业,在回归A股的过程中可谓困难重重,但好在无论是证监会还是上交所,都是“遇山开路,遇水架桥”地把这些问题解决了。

“公司客户和合作伙伴看到我们股票和市值的上涨,也增加了长期合作的信心,这些都是我们当初没有想到的,可以说是‘意外的惊喜’。” 陈南翔表示。

而对于像泽璟制药这样的创新药公司来说,由于在前期发展阶段普遍存在亏损且急需资金支持,在过去只能选择赶赴境外市场上市融资,科创板则提供了一个契机,让他们能够有了在本土上市的机会。

“有幸赶上了国家资本市场改革的时代浪潮,并作为首家采用第五套标准登陆科创板的企业,我们感到万分荣幸。”泽璟制药董事长兼总经理盛泽林表示。

根据上交所最新提供数据,科创板共向140家已上市企业“输血”2179亿元(含中芯国际69.43亿元超额配售金额)。从市场规模看,133家科创板的总市值突破2.6万亿,金山办公、中芯国际、沪硅产业、中微公司、澜起科技等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已昂首迈入“千亿市值俱乐部”。

过去一年行稳致远

越来越多的公司愿意“报考”科创板,背后是这一板块不断的制度创新和监管体系的加速完善。回望过往一年点滴,科创板的各项运行情况也都行稳致远。

上交所理事长黄红元日前在评价一年来科创板运行所得的成绩时表示,已做到平稳开局,试点注册制平稳落地,审核效率明显高于其他板块,交易活跃度较为理想,交易秩序较良好,关键制度创新经受住了市场检验,对支持科技创新的成效初步显现。

“和运作初期相比,无论是在制度建设、二级市场的平稳运行,还是对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吸引力方面,科创板都有了大幅的完善和提升。”开源证券总裁助理兼研究所所长孙金钜在接受界面新闻专访时,对科创板这一年以来的表现如是评价。

他指出,目前科创板在再融资制度、股东减持退出制度等方面都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新股上市之后二级市场股价运行也更趋稳定,投资者预期逐步趋于稳定。更重要的是,通过一年的运行,科创板在坚守科技创新定位的同时,显示出了对科技创新公司很好的定价和融资功能,开始吸引一大批优秀的企业上市。

“同时投资者对于科创板投资的热情持续高涨,科创板不仅吸引了大量的个人投资者,同样专业的机构投资者公募基金也在积极参与。近期可以看到科创50指数已经推出,并且有多个科创主题基金已经成立,另有4家基金公司的科创板封闭基金也已经上报。”孙金钜表示。

上交所数据显示,截至7月20日,已报会注册科创企业审核用时平均62天。2019年平均65天,在2020年推行注册制2.0后,已缩短至2020年平均58天。在高效的发行上市审核下,科创板市场规模迅速壮大。截至目前,科创板已受理407家公司,147家进入发行阶段。

从行业分布来看,科创板高度集中于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占36%,生物医药产业占22%,高端装备产业占17%,新材料产业占12%,节能环保产业占7%。

从二级市场表现来看,过去一年中涨幅最高的行业分别是医疗设备、半导体产业链、生物医 药领域,行业平均涨幅达到 73%、46%、38%。科创板发行市盈率中位数由首批的46倍逐步下降至今年6月的36倍。

开市以来,科创板日均成交184亿元,换手率从开市初期(首月)的日均4.3%,逐步降至目前(近一个月)的日均2.1%.

在孙金钜看来,目前科创板换手率较高,主要的原因在于上市首年科创板公司的流通市值较小,对比创业板推出首年,科创板的交易热度指标相对合理。

“科创板定位为科技创新的硬科技公司,并且存在部分未盈利的公司,不能仅从PE、PB等估值方法来对科创板公司进行定价,”他分析称,科创板对科技创新企业定价较高,一方面是科创板流动性充足的体现,一方面也表明了投资者对未来中国在经济转型背景下对创新驱动型公司的认可。

安信证券新三板首席分析师诸海滨认为,科创板最大的意义在于改变了 A 股过去以金融等周期行业为主的行业结构。他指出,和美股相比,海外成熟资本市场的主要行业集中在信息技术、医疗保健、消费等领域,而以沪深 300 指数成分为代表的 A 股市场过去仍以传统行业为主,也正因如此,投资人的投资偏好和习惯在过去二十年间仍以追逐周期的涨跌为主。更为重要的是,科创板还带来了 A 股价值投资逻辑的转换,从过去的追逐周期逐渐转换为“科技牛”龙头价值投资的思路。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A股市场开启了以科创板为主题核心的科技股行情。但在科创板一周年的同时将迎来科创板的首批解禁,解禁规模或达 1879 亿元。

“解禁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市场供求的均衡,将推动股价回归真实价值,所以这是一个好事。”武汉科技大学教授董登新向界面新闻表示。

而孙金钜则认为,此次解禁将是科创板开市一年以来的一次“大考”。他指出,解禁一方面会带来卖出的压力,但同时另一方面也将进一步释放流动性,为准备积极参与科创板的各类投资者提供建仓的机会,吸引更多长线大体量资金的参与。

“参考创业板的经验,在解禁初期科创板或A股科技股行业都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这一影响持续的时间不会很长,中长期看并不会改变原有的走势,“他说道,“同时,科创板已经创新性推出了询价转让和配售等老股东的减持退出机制来缓解解禁对二级市场的压力。因此,我认为科创板将顺利通过此次解禁的大考。”

未来继续乘风破浪

船到中流浪更急、行至半山路更陡。站在一周年的新起点,科创板面前有更长的路要走。

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不久前曾公开提出,对于继续推进科创板建设,证监会拟出台的举措包括:加快推出将科创板股票纳入沪股通标的、引入做市商制度、研究允许IPO老股转让等创新制度、抓紧出台科创板再融资管理办法、发布科创板指数等。其中,再融资管理办法已于7月3日正式出炉,“科创50指数”也将于7月23日发布。

“下一步,我们要更多从长期视角研究推出深化改革的措施,确保科创板行稳致远。”黄红元透露。

黄红元表示,从制度供给的角度看,科创板目前亟待解决的短板问题,也是国际最佳实践中反映出的有效经验,就是要鼓励引导长期投资者参与科创板。

“平衡的投资者结构对于科创板改革非常重要。只有在投资者结构平衡、合理的前提下,资金参与规模的增长才能提供可持续、高质量的融资功能和持续的良好投资机会,”他坦言,”中国市场并不缺少资金,但缺少真正做长期投资的’长钱‘。”他说道。

黄红元也透露,未来上交所将配合证监会积极研究推出鼓励、吸引中长期投资者的制度。条件具备后,拟通过自愿安排或承诺等方式,对真正采取长期策略的机构投资者建立公开备案名单,使其在发行询价、定价、配售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获得更多的机会,并自愿承担长期投资的相应责任,推动市场投资者结构逐步趋于合理。

市场人士也对科创板下一步的改革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孙金钜认为,目前科创板的注册制在“宽进”方面已经体现出了显著的效用,开始吸引众多科创型公司上市。接下来深化改革的重心应该放在信息披露和“严出”之上。

“注册制是以信息披露为核心,需要上市公司充分进行信息披露,”他表示,“因此,未来需要建立严格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对信息披露违规和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需要明确相关责任主体以及具体的惩处机制。”

而在“严出”上,孙金钜指出,需要严格执行退市制度,让优质公司享受资本市场定价和融资功能的同时需要将不符合上市条件的公司淘汰,这样才能实现优胜劣汰的良性循环。

董登新则表示,科创板的设立和运行“符合市场预期”,但目前相对不足的就是“扩容太慢”。

在他看来,加大扩容的力度,意味着要对科创企业更包容,不能太苛求,更不能人为的抬高IPO的门槛。

“对于科创板,很多人担忧的就是它的源头之水会不会枯竭,也就是有没有保持足量的上市资源供筛选。美国的纳斯达克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规模最大、最成功的交易市场,就是因为拥有来自全球的新经济公司和高科技公司,”董登新称,“而我们国家的科技创新,高科技企业的孵化,在数量和质量上能不能满足科创板和创业板的上市的要求,这可能是未来我们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此外,他还建议科创板的交易制度方面也可以进一步完善。包括交易时间与港交所保持一致、取消个股的涨跌幅限制、取消大型的市值配售,以及推行“一元退市”规则。

“和其他板块相比,科创板的竞争优势体现在其差异化的定位之上,未来科创板作为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的使命和科创定位不会改变。”孙金钜向界面新闻说道。

他表示,自创业板改革大幕开启,注册制也从科创板这片“试验田”迈向更广阔的市场。而伴随注册制的落地以及资本市场的逐步开放,中国资本市场也将走向国际,更好地发展融资和定价功能,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站上一周年新起点,科创板将继续乘风破浪。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深度】科创板“吸引力法则”

船到中流浪更急、行至半山路更陡。站在一周年的新起点,科创板面前有更长的路要走。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马晓甜

编辑 | 彭洁云

一年前的今天,黄浦江畔鸣锣声响,中国资本市场迎来一颗璀璨“新星”。科创板于7月22日正式开市,中国“硬科技”创新力量蓄势待发。

365个日夜过去,科创板市场规模迅速壮大,从首批25家扩至140家,在资本助力下,带动了“中国科创”的价值重估。

进入7月,科创板呈现一派热闹景象。明星企业中芯国际、寒武纪先后上市,互金巨无霸京东数科和蚂蚁集团相继官宣,这个刚满周岁的新兴市场魅力何在?

中国科创企业“上市首选地”

你方唱罢我登场,持续走在改革路上的科创板过去一年来“吸粉”无数,正在成为中国科创企业的“上市首选地”。

“同股不同权第一股” 优刻得、第一家未盈利企业泽璟制药、“红筹第一股”华润微、首家同时实现“A+H”上市的中芯国际、AI芯片第一股寒武纪等科创企业先后成功登陆科创板。还在排队候场的重量级大咖还包括,首家CDR企业九号机器人、国产车大佬吉利汽车、互金独角兽京东数科等。

随着开市一周岁生日的临近,科创板又收获一份重磅大礼,让市场为之沸腾。

7月20日晚间,支付宝母公司蚂蚁集团官宣,计划在上交所科创板和港交所主板寻求同步发行上市。这家目标估值超2000亿美元的全球最大金融科技独角兽,选择IPO是为了进一步支持服务业数字化升级做大内需,加强全球合作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以及支持公司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

“科创板和香港联交所推出了一系列改革和创新的举措,为新经济公司能更好地获得资本市场支持包括国际资本支持创造了良好条件。”蚂蚁集团董事长井贤栋表示,上市可以让公司更透明地面对世界,面对公众,也将更好地跟全社会分享公司的成果和未来。

上交所也在随后表示,欢迎蚂蚁集团申报科创板。这展现了科创板作为中国科创企业“首选上市地”的市场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作为中国资本市场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和优质科创企业的主市场,科创板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支持科创企业发展壮大的集聚引领效应不断增强。

从零起步至今,科创板是如何吸引到这些“硬科技”巨头,成为中国科创新势力的集结地?

在股票代号688001的华兴源创看来,科创板的诞生,给了中国优秀的科技公司一个圆梦的机会。

“作出要去科创板的决定是在2019年年初,当时我们对科创板的细则进行了认真的比较,感觉不管是从研发投入,还是从整个产品条线来说,我们的科创属性都是特别清晰的。”华兴源创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蒋瑞翔向界面新闻回忆道。

作为首批登陆科创板的企业之一,华兴源创不仅成功摘得“科创板第一股“的称号,还在随后拿下了科创板首单并购重组项目,6月12日,该公司收购欧立通的申请已获得证监会正式同意。

蒋瑞翔表示,半导体行业是一个长周期研发投入型的行业,需要大量的资金,公司也希望通过上市这条路来解决资金瓶颈问题。

“我们也想挑战一下自己,看看投资者眼中的我们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企业,企业对我们的认同度有多少,”蒋瑞翔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因为科创板是让市场去决定企业价值的。”

从港股市场转战科创板的华润微电子,则希望在这里实现“把技术和产品做到世界领先,与全球一流企业竞争”的目标。

公司常务副董事长陈南翔透露,公司之所以将目光投向科创板,一方面是因为科创板不仅是一个全新的板块,同时也有着全球化资本市场的特征,而公司所处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也恰好属于优先推荐上市的行业。另一方面,公司也看到了证监会和上交所在筹备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专业性和创新性,对这一板块也有了更大的信心.

回忆上市这一路,他直言,由于公司是国内第一家股票面值是港币而非人民币,第一家以有限责任公司,而非股份有限公司身份回归的企业,在回归A股的过程中可谓困难重重,但好在无论是证监会还是上交所,都是“遇山开路,遇水架桥”地把这些问题解决了。

“公司客户和合作伙伴看到我们股票和市值的上涨,也增加了长期合作的信心,这些都是我们当初没有想到的,可以说是‘意外的惊喜’。” 陈南翔表示。

而对于像泽璟制药这样的创新药公司来说,由于在前期发展阶段普遍存在亏损且急需资金支持,在过去只能选择赶赴境外市场上市融资,科创板则提供了一个契机,让他们能够有了在本土上市的机会。

“有幸赶上了国家资本市场改革的时代浪潮,并作为首家采用第五套标准登陆科创板的企业,我们感到万分荣幸。”泽璟制药董事长兼总经理盛泽林表示。

根据上交所最新提供数据,科创板共向140家已上市企业“输血”2179亿元(含中芯国际69.43亿元超额配售金额)。从市场规模看,133家科创板的总市值突破2.6万亿,金山办公、中芯国际、沪硅产业、中微公司、澜起科技等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已昂首迈入“千亿市值俱乐部”。

过去一年行稳致远

越来越多的公司愿意“报考”科创板,背后是这一板块不断的制度创新和监管体系的加速完善。回望过往一年点滴,科创板的各项运行情况也都行稳致远。

上交所理事长黄红元日前在评价一年来科创板运行所得的成绩时表示,已做到平稳开局,试点注册制平稳落地,审核效率明显高于其他板块,交易活跃度较为理想,交易秩序较良好,关键制度创新经受住了市场检验,对支持科技创新的成效初步显现。

“和运作初期相比,无论是在制度建设、二级市场的平稳运行,还是对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吸引力方面,科创板都有了大幅的完善和提升。”开源证券总裁助理兼研究所所长孙金钜在接受界面新闻专访时,对科创板这一年以来的表现如是评价。

他指出,目前科创板在再融资制度、股东减持退出制度等方面都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新股上市之后二级市场股价运行也更趋稳定,投资者预期逐步趋于稳定。更重要的是,通过一年的运行,科创板在坚守科技创新定位的同时,显示出了对科技创新公司很好的定价和融资功能,开始吸引一大批优秀的企业上市。

“同时投资者对于科创板投资的热情持续高涨,科创板不仅吸引了大量的个人投资者,同样专业的机构投资者公募基金也在积极参与。近期可以看到科创50指数已经推出,并且有多个科创主题基金已经成立,另有4家基金公司的科创板封闭基金也已经上报。”孙金钜表示。

上交所数据显示,截至7月20日,已报会注册科创企业审核用时平均62天。2019年平均65天,在2020年推行注册制2.0后,已缩短至2020年平均58天。在高效的发行上市审核下,科创板市场规模迅速壮大。截至目前,科创板已受理407家公司,147家进入发行阶段。

从行业分布来看,科创板高度集中于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占36%,生物医药产业占22%,高端装备产业占17%,新材料产业占12%,节能环保产业占7%。

从二级市场表现来看,过去一年中涨幅最高的行业分别是医疗设备、半导体产业链、生物医 药领域,行业平均涨幅达到 73%、46%、38%。科创板发行市盈率中位数由首批的46倍逐步下降至今年6月的36倍。

开市以来,科创板日均成交184亿元,换手率从开市初期(首月)的日均4.3%,逐步降至目前(近一个月)的日均2.1%.

在孙金钜看来,目前科创板换手率较高,主要的原因在于上市首年科创板公司的流通市值较小,对比创业板推出首年,科创板的交易热度指标相对合理。

“科创板定位为科技创新的硬科技公司,并且存在部分未盈利的公司,不能仅从PE、PB等估值方法来对科创板公司进行定价,”他分析称,科创板对科技创新企业定价较高,一方面是科创板流动性充足的体现,一方面也表明了投资者对未来中国在经济转型背景下对创新驱动型公司的认可。

安信证券新三板首席分析师诸海滨认为,科创板最大的意义在于改变了 A 股过去以金融等周期行业为主的行业结构。他指出,和美股相比,海外成熟资本市场的主要行业集中在信息技术、医疗保健、消费等领域,而以沪深 300 指数成分为代表的 A 股市场过去仍以传统行业为主,也正因如此,投资人的投资偏好和习惯在过去二十年间仍以追逐周期的涨跌为主。更为重要的是,科创板还带来了 A 股价值投资逻辑的转换,从过去的追逐周期逐渐转换为“科技牛”龙头价值投资的思路。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A股市场开启了以科创板为主题核心的科技股行情。但在科创板一周年的同时将迎来科创板的首批解禁,解禁规模或达 1879 亿元。

“解禁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市场供求的均衡,将推动股价回归真实价值,所以这是一个好事。”武汉科技大学教授董登新向界面新闻表示。

而孙金钜则认为,此次解禁将是科创板开市一年以来的一次“大考”。他指出,解禁一方面会带来卖出的压力,但同时另一方面也将进一步释放流动性,为准备积极参与科创板的各类投资者提供建仓的机会,吸引更多长线大体量资金的参与。

“参考创业板的经验,在解禁初期科创板或A股科技股行业都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这一影响持续的时间不会很长,中长期看并不会改变原有的走势,“他说道,“同时,科创板已经创新性推出了询价转让和配售等老股东的减持退出机制来缓解解禁对二级市场的压力。因此,我认为科创板将顺利通过此次解禁的大考。”

未来继续乘风破浪

船到中流浪更急、行至半山路更陡。站在一周年的新起点,科创板面前有更长的路要走。

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不久前曾公开提出,对于继续推进科创板建设,证监会拟出台的举措包括:加快推出将科创板股票纳入沪股通标的、引入做市商制度、研究允许IPO老股转让等创新制度、抓紧出台科创板再融资管理办法、发布科创板指数等。其中,再融资管理办法已于7月3日正式出炉,“科创50指数”也将于7月23日发布。

“下一步,我们要更多从长期视角研究推出深化改革的措施,确保科创板行稳致远。”黄红元透露。

黄红元表示,从制度供给的角度看,科创板目前亟待解决的短板问题,也是国际最佳实践中反映出的有效经验,就是要鼓励引导长期投资者参与科创板。

“平衡的投资者结构对于科创板改革非常重要。只有在投资者结构平衡、合理的前提下,资金参与规模的增长才能提供可持续、高质量的融资功能和持续的良好投资机会,”他坦言,”中国市场并不缺少资金,但缺少真正做长期投资的’长钱‘。”他说道。

黄红元也透露,未来上交所将配合证监会积极研究推出鼓励、吸引中长期投资者的制度。条件具备后,拟通过自愿安排或承诺等方式,对真正采取长期策略的机构投资者建立公开备案名单,使其在发行询价、定价、配售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获得更多的机会,并自愿承担长期投资的相应责任,推动市场投资者结构逐步趋于合理。

市场人士也对科创板下一步的改革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孙金钜认为,目前科创板的注册制在“宽进”方面已经体现出了显著的效用,开始吸引众多科创型公司上市。接下来深化改革的重心应该放在信息披露和“严出”之上。

“注册制是以信息披露为核心,需要上市公司充分进行信息披露,”他表示,“因此,未来需要建立严格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对信息披露违规和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需要明确相关责任主体以及具体的惩处机制。”

而在“严出”上,孙金钜指出,需要严格执行退市制度,让优质公司享受资本市场定价和融资功能的同时需要将不符合上市条件的公司淘汰,这样才能实现优胜劣汰的良性循环。

董登新则表示,科创板的设立和运行“符合市场预期”,但目前相对不足的就是“扩容太慢”。

在他看来,加大扩容的力度,意味着要对科创企业更包容,不能太苛求,更不能人为的抬高IPO的门槛。

“对于科创板,很多人担忧的就是它的源头之水会不会枯竭,也就是有没有保持足量的上市资源供筛选。美国的纳斯达克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规模最大、最成功的交易市场,就是因为拥有来自全球的新经济公司和高科技公司,”董登新称,“而我们国家的科技创新,高科技企业的孵化,在数量和质量上能不能满足科创板和创业板的上市的要求,这可能是未来我们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此外,他还建议科创板的交易制度方面也可以进一步完善。包括交易时间与港交所保持一致、取消个股的涨跌幅限制、取消大型的市值配售,以及推行“一元退市”规则。

“和其他板块相比,科创板的竞争优势体现在其差异化的定位之上,未来科创板作为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的使命和科创定位不会改变。”孙金钜向界面新闻说道。

他表示,自创业板改革大幕开启,注册制也从科创板这片“试验田”迈向更广阔的市场。而伴随注册制的落地以及资本市场的逐步开放,中国资本市场也将走向国际,更好地发展融资和定价功能,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站上一周年新起点,科创板将继续乘风破浪。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