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年轻人不能“无欲则刚”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年轻人不能“无欲则刚”了

知乎有个热门话题“一个年轻人为什么毫无欲望”,不是说年轻人不消费,而是他们消费的社会性和参与性大为降低。

文|二说

爱尔兰导演费纳根的《生态箱》,写一对小情侣到售楼处看房,被一个长得像机器人的中介忽悠到某小区,带家具的双层小独栋看起来很中产,下一代都够用的格局也很合胃口,但中介突然失踪,小情侣再也走不出满眼原谅绿的新家园。

他们的后半生从此被困在毫无生气的房子里,每天吃着没味道的草莓,养育着纸箱送来的长得像中介的男婴,直到有一天孩子埋葬了小夫妻,成为下一代中介,在售楼处里等候着另一对满怀憧憬的年轻人。

电影几乎没什么情节,只有一个寓言式的内核,视觉语言传达了所有概念,但却是迄今对代际冲突最点睛的诠释。

后浪对前浪奋斗终生的《生态箱》早已失去兴趣。

知乎曾有钓鱼式发问,“为什么当代年轻人那么丧”?后浪蜂拥而至,而且审题功夫到家,抓住了“丧”字的真味。

“说白了就是你要按他们的游戏规则来,你要追求买房,买车,买钻戒,买包包,办豪华婚礼,生孩子,买学区房,出国旅游,坐头等舱,住五星级酒店,这样你才算一个好男人,呵呵,去你的吧。”

“丧”的另一面是佛系,日本叫低欲望社会,韩国叫七不世代(不要恋爱、婚姻、孩子、工作、房子、人际关系和未来规划),都是一回事。

“丧”和“佛”不是丢掉了感知快乐的能力,而是对快乐的定义变了,年轻人反感的只是“从你身上赚不到钱,就说你丧,说你屌丝,说你没追求”。

这不是两代人没有共情,也不是对放空人生,花式划水有什么误解,大家担心的只是对社会经济的消极影响。

从司马辽太郎的《坂上之云》到镰田慧的《当代日本社会面面观》,再到大前研一的系列著作,你能清晰感受到日本人精神状态的变化。

所谓明治养士,大正养国,昭和养鬼,平成养豚,令和划水,日本的老龄化严重,人口负增长,全民积累的金融财富是GDP的3倍,年轻人退出社会,宅在家中,人际关系停留在不愿再进一步的安全状态,放下期待,卸掉不确定,成为相对舒服的活法,反倒是老年人一直在外打拼。

日本统计局的《全国消费实态调查》表明,29岁以下年轻人的可支配收入和储蓄相对稳定,消费却在持续衰减,特别是传统的车、酒和旅行三驾马车。

对这种现象最担心的不是学者而是企业家。

创造了“低欲望社会”这个词的大前研一开出三个药方,一是想办法让沉淀的金融资产流动起来,二是从海外归化劳动力,三是展开憧憬教育。

比大前研一更厉害的是任正非,他直接向“无欲则刚”开炮。

我们老祖宗的无欲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以强大内心世界对抗外部的纷扰侵蚀,从孟子的“养浩然之气”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一脉相承。

2017年华为优化35岁以上老员工事件后,任正非有感而发,说了很多,“年轻人光想躺着数钱,不努力,华为是没有钱的”,但这是对内而言。

对外他忧虑年轻人的“无欲则刚”。

在他看来,无欲违背人性,无欲不可能做到刚,所以“无欲则刚”是反逻辑的,不管企业还是个人,丧和佛就意味着失败,爱拼才会赢。

他把时代进化的动力概括为五种层次的欲望:物质的饥饿感,安全感,成长的愿望与野心,成就感和使命主义,其实核心是两层含义。

任正非把自己和乔布斯看成最高级的“超意识使命主义者”,通过建功立业实现自我价值,财富没多大意义,但其他人还是应该满足物质饥饿感。

这个观点是凯恩斯“节约悖论”的延伸。

就是说消费与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储蓄与国民收入是反向变动,简而言之,越节俭越穷,散财方能生财,这道理《聊斋志异》有个故事说透了。

刘某嗜酒,家有积蓄,不以为累,后有僧人前来,说体内有酒虫,施法将虫驱出,此后刘视酒如仇,体渐瘦,家日贫,饮食亦不能给。

在蒲松龄看来,口腹大欲,人之天性,抽离这些基本欲望和生活乐趣,并不会让人过的更好,反而失去了生活的目标。

过去中国经济是靠投资拉动,未来是消费驱动,这一点大多数人都认同。

泡沫时代的日本人偏爱滑雪、高尔夫球等享乐性消费,1987年的电影《雪岭之旅》是郭敬明《小时代》的鼻祖,所有场景都漂亮舒服,三观极正的主角在高楼大夏和迷人雪景中到处散发着荷尔蒙。

到21世纪的这个10年,长的好看又有钱的皮囊仍然诱人,但已经失去精神魅惑力,这份鸡汤的营养成分太过单一,大家都漾奶了,《小时代》的豆瓣低分是最好的墓志铭。

但物欲的经济意义又是真实存在的,商务部的数据是2018年全国社消总额38.1万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76.2%,去年全国社消总额是41.2万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却回落到57.8%,这并不是好消息。

知乎有个热门话题“一个年轻人为什么毫无欲望”,不是说年轻人不消费,而是他们消费的社会性和参与性大为降低。

日本新潟县的越后汤泽因川端康成的《雪国》而出名,也确有一班从东京开来的雪国列车,全程75分钟,曾经一票难求,但如今门可罗雀。

著名的哈雷摩托,曾经是年轻美国人的潮流象征,1980年车主的平均年龄是25岁,现在是58岁,公司喊出吸引200万新人的口号,迄今无济于事。

技术进步让抖音、快手式轻娱乐飞速迭代,我们不必像上辈人那样亲历亲为才能收获快乐,连“玩物丧志”的过程都免了。

这对实体经济是坏消息。

从心理溯源的角度来说,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剧烈变化,造富神话层出不穷,普通个体失落感强烈,会导致严重的自我矛盾。

大部分人讨厌一成不变的生活,又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感到恐慌。

曹德旺一直不理解年轻人宁可送外卖也不进福耀,其实《美国工厂》那些让别人不舒服的管理因素,中国年轻人同样不喜欢。

如果中国制造的优势就是把年轻人组织起来,从事简单而没有创造力的重复劳动,那这个优势迟早会消失,以曹老板的精明早应该想明白。

所以大佬经常给年轻人打气,俞敏洪说“别怨世界太难,奋斗是生命常态”,王石劝年轻人别急着买房,抓紧创业,董明珠说“年轻人要准备失败,才能走向成功”,梁建章说,“年轻人都应该去大城市”,还鼓励生二胎,“年轻人太少削弱中国竞争力。”

老罗当年“彪悍人生不需要解释”的悲情不管用了,马云“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曾经很励志,到“996福报论”也套路化了。

很多大佬希望年轻人为确定的目标努力,但他们所展示的未来就是另一种《生态箱》,只能起反作用。

各种外部因素对消费的抑制也越发明显。

上海财经大学的宏观项目组今年3-4月组织了一次对上海市民的调研。在1705份样本中,小于20岁的受访者占比0.06%,21岁到30岁是34.55%;31岁到40岁之间为42.17%;41-50岁之间是16.42%,51岁到60岁6.10%;61岁以上的仅为0.70%。

结果疫情期间收入下降最明显的就是21-30岁这个群体,他们的消费意愿、储蓄水平和偿债能力受到很大影响。

如何生活原本是一种很个人化的处世哲学,“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韩非子》有个故事,写齐国隐士狂矞、华士二人相约“不臣天子,不友诸侯,耕作而食之,掘井而饮之,吾无求于人也”。

这是典型的应激反应,在时代剧变时把生活简单化,以排除所有未知风险,跟有些年轻人对什么都没兴趣,只喜欢在家狂饮肥宅快乐水差不多。

但这个活法有破坏性。

于个人而言,会造成社会感知的退化,出世很容易,再入世就痛苦了;对经济而言,会抑制大宗消费,特别是房子、汽车,丰田普锐斯之父嵯峨宏英就说过,“年轻人不再把车作为梦想的话,整个行业都将难以为继。”

《韩非子》中的狂矞、华士最后被姜子牙杀掉了,因为这种小国寡民的活法,让任何社会治理策略都失效了。

今天“小隐隐于家”不会有生命危险了,每天活蹦乱跳或是放空自己,都是一种活法,你的选择,你承担后果。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年轻人不能“无欲则刚”了

知乎有个热门话题“一个年轻人为什么毫无欲望”,不是说年轻人不消费,而是他们消费的社会性和参与性大为降低。

文|二说

爱尔兰导演费纳根的《生态箱》,写一对小情侣到售楼处看房,被一个长得像机器人的中介忽悠到某小区,带家具的双层小独栋看起来很中产,下一代都够用的格局也很合胃口,但中介突然失踪,小情侣再也走不出满眼原谅绿的新家园。

他们的后半生从此被困在毫无生气的房子里,每天吃着没味道的草莓,养育着纸箱送来的长得像中介的男婴,直到有一天孩子埋葬了小夫妻,成为下一代中介,在售楼处里等候着另一对满怀憧憬的年轻人。

电影几乎没什么情节,只有一个寓言式的内核,视觉语言传达了所有概念,但却是迄今对代际冲突最点睛的诠释。

后浪对前浪奋斗终生的《生态箱》早已失去兴趣。

知乎曾有钓鱼式发问,“为什么当代年轻人那么丧”?后浪蜂拥而至,而且审题功夫到家,抓住了“丧”字的真味。

“说白了就是你要按他们的游戏规则来,你要追求买房,买车,买钻戒,买包包,办豪华婚礼,生孩子,买学区房,出国旅游,坐头等舱,住五星级酒店,这样你才算一个好男人,呵呵,去你的吧。”

“丧”的另一面是佛系,日本叫低欲望社会,韩国叫七不世代(不要恋爱、婚姻、孩子、工作、房子、人际关系和未来规划),都是一回事。

“丧”和“佛”不是丢掉了感知快乐的能力,而是对快乐的定义变了,年轻人反感的只是“从你身上赚不到钱,就说你丧,说你屌丝,说你没追求”。

这不是两代人没有共情,也不是对放空人生,花式划水有什么误解,大家担心的只是对社会经济的消极影响。

从司马辽太郎的《坂上之云》到镰田慧的《当代日本社会面面观》,再到大前研一的系列著作,你能清晰感受到日本人精神状态的变化。

所谓明治养士,大正养国,昭和养鬼,平成养豚,令和划水,日本的老龄化严重,人口负增长,全民积累的金融财富是GDP的3倍,年轻人退出社会,宅在家中,人际关系停留在不愿再进一步的安全状态,放下期待,卸掉不确定,成为相对舒服的活法,反倒是老年人一直在外打拼。

日本统计局的《全国消费实态调查》表明,29岁以下年轻人的可支配收入和储蓄相对稳定,消费却在持续衰减,特别是传统的车、酒和旅行三驾马车。

对这种现象最担心的不是学者而是企业家。

创造了“低欲望社会”这个词的大前研一开出三个药方,一是想办法让沉淀的金融资产流动起来,二是从海外归化劳动力,三是展开憧憬教育。

比大前研一更厉害的是任正非,他直接向“无欲则刚”开炮。

我们老祖宗的无欲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以强大内心世界对抗外部的纷扰侵蚀,从孟子的“养浩然之气”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一脉相承。

2017年华为优化35岁以上老员工事件后,任正非有感而发,说了很多,“年轻人光想躺着数钱,不努力,华为是没有钱的”,但这是对内而言。

对外他忧虑年轻人的“无欲则刚”。

在他看来,无欲违背人性,无欲不可能做到刚,所以“无欲则刚”是反逻辑的,不管企业还是个人,丧和佛就意味着失败,爱拼才会赢。

他把时代进化的动力概括为五种层次的欲望:物质的饥饿感,安全感,成长的愿望与野心,成就感和使命主义,其实核心是两层含义。

任正非把自己和乔布斯看成最高级的“超意识使命主义者”,通过建功立业实现自我价值,财富没多大意义,但其他人还是应该满足物质饥饿感。

这个观点是凯恩斯“节约悖论”的延伸。

就是说消费与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储蓄与国民收入是反向变动,简而言之,越节俭越穷,散财方能生财,这道理《聊斋志异》有个故事说透了。

刘某嗜酒,家有积蓄,不以为累,后有僧人前来,说体内有酒虫,施法将虫驱出,此后刘视酒如仇,体渐瘦,家日贫,饮食亦不能给。

在蒲松龄看来,口腹大欲,人之天性,抽离这些基本欲望和生活乐趣,并不会让人过的更好,反而失去了生活的目标。

过去中国经济是靠投资拉动,未来是消费驱动,这一点大多数人都认同。

泡沫时代的日本人偏爱滑雪、高尔夫球等享乐性消费,1987年的电影《雪岭之旅》是郭敬明《小时代》的鼻祖,所有场景都漂亮舒服,三观极正的主角在高楼大夏和迷人雪景中到处散发着荷尔蒙。

到21世纪的这个10年,长的好看又有钱的皮囊仍然诱人,但已经失去精神魅惑力,这份鸡汤的营养成分太过单一,大家都漾奶了,《小时代》的豆瓣低分是最好的墓志铭。

但物欲的经济意义又是真实存在的,商务部的数据是2018年全国社消总额38.1万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76.2%,去年全国社消总额是41.2万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却回落到57.8%,这并不是好消息。

知乎有个热门话题“一个年轻人为什么毫无欲望”,不是说年轻人不消费,而是他们消费的社会性和参与性大为降低。

日本新潟县的越后汤泽因川端康成的《雪国》而出名,也确有一班从东京开来的雪国列车,全程75分钟,曾经一票难求,但如今门可罗雀。

著名的哈雷摩托,曾经是年轻美国人的潮流象征,1980年车主的平均年龄是25岁,现在是58岁,公司喊出吸引200万新人的口号,迄今无济于事。

技术进步让抖音、快手式轻娱乐飞速迭代,我们不必像上辈人那样亲历亲为才能收获快乐,连“玩物丧志”的过程都免了。

这对实体经济是坏消息。

从心理溯源的角度来说,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剧烈变化,造富神话层出不穷,普通个体失落感强烈,会导致严重的自我矛盾。

大部分人讨厌一成不变的生活,又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感到恐慌。

曹德旺一直不理解年轻人宁可送外卖也不进福耀,其实《美国工厂》那些让别人不舒服的管理因素,中国年轻人同样不喜欢。

如果中国制造的优势就是把年轻人组织起来,从事简单而没有创造力的重复劳动,那这个优势迟早会消失,以曹老板的精明早应该想明白。

所以大佬经常给年轻人打气,俞敏洪说“别怨世界太难,奋斗是生命常态”,王石劝年轻人别急着买房,抓紧创业,董明珠说“年轻人要准备失败,才能走向成功”,梁建章说,“年轻人都应该去大城市”,还鼓励生二胎,“年轻人太少削弱中国竞争力。”

老罗当年“彪悍人生不需要解释”的悲情不管用了,马云“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曾经很励志,到“996福报论”也套路化了。

很多大佬希望年轻人为确定的目标努力,但他们所展示的未来就是另一种《生态箱》,只能起反作用。

各种外部因素对消费的抑制也越发明显。

上海财经大学的宏观项目组今年3-4月组织了一次对上海市民的调研。在1705份样本中,小于20岁的受访者占比0.06%,21岁到30岁是34.55%;31岁到40岁之间为42.17%;41-50岁之间是16.42%,51岁到60岁6.10%;61岁以上的仅为0.70%。

结果疫情期间收入下降最明显的就是21-30岁这个群体,他们的消费意愿、储蓄水平和偿债能力受到很大影响。

如何生活原本是一种很个人化的处世哲学,“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韩非子》有个故事,写齐国隐士狂矞、华士二人相约“不臣天子,不友诸侯,耕作而食之,掘井而饮之,吾无求于人也”。

这是典型的应激反应,在时代剧变时把生活简单化,以排除所有未知风险,跟有些年轻人对什么都没兴趣,只喜欢在家狂饮肥宅快乐水差不多。

但这个活法有破坏性。

于个人而言,会造成社会感知的退化,出世很容易,再入世就痛苦了;对经济而言,会抑制大宗消费,特别是房子、汽车,丰田普锐斯之父嵯峨宏英就说过,“年轻人不再把车作为梦想的话,整个行业都将难以为继。”

《韩非子》中的狂矞、华士最后被姜子牙杀掉了,因为这种小国寡民的活法,让任何社会治理策略都失效了。

今天“小隐隐于家”不会有生命危险了,每天活蹦乱跳或是放空自己,都是一种活法,你的选择,你承担后果。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