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齐鲁名校长 |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宫海燕: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齐鲁名校长 |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宫海燕: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

从业三十载,从小学音乐老师、学前教育教研员、幼儿园园长到小学校长不同身份间的切换,让她不断丰富对于教育的理解与认识。

文 | 庄建成

山东有各类学校3.77万所,各类在校生1989万人,教职工150万人,其中不乏有许多优秀的教师、校长,还有培养出许多国之栋梁的名校,为了宣传典型、表彰先进,山东省教育厅联合凤凰网共同发起“齐鲁名师·名校·名校长高端访谈”系列活动。通过名校巡礼、名师访谈、对话名校长系列主题活动,从济南启动,16个地市巡礼,充分展现各地市各高校的发展历程,分享教书育人的经验成果,发掘办学治校的先进理念,积极打造齐鲁名师、名校、名校长这三名工程、三名品牌、三名亮点。

待16个地市访谈结束后,将“围绕总结示范新成果,服务山东教育新发展”,做好活动成果的提炼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在全省进行推广,把“一枝独秀”变成“满园春色”,让高端访谈活动成为响当当的教育宣传品牌。

“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这是鲁迅1907年在日本留学时,谈到教育理念时,对国人的倡言。“立人”是鲁迅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重要理念,是对我们国家“立德树人”教育根本宗旨的诠释。同时,这也是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校长宫海燕致力于推崇的教育思想。

出生在齐鲁大地的宫海燕,对教育有着浓厚的兴趣,也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从业三十载,担任小学音乐老师、学前教育教研员、幼儿园园长以及小学校长的不同经历,为她更加广阔的教育视野奠定了基础。而不同身份间的切换,也让她不断丰富对于教育的理解与认识。

“在生活中立人”,是宫海燕一直以来坚持与贯彻的教育理念。本期齐鲁名校长,带你走进这位“站在教育改革前沿的校长”。

不同身份切换中 寻找学校教育的意义

1990年,刚刚从中师毕业的宫海燕第一次来到了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还带有一丝学生气的她,成为了学校的音乐老师。彼时,音乐教学对于一所学校,就是一门比较边缘的学科,似乎在教育界内部,也在“主要学科”和“常识科”的惯性思想影响下,对音、体、美等学科有着心照不宣、不言自明的忽视。

“音乐是爆发人的激情,点燃人的生命的一种艺术,伟大的思想家孔子也非常推崇乐教,因为音乐可以宜人性情。”虽然音乐课程有被边缘化的趋势,但宫海燕始终坚信音乐教育是一门大学问。正是最初这种对音乐教育的深度思考,为宫海燕后来提出的“立人教育”、倡导“学科育人”奠定了基础。在实验小学做了三年音乐老师后,宫海燕投身学前教育。现在的她在评价这段经历时说“这是我人生最大的转折,也是最大的幸事”。

1993年到2001年的八年时间里,宫海燕先后担任了开发区托幼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教研员和机关第二幼儿园园长职务。此前主攻音乐教育的宫海燕,重新学习了幼儿师范的相关课程以及学前教育的大学课程,并阅读了当时身边能找到的所有文献和专著。纸上得来终觉浅。当她作为一个学前教育研究者真正走进幼儿园时,才直观地感受到了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不同。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幼儿园的课程就开始走向领域化,而且课程与生活联系得十分紧密,儿童的情感发展、认知能力发展、社会性发展都巧妙地寓于完整的生活之中”。在宫海燕看来,学前教育才是真正的生活化教育。“生活立人——为生活而教育、用生活来教育和让孩子学会生活”成为宫海燕日后提出“立人教育”思想的核心主张。带着在学前教育工作中感悟到的教育意义,宫海燕又一次回到小学教育领域,先后担任了两所小学的校长。近年来,又先后兼任了两所新建小学的校长。此间,她不断学习教育管理专业知识,系统地学习了教育管理本科和研究生课程。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了大量论文,并出版了两本专著。其硕士论文《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校组织结构变革研究与实践》获得了全国优秀论文奖。2011年,被聘为鲁东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在她看来,教育管理是值得终生付诸努力的事业,需要以哲学的高度、科学的视角、艺术的态度去开启对生命的观照。

随着信息化时代与知识社会的来临,以及21世纪人才规格的提升,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背景下,发展核心素养已然成为全社会的教育共识。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宫海燕和她同伴们一起,提出了新时代“立人教育”思想。而从这一思想的形成过程看,我们也确实看到了此前不同身份的经历,给予她的教育启示和思考。

定义校长,不仅只是教育家

曾有人这样形容校长这份职业:“校长首先应该是一名教育家”。对此,宫海燕认为,教育史上教育家的称号都是人民赋予的,是历史赋予的,而不是当下的某种称谓。在她看来,教育家要具备伟大的、崇高的教育精神和与生俱来的教育情怀,其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能够被历史检验,能够成为教育规律和可复制的经验,并有效服务于时代,推进社会的进步,服务于祖国,造福于人民。但她同样语带坚定地向我们表示:“名利并不重要,徒有虚名更让人焦虑。我们离教育家还差得太远,甚至不应该过多地去想,但或许每个校长都应该向着教育家的方向奔跑,不为别的,只为真正投身于这个时代立德树人的朴素事业”。

“校长首先是一名教师。但校长源于教师,又要有高于教师的追求。”谈到对于校长的定义时,宫海燕向我们分享了她自己的看法。在她看来,抛开教育家这一层身份,校长这一职业还要扮演更多元的角色,或者需要成为一个杂家。

首先,校长应该是一个未来学家和战略家。面对21世纪信息化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挑战,校长要用未来学家和战略家的眼光规划学校、发展学校。

其次,校长应该是改革家。不同时代人才观、教育观、质量观的不断转变,需要学校在治理模式、课程与教学、德育方式、学习方式与发展方式上不断进行变革与创新。如果校长没有改革家的气魄和信念,就无法做到与时俱进。

第三,校长应该是一名实践家。作为一所学校的领路人,校长更要关注怎么把价值观变成行动,把理论变为实践,并在实践中创生和丰富理论。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和教师一起扎根课堂、扎根教研,用行动研究不断改进群体心智模式,不断创造新的知识与经验。

第四,当代校长还应该是一个社会活动家。在宫海燕看来,社会是更大的教育场景,社会也是学校。现代学校应当具备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多地融入社会,学习现代企业文化和管理方略,和企业、高校、政府、媒体、科研院所、家长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这既有助于校长教师和学生的成长,也能将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引入学校,使学校获得以大社会为背景的高质量发展。

第五,校长还应该是教师的同伴。一所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开发区实验小学也有为数众多的优秀老师,在与这些老师相处中,宫海燕是他们的同伴和支持者,与他们一起生活在教研室和课堂中,围绕改革专题和教学难题,共同进行课堂观察、教学反思与改进,并默默地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支持。

难能可贵的是,面对着这些爱学生、爱事业、爱研究的老师们,宫海燕认为自己就是他们的一名学生,不断从他们身上学到无私奉献的精神、爱的智慧、持之以恒的态度和诸多教书育人经验,让她在与他们的相处中,不断得到心灵的滋养和智慧的启发。

“为了探索儿童心理世界,开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领域,2009年,学校招聘了一名鲁东大学心理学专业的毕业生,担任语文教师、班主任和学校心理健康教师。我们共同商讨如何建立大心理学观,让心理学服务于学校管理、教学管理、家庭教育和师生发展,共同研究学校心理健康文化建构、课程体系建构等问题,甚至一起进行一些具体案例的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她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我的老师,她从心理学层面影响了我的管理理念,我发现,教育管理,首先是对人性的理解,是用爱抚摸人的灵魂。至今对于很多问题,我仍然向她请教”,宫海燕深情地说:“可以说是一位老师改变了一个校长、改变了一所学校”。如今的开发区实验小学已经被评为山东省首批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关注儿童心理健康也成为这所学校的文化特质。学校“爱心树成长驿站”里的一批年轻的心理教师正带领全体教职工走向全员育人的新征程。

与普通教师的教书育人不同,校长的职业属性决定了宫海燕还需要将工作重心放在学校管理上。“学校文化不是挂在墙上,写在文本里的,而应当是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价值观与行为方式的迁善。“立人教育”的管理宗旨,就是立己达人,立德树人,在生命共同体中成长人、成全人、成就人。怎么让价值观变为每个人的行为方式,提升师生员工的素养,是我和管理团队一直在研究的问题”,宫海燕如是说道。

在回答“教学与管理如何平衡”这一问题上,宫海燕认为,起初做学校管理,往往会把教育教学和管理作为两条平行线,割裂地去作为。而现在看,教学与管理正如太极图中之阴阳两极,看起来阴阳分明,却也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并相互生发,互有裨益。因此,尽管管理与教学分属不同研究和实践领域,但最高的境界却是教育教学与管理深度交融,“管理即育人,育人即管理,将管理、德育和教学融为一体,其背后的逻辑便是“一切指向人的成长和发展”。

办属于孩子的学校 给每粒种子开花的权利

成立于1988年的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几乎见证了其所在的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历改革开放,实现从无到有的跨越式发展。

目前,开发区实验小学校本部有2011名学生,121名教职工,在第一所分校第四小学独立后,另一所分校第十一小学,也将在今年9月启用。

近年来,宫海燕和全体教职工一道,在上级的关怀和家长们的支持下,致力于“立人教育”思想研究与实践,为了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共同生活中学会立身、做人”,为了培育“底蕴丰厚、人格健全、创新多能的时代新人”不懈地进行儿童德育、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并和管理团队一起,不断进行信息化环境下的问题化管理、情景化管理、基于证据的管理探究。这个暑假,他们借着新校区成立之机遇,本着“立人教育”思想,大胆进行学校组织结构的系统变革和制度文化的重构研究。在宫海燕看来,一所现代化的学校,必定要有“面向未来、面向创新、面向每个人的学习”的组织结构、组织战略、组织文化与管理模式。

阅读一个人的藏书,就是阅读她的精神世界。在她几乎占了一面墙的书架上,除了传统文化经典、哲学类、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类书籍,在教育类、心理学书籍的旁边,还有文学、艺术、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等方面书籍。办公桌旁边的小书桌上,堆满了翻过的、画过的课程与教学论领域的大量书籍、刊物,案头还成摞地摆放着阿里巴巴、华为、微软等企业管理的书籍,稻盛和夫、李希贵等管理大家的专著,国际经合组织OECD教育研究与创新中心的系列丛书。这些书,她不仅自己读,还要筛选出来,推荐给干部和教师共读。这个假期,他带领全体员工共同致力于知行合一的自我心灵修炼,共同研读《大学》和世界著名管理大师稻盛和夫《心》,每日线下阅读、践行、反思,每日线上交流。用边研读边设计的方法,共同学习“单元整体教学”和“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类”文献和网络资源,为新学期做好准备。在她看来,建构生命共同体,提升群体心灵智慧和人格力量;基于学习的需要,实现每个人的成长和价值,是未来学校管理的方向。而且时不我待,需要立即启程。

宫海燕认为,课堂生活是学生用时最长、对其影响最深的社会化场景。因此“立人教育” 把在“课堂生活中立人”作为追求。她用了较长的时间,和全体教师们一道,围绕《基于核心素养的深度教学实践研究》这一课题,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进阶发展,聚焦学科本质和学科思想方法,探索建构“生命对话”课堂理念与范式。这样的课堂,把学习过程看作儿童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成长的过程,看作儿童与客观世界、自己和他人对话的过程。为此,宫海燕和老师们一起构筑了“生命对话”的课堂愿景:让每一名学生在“生命对话”的课堂中感受到“伙伴好有爱!”“学习好愉快!”“自己好聪明!”

在“生命对话”课堂上,在“情感与动机领域”,她引导老师们关注学生全身心投入的状态,和由良好的学习体验而获得的自我接纳、自控与生命成长的快乐;在“认知领域”,关注学生高阶思维发展、问题解决,和由挑战性带来的成就感和快乐;在“社会领域”关注学生与他人的高质量协同互动,和由此产生的存在感、归属感和成就感。

坚持就是胜利。只要上路,就会遇到庆典。如今,这些研究都有了初步的成果,课堂教学初步实现了由“以教为主”向“学为中心”的转变,由“经验式”探索向“实证式”研究转变,由“知识掌握”向“素养导向”的转变,由“教学创新”向“系统设计”转变。

“给每粒种子开花的权利”。在她看来,每一粒种子都有花期,每一个生命都有能力绽放、也必定会绽放。“静待花开”“相信种子、相信岁月”“用发现的眼睛看儿童”“尊重儿童个性”“开掘儿童潜能”“自主、自动发展”“儿童立场”“儿童视角”“儿童需要”就成为学校创设环境、开设课程、改进课堂教学、从事管理、营造学校文化的根本理念。

在她看来,在这个时代,教师不仅应该懂得教育学和学科教学规律,更应该人人懂得心理学,都能兼顾心理发展视角看待儿童、进行德育和教育教学。由此,学校开烟台市先河,自2009年始,就在校内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爱心树成长驿站,开展学生心育工作,倡导建立积极健康的师生关系,服务教育教学和家庭教育,让“观照童心,照亮孩子成长的路”成为学校的重要理念。

“立人教育”的核心就是培育时代新人。其基本原则就是“生活立人”,即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和学会生活。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节点上,要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有责任感、有世界眼光的未来主人。“我认为培育时代新人,需要从小培育这三大核心素养:自主力、合作力、创造力。”谈到自己所提倡的“立人教育“时,宫海燕向我们详细阐述了自己这一教育理念的核心要素。

正如实小校训所言——尽责、日新。尽责便是要对自己尽责、对社会尽责、对自然尽责、对国家尽责;日新则是希望师生每天都在坚持学习、坚持尽责、坚持自省中获得进步。

目前,开发区实验小学正在宫海燕校长的带领下,深化“立人教育”实践,为了让孩子们在共同生活中学习立身、做人,做时代新人。她和实验小学的老师们不断探索,力图在课堂生活、校园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场景中,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与良好的思维习惯、心理习惯、行为习惯,让儿童在动脑、动心、动手中成长为“底蕴丰厚、人格健全的、创新多能的时代新人”。

爱上教育,主动离开舒适区

在宫海燕锐意进取,推动学校变革的过程中,也曾遇到过阻力。比如在进行课程与教学变革的过程中,一些资深教师自然难以放下已有的成功经验和成就感自动走出舒适区。

此时,摆在宫海燕面前很实际的问题便是:继承和发扬什么?为什么要改?改什么?怎么改?和谁一起改?在她看来,应对阻力和挑战,是校长的天职,也是校长成长的契机。

首先要做的便是坚定信念:坚定对教育教学规律的认识,坚定对儿童发展规律的认识,坚定对未来社会发展的认识,坚定自己的教育理想;

其次,是要和广大干部、教师一道努力,他们才是智慧与能量的源泉,他们才是校长真正的伙伴。作为校长要做的是多提供资源和支持,和同事们同舟共济、共克时艰;

三是,要学会小步快走。

目前,实小的课堂变革已经进入到“生命对话”的深度学习阶段。“在这之前,经过了5年的时间,我和同伴们共同经历了创新思维培养、思维工具和合作学习融合撬动深度学习、高效阅读等一个个项目的学习和实践,磕磕绊绊,一步步走来,现在已经进入课堂改革的深水区,曙光已在眼前”。

作为一名极具开拓精神与创新思维的校长,宫海燕获得了“山东省中小学校本研究先进个人”“山东省科研创新校长”“高校产业教授”“山东省教育学会理事”“鲁东大学硕士生导师”“齐鲁名校长”等多个头衔和荣誉称号。而其最看重的便是“齐鲁名校长”这一称号。作为齐鲁大地的儿女,她对“齐鲁”二字抱有深切的情感。因为齐鲁大地历史上诞生了诸多圣贤,齐鲁是大教育家孔子的诞生之地,当今教育界同样有诸多齐鲁名家在影响着中国的教育。

“这块大地滋养着我,这一称号也时时鞭策着我,需要为孩子、为教师、为教育、为社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宫海燕语气坚定地说道。“比起名校长,我或许更想成为‘明校长’,成为小学教育管理领域的明白人,继承传统、融合中西、鼎力革新,能够和志同道合者一起,探索新时代办学之路、教育管理之路、教师发展之路和立德树人之路。我想,这也是一个校长对‘中国道路’的教育理解吧”。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北宋思想家、教育家张载这几句话蕴含的教育价值,可谓字字珠玑。从教三十年,始终站在教育改革最前沿的她,必将在“立人教育”实践中继续乘风破浪。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齐鲁名校长 |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宫海燕: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

从业三十载,从小学音乐老师、学前教育教研员、幼儿园园长到小学校长不同身份间的切换,让她不断丰富对于教育的理解与认识。

文 | 庄建成

山东有各类学校3.77万所,各类在校生1989万人,教职工150万人,其中不乏有许多优秀的教师、校长,还有培养出许多国之栋梁的名校,为了宣传典型、表彰先进,山东省教育厅联合凤凰网共同发起“齐鲁名师·名校·名校长高端访谈”系列活动。通过名校巡礼、名师访谈、对话名校长系列主题活动,从济南启动,16个地市巡礼,充分展现各地市各高校的发展历程,分享教书育人的经验成果,发掘办学治校的先进理念,积极打造齐鲁名师、名校、名校长这三名工程、三名品牌、三名亮点。

待16个地市访谈结束后,将“围绕总结示范新成果,服务山东教育新发展”,做好活动成果的提炼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在全省进行推广,把“一枝独秀”变成“满园春色”,让高端访谈活动成为响当当的教育宣传品牌。

“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这是鲁迅1907年在日本留学时,谈到教育理念时,对国人的倡言。“立人”是鲁迅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重要理念,是对我们国家“立德树人”教育根本宗旨的诠释。同时,这也是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校长宫海燕致力于推崇的教育思想。

出生在齐鲁大地的宫海燕,对教育有着浓厚的兴趣,也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从业三十载,担任小学音乐老师、学前教育教研员、幼儿园园长以及小学校长的不同经历,为她更加广阔的教育视野奠定了基础。而不同身份间的切换,也让她不断丰富对于教育的理解与认识。

“在生活中立人”,是宫海燕一直以来坚持与贯彻的教育理念。本期齐鲁名校长,带你走进这位“站在教育改革前沿的校长”。

不同身份切换中 寻找学校教育的意义

1990年,刚刚从中师毕业的宫海燕第一次来到了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还带有一丝学生气的她,成为了学校的音乐老师。彼时,音乐教学对于一所学校,就是一门比较边缘的学科,似乎在教育界内部,也在“主要学科”和“常识科”的惯性思想影响下,对音、体、美等学科有着心照不宣、不言自明的忽视。

“音乐是爆发人的激情,点燃人的生命的一种艺术,伟大的思想家孔子也非常推崇乐教,因为音乐可以宜人性情。”虽然音乐课程有被边缘化的趋势,但宫海燕始终坚信音乐教育是一门大学问。正是最初这种对音乐教育的深度思考,为宫海燕后来提出的“立人教育”、倡导“学科育人”奠定了基础。在实验小学做了三年音乐老师后,宫海燕投身学前教育。现在的她在评价这段经历时说“这是我人生最大的转折,也是最大的幸事”。

1993年到2001年的八年时间里,宫海燕先后担任了开发区托幼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教研员和机关第二幼儿园园长职务。此前主攻音乐教育的宫海燕,重新学习了幼儿师范的相关课程以及学前教育的大学课程,并阅读了当时身边能找到的所有文献和专著。纸上得来终觉浅。当她作为一个学前教育研究者真正走进幼儿园时,才直观地感受到了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不同。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幼儿园的课程就开始走向领域化,而且课程与生活联系得十分紧密,儿童的情感发展、认知能力发展、社会性发展都巧妙地寓于完整的生活之中”。在宫海燕看来,学前教育才是真正的生活化教育。“生活立人——为生活而教育、用生活来教育和让孩子学会生活”成为宫海燕日后提出“立人教育”思想的核心主张。带着在学前教育工作中感悟到的教育意义,宫海燕又一次回到小学教育领域,先后担任了两所小学的校长。近年来,又先后兼任了两所新建小学的校长。此间,她不断学习教育管理专业知识,系统地学习了教育管理本科和研究生课程。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了大量论文,并出版了两本专著。其硕士论文《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校组织结构变革研究与实践》获得了全国优秀论文奖。2011年,被聘为鲁东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在她看来,教育管理是值得终生付诸努力的事业,需要以哲学的高度、科学的视角、艺术的态度去开启对生命的观照。

随着信息化时代与知识社会的来临,以及21世纪人才规格的提升,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背景下,发展核心素养已然成为全社会的教育共识。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宫海燕和她同伴们一起,提出了新时代“立人教育”思想。而从这一思想的形成过程看,我们也确实看到了此前不同身份的经历,给予她的教育启示和思考。

定义校长,不仅只是教育家

曾有人这样形容校长这份职业:“校长首先应该是一名教育家”。对此,宫海燕认为,教育史上教育家的称号都是人民赋予的,是历史赋予的,而不是当下的某种称谓。在她看来,教育家要具备伟大的、崇高的教育精神和与生俱来的教育情怀,其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能够被历史检验,能够成为教育规律和可复制的经验,并有效服务于时代,推进社会的进步,服务于祖国,造福于人民。但她同样语带坚定地向我们表示:“名利并不重要,徒有虚名更让人焦虑。我们离教育家还差得太远,甚至不应该过多地去想,但或许每个校长都应该向着教育家的方向奔跑,不为别的,只为真正投身于这个时代立德树人的朴素事业”。

“校长首先是一名教师。但校长源于教师,又要有高于教师的追求。”谈到对于校长的定义时,宫海燕向我们分享了她自己的看法。在她看来,抛开教育家这一层身份,校长这一职业还要扮演更多元的角色,或者需要成为一个杂家。

首先,校长应该是一个未来学家和战略家。面对21世纪信息化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挑战,校长要用未来学家和战略家的眼光规划学校、发展学校。

其次,校长应该是改革家。不同时代人才观、教育观、质量观的不断转变,需要学校在治理模式、课程与教学、德育方式、学习方式与发展方式上不断进行变革与创新。如果校长没有改革家的气魄和信念,就无法做到与时俱进。

第三,校长应该是一名实践家。作为一所学校的领路人,校长更要关注怎么把价值观变成行动,把理论变为实践,并在实践中创生和丰富理论。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和教师一起扎根课堂、扎根教研,用行动研究不断改进群体心智模式,不断创造新的知识与经验。

第四,当代校长还应该是一个社会活动家。在宫海燕看来,社会是更大的教育场景,社会也是学校。现代学校应当具备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多地融入社会,学习现代企业文化和管理方略,和企业、高校、政府、媒体、科研院所、家长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这既有助于校长教师和学生的成长,也能将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引入学校,使学校获得以大社会为背景的高质量发展。

第五,校长还应该是教师的同伴。一所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开发区实验小学也有为数众多的优秀老师,在与这些老师相处中,宫海燕是他们的同伴和支持者,与他们一起生活在教研室和课堂中,围绕改革专题和教学难题,共同进行课堂观察、教学反思与改进,并默默地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支持。

难能可贵的是,面对着这些爱学生、爱事业、爱研究的老师们,宫海燕认为自己就是他们的一名学生,不断从他们身上学到无私奉献的精神、爱的智慧、持之以恒的态度和诸多教书育人经验,让她在与他们的相处中,不断得到心灵的滋养和智慧的启发。

“为了探索儿童心理世界,开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领域,2009年,学校招聘了一名鲁东大学心理学专业的毕业生,担任语文教师、班主任和学校心理健康教师。我们共同商讨如何建立大心理学观,让心理学服务于学校管理、教学管理、家庭教育和师生发展,共同研究学校心理健康文化建构、课程体系建构等问题,甚至一起进行一些具体案例的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她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我的老师,她从心理学层面影响了我的管理理念,我发现,教育管理,首先是对人性的理解,是用爱抚摸人的灵魂。至今对于很多问题,我仍然向她请教”,宫海燕深情地说:“可以说是一位老师改变了一个校长、改变了一所学校”。如今的开发区实验小学已经被评为山东省首批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关注儿童心理健康也成为这所学校的文化特质。学校“爱心树成长驿站”里的一批年轻的心理教师正带领全体教职工走向全员育人的新征程。

与普通教师的教书育人不同,校长的职业属性决定了宫海燕还需要将工作重心放在学校管理上。“学校文化不是挂在墙上,写在文本里的,而应当是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价值观与行为方式的迁善。“立人教育”的管理宗旨,就是立己达人,立德树人,在生命共同体中成长人、成全人、成就人。怎么让价值观变为每个人的行为方式,提升师生员工的素养,是我和管理团队一直在研究的问题”,宫海燕如是说道。

在回答“教学与管理如何平衡”这一问题上,宫海燕认为,起初做学校管理,往往会把教育教学和管理作为两条平行线,割裂地去作为。而现在看,教学与管理正如太极图中之阴阳两极,看起来阴阳分明,却也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并相互生发,互有裨益。因此,尽管管理与教学分属不同研究和实践领域,但最高的境界却是教育教学与管理深度交融,“管理即育人,育人即管理,将管理、德育和教学融为一体,其背后的逻辑便是“一切指向人的成长和发展”。

办属于孩子的学校 给每粒种子开花的权利

成立于1988年的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几乎见证了其所在的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历改革开放,实现从无到有的跨越式发展。

目前,开发区实验小学校本部有2011名学生,121名教职工,在第一所分校第四小学独立后,另一所分校第十一小学,也将在今年9月启用。

近年来,宫海燕和全体教职工一道,在上级的关怀和家长们的支持下,致力于“立人教育”思想研究与实践,为了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共同生活中学会立身、做人”,为了培育“底蕴丰厚、人格健全、创新多能的时代新人”不懈地进行儿童德育、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并和管理团队一起,不断进行信息化环境下的问题化管理、情景化管理、基于证据的管理探究。这个暑假,他们借着新校区成立之机遇,本着“立人教育”思想,大胆进行学校组织结构的系统变革和制度文化的重构研究。在宫海燕看来,一所现代化的学校,必定要有“面向未来、面向创新、面向每个人的学习”的组织结构、组织战略、组织文化与管理模式。

阅读一个人的藏书,就是阅读她的精神世界。在她几乎占了一面墙的书架上,除了传统文化经典、哲学类、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类书籍,在教育类、心理学书籍的旁边,还有文学、艺术、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等方面书籍。办公桌旁边的小书桌上,堆满了翻过的、画过的课程与教学论领域的大量书籍、刊物,案头还成摞地摆放着阿里巴巴、华为、微软等企业管理的书籍,稻盛和夫、李希贵等管理大家的专著,国际经合组织OECD教育研究与创新中心的系列丛书。这些书,她不仅自己读,还要筛选出来,推荐给干部和教师共读。这个假期,他带领全体员工共同致力于知行合一的自我心灵修炼,共同研读《大学》和世界著名管理大师稻盛和夫《心》,每日线下阅读、践行、反思,每日线上交流。用边研读边设计的方法,共同学习“单元整体教学”和“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类”文献和网络资源,为新学期做好准备。在她看来,建构生命共同体,提升群体心灵智慧和人格力量;基于学习的需要,实现每个人的成长和价值,是未来学校管理的方向。而且时不我待,需要立即启程。

宫海燕认为,课堂生活是学生用时最长、对其影响最深的社会化场景。因此“立人教育” 把在“课堂生活中立人”作为追求。她用了较长的时间,和全体教师们一道,围绕《基于核心素养的深度教学实践研究》这一课题,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进阶发展,聚焦学科本质和学科思想方法,探索建构“生命对话”课堂理念与范式。这样的课堂,把学习过程看作儿童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成长的过程,看作儿童与客观世界、自己和他人对话的过程。为此,宫海燕和老师们一起构筑了“生命对话”的课堂愿景:让每一名学生在“生命对话”的课堂中感受到“伙伴好有爱!”“学习好愉快!”“自己好聪明!”

在“生命对话”课堂上,在“情感与动机领域”,她引导老师们关注学生全身心投入的状态,和由良好的学习体验而获得的自我接纳、自控与生命成长的快乐;在“认知领域”,关注学生高阶思维发展、问题解决,和由挑战性带来的成就感和快乐;在“社会领域”关注学生与他人的高质量协同互动,和由此产生的存在感、归属感和成就感。

坚持就是胜利。只要上路,就会遇到庆典。如今,这些研究都有了初步的成果,课堂教学初步实现了由“以教为主”向“学为中心”的转变,由“经验式”探索向“实证式”研究转变,由“知识掌握”向“素养导向”的转变,由“教学创新”向“系统设计”转变。

“给每粒种子开花的权利”。在她看来,每一粒种子都有花期,每一个生命都有能力绽放、也必定会绽放。“静待花开”“相信种子、相信岁月”“用发现的眼睛看儿童”“尊重儿童个性”“开掘儿童潜能”“自主、自动发展”“儿童立场”“儿童视角”“儿童需要”就成为学校创设环境、开设课程、改进课堂教学、从事管理、营造学校文化的根本理念。

在她看来,在这个时代,教师不仅应该懂得教育学和学科教学规律,更应该人人懂得心理学,都能兼顾心理发展视角看待儿童、进行德育和教育教学。由此,学校开烟台市先河,自2009年始,就在校内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爱心树成长驿站,开展学生心育工作,倡导建立积极健康的师生关系,服务教育教学和家庭教育,让“观照童心,照亮孩子成长的路”成为学校的重要理念。

“立人教育”的核心就是培育时代新人。其基本原则就是“生活立人”,即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和学会生活。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节点上,要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有责任感、有世界眼光的未来主人。“我认为培育时代新人,需要从小培育这三大核心素养:自主力、合作力、创造力。”谈到自己所提倡的“立人教育“时,宫海燕向我们详细阐述了自己这一教育理念的核心要素。

正如实小校训所言——尽责、日新。尽责便是要对自己尽责、对社会尽责、对自然尽责、对国家尽责;日新则是希望师生每天都在坚持学习、坚持尽责、坚持自省中获得进步。

目前,开发区实验小学正在宫海燕校长的带领下,深化“立人教育”实践,为了让孩子们在共同生活中学习立身、做人,做时代新人。她和实验小学的老师们不断探索,力图在课堂生活、校园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场景中,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与良好的思维习惯、心理习惯、行为习惯,让儿童在动脑、动心、动手中成长为“底蕴丰厚、人格健全的、创新多能的时代新人”。

爱上教育,主动离开舒适区

在宫海燕锐意进取,推动学校变革的过程中,也曾遇到过阻力。比如在进行课程与教学变革的过程中,一些资深教师自然难以放下已有的成功经验和成就感自动走出舒适区。

此时,摆在宫海燕面前很实际的问题便是:继承和发扬什么?为什么要改?改什么?怎么改?和谁一起改?在她看来,应对阻力和挑战,是校长的天职,也是校长成长的契机。

首先要做的便是坚定信念:坚定对教育教学规律的认识,坚定对儿童发展规律的认识,坚定对未来社会发展的认识,坚定自己的教育理想;

其次,是要和广大干部、教师一道努力,他们才是智慧与能量的源泉,他们才是校长真正的伙伴。作为校长要做的是多提供资源和支持,和同事们同舟共济、共克时艰;

三是,要学会小步快走。

目前,实小的课堂变革已经进入到“生命对话”的深度学习阶段。“在这之前,经过了5年的时间,我和同伴们共同经历了创新思维培养、思维工具和合作学习融合撬动深度学习、高效阅读等一个个项目的学习和实践,磕磕绊绊,一步步走来,现在已经进入课堂改革的深水区,曙光已在眼前”。

作为一名极具开拓精神与创新思维的校长,宫海燕获得了“山东省中小学校本研究先进个人”“山东省科研创新校长”“高校产业教授”“山东省教育学会理事”“鲁东大学硕士生导师”“齐鲁名校长”等多个头衔和荣誉称号。而其最看重的便是“齐鲁名校长”这一称号。作为齐鲁大地的儿女,她对“齐鲁”二字抱有深切的情感。因为齐鲁大地历史上诞生了诸多圣贤,齐鲁是大教育家孔子的诞生之地,当今教育界同样有诸多齐鲁名家在影响着中国的教育。

“这块大地滋养着我,这一称号也时时鞭策着我,需要为孩子、为教师、为教育、为社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宫海燕语气坚定地说道。“比起名校长,我或许更想成为‘明校长’,成为小学教育管理领域的明白人,继承传统、融合中西、鼎力革新,能够和志同道合者一起,探索新时代办学之路、教育管理之路、教师发展之路和立德树人之路。我想,这也是一个校长对‘中国道路’的教育理解吧”。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北宋思想家、教育家张载这几句话蕴含的教育价值,可谓字字珠玑。从教三十年,始终站在教育改革最前沿的她,必将在“立人教育”实践中继续乘风破浪。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