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世行积极评价中国营商环境改革成效,上海有哪些加分项?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世行积极评价中国营商环境改革成效,上海有哪些加分项?

历练3年,凝聚在“一窗通办”、“证照分离”、“一证一业”这些热词背后的,是上海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悉心、决心和雄心。

图片来源:图虫

世界银行为中国优化营商环境改革的成效“点赞”了!7月27日,世界银行发布了《中国优化营商环境的成功经验——改革驱动力与未来改革机遇》专题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认为,中国近年来在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开办企业、获得电力、办理建筑许可等多个领域推出的具体改革举措,为全球其他经济体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提供借鉴。

 世行在该《报告》中建议,继续在全国复制推广北京和上海的营商环境改革经验。

在过去两年里,中国在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中的排名从2018年的第78位跃升至2020年的第31位,连续两年跻身全球改革步伐最快的前十个经济体之列。

自2017年起,上海对标先进经济体经验,已先后推出两版营商环境改革方案,共实施286项针对性改革措施,出台70多部专项改革政策和配套文件,开发上线了20多个新的办事系统。企业办事满意度、获得感持续提升

三年来,上海以简政放权为抓手,全面、系统实施政务改革。如今,营商环境改善的“上海样本”就藏在在一句句耳熟能详的口号中。

“到政府办事要像网购一样方便”

2018年,上海推出面向企业、个人办事的“一网通办”平台,并用系统性、革命性的流程再造,将其打造成上海营商环境建设的一块金字招牌。

截至目前,上海“一网通办”个人实名注册用户超过3000万,法人用户超过208万,平台现已接入2341项服务事项,其中84%具备全程网办能力,95%具备“最多跑一次”能力,累计办件量已超6000万件。

此外,上海海正式上线全国首个电子政商综合服务平台——上海市“企业服务云”。面向全规模、全所有制、全生命周期企业,实现了包括一站式政策服务、一门式诉求服务、一网式专业服务、发展环境评估决策支撑系统在内的“三服务一评估支撑”功能。

截至6月底,“上海市企业服务云”平台总访问量累计达2735.88万人次,比5月底增加61.12万人次;注册用户599907个,用户关联企业70028家;680家服务机构在平台开展服务,共完成各类企业服务订单381153个,比5月底增加23173个;累计发布政策5066项,“政策订阅”数量累计23367个。

“企业服务云”作为上海市“一网通办”企业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与“12345”服务热线建立了“分口并线、兜底处理”机制,协调解决企业诉求,实现全覆盖政策服务,归集本市所有的企业扶持政策,编撰发布《上海市惠企政策清单》《上海市涉企公共服务清单》,把1950多项涉企扶持政策分为创业扶持、科技创新等9个大类,方便企业一键查询。

现在,企业到政府办事,无需往返,借助“一网通办”平台,即可享受网购一般的便利。

行政审批实现“双减半、双一百”

2019年,上海明确了9个部分47项重点工作,努力实现“双减半”和“双100”的目标,即审批承诺时限在法定时限的基础上平均减少一半,审批办理时限比承诺时限平均减少一半;通过源头清理证明材料、数据共享等手段,做到申请人实际提交材料比上年平均减少一半;全年实现100件事业务流程革命性再造,新增100项个人事项全市通办。

截至2019年底,上海市审批承诺时限平均减少59.8%、提交材料平均减少51.5%的具体改革意见已经形成并正逐项推动落地实施。目前,审批承诺时限已平均减少59.8%,提交材料已平均减少28.6%

其中,办理施工许可方面,上海将全流程办事环节从18个压减到4个,办理时间从125.5天(自然日)压缩至约23天,政府许可产生的经营成本从73868元减少至550元,质量控制指数保持15分(满分)。

特斯拉、超硅半导体、恒大国能、修正集团生物医药产业园等为代表的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快速高效落地。

获得电力方面,上海政府部门采用并联办理、限时办结等举措,大幅度压缩办理时间。2019年,上海已实现申请和接电2个环节,时间不超过15天,零费用。今年,上海有望将低压非居用户电力接入办理时间缩减至最长10天。

政府采购方面,企业中标后,已实现合同签订无纸化,全部线上流程,中标后10天内完成;涉及合同非重大变更,15天之内完成;工程预付款采取国家规定比例上限30%,减轻前期企业垫资压力,为企业高效便捷地参与公路养护工程全流程提供了重大便利。

“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

近年,上海借鉴国际上行之有效的营商环境治理先进理念和经验,坚持以企业办事便利为核心,改变从部门事权出发搞改革的方法,分类整合再造行政程序,打通企业办成一件事的全流程,大幅压减办成一件事的时间、费用、材料、环节。

打通不同部门的信息藩篱,通过一站受理,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方便企业办事。

获得电力方面,上文中办结时间的极限压缩就是受益于“一站式“办理的流程再造。近年,上海市建立了以电网公司为主体的一站式服务新模式,改变了以往用电企业自己跑办各审批手续的模式,转变为由电网公司一口受理用户申请,并为用户全程办理各项审批手续和施工程序。政府部门采用并联办理、限时办结等举措,大幅度压缩办理时间。

如今,上海在线上建立了以企业开办“一窗通”平台为核心的全流程办事系统,线下也推出了企业开办服务专区。

经过3轮的改革优化,上海“一窗通”已经具备开办企业同步申报办理执照、刻制印章、申领发票、办理“五险一金”和银行预约开户能力,并提供在线登记档案查询、企业变更(备案)申报、税务、人社、公积金事项办理等服务功能。

同时,上海各区开办企业“一窗通”服务专区单一窗口运转日趋顺畅,申请人现场领取一个办事号码,即可在单一窗口一次性领到纸质执照、印章和发票,企业最快2天即可具备经营条件,全程免费。

自2018年3月“一窗通”上线以来,全市90%以上的新设企业使用“一窗通”办理开办业务。除了着力缩减时间、环节,上海还深入研究提升企业办事便利度。

今年4月1日起,上海在全国率先为全市所有新设企业(含各类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个体工商户)同步发放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印章。

不仅在企业申报方面,在财产登记方面,2018年,上海实施了“全网通”改革,实现了一口受理、网上办理,并扩大改革范围至居民间住宅转移登记,办理时长不超过5天。

市民和企业办事“最多跑一次”

依托“政务云“打破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分属不同部门的数据实现了共享,减少企业办事的跑动次数,减少了材料的提交次数。

截止目前,上海税务部门共推出了两批共267项“最多跑一次”涉税事项清单,其中221项可全程网上办,实现了“一次不用跑”。

2020年,上海进一步实行“两个免于提交”,在开展政务服务和实施监管执法场景中,通过告知承诺、电子证照应用、数据共享核验、行政协助等方式,实行“凡是本市政府部门核发的材料,原则上一律免于提交;凡是能够提供电子证照的,原则上一律免于提交实体证照”,新增100项“零材料”事项。

上海还推动“两转变”,即“一网通办”从“侧重行政权力事项”向“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并重”转变,从“能办”向“好办”转变,使个人办事更加方便、快速,法人办事更加高效、可预期,切实提升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同时,重点对一批群众和企业关注的“一件事”进行业务流程再造,全年新增接入500项公共服务事项,新增100项个人事项实现“全市通办”,深入推进“一网办、一窗办、一次办”。

截至目前,“一网通办”平台接入的事项中,已经有94.91%的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

推出“好差评”评价制度

以往在银行,办完事后,柜员会提示对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如今,在上海各级行政服务大厅,市民也可拥有这样的权力。

2015年,上海浦东率先试点“窗口无否决权机制”,说YES不请示,说NO要报告。

如今,在上海行政服务大厅,除了与国家法律法规明确不符的事项外,窗口人员不得拒绝受理相对人的申请,如果出现窗口人员无法确定的事项,应当场向行政服务大厅的业务主管报告,由业务主管按照程序处理。这种制度设计,限制了窗口人员的自由裁量权,充分保护了市场创新。面对企业的各种问题和诉求,尤其是创新申请,有求必应,不设路障设路标,不打回票打清单,不给否决给路径,量身定制解决方案,积极支持、鼓励企业创新,做好金牌店小二。

2019年10月,上海再推“好差评”制度。“好差评”评价标准分五级,“一星”“二星”为差评,“三星”“四星”“五星”为好评。“好差评”制度将实现三个“全覆盖”:服务事项全覆盖,接入“一网通办”的所有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好差评”评价范围;服务渠道全覆盖,包括线下实体窗口、线上“一网通办”PC端、“随申办”移动端APP、微信和支付宝小程序等;承办单位全覆盖,提供政务服务的单位和全市各级政务服务窗口均作为“好差评”的评价对象。

“好差评”制度还将实现“双公开”:办事人对政务服务所有的评价公开,政府部门针对办事人评价的回复公开。其中所有的差评,政府部门必须公开回复,以此倒逼营商环境改革。

截止2020年7月,全市“好差评”评价总量已达310多万件。其中,评价为“基本满意”“满意”“非常满意”的,占评价总数的99.85%。

从2018年到2020年,上海连续三年系统实施了300多项营商环境改革任务,连续三年在岁末年初召开全市营商环境工作推进大会,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提升城市能级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内在需要,作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关键措施。

2020年,上海海制定实施《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提升法治化水平,并连续实施优化营商环境1.0版、2.0版、3.0版改革,推出了一批先行突破、行之有效、广受好评的改革举措,需要予以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世行积极评价中国营商环境改革成效,上海有哪些加分项?

历练3年,凝聚在“一窗通办”、“证照分离”、“一证一业”这些热词背后的,是上海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悉心、决心和雄心。

图片来源:图虫

世界银行为中国优化营商环境改革的成效“点赞”了!7月27日,世界银行发布了《中国优化营商环境的成功经验——改革驱动力与未来改革机遇》专题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认为,中国近年来在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开办企业、获得电力、办理建筑许可等多个领域推出的具体改革举措,为全球其他经济体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提供借鉴。

 世行在该《报告》中建议,继续在全国复制推广北京和上海的营商环境改革经验。

在过去两年里,中国在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中的排名从2018年的第78位跃升至2020年的第31位,连续两年跻身全球改革步伐最快的前十个经济体之列。

自2017年起,上海对标先进经济体经验,已先后推出两版营商环境改革方案,共实施286项针对性改革措施,出台70多部专项改革政策和配套文件,开发上线了20多个新的办事系统。企业办事满意度、获得感持续提升

三年来,上海以简政放权为抓手,全面、系统实施政务改革。如今,营商环境改善的“上海样本”就藏在在一句句耳熟能详的口号中。

“到政府办事要像网购一样方便”

2018年,上海推出面向企业、个人办事的“一网通办”平台,并用系统性、革命性的流程再造,将其打造成上海营商环境建设的一块金字招牌。

截至目前,上海“一网通办”个人实名注册用户超过3000万,法人用户超过208万,平台现已接入2341项服务事项,其中84%具备全程网办能力,95%具备“最多跑一次”能力,累计办件量已超6000万件。

此外,上海海正式上线全国首个电子政商综合服务平台——上海市“企业服务云”。面向全规模、全所有制、全生命周期企业,实现了包括一站式政策服务、一门式诉求服务、一网式专业服务、发展环境评估决策支撑系统在内的“三服务一评估支撑”功能。

截至6月底,“上海市企业服务云”平台总访问量累计达2735.88万人次,比5月底增加61.12万人次;注册用户599907个,用户关联企业70028家;680家服务机构在平台开展服务,共完成各类企业服务订单381153个,比5月底增加23173个;累计发布政策5066项,“政策订阅”数量累计23367个。

“企业服务云”作为上海市“一网通办”企业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与“12345”服务热线建立了“分口并线、兜底处理”机制,协调解决企业诉求,实现全覆盖政策服务,归集本市所有的企业扶持政策,编撰发布《上海市惠企政策清单》《上海市涉企公共服务清单》,把1950多项涉企扶持政策分为创业扶持、科技创新等9个大类,方便企业一键查询。

现在,企业到政府办事,无需往返,借助“一网通办”平台,即可享受网购一般的便利。

行政审批实现“双减半、双一百”

2019年,上海明确了9个部分47项重点工作,努力实现“双减半”和“双100”的目标,即审批承诺时限在法定时限的基础上平均减少一半,审批办理时限比承诺时限平均减少一半;通过源头清理证明材料、数据共享等手段,做到申请人实际提交材料比上年平均减少一半;全年实现100件事业务流程革命性再造,新增100项个人事项全市通办。

截至2019年底,上海市审批承诺时限平均减少59.8%、提交材料平均减少51.5%的具体改革意见已经形成并正逐项推动落地实施。目前,审批承诺时限已平均减少59.8%,提交材料已平均减少28.6%

其中,办理施工许可方面,上海将全流程办事环节从18个压减到4个,办理时间从125.5天(自然日)压缩至约23天,政府许可产生的经营成本从73868元减少至550元,质量控制指数保持15分(满分)。

特斯拉、超硅半导体、恒大国能、修正集团生物医药产业园等为代表的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快速高效落地。

获得电力方面,上海政府部门采用并联办理、限时办结等举措,大幅度压缩办理时间。2019年,上海已实现申请和接电2个环节,时间不超过15天,零费用。今年,上海有望将低压非居用户电力接入办理时间缩减至最长10天。

政府采购方面,企业中标后,已实现合同签订无纸化,全部线上流程,中标后10天内完成;涉及合同非重大变更,15天之内完成;工程预付款采取国家规定比例上限30%,减轻前期企业垫资压力,为企业高效便捷地参与公路养护工程全流程提供了重大便利。

“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

近年,上海借鉴国际上行之有效的营商环境治理先进理念和经验,坚持以企业办事便利为核心,改变从部门事权出发搞改革的方法,分类整合再造行政程序,打通企业办成一件事的全流程,大幅压减办成一件事的时间、费用、材料、环节。

打通不同部门的信息藩篱,通过一站受理,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方便企业办事。

获得电力方面,上文中办结时间的极限压缩就是受益于“一站式“办理的流程再造。近年,上海市建立了以电网公司为主体的一站式服务新模式,改变了以往用电企业自己跑办各审批手续的模式,转变为由电网公司一口受理用户申请,并为用户全程办理各项审批手续和施工程序。政府部门采用并联办理、限时办结等举措,大幅度压缩办理时间。

如今,上海在线上建立了以企业开办“一窗通”平台为核心的全流程办事系统,线下也推出了企业开办服务专区。

经过3轮的改革优化,上海“一窗通”已经具备开办企业同步申报办理执照、刻制印章、申领发票、办理“五险一金”和银行预约开户能力,并提供在线登记档案查询、企业变更(备案)申报、税务、人社、公积金事项办理等服务功能。

同时,上海各区开办企业“一窗通”服务专区单一窗口运转日趋顺畅,申请人现场领取一个办事号码,即可在单一窗口一次性领到纸质执照、印章和发票,企业最快2天即可具备经营条件,全程免费。

自2018年3月“一窗通”上线以来,全市90%以上的新设企业使用“一窗通”办理开办业务。除了着力缩减时间、环节,上海还深入研究提升企业办事便利度。

今年4月1日起,上海在全国率先为全市所有新设企业(含各类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个体工商户)同步发放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印章。

不仅在企业申报方面,在财产登记方面,2018年,上海实施了“全网通”改革,实现了一口受理、网上办理,并扩大改革范围至居民间住宅转移登记,办理时长不超过5天。

市民和企业办事“最多跑一次”

依托“政务云“打破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分属不同部门的数据实现了共享,减少企业办事的跑动次数,减少了材料的提交次数。

截止目前,上海税务部门共推出了两批共267项“最多跑一次”涉税事项清单,其中221项可全程网上办,实现了“一次不用跑”。

2020年,上海进一步实行“两个免于提交”,在开展政务服务和实施监管执法场景中,通过告知承诺、电子证照应用、数据共享核验、行政协助等方式,实行“凡是本市政府部门核发的材料,原则上一律免于提交;凡是能够提供电子证照的,原则上一律免于提交实体证照”,新增100项“零材料”事项。

上海还推动“两转变”,即“一网通办”从“侧重行政权力事项”向“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并重”转变,从“能办”向“好办”转变,使个人办事更加方便、快速,法人办事更加高效、可预期,切实提升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同时,重点对一批群众和企业关注的“一件事”进行业务流程再造,全年新增接入500项公共服务事项,新增100项个人事项实现“全市通办”,深入推进“一网办、一窗办、一次办”。

截至目前,“一网通办”平台接入的事项中,已经有94.91%的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

推出“好差评”评价制度

以往在银行,办完事后,柜员会提示对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如今,在上海各级行政服务大厅,市民也可拥有这样的权力。

2015年,上海浦东率先试点“窗口无否决权机制”,说YES不请示,说NO要报告。

如今,在上海行政服务大厅,除了与国家法律法规明确不符的事项外,窗口人员不得拒绝受理相对人的申请,如果出现窗口人员无法确定的事项,应当场向行政服务大厅的业务主管报告,由业务主管按照程序处理。这种制度设计,限制了窗口人员的自由裁量权,充分保护了市场创新。面对企业的各种问题和诉求,尤其是创新申请,有求必应,不设路障设路标,不打回票打清单,不给否决给路径,量身定制解决方案,积极支持、鼓励企业创新,做好金牌店小二。

2019年10月,上海再推“好差评”制度。“好差评”评价标准分五级,“一星”“二星”为差评,“三星”“四星”“五星”为好评。“好差评”制度将实现三个“全覆盖”:服务事项全覆盖,接入“一网通办”的所有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好差评”评价范围;服务渠道全覆盖,包括线下实体窗口、线上“一网通办”PC端、“随申办”移动端APP、微信和支付宝小程序等;承办单位全覆盖,提供政务服务的单位和全市各级政务服务窗口均作为“好差评”的评价对象。

“好差评”制度还将实现“双公开”:办事人对政务服务所有的评价公开,政府部门针对办事人评价的回复公开。其中所有的差评,政府部门必须公开回复,以此倒逼营商环境改革。

截止2020年7月,全市“好差评”评价总量已达310多万件。其中,评价为“基本满意”“满意”“非常满意”的,占评价总数的99.85%。

从2018年到2020年,上海连续三年系统实施了300多项营商环境改革任务,连续三年在岁末年初召开全市营商环境工作推进大会,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提升城市能级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内在需要,作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关键措施。

2020年,上海海制定实施《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提升法治化水平,并连续实施优化营商环境1.0版、2.0版、3.0版改革,推出了一批先行突破、行之有效、广受好评的改革举措,需要予以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