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石集团研究中心之前发布了《影院任性扩张,是不是在闷声发大财》、《未来我们还是会去影院看电影吗》,既然影院行业压力这么大,不禁让人好奇各大院线们生存得怎么样。我们选取了目前国内院线行业的老大万达院线,被万达集团收至旗下的美国第二大院线AMC,以及美国视频流媒体服务提供商Netflix,以从这些行业领头羊的表现来对行业发展趋势管中窥豹。
卖爆米花比卖电影票更赚钱?
万达院线跟随万达集团旗下万达商业地产的步伐已开业185家,布局全国80多个城市,全国性战略布局显现。根据其最新披露的2015年一季度财报,本财季营收增长 38.2% 至 16.7 亿元,利润增长 59.0% 至 3.4 亿元。而且其2011年到2014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高达37.7%。在票房收入、市场份额和观影人次上,万达院线在国内院线中都是第一,而且远远领先其他院线小伙伴。
然而同时可以看到的是,其电影发行和放映业务部分的毛利率却并未随着万达院线的规模扩张而增加,反而呈现逐年下降趋势,由2010年的25.49%下降到2014年的19.68%,只不过其爆米花业务倒还是一直维持70%左右的高毛利率。
盈石集团研究中心认为,国内院线业的老大万达院线,依托万达商业地产,同时作为万达集团覆盖电影产业链的重要布局,在经营规模成本和资源上优势得天独厚,业绩表现一骑绝尘,远远拉开国内其他院线小伙伴,然而即使如此,也还是抵挡不了行业整体毛利下降趋势的影响,与票房相关的放映业务毛利率逐年下降。
AMC Vs. Netflix
美国电影放映终端之传统与新兴
根据AMC披露的财务数据,其 2014年票房收益为1,765,388千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4%。虽然他家的爆米花收益上涨了1.4%,最终总收益下降了2.0%。美国院线的颓势由此可见一斑。与之形成对比的是, Netflix则表现迅猛向上势头。Netflix用户基本为付费用户,数量从2013年开始到2015年首季度稳步增长达到40.3百万,与此同时其毛利润率也提高至2015年首季的31.7%。而且Netflix的业务已经开拓到国际市场,虽然目前还处于亏损状态,但是亏损率在不断收窄,也有望很快实现盈利。应对观影人次和票房的下降,美国院线积极应对想出了一系列办法。AMC跟MoviePass 合作推出每天一部电影的包月服务。影院的固定成本占比很高,而这些成本跟多少人观影的关系并不大,但是观影人次的增加却可以带来更多收入,同时对于放映前的银幕广告以及购物中心的人流量的提升都有帮助。AMC还跟派拉蒙联合推出了《星际穿越》的“无限次票”,鼓励影迷们多次观看该片。另外美国各大院线已经开始直播放映非电影节目。数字放映系统不但可以放电影,还可以直接把电影院变成体育赛事、电视剧甚至演唱会的直播中心。
盈石集团研究中心总经理、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RICS)中国商业地产专业委员会主席张平女士认为,行业中的领头羊企业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行业的发展动向。中国电影市场处于快速上升期,万达院线依托万达商业地产,资源得天独厚,经营毛利率上却依然逃脱不了影院行业整体下降的趋势影响。然而作为万达集团布局在电影产业链上一个环节,同时已经成功上市的万达院线还将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工具,通过收购兼并、合资、战略合作在内的多种方式继续扩张。
传统院线AMC的业绩跟随北美票房的颓势不出意料地表现下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样北美的新兴在线视频运营商Netflix业绩表现惊人,付费用户数量和毛利率持续上升。新兴线上放映终端对影院终端的分流可见一斑。对此美国院线方积极应对推出招揽顾客的新兴方式,或许可以给国内院线运营者带来一些启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