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JMedia】上世纪“世界油库”的西式转身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JMedia】上世纪“世界油库”的西式转身

它曾把沙俄石油工业推向世界之巅,也曾因苏联解体而黯然神伤。如今,巴库,这座号称20世纪的"世界油库"已成为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样本,站在这座油城的街头,有一种身处西方都市的错觉。

作者:高照

它曾把沙俄石油工业推向世界之巅,也曾因革命动荡而黯然神伤;它曾因坐拥最大油田而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必争之地,也曾因原油产量下降而萧条凋敝……它就是阿塞拜疆的首都——巴库。

如今,巴库已成为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代表,曾经落寞的“世界油库”发展成为“西式都市”,巴库的转身给人启示。

令人神往的“钢铁森林”

今年85岁的巴库居民阿克赛,见证了这个城市的转型。

阿克赛清楚记得,在自己青少年时期,巴库及周边热火朝天的钻井场面,钻塔形成的“钢铁森林”令人神往,亲人、朋友和邻居的工作大多和石油有关。

“在石油企业工作是很光彩的事。”阿克赛自豪地说,“产量高峰时,苏联七成以上的石油都是我们这儿供应的。”

↑20世纪的巴库

然而,上世纪50年代,在累计开采12亿吨石油之后,巴库的石油产量开始走下坡路。但受益于苏联计划经济的支助,阿克塞的生活一开始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后,成为独立国家的阿塞拜疆失去了苏联的帮助,经济饱受打击,巴库首当其冲。“当时很多电子元件的生产不能及时跟上,有的电视机制造厂只能倒闭。”阿克赛记忆犹新。

长期潜藏在巴库身上的危机终于浮出了水面:大到工厂里的生产工具,小到日常生活用品,都要从土耳其、伊朗等国进口;人们的贫富差距逐步拉大;海水污染、土地盐碱化严重,在巴库种一棵树的成本是其它地区的两三倍。

一份“世纪合同”带来重生

20世纪90年代,“转型”是巴库唯一的选择。由于阿塞拜疆30%左右的人口、7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都集中在巴库,政府把国家的整体发展同巴库的转型紧密结合起来。

1994年至1996年,阿塞拜疆与西方国家签署了三份石油开采大单,总投资达到137亿美元,号称“世纪合同”,旨在油气生产领域引入国际竞争,为将来能源生产和出口的多元化打下基础。

其中,生产方面,欧美重要的油气勘探开发公司、加工企业和油服企业等涉足巴库及周边的油田开发;出口方面,著名的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管道每月平均向欧洲提供超过200万吨的油品。

↑ 上世纪作业的巴库石油工人

接下来,利用苏联时期打下的重工业底子,巴库大力发展机械装备制造业和大型工业项目,比如,建造了巴库造船厂、占贾拖拉机生产厂,在加沙赫和纳希切万建设了新水泥厂等。

另外,由于处于外高加索航运枢纽,巴库还着力打造“走廊经济”,不仅建成多条连通亚欧的铁路干线和吞吐量较大的国际港口,还形成了商品走廊、能源走廊、通信走廊等。

利用已形成的“走廊”,巴库大力发展了旅游业。不久的将来,这座城市还将利用油气加工产业强、气候适宜和耕地丰富等优势,大力发展农业深加工。

↑ 巴库的夜景

如今,站在巴库街头,有一种身处西方都市的错觉:风格多样的高楼林立,现代化的高端体育馆、艺术馆像明珠一样点缀其中。

转型带来的变化,阿克赛深有体会:巴库再也不像20年前那样“落魄”了,环境也变得更加宜人。以前种一棵树都难的巴库,现在绿树成荫;沙滩上游人如织,里海清澈如镜。

一个经济健康,充满活力的巴库正迎面而来。

注:本文改编自《中国石油报》《从巴库经济社会发展看资源型城市转型 》一文 记者 高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JMedia】上世纪“世界油库”的西式转身

它曾把沙俄石油工业推向世界之巅,也曾因苏联解体而黯然神伤。如今,巴库,这座号称20世纪的"世界油库"已成为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样本,站在这座油城的街头,有一种身处西方都市的错觉。

作者:高照

它曾把沙俄石油工业推向世界之巅,也曾因革命动荡而黯然神伤;它曾因坐拥最大油田而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必争之地,也曾因原油产量下降而萧条凋敝……它就是阿塞拜疆的首都——巴库。

如今,巴库已成为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代表,曾经落寞的“世界油库”发展成为“西式都市”,巴库的转身给人启示。

令人神往的“钢铁森林”

今年85岁的巴库居民阿克赛,见证了这个城市的转型。

阿克赛清楚记得,在自己青少年时期,巴库及周边热火朝天的钻井场面,钻塔形成的“钢铁森林”令人神往,亲人、朋友和邻居的工作大多和石油有关。

“在石油企业工作是很光彩的事。”阿克赛自豪地说,“产量高峰时,苏联七成以上的石油都是我们这儿供应的。”

↑20世纪的巴库

然而,上世纪50年代,在累计开采12亿吨石油之后,巴库的石油产量开始走下坡路。但受益于苏联计划经济的支助,阿克塞的生活一开始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后,成为独立国家的阿塞拜疆失去了苏联的帮助,经济饱受打击,巴库首当其冲。“当时很多电子元件的生产不能及时跟上,有的电视机制造厂只能倒闭。”阿克赛记忆犹新。

长期潜藏在巴库身上的危机终于浮出了水面:大到工厂里的生产工具,小到日常生活用品,都要从土耳其、伊朗等国进口;人们的贫富差距逐步拉大;海水污染、土地盐碱化严重,在巴库种一棵树的成本是其它地区的两三倍。

一份“世纪合同”带来重生

20世纪90年代,“转型”是巴库唯一的选择。由于阿塞拜疆30%左右的人口、7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都集中在巴库,政府把国家的整体发展同巴库的转型紧密结合起来。

1994年至1996年,阿塞拜疆与西方国家签署了三份石油开采大单,总投资达到137亿美元,号称“世纪合同”,旨在油气生产领域引入国际竞争,为将来能源生产和出口的多元化打下基础。

其中,生产方面,欧美重要的油气勘探开发公司、加工企业和油服企业等涉足巴库及周边的油田开发;出口方面,著名的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管道每月平均向欧洲提供超过200万吨的油品。

↑ 上世纪作业的巴库石油工人

接下来,利用苏联时期打下的重工业底子,巴库大力发展机械装备制造业和大型工业项目,比如,建造了巴库造船厂、占贾拖拉机生产厂,在加沙赫和纳希切万建设了新水泥厂等。

另外,由于处于外高加索航运枢纽,巴库还着力打造“走廊经济”,不仅建成多条连通亚欧的铁路干线和吞吐量较大的国际港口,还形成了商品走廊、能源走廊、通信走廊等。

利用已形成的“走廊”,巴库大力发展了旅游业。不久的将来,这座城市还将利用油气加工产业强、气候适宜和耕地丰富等优势,大力发展农业深加工。

↑ 巴库的夜景

如今,站在巴库街头,有一种身处西方都市的错觉:风格多样的高楼林立,现代化的高端体育馆、艺术馆像明珠一样点缀其中。

转型带来的变化,阿克赛深有体会:巴库再也不像20年前那样“落魄”了,环境也变得更加宜人。以前种一棵树都难的巴库,现在绿树成荫;沙滩上游人如织,里海清澈如镜。

一个经济健康,充满活力的巴库正迎面而来。

注:本文改编自《中国石油报》《从巴库经济社会发展看资源型城市转型 》一文 记者 高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