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对话潍坊市教育局局长徐友礼 | 聚力优质公平,打造现代教育的“齐鲁样板”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对话潍坊市教育局局长徐友礼 | 聚力优质公平,打造现代教育的“齐鲁样板”

“改革没有完成时,人民对美好教育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文 | 徐佳 王金奎 景浩恒

山东有各类学校3.77万所,各类在校生1989万人,教职工150万人,其中不乏有许多优秀的教师、校长,还有培养出许多国之栋梁的名校,为了宣传典型、表彰先进,山东省教育厅发起“齐鲁名师·名校·名校长高端访谈”系列活动。通过名校巡礼、名师访谈、对话名校长系列主题活动,从济南启动,16个地市巡礼,充分展现各地市各高校的发展历程,分享教书育人的经验成果,发掘办学治校的先进理念,积极打造齐鲁名师、名校、名校长这三名工程、三名品牌、三名亮点。

待16个地市访谈结束后,将“围绕总结示范新成果,服务山东教育新发展”,做好活动成果的提炼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在全省进行推广,把“一枝独秀”变成“满园春色”,让高端访谈活动成为响当当的教育宣传品牌。

南临沂蒙山,北靠渤海湾,这里曾经是古代诗人郑板桥眼中的“鸢都”潍县,也是“三皇五帝”中舜、齐国政治家晏婴等一众文人的发迹之地,古代大文豪欧阳修、苏东坡等也都曾在这里执政理事过并留下了不少诗文墨迹。

“至今东鲁遗风在,十万人家尽读书”,尊师重教已扎根鸢都大地,蔚然成风。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潍坊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教师队伍提质扩增、育人质量不断提高、改革创新走在前列,趟出了一条教育现代化的潍坊路径,让素质教育全面开花。

推动“管理”向“治理”转变

区域内优质资源均衡、学生都能健康成长、教育教学质量高、群众满意度高……这是人民群众所期盼的教育新生态,也正是为着人民的这一份期盼,让潍坊教育发展有了源动力。

图片来源:徐佳 王金奎 景浩恒/摄

纵观全国,教育改革无论放在哪个省市都是“老大难”,能够从中成功破题并成为全国教育改革的先锋并非易事。对此,潍坊市教育局局长徐友礼直言,“潍坊的教育改革,是从政府部门自身改革开始的,核心是下放办学自主权。”

2004年,潍坊市开始在全国率先实施校长职级制改革,取消中小学校行政级别,全市935名有行政级别的校长档案由组织、人事部门管理下放到教育行政部门归口管理,迈出了下放办学自主权的第一步。

校长职级制改革的实施让校长退出行政序列,不必再参加当地按行政级别召开的任何会议和各种活动,校长们逐渐从官场淡出,可以回归校园一心一意办教育。据统计,改革以来全市校长平均参加各类会议数量缩减了4/5,研究教育教学改革时间由56%提高到82%,校长听课人均每年达到156节,听课最多的达298节。

图片来源:徐佳 王金奎 景浩恒/摄

2009年,潍坊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市,建立起中小学统一的职称序列,将教师们最关注的职称评聘权下放到学校,由学校按照“一校一方案”原则自主制定方案,经全体教师85%以上满意度通过后实施,实现学校的事学校说了算,教师的事教师商量着办,教师们主动研究教学、争当班主任蔚然成风。

2015年,教育部出台《关于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 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若干意见》,加快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成为改革“必选项”。2016年起,潍坊市开始全面推进依法自主办学,将涉及课程改革、学生管理、干部教师管理等34项办学自主权全部下放给学校,建立完善以章程为统领,校务委员会、教代会、学校理事会、家长委员会各司其职的“四会一章程一核心”自主办学机制,初步构建起“党委全面领导、部门依法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各方合力推进”的现代教育治理新格局。

图片来源:徐佳 王金奎 景浩恒/摄

“管得越少,办得越好。”潍坊市教育局局长徐友礼说,“把学校从不应有的重重束缚中解放出来,把有利于学校主动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起来,才能让教育回归立德树人的本质。”

聚力公平优质实施素质教育

作为一座拥有935万多人口、近120万中小学生的教育大市,迈向全国教育改革示范基地的“生长力密码”究竟是什么?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坚守和动力到底来自哪里?这些问题都可以在一座座优美的校园、一个个孩子洋溢着自信的笑脸上找到答案。

图片来源:徐佳 王金奎 景浩恒/摄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潍坊围绕“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坚持育人为本,努力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健康发展。2000年,潍坊市委、市政府在全市推广高密一中实施素质教育经验,发挥普通高中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独具特色的素质教育模式,为解决全国普遍面临的唯分数、唯升学等基础教育评价问题提供了“潍坊方案”。“对于潍坊来说,我们的目标就是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促进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潍坊市教育局局长徐友礼说。

2001年,潍坊市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多年来,始终坚持以生活化、综合化、学术化、传统化深化课程改革,组织开发励志修身、体验感悟、实践探究、心理疏导与家庭教育五大类560多门活动育人课程,努力让课程适应每一名学生个性化发展。

2004年,随着新课改延展到高中阶段,潍坊市又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中考改革试点市。为了改变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倾向,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潍坊将过去的以知识传授为主,变为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并形成了以“多次考试、等级表达、综合评价、多元录取”为主要内容的中考招生制度体系。

2017年,山东省被列为第二批全国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潍坊提早谋划、主动作为,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推进普通高中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启动学科教室建设,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加强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建立起行之有效的选课走班模式,构建起符合学生学习需要的分层分类课程体系和管理机制。目前,全市普通高中学校均确定了符合本校实际的选课走班教学模式,共建设学科教室1945个,开设“6选3”组合672个。

图片来源:徐佳 王金奎 景浩恒/摄

通过一系列制度改革,潍坊在“公平”和“优质”之间找到了一个适合学生发展的最佳契合点,让学生有更多时间与空间自主学习,按照兴趣、潜能和特长主动发展,真正做到把“补弱”的教育变成“扬长”的教育。

图片来源:徐佳 王金奎 景浩恒/摄

打造职业教育示范高地

潍坊市现有高校20所,涵盖本科、高职、技工类院校各个层次类别,在校生总数近30万人,品牌专业61个。近年来,坚持“问题入手,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务求实效”原则,以省部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为契机,以产教融合为主线,不断深化职业教育人才供给侧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和高品质城市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撑。

图片来源:徐佳 王金奎 景浩恒/摄

众所周知,职业教育是类型教育,它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当前,困扰职业教育最现实的问题是培养体系的贯通衔接机制不完善,畅通学生成长的体系是当务之急。对此,潍坊市率先在全省推进中职4所与本科“3+4”、高职8所与本科“3+2”贯通衔接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试点,16所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开展中高职衔接的“三二连读”联合培养,9所高职院校开展五年一贯制中高职贯通培养,打通了职业教育的“天花板”。

2019年,教育部、省政府出台《关于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意见》,对加快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潍坊市坚持“全区域推进、全要素保障、全领域融合”目标,与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签约共建潍坊市产教融合研究院,成立职业教育齐鲁名校长、齐鲁名师协同创新基地。潍柴集团等13家企业入选山东省第一批产教融合型企业。潍坊职业学院等4所高校入围国家“双高计划”,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牌16枚,占全省43.6%。

一系列“真刀真枪”的改革,让潍坊教育呈现出“各类教育协调、城乡区域均衡、质量优质高位、群众满意认可”的理想生态。“改革没有完成时,人民对美好教育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潍坊市教育局局长徐友礼说。

图片来源:徐佳 王金奎 景浩恒/摄

改革正未有穷期,新时代新征程新作为。在加快建设现代教育治理体系道路上,潍坊教育人将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坚定不移实施素质教育,向着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目标不懈奋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对话潍坊市教育局局长徐友礼 | 聚力优质公平,打造现代教育的“齐鲁样板”

“改革没有完成时,人民对美好教育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文 | 徐佳 王金奎 景浩恒

山东有各类学校3.77万所,各类在校生1989万人,教职工150万人,其中不乏有许多优秀的教师、校长,还有培养出许多国之栋梁的名校,为了宣传典型、表彰先进,山东省教育厅发起“齐鲁名师·名校·名校长高端访谈”系列活动。通过名校巡礼、名师访谈、对话名校长系列主题活动,从济南启动,16个地市巡礼,充分展现各地市各高校的发展历程,分享教书育人的经验成果,发掘办学治校的先进理念,积极打造齐鲁名师、名校、名校长这三名工程、三名品牌、三名亮点。

待16个地市访谈结束后,将“围绕总结示范新成果,服务山东教育新发展”,做好活动成果的提炼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在全省进行推广,把“一枝独秀”变成“满园春色”,让高端访谈活动成为响当当的教育宣传品牌。

南临沂蒙山,北靠渤海湾,这里曾经是古代诗人郑板桥眼中的“鸢都”潍县,也是“三皇五帝”中舜、齐国政治家晏婴等一众文人的发迹之地,古代大文豪欧阳修、苏东坡等也都曾在这里执政理事过并留下了不少诗文墨迹。

“至今东鲁遗风在,十万人家尽读书”,尊师重教已扎根鸢都大地,蔚然成风。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潍坊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教师队伍提质扩增、育人质量不断提高、改革创新走在前列,趟出了一条教育现代化的潍坊路径,让素质教育全面开花。

推动“管理”向“治理”转变

区域内优质资源均衡、学生都能健康成长、教育教学质量高、群众满意度高……这是人民群众所期盼的教育新生态,也正是为着人民的这一份期盼,让潍坊教育发展有了源动力。

图片来源:徐佳 王金奎 景浩恒/摄

纵观全国,教育改革无论放在哪个省市都是“老大难”,能够从中成功破题并成为全国教育改革的先锋并非易事。对此,潍坊市教育局局长徐友礼直言,“潍坊的教育改革,是从政府部门自身改革开始的,核心是下放办学自主权。”

2004年,潍坊市开始在全国率先实施校长职级制改革,取消中小学校行政级别,全市935名有行政级别的校长档案由组织、人事部门管理下放到教育行政部门归口管理,迈出了下放办学自主权的第一步。

校长职级制改革的实施让校长退出行政序列,不必再参加当地按行政级别召开的任何会议和各种活动,校长们逐渐从官场淡出,可以回归校园一心一意办教育。据统计,改革以来全市校长平均参加各类会议数量缩减了4/5,研究教育教学改革时间由56%提高到82%,校长听课人均每年达到156节,听课最多的达298节。

图片来源:徐佳 王金奎 景浩恒/摄

2009年,潍坊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市,建立起中小学统一的职称序列,将教师们最关注的职称评聘权下放到学校,由学校按照“一校一方案”原则自主制定方案,经全体教师85%以上满意度通过后实施,实现学校的事学校说了算,教师的事教师商量着办,教师们主动研究教学、争当班主任蔚然成风。

2015年,教育部出台《关于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 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若干意见》,加快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成为改革“必选项”。2016年起,潍坊市开始全面推进依法自主办学,将涉及课程改革、学生管理、干部教师管理等34项办学自主权全部下放给学校,建立完善以章程为统领,校务委员会、教代会、学校理事会、家长委员会各司其职的“四会一章程一核心”自主办学机制,初步构建起“党委全面领导、部门依法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各方合力推进”的现代教育治理新格局。

图片来源:徐佳 王金奎 景浩恒/摄

“管得越少,办得越好。”潍坊市教育局局长徐友礼说,“把学校从不应有的重重束缚中解放出来,把有利于学校主动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起来,才能让教育回归立德树人的本质。”

聚力公平优质实施素质教育

作为一座拥有935万多人口、近120万中小学生的教育大市,迈向全国教育改革示范基地的“生长力密码”究竟是什么?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坚守和动力到底来自哪里?这些问题都可以在一座座优美的校园、一个个孩子洋溢着自信的笑脸上找到答案。

图片来源:徐佳 王金奎 景浩恒/摄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潍坊围绕“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坚持育人为本,努力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健康发展。2000年,潍坊市委、市政府在全市推广高密一中实施素质教育经验,发挥普通高中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独具特色的素质教育模式,为解决全国普遍面临的唯分数、唯升学等基础教育评价问题提供了“潍坊方案”。“对于潍坊来说,我们的目标就是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促进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潍坊市教育局局长徐友礼说。

2001年,潍坊市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多年来,始终坚持以生活化、综合化、学术化、传统化深化课程改革,组织开发励志修身、体验感悟、实践探究、心理疏导与家庭教育五大类560多门活动育人课程,努力让课程适应每一名学生个性化发展。

2004年,随着新课改延展到高中阶段,潍坊市又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中考改革试点市。为了改变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倾向,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潍坊将过去的以知识传授为主,变为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并形成了以“多次考试、等级表达、综合评价、多元录取”为主要内容的中考招生制度体系。

2017年,山东省被列为第二批全国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潍坊提早谋划、主动作为,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推进普通高中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启动学科教室建设,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加强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建立起行之有效的选课走班模式,构建起符合学生学习需要的分层分类课程体系和管理机制。目前,全市普通高中学校均确定了符合本校实际的选课走班教学模式,共建设学科教室1945个,开设“6选3”组合672个。

图片来源:徐佳 王金奎 景浩恒/摄

通过一系列制度改革,潍坊在“公平”和“优质”之间找到了一个适合学生发展的最佳契合点,让学生有更多时间与空间自主学习,按照兴趣、潜能和特长主动发展,真正做到把“补弱”的教育变成“扬长”的教育。

图片来源:徐佳 王金奎 景浩恒/摄

打造职业教育示范高地

潍坊市现有高校20所,涵盖本科、高职、技工类院校各个层次类别,在校生总数近30万人,品牌专业61个。近年来,坚持“问题入手,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务求实效”原则,以省部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为契机,以产教融合为主线,不断深化职业教育人才供给侧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和高品质城市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撑。

图片来源:徐佳 王金奎 景浩恒/摄

众所周知,职业教育是类型教育,它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当前,困扰职业教育最现实的问题是培养体系的贯通衔接机制不完善,畅通学生成长的体系是当务之急。对此,潍坊市率先在全省推进中职4所与本科“3+4”、高职8所与本科“3+2”贯通衔接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试点,16所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开展中高职衔接的“三二连读”联合培养,9所高职院校开展五年一贯制中高职贯通培养,打通了职业教育的“天花板”。

2019年,教育部、省政府出台《关于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意见》,对加快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潍坊市坚持“全区域推进、全要素保障、全领域融合”目标,与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签约共建潍坊市产教融合研究院,成立职业教育齐鲁名校长、齐鲁名师协同创新基地。潍柴集团等13家企业入选山东省第一批产教融合型企业。潍坊职业学院等4所高校入围国家“双高计划”,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牌16枚,占全省43.6%。

一系列“真刀真枪”的改革,让潍坊教育呈现出“各类教育协调、城乡区域均衡、质量优质高位、群众满意认可”的理想生态。“改革没有完成时,人民对美好教育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潍坊市教育局局长徐友礼说。

图片来源:徐佳 王金奎 景浩恒/摄

改革正未有穷期,新时代新征程新作为。在加快建设现代教育治理体系道路上,潍坊教育人将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坚定不移实施素质教育,向着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目标不懈奋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