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大卫:扒了那现实的虚伪底裤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大卫:扒了那现实的虚伪底裤

在中国,说唱属于一种非常典型的亚文化。但即使在这个圈子里,大卫也能算得上是一个另类。说唱乐不是他的武器,只是他的工具,而他要用这个工具砸开那堵厚厚的墙。

有时候,我觉得作为一个所谓的90后是件挺累的事儿。父母的期望,媒体的标签,还有那何其强大、不容置疑的社会主流文化,就像是一堵无形的墙,把我们围在生活里。

我所认识的同龄人中,有人二十出头便已经放弃抵抗,归顺于甘于平庸的主流价值观,深陷结婚生子还按揭的循环。或者,义无反顾地追随一个个看似热闹的潮流,为了那些飘在天空中的大饼而疲于奔命。他们就像是羊群,被站在遥远顶端的话语权从一个极端,赶往另一个极端,却从未获得一个能够真正建立独立人格的机会。

当你的言谈、爱好乃至穿搭与主流文化的预期稍有出入,你就已经被划入了另类、离经叛道、特立独行和亚文化的范畴。偶尔会有媒体以某种故作姿态方式,做些仿佛Freak Show一般的报道,以展现一种所谓主流社会的包容和博大。

这就像他们前几年嘲讽文艺青年,这无非只是在仗势欺人地嘲讽异类罢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的同龄人之中出现了越来越多“过早老去的年轻人”,埋首于眼前的鸡汤与正能量,坚信按部就班与政治正确,却不曾获得过领略这个世界上那些丰富立体、精妙复杂,充满矛盾却又摄人心魄的景色与面貌的能力。

好在,大卫并不是这样一位90后。他是个武术老师,是个诗人,还是个导演。他的微博名字叫@大卫大无畏,每天发些段子、吐槽和批判。哦,忘了说,这家伙还是崔健最喜欢的年轻说唱歌手,中国最好的Battle MC之一。

大卫出生在北京,从高中就开始玩起说唱。据他本人回忆,当年一场摩登天空音乐节,还是个孩子的他站在舞台下面忘我的随着节奏说唱,吸引了台上Rapper的注意,于是机缘巧合地带他入了行。

后来,他穿着高中校服站在在白兔club的舞台上赢得了自己的第一场说唱battle,从此在地下说唱圈子里声名大振。这些年间,大卫保持着在圈子里的活跃,也逐渐找到了自己独树一帜的个人风格。他蓄起络腮胡,打上领带,一袭黑衣,戴着小礼帽,俨然是一副黑手党般的模样——如果你心目中的黑手党会随身携带一副双截棍的话。

在中国,说唱属于一种非常典型的亚文化。但即使在这个圈子里,大卫也能算得上是一个另类。与其说他的说唱是愤怒的,不如说是他的表达方式极其地自我。

他并没有刻意地去抨击什么,而仅仅是用他自己的方式去读这个世界,去理解和解构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一切,然后用一种他最熟悉的方式——说唱音乐——去表达他的困惑和思考。

关于这个时代,关于这个世界,他有想话说,并且不打算像大部分同龄人一样装腔作势,浑浑噩噩,最后泯然众人。大卫在微博上说:“真别以为你吸过几口毒,听所谓最先锋的音乐,去过几次音乐节,约过几次炮,浑身上下都是钉儿,纹身,你就是年轻人了。你照样被心灵鸡汤感动,照样为明星八卦操心,照样不关心自己所处的环境,照样对批判时代的脑子和嘴巴说:‘管好自己就行了’,所以,你其实和你的父母没一点区别,你早就老了。”

别搞错了,说唱乐不是他的武器,只是他的工具,而他要用这个工具砸开那堵厚厚的墙。在十九岁那年,他就说过:“Hip-Hop只有一个规矩,那就是打破所有规矩。”狂妄,疯癫,嬉笑怒骂,酣畅淋漓。你说你听不懂他在唱什么?我说,你凭什么以为自己能领会世上任何一种语言?也许只是因为你不是那个对的人罢了。

2月18日,大卫发布了他的第一张正式专辑《情欲 伤疤 被侮辱的人》。他花费了七年时间来一点点地完成它,将其打造成了一张包含音乐、视觉甚至是诗歌的野心之作。在塑造这张专辑的漫长时间里,这张专辑也将他塑造成了今天的模样。

《情欲 伤疤 被侮辱的人》是张完成度非常高的Hip-Hop佳作,除了生猛的说唱,大卫也接纳了更丰富的音乐元素,来向听众展示他狂野多彩的内心世界;摇滚、布鲁斯、爵士、放克,他信手拈来,再揉进些标志性的黑色幽默和奇思妙想,让你拍案叫绝。

《最摇滚的牛仔裤》抨击所谓的主流文化把音乐搞得不成样子;《开开》一气呵成,不留情面地指出了历史的虚伪;《独舞之殇》用爵士的旋律叹息着情感与情欲的无奈。剩下的歌曲,实在不忍心再向你们剧透,你一听就明白。

大卫的说唱里充满大胆的隐喻,有时甚至显得过于粗野不羁,但是力量感和穿透性十足,带着一种不容辩驳的气势。Battle出身的他,擅长Freestyle,Flow里没有那种精雕细琢的小聪明,几乎都是排山倒海的思维碰撞,听起来无比过瘾。

显然,崔健的音乐给大卫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且不说《独舞之殇》对《迷失的季节》巧妙的致敬;大卫在这张专辑里的表达方式,也隐约能让听者想起《无能的力量》中崔健那些让人热血沸腾的说唱。

也许你不知道,崔健是中国最早、最先锋的说唱音乐践行者之一;《无能的力量》也堪称华语音乐史上最好的摇滚、说唱、爵士专辑。这位媒体所称的摇滚教父,在听过大卫的说唱以后,竟然主动给他打去电话,后来更邀请他参与到了电影《蓝色骨头》的音乐制作中,也会偶尔在他排练时前去探班,请他吃个牛排什么的。

这两年,崔健不断地提携优秀的独立、小众音乐人,推广那些有着独立思想和个性魅力的优质音乐。能得到他的肯定和喜爱,侧面上也说明了大卫已经具备了无限的潜力。

在这个时代里,迎合与妥协很容易,做自己很难。不管这个大环境多么地“没脑子“,身为所谓90后,大卫仍在追寻着自己所热爱的事物,把所有的争议抛在脑后。你不一定会喜欢他,但他的存在会告诉你,作为一个年轻人,永远不要害怕自己跟别人不一样;你应该去做你喜欢的事情、去说你想说的话,或者像大卫一样,去扒了“主流文化“那充满正能量的虚伪底裤。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大卫:扒了那现实的虚伪底裤

在中国,说唱属于一种非常典型的亚文化。但即使在这个圈子里,大卫也能算得上是一个另类。说唱乐不是他的武器,只是他的工具,而他要用这个工具砸开那堵厚厚的墙。

有时候,我觉得作为一个所谓的90后是件挺累的事儿。父母的期望,媒体的标签,还有那何其强大、不容置疑的社会主流文化,就像是一堵无形的墙,把我们围在生活里。

我所认识的同龄人中,有人二十出头便已经放弃抵抗,归顺于甘于平庸的主流价值观,深陷结婚生子还按揭的循环。或者,义无反顾地追随一个个看似热闹的潮流,为了那些飘在天空中的大饼而疲于奔命。他们就像是羊群,被站在遥远顶端的话语权从一个极端,赶往另一个极端,却从未获得一个能够真正建立独立人格的机会。

当你的言谈、爱好乃至穿搭与主流文化的预期稍有出入,你就已经被划入了另类、离经叛道、特立独行和亚文化的范畴。偶尔会有媒体以某种故作姿态方式,做些仿佛Freak Show一般的报道,以展现一种所谓主流社会的包容和博大。

这就像他们前几年嘲讽文艺青年,这无非只是在仗势欺人地嘲讽异类罢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的同龄人之中出现了越来越多“过早老去的年轻人”,埋首于眼前的鸡汤与正能量,坚信按部就班与政治正确,却不曾获得过领略这个世界上那些丰富立体、精妙复杂,充满矛盾却又摄人心魄的景色与面貌的能力。

好在,大卫并不是这样一位90后。他是个武术老师,是个诗人,还是个导演。他的微博名字叫@大卫大无畏,每天发些段子、吐槽和批判。哦,忘了说,这家伙还是崔健最喜欢的年轻说唱歌手,中国最好的Battle MC之一。

大卫出生在北京,从高中就开始玩起说唱。据他本人回忆,当年一场摩登天空音乐节,还是个孩子的他站在舞台下面忘我的随着节奏说唱,吸引了台上Rapper的注意,于是机缘巧合地带他入了行。

后来,他穿着高中校服站在在白兔club的舞台上赢得了自己的第一场说唱battle,从此在地下说唱圈子里声名大振。这些年间,大卫保持着在圈子里的活跃,也逐渐找到了自己独树一帜的个人风格。他蓄起络腮胡,打上领带,一袭黑衣,戴着小礼帽,俨然是一副黑手党般的模样——如果你心目中的黑手党会随身携带一副双截棍的话。

在中国,说唱属于一种非常典型的亚文化。但即使在这个圈子里,大卫也能算得上是一个另类。与其说他的说唱是愤怒的,不如说是他的表达方式极其地自我。

他并没有刻意地去抨击什么,而仅仅是用他自己的方式去读这个世界,去理解和解构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一切,然后用一种他最熟悉的方式——说唱音乐——去表达他的困惑和思考。

关于这个时代,关于这个世界,他有想话说,并且不打算像大部分同龄人一样装腔作势,浑浑噩噩,最后泯然众人。大卫在微博上说:“真别以为你吸过几口毒,听所谓最先锋的音乐,去过几次音乐节,约过几次炮,浑身上下都是钉儿,纹身,你就是年轻人了。你照样被心灵鸡汤感动,照样为明星八卦操心,照样不关心自己所处的环境,照样对批判时代的脑子和嘴巴说:‘管好自己就行了’,所以,你其实和你的父母没一点区别,你早就老了。”

别搞错了,说唱乐不是他的武器,只是他的工具,而他要用这个工具砸开那堵厚厚的墙。在十九岁那年,他就说过:“Hip-Hop只有一个规矩,那就是打破所有规矩。”狂妄,疯癫,嬉笑怒骂,酣畅淋漓。你说你听不懂他在唱什么?我说,你凭什么以为自己能领会世上任何一种语言?也许只是因为你不是那个对的人罢了。

2月18日,大卫发布了他的第一张正式专辑《情欲 伤疤 被侮辱的人》。他花费了七年时间来一点点地完成它,将其打造成了一张包含音乐、视觉甚至是诗歌的野心之作。在塑造这张专辑的漫长时间里,这张专辑也将他塑造成了今天的模样。

《情欲 伤疤 被侮辱的人》是张完成度非常高的Hip-Hop佳作,除了生猛的说唱,大卫也接纳了更丰富的音乐元素,来向听众展示他狂野多彩的内心世界;摇滚、布鲁斯、爵士、放克,他信手拈来,再揉进些标志性的黑色幽默和奇思妙想,让你拍案叫绝。

《最摇滚的牛仔裤》抨击所谓的主流文化把音乐搞得不成样子;《开开》一气呵成,不留情面地指出了历史的虚伪;《独舞之殇》用爵士的旋律叹息着情感与情欲的无奈。剩下的歌曲,实在不忍心再向你们剧透,你一听就明白。

大卫的说唱里充满大胆的隐喻,有时甚至显得过于粗野不羁,但是力量感和穿透性十足,带着一种不容辩驳的气势。Battle出身的他,擅长Freestyle,Flow里没有那种精雕细琢的小聪明,几乎都是排山倒海的思维碰撞,听起来无比过瘾。

显然,崔健的音乐给大卫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且不说《独舞之殇》对《迷失的季节》巧妙的致敬;大卫在这张专辑里的表达方式,也隐约能让听者想起《无能的力量》中崔健那些让人热血沸腾的说唱。

也许你不知道,崔健是中国最早、最先锋的说唱音乐践行者之一;《无能的力量》也堪称华语音乐史上最好的摇滚、说唱、爵士专辑。这位媒体所称的摇滚教父,在听过大卫的说唱以后,竟然主动给他打去电话,后来更邀请他参与到了电影《蓝色骨头》的音乐制作中,也会偶尔在他排练时前去探班,请他吃个牛排什么的。

这两年,崔健不断地提携优秀的独立、小众音乐人,推广那些有着独立思想和个性魅力的优质音乐。能得到他的肯定和喜爱,侧面上也说明了大卫已经具备了无限的潜力。

在这个时代里,迎合与妥协很容易,做自己很难。不管这个大环境多么地“没脑子“,身为所谓90后,大卫仍在追寻着自己所热爱的事物,把所有的争议抛在脑后。你不一定会喜欢他,但他的存在会告诉你,作为一个年轻人,永远不要害怕自己跟别人不一样;你应该去做你喜欢的事情、去说你想说的话,或者像大卫一样,去扒了“主流文化“那充满正能量的虚伪底裤。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