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构建数字化生产关系是新基建重要目标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构建数字化生产关系是新基建重要目标

新基建对于中国至关重要,一旦我们能够抓住新基建带来的机会,就有可能占据未来若干年的领先优势。

文|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朱岩

编者按:

今年以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引发了全球范围的经济停滞甚至负增长,由此也引发了大家对经济转型的讨论的同时,思考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强调,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

如今,在各方推动下,“新基建”正加速在各地铺开来,并作为投资突破方向之一。在后疫情时代,“新基建”成为助力经济复苏、稳定经济增长基本盘的重要推动器。

本期《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杂志就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研发型基础设施等三大类“新基建”及其相关的产业和技术为读者做出了系列解读。

最近一段时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引发了全球的经济停滞,由此也引发了大家对于发展,尤其是对经济转型的新思考。当前我们正在经历工业经济发展的后期,同时也迎来了数字经济时代,应对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各国目前都有着不同的策略,中国比较早控制住了疫情,所以比较早地开始了新经济发展的历程,推出了新基建。新基建实际上是来支撑数字经济的,就像原来老基建支撑工业经济是一样的。

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机会

新基建对于中国至关重要,一旦我们能够抓住新基建带来的机会,就有可能占据未来若干年的领先优势。最近国家发展改革委也专门对新基建的内涵做了阐述,把它分成了三个方面,我们从中也能看到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机会,以及我们企业、个人面临的新机会。

第一类新基建,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等方面。

信息基础设施覆盖面很广,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文件里重点讲了三个方面。第一是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

通讯设施一旦提升,意味着它的时延降低,对于很多物联网应用将会是极大的利好,而且中国在这一方面已经领先。未来几年大家会陆续看到在5G、物联网上面的加大投入,所以通讯网络基础设施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一项基础设施新基建内容,而由此我们会进一步去创新基于这样通讯网络之上的应用。

第二是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这些算力也就是数据中心,中国的数据中心现在还是缺乏的,所以需要大力发展算力基础设施。第三是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新技术基础设施的应用一定要有一些技术基础设施作为支撑才能够用得好。

比如人工智能,现在大量机器学习算法需要海量数据,需要相应数据的一些标注,也就是说,要实现人工智能,实际上是需要大量的相关基础设施才能更好地做起来。

在算力基础设施上这个价值不仅仅是一个数据中心的价值,还包含着数据作为资产未来的价值。4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从要素市场上来看,这次国家增加了一个新的要素就是数据要素,也就是数据已经变成了和土地、资本、技术一样重要的新要素。有了这样新的基建、新基础设施,我们就能把生产要素存储好、使用好,才有可能在生产要素上发挥更大的作用,让它创造更大的价值。当数据变成了一种资产,当它变成了生产要素之后,很多企业必须要去思考,拥有数据是不是也拥有数据的价值。 

第二类新基建,融合基础设施。

融合基础设施是指我们用新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来提升老的基础设施,大量老的基础设施是支撑以往工业社会发展非常重要的内容,而我们现在需要用新技术赋予其新的内涵,进而产生大量创新的可能性。

比如交通,如果为交通加入物联网、车联网,交通基础设施也就智能化了,可以去支撑未来更多交通行业的创新。所以融合发展的基础设施,对每一个企业的创新是极其重要的,它可能会改变每个人的生活,改变每个企业的生存环境,甚至改变整个社会运营的方式。比如公交车,如果仅仅把它当做出行工具,公交所能承载的经济内涵实际上是非常有限的,但在数字时代,在物联网时代,公交车能够带来的不仅仅是客流人员的位移。

如果把公交车和数据融合在一起,把公交系统转型升级,公交系统就变成了新型的城市基础设施,它所承载的内容不只是每天在北京1000万乘客这样一个数字,而是1000万乘客遍布在北京哪一个角落,从而指导我们去优化商业配置,把城市的潜力发挥出来。再比如房地产,房地产行业也是基础设施,原来觉得地产行业的基础设施已经告一段落,但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我们看到在物理空间里还存在着数字空间。

我们不仅仅是在一个建筑里面遮风避雨,还需要了解这栋建筑里面空气的质量、温度、电磁辐射等,各种各样的数据已经变成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甚至消费市场是愿意为这样的数据买单的。而经营这样一个数字空间,就会为地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会。换句话说,在工业时代大量的传统基础设施,都需要通过和新技术的融合来做转型升级,形成新的发展动力,创造出大量新价值。  

第三类新基建,研发型基础设施。

主要是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这对综合国力提升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中国在这方面已经加大了投入力度,我们看到了像天眼望远镜等一系列大型科研基础设施在中国的建设,而且已经全球领先。

比如清华大学投入的全球分辨率最高的照相机,这个照相机是照大脑活动的,当达到全球最高的分辨率时,我们对于脑科学的研究就有可能上升到新的台阶。当然在研发类基础设施里还有一项非常重要,就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设施,每个企业都需要加大自己在研发基础设施上的投入,才有可能在激烈竞争当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从上述三类基础设施当中也能看到,它不是一个简单修桥铺路类型的建设项目,新基建不光是建而是用,更重要的是如何把它用好。

数字化生产关系

对新基建的使用,4月7日国家相关部委也发布了相关文件,讲了企业要“上云、用数、赋智”,这六个字实际上是从三个层面让我们企业思考如何在新基建基础之上创造更大的价值。

上云。上云是企业层面的,企业要通过上云来打造数字化企业,要实现对云、对各种各样基础设施应用的能力,通过这种应用能力创造出企业新的价值,所以上云不是目标,通过上云实现数字化转型,创造出新的价值才是目标,上云要求企业认真思考如何改变企业现有商业模式、产品、服务,通过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实现数字化的转型。 

用数。用数是产业链的层面,需要通过数据打通进而把整个产业链打穿,能够通过数据共享形成更高效、便捷的产业链生态,创造产业链上的价值,发现更多的机会。 

赋智。赋智是产业生态层面,即如何创造出新的产业生态新价值。需要注意的是在做传统产业生态商业模式创新的时候,不仅仅要用技术,还需要用到经济模型、金融工具,离开这些构建不了数字时代新的产业生态,也意味着需要改变我们原来所思考、所熟悉的盈利方式。

以区块链举例,我们用区块链来形成新的产业生态,好多人都想到的是用区块链来解决溯源问题,实际上溯源并不是区块链最为重要的。区块链是一种分布式的、可信的计算技术,它真正的价值在于改变了产业生态的可信性,让产业变得更智能化。现在有人用区块链去解决大闸蟹是不是阳澄湖大闸蟹的问题,做相关的溯源工作,实际上并不能够完全杜绝农产品的造假问题。

我们只能实现在流通过程中每一个可触达环节上的可信性,如果中间没有一套可信奖惩机制,很难实现溯源。当我们应用区块链来赋给农业生态新智慧、新能力的时候,我们需要考量的核心应该是基于可信计算的奖惩机制,而不是如何通过扫码溯源到螃蟹在哪里生产。奖惩机制是它的核心,是生态里面非常重要的环节。我们要惩罚罚到它不能造假,奖励给大家更大的动力,遵守可信的规则。

螃蟹我们怎么去惩罚它,实际上它都没有感觉,我们需要的是把农户上链,对农户建立信用档案。所以只有人才能接受奖惩机制,而不是农产品接受奖惩机制。我们也就知道了构建这样的产业生态所涉及到的往往是思想根源上的变革,甚至是认知观上的改变,这叫什么呢?这叫生产关系的改变,也叫先进生产力匹配新生产关系,我们也把它称作数字化生产关系。

实现人生如意十之八九

有了新基建,有了上云、用数、赋智这样一些应用的路径,是在打造数字化的生产关系,每一家企业、每一个产业、每一个地域,都应该去思考如何建立适应于新生产力的数字化生产关系,这种数字化生产关系,有三个特征值得我们关注。

第一,透明性。新数字化生产关系环境下你会看到越来越走向上下游的透明,刚才我们讲的用数,就是要实现产业链上的透明,企业通过这种透明性,实际上是在释放企业的创造力,现在上信息化、上各种各样的软件系统,目的是能够实现企业的透明性。 

第二,更可信。新数字化生产关系是可信式生产关系,对每一个企业来说也是原来可能难于实现,而现在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第三,对等性。在新数字化生产关系里,无论哪一个参与方都是对等的,大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样一种对等性有助于释放中国的人口红利。很多人总在讲劳动力成本上升,使得人口红利没有那么明显,中国人口红利时代结束。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除了劳动以外,还有一颗智慧的大脑,所以就劳动力而言,可能人口红利确实已经告一段落,但就智慧而言,我们的智慧人口红利时代刚刚开始。我们需要用对等性、透明性、更可信,建立这种新的数字化生产关系,去释放智慧人口红利。 

这是什么样的概念呢?比如一家企业,以往要解决一个难题,必须要去找专家、找某一个特定的组织帮忙,而新的数字化生产关系下,每个人都是平等的,都有他的创造性,所以企业里面可以悬赏,谁能够把问题解决得最好,我就奖励你1万块钱,你可能最后会发现解决问题最好的是你门口扫地的那个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可能性呢?

读过武侠小说的都知道扫地僧,《天龙八部》武功最高的就是扫地僧,为什么会有扫地僧,有扫地僧因为有藏经阁。有基础设施,通过新基建上云、用数、赋智,我们就拥有了大量的藏经阁,所以每个人都有可能变成扫地僧,每个人都是一专多能,我需要的是把这个人某方面的能力变成社会的价值。

我们常常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这什么概念呢?也就是你没有做到最喜欢最擅长的工作,这就是一种社会财富的浪费,我们通过构建数字化生产关系,实现人生如意十之八九。每个人都能做到人生如意十之八九,把聪明才智贡献给这个社会,我们就能够去创造智慧人口红利,就能够创造新的价值。

据相关生理学家研究表明,一个人一辈子开发自己大脑20%的能力就已经非常了不起,我们通过构建数字化生产关系,让每个人大脑的能力能够去翻番,那意味着什么呢?至少我们14亿中国人可以干28亿人的活,这不就是智慧人口红利吗?所以构建数字化生产关系,是我们在新基建基础之上要去完成的一个重要目标,也希望未来在应用新基建设施,在创新商业模式的时候,大家多去思考这样一些可能性,创造出新的价值、新的理论。

本文系作者在中关村U30青年创新创业座谈会暨2020年启动活动的讲话,文章有删改,标题为本刊编辑所加

作者简介

朱岩,清华大学经济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构建数字化生产关系是新基建重要目标

新基建对于中国至关重要,一旦我们能够抓住新基建带来的机会,就有可能占据未来若干年的领先优势。

文|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朱岩

编者按:

今年以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引发了全球范围的经济停滞甚至负增长,由此也引发了大家对经济转型的讨论的同时,思考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强调,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

如今,在各方推动下,“新基建”正加速在各地铺开来,并作为投资突破方向之一。在后疫情时代,“新基建”成为助力经济复苏、稳定经济增长基本盘的重要推动器。

本期《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杂志就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研发型基础设施等三大类“新基建”及其相关的产业和技术为读者做出了系列解读。

最近一段时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引发了全球的经济停滞,由此也引发了大家对于发展,尤其是对经济转型的新思考。当前我们正在经历工业经济发展的后期,同时也迎来了数字经济时代,应对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各国目前都有着不同的策略,中国比较早控制住了疫情,所以比较早地开始了新经济发展的历程,推出了新基建。新基建实际上是来支撑数字经济的,就像原来老基建支撑工业经济是一样的。

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机会

新基建对于中国至关重要,一旦我们能够抓住新基建带来的机会,就有可能占据未来若干年的领先优势。最近国家发展改革委也专门对新基建的内涵做了阐述,把它分成了三个方面,我们从中也能看到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机会,以及我们企业、个人面临的新机会。

第一类新基建,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等方面。

信息基础设施覆盖面很广,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文件里重点讲了三个方面。第一是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

通讯设施一旦提升,意味着它的时延降低,对于很多物联网应用将会是极大的利好,而且中国在这一方面已经领先。未来几年大家会陆续看到在5G、物联网上面的加大投入,所以通讯网络基础设施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一项基础设施新基建内容,而由此我们会进一步去创新基于这样通讯网络之上的应用。

第二是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这些算力也就是数据中心,中国的数据中心现在还是缺乏的,所以需要大力发展算力基础设施。第三是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新技术基础设施的应用一定要有一些技术基础设施作为支撑才能够用得好。

比如人工智能,现在大量机器学习算法需要海量数据,需要相应数据的一些标注,也就是说,要实现人工智能,实际上是需要大量的相关基础设施才能更好地做起来。

在算力基础设施上这个价值不仅仅是一个数据中心的价值,还包含着数据作为资产未来的价值。4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从要素市场上来看,这次国家增加了一个新的要素就是数据要素,也就是数据已经变成了和土地、资本、技术一样重要的新要素。有了这样新的基建、新基础设施,我们就能把生产要素存储好、使用好,才有可能在生产要素上发挥更大的作用,让它创造更大的价值。当数据变成了一种资产,当它变成了生产要素之后,很多企业必须要去思考,拥有数据是不是也拥有数据的价值。 

第二类新基建,融合基础设施。

融合基础设施是指我们用新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来提升老的基础设施,大量老的基础设施是支撑以往工业社会发展非常重要的内容,而我们现在需要用新技术赋予其新的内涵,进而产生大量创新的可能性。

比如交通,如果为交通加入物联网、车联网,交通基础设施也就智能化了,可以去支撑未来更多交通行业的创新。所以融合发展的基础设施,对每一个企业的创新是极其重要的,它可能会改变每个人的生活,改变每个企业的生存环境,甚至改变整个社会运营的方式。比如公交车,如果仅仅把它当做出行工具,公交所能承载的经济内涵实际上是非常有限的,但在数字时代,在物联网时代,公交车能够带来的不仅仅是客流人员的位移。

如果把公交车和数据融合在一起,把公交系统转型升级,公交系统就变成了新型的城市基础设施,它所承载的内容不只是每天在北京1000万乘客这样一个数字,而是1000万乘客遍布在北京哪一个角落,从而指导我们去优化商业配置,把城市的潜力发挥出来。再比如房地产,房地产行业也是基础设施,原来觉得地产行业的基础设施已经告一段落,但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我们看到在物理空间里还存在着数字空间。

我们不仅仅是在一个建筑里面遮风避雨,还需要了解这栋建筑里面空气的质量、温度、电磁辐射等,各种各样的数据已经变成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甚至消费市场是愿意为这样的数据买单的。而经营这样一个数字空间,就会为地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会。换句话说,在工业时代大量的传统基础设施,都需要通过和新技术的融合来做转型升级,形成新的发展动力,创造出大量新价值。  

第三类新基建,研发型基础设施。

主要是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这对综合国力提升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中国在这方面已经加大了投入力度,我们看到了像天眼望远镜等一系列大型科研基础设施在中国的建设,而且已经全球领先。

比如清华大学投入的全球分辨率最高的照相机,这个照相机是照大脑活动的,当达到全球最高的分辨率时,我们对于脑科学的研究就有可能上升到新的台阶。当然在研发类基础设施里还有一项非常重要,就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设施,每个企业都需要加大自己在研发基础设施上的投入,才有可能在激烈竞争当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从上述三类基础设施当中也能看到,它不是一个简单修桥铺路类型的建设项目,新基建不光是建而是用,更重要的是如何把它用好。

数字化生产关系

对新基建的使用,4月7日国家相关部委也发布了相关文件,讲了企业要“上云、用数、赋智”,这六个字实际上是从三个层面让我们企业思考如何在新基建基础之上创造更大的价值。

上云。上云是企业层面的,企业要通过上云来打造数字化企业,要实现对云、对各种各样基础设施应用的能力,通过这种应用能力创造出企业新的价值,所以上云不是目标,通过上云实现数字化转型,创造出新的价值才是目标,上云要求企业认真思考如何改变企业现有商业模式、产品、服务,通过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实现数字化的转型。 

用数。用数是产业链的层面,需要通过数据打通进而把整个产业链打穿,能够通过数据共享形成更高效、便捷的产业链生态,创造产业链上的价值,发现更多的机会。 

赋智。赋智是产业生态层面,即如何创造出新的产业生态新价值。需要注意的是在做传统产业生态商业模式创新的时候,不仅仅要用技术,还需要用到经济模型、金融工具,离开这些构建不了数字时代新的产业生态,也意味着需要改变我们原来所思考、所熟悉的盈利方式。

以区块链举例,我们用区块链来形成新的产业生态,好多人都想到的是用区块链来解决溯源问题,实际上溯源并不是区块链最为重要的。区块链是一种分布式的、可信的计算技术,它真正的价值在于改变了产业生态的可信性,让产业变得更智能化。现在有人用区块链去解决大闸蟹是不是阳澄湖大闸蟹的问题,做相关的溯源工作,实际上并不能够完全杜绝农产品的造假问题。

我们只能实现在流通过程中每一个可触达环节上的可信性,如果中间没有一套可信奖惩机制,很难实现溯源。当我们应用区块链来赋给农业生态新智慧、新能力的时候,我们需要考量的核心应该是基于可信计算的奖惩机制,而不是如何通过扫码溯源到螃蟹在哪里生产。奖惩机制是它的核心,是生态里面非常重要的环节。我们要惩罚罚到它不能造假,奖励给大家更大的动力,遵守可信的规则。

螃蟹我们怎么去惩罚它,实际上它都没有感觉,我们需要的是把农户上链,对农户建立信用档案。所以只有人才能接受奖惩机制,而不是农产品接受奖惩机制。我们也就知道了构建这样的产业生态所涉及到的往往是思想根源上的变革,甚至是认知观上的改变,这叫什么呢?这叫生产关系的改变,也叫先进生产力匹配新生产关系,我们也把它称作数字化生产关系。

实现人生如意十之八九

有了新基建,有了上云、用数、赋智这样一些应用的路径,是在打造数字化的生产关系,每一家企业、每一个产业、每一个地域,都应该去思考如何建立适应于新生产力的数字化生产关系,这种数字化生产关系,有三个特征值得我们关注。

第一,透明性。新数字化生产关系环境下你会看到越来越走向上下游的透明,刚才我们讲的用数,就是要实现产业链上的透明,企业通过这种透明性,实际上是在释放企业的创造力,现在上信息化、上各种各样的软件系统,目的是能够实现企业的透明性。 

第二,更可信。新数字化生产关系是可信式生产关系,对每一个企业来说也是原来可能难于实现,而现在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第三,对等性。在新数字化生产关系里,无论哪一个参与方都是对等的,大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样一种对等性有助于释放中国的人口红利。很多人总在讲劳动力成本上升,使得人口红利没有那么明显,中国人口红利时代结束。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除了劳动以外,还有一颗智慧的大脑,所以就劳动力而言,可能人口红利确实已经告一段落,但就智慧而言,我们的智慧人口红利时代刚刚开始。我们需要用对等性、透明性、更可信,建立这种新的数字化生产关系,去释放智慧人口红利。 

这是什么样的概念呢?比如一家企业,以往要解决一个难题,必须要去找专家、找某一个特定的组织帮忙,而新的数字化生产关系下,每个人都是平等的,都有他的创造性,所以企业里面可以悬赏,谁能够把问题解决得最好,我就奖励你1万块钱,你可能最后会发现解决问题最好的是你门口扫地的那个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可能性呢?

读过武侠小说的都知道扫地僧,《天龙八部》武功最高的就是扫地僧,为什么会有扫地僧,有扫地僧因为有藏经阁。有基础设施,通过新基建上云、用数、赋智,我们就拥有了大量的藏经阁,所以每个人都有可能变成扫地僧,每个人都是一专多能,我需要的是把这个人某方面的能力变成社会的价值。

我们常常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这什么概念呢?也就是你没有做到最喜欢最擅长的工作,这就是一种社会财富的浪费,我们通过构建数字化生产关系,实现人生如意十之八九。每个人都能做到人生如意十之八九,把聪明才智贡献给这个社会,我们就能够去创造智慧人口红利,就能够创造新的价值。

据相关生理学家研究表明,一个人一辈子开发自己大脑20%的能力就已经非常了不起,我们通过构建数字化生产关系,让每个人大脑的能力能够去翻番,那意味着什么呢?至少我们14亿中国人可以干28亿人的活,这不就是智慧人口红利吗?所以构建数字化生产关系,是我们在新基建基础之上要去完成的一个重要目标,也希望未来在应用新基建设施,在创新商业模式的时候,大家多去思考这样一些可能性,创造出新的价值、新的理论。

本文系作者在中关村U30青年创新创业座谈会暨2020年启动活动的讲话,文章有删改,标题为本刊编辑所加

作者简介

朱岩,清华大学经济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