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拜水、问道、熊猫、康养”已经成为进入都江堰这座“三遗”名城的城市密码。而在以中国历史文化名人李冰命名的李冰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功能区,这些城市密码都将找到答案。时光回溯至2019年2月,为全面贯彻落实成都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都江堰市现场办公会、成都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和都江堰市委十四届九次全会精神,通过对原大青城休闲旅游产业园区和原滨江新区文化娱乐集聚区的优化调整,李冰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功能区应运而生。

新组建的李冰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功能区坐拥李冰文化、道文化、熊猫文化为代表的世界顶级旅游IP,在成都“三城三都”战略中,致力成为历史文化内核的重要组成、对外交流窗口基地,承接世界旅游目的地、旅游集散和组织中心的功能,重点发展主题公园旅游、文化旅游、康养旅游产业,是都江堰率先建成国际化生态旅游城市的核心支撑。

从诞生之日起,李冰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功能区就秉持“一个产业功能区就是若干城市新型社区”的理念,完善规划编制,强化落地落实,围绕产业生态圈打造,瞄准六类500强企业和细分行业领域领军企业,积极招大引强,突出文旅产业全链条招引,促进一批重大项目落地,不断丰富产业业态,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在天府之源的沃土上开启了构建与绿色发展高度契合的开放型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历史使命。
百亿级项目
成都融创文旅城开门迎客
炎炎夏日,零下3度的世界级室内滑雪场,滑雪运动后喝杯热咖啡,再泡着温泉,俯瞰整个娱雪乐园 ,来自世界各地游客都可在李冰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功能区的成都融创文旅城里体验国内独一无二的水雪交融休闲体验,感受都江堰不一样的人间六月天。
成都融创文旅城项目占地约4800亩,总投资约550亿。由融创乐园、融创雪世界、融创水世界、融创茂、高端酒店群、锦秀剧场、国际会议中心、滨湖酒吧街、低密住宅等业态组成,是集多元产业于一体的世界级综合旅游度假目的地。
成都融创文旅城雪世界、水世界的总建筑面积达36.08万平米,由融创雪世界、融创水世界及大型停车楼三部分组成。其中融创雪世界总建筑面积8.08万平米,为全球滑雪爱好者配备了6条不同等级的雪道和1个单板公园,雪道总长度1200米,最大落差60米,最大坡度21°,全天最多可接待5000人滑雪。除了专业的雪道,雪世界首创藏羌冰雪主题,并拥有2.1万平米全球最大娱雪区和1.3万吨的全球最大造雪量,为游客提供雪圈旋转机、冰上碰碰车等十余项全家共享的娱雪游乐项目。
同时,作为全球最大的室内滑雪场之一,成都融创雪世界为成都创造了一个真冰真雪,四季恒温,“全龄段、全年度、全天候“的世界级冰雪乐园,未来将开设专业滑雪学校,举办世界级滑雪赛事,全面推动冰雪运动发展,助力成都打造世界赛事名城。

2020年6月30日,是一个万众瞩目的日子,首届成都夏季熊猫冰雪节开幕,成都融创文旅城水雪综合体、五星级酒店都在这天向全球游客全面开放。成都融创文旅城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文旅产业的专业从业者,我们不断深入研究都江堰及其周边的文化、旅游资源,将为大众提供独特丰富的旅游体验和‘菜品’丰盛的文化大餐”。
融创文旅城的国际会议中心定位国际高端会议,设置大、中、小型会议室共14个,可同时容纳2500人参会。作为四川目前为数不多的硬件设施设备最新、最前沿的国际性场馆项目而成为关注焦点。负责人介绍:“达沃斯是瑞士知名的温泉度假、会议、运动度假胜地,这个小镇举世闻名。达沃斯的发展第一步是康养,然后是休闲体育,最后是会议经济。我们完全可以对位思考,未来,这里将具备举办类似‘G20’峰会、‘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等国际高端会议的能力,也将成为举办各类国际中高端会议的承办地,助力成都‘三城三都’建设。”

国内外旅游休闲度假首选地
天府青城康养休闲旅游度假区迈入“国家队”
都江堰市青城山下,是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均降水量近1200毫米,年均无霜期280天,年均气温16.2℃,气候四季分明、温和宜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素有“度假天堂”“天然氧吧”美誉。2013年,大青城旅游度假区被评定为省级旅游度假区,2015年,《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国家标准颁布后,都江堰市随即启动了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2018年,为进一步明确度假区功能定位,突出主题特色,大青城旅游度假区正式更名为“天府青城康养休闲旅游度假区”,打造以“休闲旅游和医疗康养”为主导的世界健康问道旅游目的地和成都康养旅游综合示范区。

天府青城康养休闲旅游度假区以优美的山地风光和川西田园风光为特色,以道家养生文化为主题,是集康养、运动、娱乐、休闲、商务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复合型旅游度假区,历来是国内外游客消夏避暑和康体养生的旅游休闲度假首选地。据统计,天府青城康养休闲旅游度假区内,客房总数9736间,床位数17524张,2018年,度假区共接待游客23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1.5亿元,其中过夜游客144万人次以上,过夜游客人均停留夜数达3.1天。
可喜可贺的是,在今年5月的全国旅游景区发展与文创产品开发座谈会暨全国文化和旅游资源开发工作会上,天府青城康养休闲旅游度假区喜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称号,揽获国家级度假区金字招牌,成为四川省第二个,成都市第一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李冰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功能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天府青城康养休闲旅游度假区获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既是一种激励,更是一种责任。作为度假区管理部门,李冰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功能区根据度假区需求强力完善功能配套建设,同时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唱响和擦亮天府青城康养休闲旅游度假区这块国家级金字招牌。

据了解,2019年6月20日,在四川省文化和旅游资源开发工作现场会暨产品品质提升培训会中功能区代表度假区进行经验交流发言,不遗余力地推广度假区;同时也把天府青城康养休闲旅游度假区的宣传画面投放到了成都到西安、京沪线、京广线等热门铁路线路高铁动车电视屏幕上,让更多游客感受到都江堰的美,让世界了解都江堰。

2019年11月15日至17日,受国家文旅部邀请,李冰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功能区组织天府青城康养休闲旅游度假区赴昆明参加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民用航空局、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9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是全国30家国家级度假区中八大度假区参展单位之一。11月15日开幕式后,国家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在对展区进行视察时,对天府青城康养休闲旅游度假区建设工作予以肯定。11月16日,度假区受邀参加了国家旅游度假区高质量发展联盟成立大会暨度假区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在会上对天府青城康养休闲旅游度假区建设经验进行交流和推介。
坐落于李冰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功能区的绿地都江堰国际旅游康养小镇作为天府青城康养休闲旅游度假区又一重大地标性项目,于年初开工,工程进展顺利。其中,青庭国际精准康疗中心位于李冰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功能区医疗健康产业社区,属功能区三大消费圈之一的康养旅游消费圈产业项目,是绿地无舍青城在康养板块布局的龙头产业项目。2019年12月7日,青庭国际精准康疗中心正式开业,标志着李冰文化创意旅游康养旅游消费圈招引的康养产业项目正式投运。
对标国际化营商环境
高标准推进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
“青城·溪村项目选择落子李冰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功能区,既然看中这里雄厚的产业基础,更看中这里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良好的营商环境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在这里长期投资发展的信心。”青城·溪村项目开发部经理陈诚对功能区提供的服务非常满意,他说:“功能区建立的‘吹哨报到’服务既是创新也很贴心,能解决了企业的很多当务之急,有了这些服务保障,我们的项目进展非常顺利。”
企业评价如此之高,是对功能区的创新服务和良好的国际化营商环境的肯定。今年以来,李冰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功能区创新实践企业“吹哨”、功能区“报到”制度,分层级建立产业项目“吹哨报到”机制,设立“项目服务管家”和“全程代办专员”,通过“一对一”“双报到”,具体为产业项目提供全生命周期综合服务。全年解决项目推进具体问题270余个,办理企业服务事项18件,企业回访满意率达100%。

作为功能区重点产业项目之一万汇国际学府·都江堰学府项目一期项目已接近尾声,开始做内外精装修,项目二期也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预计2020年9月小学、初中及国际高中将正式开学。万汇国际学府筹备组吕渊表示:“目前,项目筹备组正积极与芬兰、英国全球领先的专家团队开展紧密合作,把中国教育的有效经验与国际教育的先进做法结合起来,为中国孩子提供全球一流的教育,同时也将万汇国际学府·都江堰学府打造成一张靓丽的教育名片。”
李冰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功能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功能区按照“3314”管理项目,即:“围绕三大主导产业、着力三个旅游消费圈打造、引进和深化一批头部企业合作、坚持四个一批管理项目”。功能区积极与融创中国、复星旅文等15个头部企业深化合作,突出主导产业建链强链补链,2020年实现融创文旅城、梦享·春山可望春山外酒店、泰达主题酒店等项目竣工投运。
另据了解,位于功能区内的环球融创·青城溪村、绿地·无舍青城、外滩国际、同心置业青城里、谙得书院等项目加快建设,东软·健康医疗科技园、杉杉·奥特莱斯、梦享·春山可望英迪格酒店、柏香舍酒店、青幽街商业综合体、牛路豪华野营度假村等项目开工建设。青城山旅游交通枢纽、都江堰M-TR旅游客运专线、龙门山森林绿道等31个快旅慢游基础配套项目,融创文旅城配套中小学、青城山镇桃花溪公园绿地、谙得书院项目配套公共厕所等37个度假区特色公服配套项目加快建设。
下一步,李冰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功能区将继续借势成都“三城三都”建设,借力都江堰三大功能区“全域旅游”体系架构,并与同属成都文旅(运动)、会展经济产业生态圈功能区错位协同,围绕建成国际旅游度假区奋斗目标,倒排“一年起势、三年聚势、五年呈势”时间节点,按照“先规划后实施、先补短后补齐”的原则和“全面配套功能区核心区、加速配套青城山旅游服务中心、重点配套保障重大项目营运”的思路,高质量推进李冰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功能区建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