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快乐的不是省钱,而是更加合理的运用财富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快乐的不是省钱,而是更加合理的运用财富

对于刚刚踏入职场的新人,如何合理的管理和支配财富,看看下面这位理财达人的经验吧。

就在刚刚,单位预发的年终奖终于落袋,虽然比预期的少但却也是帮我刚好完成了自己在年初制定下的理财规划— —年底余额30W+,虽然还有些理财收益,根据个人习惯一般在月底结算,应该还会增加些收入,但至此今年的大势已定。回首13年毕业至14年十一之后开始完整记账,直至今日里程碑意义的余额,或许这对很多人来说并不算什么,但是只身一人在他乡从无到有,不仅令我颇为感慨。

本人毕业于财经院校但所学专业与财经一点关系都没有,幸得学校的名声,在一个二线前列的城市谋得了一个财务的职位,但我却根本不喜欢这个职业,至于有多不喜欢?身为财务的我连考四次会计从业,至今仍是无证上岗。

由于没有证,账款都碰不得,最终只能做“行政财务”— —负责资产、报销与与预决算。可能有人会问,不喜欢为什么还一直干呢?!因为本人比较喜欢钱。这份工作唯一的好处是能给我带来可观的收入与优渥的福利。

刚毕业那会没什么想法,单位疯传薪酬行业领先。但直到第一次发工资的那天才发现童话里都是骗人的。回想第一次发工资的时候,还有一段小插曲挺值得回味的。由于楼主觉得毕业了就不该管家里要钱了,用大学时的积蓄一直撑了俩月,直到发工资的头一天,是个周六,全身上下加上卡里一共不超过30元,谁成想,手机就在这天摔坏了,本来就没网,这回与外界彻底失联了,没办法硬着头皮去修手机,竟然偶遇一个不熟的同学,借了两百,才算把这关度过去。

晚上坐车回家,刚下车,大雨如注;雨究竟有多大呢?眼镜被雨点打丢了,没十分钟积水没过脚踝,一辆SUV奔驰而过,正巧打了我一身泥,狼狈之际,脑海里蹦出一个想法:得有钱!

淋过了一场大雨之后,蜷缩在床上满怀期待的盯着刚修好的手机,不是因为对新修手机的喜爱,而是在等工资的短信。结果等来的是2千多块钱,当然这是两个月的工资+奖金,起初我以为是我的打开方式不对,在与其他同事沟通之后,我还是接受了这个事实--一个月到手1314.12,这个数我拿了6个月,直到14年转正之后才涨上来。

我们一届进来的同事调侃,这是单位告诫我们:一生一世要爱公司!当然,很多人没熬过这六个月。刚毕业那半年,我也没攒下什么钱,虽然单位管住宿,但吃穿用度一应开销下来基本没有结余,公司节庆什么的会有过节费,在当时的工资水平下救了大急,直到年底年终奖过后,凑了整一万,存了个一年定期,当时利率还是3.3。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接触挖财,但是只记了工资收入没记支出,还没养成习惯。

总结刚踏入职场这半年,工作没什么可说的,新人菜鸟全是跟着师傅们学,没啥压力也没啥工作成绩,还是以调整状态为主吧,财务上苦苦挣扎,最庆幸的是,没办信用卡,也没月光,无债一身轻,培养起打理手中为数不多资金的意识。 

转过来到了14年,工资逐步提升,收入增加了,每月也有了余钱做理财,当然可能和很多人一样,我的理财也是从余额宝开始的,当时一度7天年化6点多,想想都美好,再后来,就投到了挖财上面,再后来到了10月份,突然一天下定决心为自己的财务“洗个澡”,将个人的资产、负债事无具细的都用挖财记了下来,当时的余额好像是7万左右,没多久,股市一片红火,借着大势投了基金,第一次尝到了赚快钱的滋味,到了年底余额破了10。

回想14年,严格意义上是我毕业后第一个完整的一年,也是给我以后的工作、生活打下坚实基础的一年,这一年工作上我充分学习,不断成长,羽翼渐丰,财务上不断积累,培养习惯、建立账簿、学习理财知识,尝试多种投资方式,充分觉醒财物管理及追求财务自由的意识。

转过年来到了15年初,有了14年的积累,在工作上我的职位有了一个跃升,成为了团队主管,后来我才知道我是我们公司创建以来最年轻的团队主管,凭什么得到这个职位呢?简单说一下吧,运气+努力。

我认为运气是第一位的,之前的同事因为种种原因都离开了我们团队,主管位置几易其主,我成了我们团队中唯一的一位男性、也是年龄最小的同事,在团队内部白热化的争夺中我渔翁得利,当然除了运气,一直以来的踏实努力在关键时刻让领导想到了我,让其他同事也不好有什么异议,这也是我工作的心得,作为一个毫无背景只有背影的三无男青年,如何在众多高手中突出重围呢just do it。踏实的干吧,越是在企业文化良好、处于上升期的企业中,你的付出越会被人记住,并在关键时刻想起!

随着工资收入的提升,赚多少钱其实已经不是我特别关注的点了,我更关注在相对较高的月收入中,我的工作所带来的收入占比多少,这一方面反映着我对这份工作的依赖度,另一方面也关系到我财务自由的计划。当然我也关注支出与收入的关系,以及我收入的多元性。

基于这种意识,我将资金多点布局、多点开花,股票、基金p2p等均有涉猎,网贷投的比较分散,占比最大的是股票与基金。我的总体的一个思路是:日常开销能用信用卡就用信用卡,现金不留太多,银行卡活期只有几百元,2-3万投p2p,剩下的钱全部股票、基金,由于个人平时没啥大项用钱的地方加上工作比较收入比较稳定所以比较激进,手握几张大额信用卡用于应急资金。

这一年折腾下来各个方面均有斩获,工作收入占比百分之五十出头,股票、基金收入不少,p2p的收入基本满足零花。感觉还是股票、基金的回报比较高,即便今年遭遇股灾行情,但如果不是在最高点介入,整体收益应该都不错吧。

在支出上,经过记账习惯的养成,感觉自己可能变抠了,但是属于那种不该花的钱坚决不花,能不花的钱能不花就不花,该花的钱任性花。大头上,今年出国游了一圈,加上其他旅游,游费共3万,双11换了个6s加上其他电子产品花费在1万多,每月给父母钱,一年下来1万多,再加上其他的支出大概在7万左右,个人感觉不多,因为基本都花在了刀刃上。

总结工作以来这两年多的生活,感觉自己成熟了,也自信了。感谢挖财为我个人的财物管理打开觉醒之门,现在通过挖财看看我这一直以来的收入、支出、存款的变化,看着那一笔一笔的记账,真切的感觉到我未来幸福生活的钥匙就攥在我的手中,是挖财让我体味到了理财的轻松钱、便捷与莫大乐趣。

我会为省2元车费每天徒步3公里上下班,结果是瘦了20斤,也会一掷千金毫不犹豫的买下一部6k的手机,因为这能让我满足,我会在中午为同事订餐时,将一单分成两单从而多省10元钱而引起同事们的佩服,这快乐不是多省了10元钱,而是源自通过自身的理财意识,我们将我们的财富更加合理的运用、组合,从而将自己未来的幸福生活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这就是我这一直以来的经历所告诉我的。

展望2016,想法有很多,对于工作,其实是有心换一个的,现在的单位太累了,个人比较中意于当教师,还需考研,但有时候面对目前的收入以及所积累的经验,有感觉白白放弃有点可惜。处于一个特纠结的状态。

明年打算工作之余还是多读读书、考考试,增加一下本领吧;对于感情上希望能遇见中意的姑娘吧,但不强求,合得来最重要。对于个人财富,我曾经有个计划,可能和很多人的一样— —在2020年,三十岁的时候拥有人生的第一个100分,哈哈,这个愿望推动我在苦逼的生活中不断前行,与诸位共勉!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属于作者ID:**和挖财社区,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快乐的不是省钱,而是更加合理的运用财富

对于刚刚踏入职场的新人,如何合理的管理和支配财富,看看下面这位理财达人的经验吧。

就在刚刚,单位预发的年终奖终于落袋,虽然比预期的少但却也是帮我刚好完成了自己在年初制定下的理财规划— —年底余额30W+,虽然还有些理财收益,根据个人习惯一般在月底结算,应该还会增加些收入,但至此今年的大势已定。回首13年毕业至14年十一之后开始完整记账,直至今日里程碑意义的余额,或许这对很多人来说并不算什么,但是只身一人在他乡从无到有,不仅令我颇为感慨。

本人毕业于财经院校但所学专业与财经一点关系都没有,幸得学校的名声,在一个二线前列的城市谋得了一个财务的职位,但我却根本不喜欢这个职业,至于有多不喜欢?身为财务的我连考四次会计从业,至今仍是无证上岗。

由于没有证,账款都碰不得,最终只能做“行政财务”— —负责资产、报销与与预决算。可能有人会问,不喜欢为什么还一直干呢?!因为本人比较喜欢钱。这份工作唯一的好处是能给我带来可观的收入与优渥的福利。

刚毕业那会没什么想法,单位疯传薪酬行业领先。但直到第一次发工资的那天才发现童话里都是骗人的。回想第一次发工资的时候,还有一段小插曲挺值得回味的。由于楼主觉得毕业了就不该管家里要钱了,用大学时的积蓄一直撑了俩月,直到发工资的头一天,是个周六,全身上下加上卡里一共不超过30元,谁成想,手机就在这天摔坏了,本来就没网,这回与外界彻底失联了,没办法硬着头皮去修手机,竟然偶遇一个不熟的同学,借了两百,才算把这关度过去。

晚上坐车回家,刚下车,大雨如注;雨究竟有多大呢?眼镜被雨点打丢了,没十分钟积水没过脚踝,一辆SUV奔驰而过,正巧打了我一身泥,狼狈之际,脑海里蹦出一个想法:得有钱!

淋过了一场大雨之后,蜷缩在床上满怀期待的盯着刚修好的手机,不是因为对新修手机的喜爱,而是在等工资的短信。结果等来的是2千多块钱,当然这是两个月的工资+奖金,起初我以为是我的打开方式不对,在与其他同事沟通之后,我还是接受了这个事实--一个月到手1314.12,这个数我拿了6个月,直到14年转正之后才涨上来。

我们一届进来的同事调侃,这是单位告诫我们:一生一世要爱公司!当然,很多人没熬过这六个月。刚毕业那半年,我也没攒下什么钱,虽然单位管住宿,但吃穿用度一应开销下来基本没有结余,公司节庆什么的会有过节费,在当时的工资水平下救了大急,直到年底年终奖过后,凑了整一万,存了个一年定期,当时利率还是3.3。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接触挖财,但是只记了工资收入没记支出,还没养成习惯。

总结刚踏入职场这半年,工作没什么可说的,新人菜鸟全是跟着师傅们学,没啥压力也没啥工作成绩,还是以调整状态为主吧,财务上苦苦挣扎,最庆幸的是,没办信用卡,也没月光,无债一身轻,培养起打理手中为数不多资金的意识。 

转过来到了14年,工资逐步提升,收入增加了,每月也有了余钱做理财,当然可能和很多人一样,我的理财也是从余额宝开始的,当时一度7天年化6点多,想想都美好,再后来,就投到了挖财上面,再后来到了10月份,突然一天下定决心为自己的财务“洗个澡”,将个人的资产、负债事无具细的都用挖财记了下来,当时的余额好像是7万左右,没多久,股市一片红火,借着大势投了基金,第一次尝到了赚快钱的滋味,到了年底余额破了10。

回想14年,严格意义上是我毕业后第一个完整的一年,也是给我以后的工作、生活打下坚实基础的一年,这一年工作上我充分学习,不断成长,羽翼渐丰,财务上不断积累,培养习惯、建立账簿、学习理财知识,尝试多种投资方式,充分觉醒财物管理及追求财务自由的意识。

转过年来到了15年初,有了14年的积累,在工作上我的职位有了一个跃升,成为了团队主管,后来我才知道我是我们公司创建以来最年轻的团队主管,凭什么得到这个职位呢?简单说一下吧,运气+努力。

我认为运气是第一位的,之前的同事因为种种原因都离开了我们团队,主管位置几易其主,我成了我们团队中唯一的一位男性、也是年龄最小的同事,在团队内部白热化的争夺中我渔翁得利,当然除了运气,一直以来的踏实努力在关键时刻让领导想到了我,让其他同事也不好有什么异议,这也是我工作的心得,作为一个毫无背景只有背影的三无男青年,如何在众多高手中突出重围呢just do it。踏实的干吧,越是在企业文化良好、处于上升期的企业中,你的付出越会被人记住,并在关键时刻想起!

随着工资收入的提升,赚多少钱其实已经不是我特别关注的点了,我更关注在相对较高的月收入中,我的工作所带来的收入占比多少,这一方面反映着我对这份工作的依赖度,另一方面也关系到我财务自由的计划。当然我也关注支出与收入的关系,以及我收入的多元性。

基于这种意识,我将资金多点布局、多点开花,股票、基金p2p等均有涉猎,网贷投的比较分散,占比最大的是股票与基金。我的总体的一个思路是:日常开销能用信用卡就用信用卡,现金不留太多,银行卡活期只有几百元,2-3万投p2p,剩下的钱全部股票、基金,由于个人平时没啥大项用钱的地方加上工作比较收入比较稳定所以比较激进,手握几张大额信用卡用于应急资金。

这一年折腾下来各个方面均有斩获,工作收入占比百分之五十出头,股票、基金收入不少,p2p的收入基本满足零花。感觉还是股票、基金的回报比较高,即便今年遭遇股灾行情,但如果不是在最高点介入,整体收益应该都不错吧。

在支出上,经过记账习惯的养成,感觉自己可能变抠了,但是属于那种不该花的钱坚决不花,能不花的钱能不花就不花,该花的钱任性花。大头上,今年出国游了一圈,加上其他旅游,游费共3万,双11换了个6s加上其他电子产品花费在1万多,每月给父母钱,一年下来1万多,再加上其他的支出大概在7万左右,个人感觉不多,因为基本都花在了刀刃上。

总结工作以来这两年多的生活,感觉自己成熟了,也自信了。感谢挖财为我个人的财物管理打开觉醒之门,现在通过挖财看看我这一直以来的收入、支出、存款的变化,看着那一笔一笔的记账,真切的感觉到我未来幸福生活的钥匙就攥在我的手中,是挖财让我体味到了理财的轻松钱、便捷与莫大乐趣。

我会为省2元车费每天徒步3公里上下班,结果是瘦了20斤,也会一掷千金毫不犹豫的买下一部6k的手机,因为这能让我满足,我会在中午为同事订餐时,将一单分成两单从而多省10元钱而引起同事们的佩服,这快乐不是多省了10元钱,而是源自通过自身的理财意识,我们将我们的财富更加合理的运用、组合,从而将自己未来的幸福生活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这就是我这一直以来的经历所告诉我的。

展望2016,想法有很多,对于工作,其实是有心换一个的,现在的单位太累了,个人比较中意于当教师,还需考研,但有时候面对目前的收入以及所积累的经验,有感觉白白放弃有点可惜。处于一个特纠结的状态。

明年打算工作之余还是多读读书、考考试,增加一下本领吧;对于感情上希望能遇见中意的姑娘吧,但不强求,合得来最重要。对于个人财富,我曾经有个计划,可能和很多人的一样— —在2020年,三十岁的时候拥有人生的第一个100分,哈哈,这个愿望推动我在苦逼的生活中不断前行,与诸位共勉!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属于作者ID:**和挖财社区,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