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专访】深圳人大代表金心异:四个关键时刻,让“深圳”成为了深圳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专访】深圳人大代表金心异:四个关键时刻,让“深圳”成为了深圳

40年来,深圳抓住了哪些重要机会,又是什么支持它以如此快的速度发展?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徐诗琪

编辑 | 林腾

翻开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地图,东南角落有一块区域叫宝安县,与惠州、东莞等地一起,被划在惠阳地区内。地图上的一条河流如同分割线,隔开了两个世界:河这边,是破旧的农房与碎石子路,河那边,却是遍布高楼大厦,灯红酒绿的亚洲“四小龙”之一香港。

70年代末,经历了饥荒、传统的计划经济,国民经济艰难万分,大家急需吃饱肚子,急需一条打破落后、走向发展的新道路。

深圳,从那时起便走到了路的最前面。

1979年,宝安县被撤,以当时县政府所在的深圳镇命名,升为省辖市,深圳市由此成立。

设市与设立特区几乎是同时进行的。邓小平对当时主政广东的习仲勋表示,就像陕甘宁特区一样,深圳也叫特区,只不过“中央没有钱,可以给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1980年,经全国人大同意,以深圳为首的第一批经济特区正式诞生。

四十年过去,这片土地上风云变幻,从蛇口工业区的“开山第一炮”,到国贸大厦“三天一层楼”,再到如今无人不知的“来了,就是深圳人”,深圳创造了无数家喻户晓的口号,也经历了世界上最快的工业化、城市化转型之路。再没有另一个城市,能够让你提起名字就联想起:包容、创新、活力等词语。

如今,深圳市一年GDP达到2.69万亿元(2019年数据,下同)位列全国第三,人均GDP则排在全国第一;拥有1344万常住人口,而其中只有不到500万户籍人口;这里有308个A股上市公司与全国唯二的证券交易所,有华为、平安、腾讯组成的HAT为代表的世界500企业;还有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这两年来,在“粤港澳大湾区”和“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双区叠加”优势下,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又有了新的发展方向。

圳,指田间水沟,深圳这两字的意思便是“深深的水沟”。

这条曾经不起眼的“水沟”,为何会在短短40年,以一个叫深圳的称谓,被中国乃至世界,称为奇迹?

40年来,深圳抓住了哪些重要机会,又是什么支持它以如此快的速度发展?

“深圳主义者”、深圳市人大代表金心异,对界面新闻回顾了深圳特区40年里的发展史,从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角度,总结了其重要的4个发展的关键节点。

以下为界面新闻根据对话总结内容:

1980-1985 贸易积累第一桶金

谈深圳的崛起,必然离不开香港。

上世纪80年代,一个工人在香港的工资每月可达上千元,而深圳的月均工资是82元。1980年,深圳全市GDP不到香港的1%。两地经济差异悬殊,大量人口偷渡外逃至香港,“逃港潮”从50年代开始一直没有停歇。

陈秉安在《大逃港》里记录了这样一段话:“宝安县有50万人,在香港的宝安县人呢,也近50万。”

从解决逃港问题为出发点,到1980年8月26日公布的《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正式确立深圳为经济特区,纵观深圳发展史,它注定要借势香港,也要对标和超过香港。

特区要发展,基础建设是重中之重。1979年,最靠近香港的蛇口半岛率先划出了一块工业区,开始炸山填海,并通水、通电、通车、平整土地。后来,这被誉为全国改革开放的“开山第一炮”。

特区成立后,一座罗湖山也被铲平,腾出了0.8平方公里的宝贵用地。罗湖山挖出的土垫高了当地地势,因此还解决了内涝问题。

除了基础建设以外,深圳当时最先发展扩大的产业是贸易。在经济发展的贸、工、技三个阶段中,贸易往往是最先行的。当时的深圳没技术,没设备,也没人才,但有宽松的对外贸易政策,和一座连接深港两地的罗湖桥。

在那个外汇紧缺的年代,深圳被特许进口特区建设所需的生产与生活资料,在关税上有免税或减税政策,并允许在特区内部分地区流通港币。于是,免税港货经过罗湖桥涌了进来。

深圳东门步行街,图源:视觉中国

当时全国各省都在深圳设立了贸易公司,最多的时候,罗湖区内挤进了3000多家贸易公司。进出口总额的数据曲线,和GDP曲线一起,从80年代开始突然抬头。

如今的万科集团,前身是1984年成立的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也是这些贸易公司中一员。

也是那时,一个“著名”的群体诞生了——倒爷。倒爷们用各种手段将进口电视机、收音机、手表等新潮物品走私到内地,让许多人第一次从收音机里听到了邓丽君的歌声。在作家王朔笔下,这些提着电视机录音机的人还带来了流行音乐,杂志,时装等新兴娱乐产业,在新一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中深深地烙下了香港印记。

深圳市原副市长唐杰评价,这一阶段是“获取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价格差的套利年代的高速增长。”在当时,这种相对粗暴的发展模式,还引来了质疑。

1984年,深圳市委常委会议上,就已经出现了“特区主要是赚内地的钱”的议题。

1985年,香港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批判文章《深圳的问题在哪里?》,直指深圳并没有做到“以工业为主,以利用外资为主,以出口为主”, 并总结道:“深圳的繁华基本是依靠特殊经济政策,以进口商品和物资来赚取国内市场的钱”。

文章在海内外引起了广泛反响,杂志连续数月开设特区问题论战栏目,形成了一次规模浩大的大辩论。

但不可否认的是,许多人正是在这“套利的年代”挣得了第一桶金,深圳经济得以进一步开放,并为后来的发展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1985-1990年代初期 制造业的雏形

“先有蛇口,后有深圳”,1979年,率先试点改革的招商蛇口工业区,开始了吸引外资的脚步,“三来一补”模式最早从这里开始,之后逐渐推广至全市。

三来一补,指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补偿贸易。

深圳便宜的土地租金,低廉的劳动力,还有开放的贸易政策,吸引着香港商人来到这里投资建厂。正逢香港六七十年代制造业巅峰过去,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密集型产业便转移到了当时急需发展制造业的深圳。

转移来的产业主要是服装鞋帽、玩具礼品等轻工业,生产线上的设备很多也是被外资淘汰下来的。几年间,在蛇口、八卦岭、上步、梅林、莲塘工业区……大量港资工厂铺满了深圳。

很多原先在香港小作坊式的工厂,来到深圳后扩大规模,成长为几百上千人的工厂。随港资北迁一同转移来的,还有资金、技术、管理和现代企业制度,降低了深圳向市场经济学习的成本。

1980年到1991年间,轻工业在深圳的生产环节流转税中的占比迅速上涨,从37.3%攀升到了91.2%。

至此,深圳进入了全球分工体系,不过仅处在产业链的最底层,打了点工业基础。

在制造业萌芽期间,彩电、冰箱、电话机等生产线已进入深圳各个简陋的工厂,因此电子信息产业有了散乱但丰富的发展。

直到1984年,深圳电子工业集团公司成立,这一产业发展才逐渐成型,1988年,这家公司更名为赛格集团。

十年后,其名下的赛格科技创业园,有间老旧的办公室被一个叫做马化腾的年轻人租了去,在这里开始了人生中第一次创业。

深圳华强北,图源:视觉中国

这一时期,还有些人物悄然登场。当时政策鼓励兴办民间科技企业,台胞来陆投资。

1987年,退伍军人任正非靠集资来的2.1万元注册了华为公司,员工共14人。

1988年,香港富商林百欣的女婿回大陆探亲,顺带考察深圳,在这里开设了第一家厂房,这家工厂后来叫富士康,创始人名为郭台铭。

“输入”的加工制造业,还以其派生需求催生了第三产业的兴起与发展。到了1993年,深圳对外贸易的87%来自三资企业的净出口和“三来一补”的征费收入;第三产业占深圳GDP的46%,吸收劳动力占深圳从业人员的32.2%。

1994-2015 关键之战:高新技术产业

粗放的制造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低利润、低技术含量、高污染等弊端也逐渐显现。

“三来一补”企业到90年代初期急需转型升级。深圳市政府也早已察觉了这一点,1993年底,深圳出台决议,停止登记注册新的“三来一补”企业。

如果说“三来一补”意味着深圳从农业转向工业,那么这便是深圳的第二次产业转型,从低端制造业转向高新技术产业。

1993-1994年,深圳开始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城市经济转型的战略方向,连续推出了多个关于民办科技企业、知识产权等推动科技发展的政策文件。到90年代中期,深圳进入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1995年,全市科技大会召开,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生物医药这三大产业被明确为今后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

富士康在主攻电子信息产业的时代发挥了巨大作用。转型初期,深圳的科技产业还处在“山寨”模仿阶段,笔记本电脑、手机等产品,华强北都能短时间内复制出来。

但智能手机的出现为厂商们筑起了技术壁垒,以苹果为代表,2007年发布第一代iPhone以后,深圳的电子元器件供应链开始组建并整合。

工业基础已经打下,物流和供应链也极有效率。举例而言,那时的通关体系已经十分便捷。很多人记得,90年代末,皇岗路一天通关的香港货柜车能达到10万辆,一直排到皇岗口岸,货车碾过,震耳欲聋。

富士康接过苹果手机代工的单子,将苹果产业链非核心元器件部分在深圳培养了起来。最多的时候,苹果90多家一级供应商里,地处的珠三角有40多家。而这些供应链工厂们,此后也成为了国产手机的供应商。

华为、OPPO、VIVO……21世纪初,国产消费电子产品开始起步,大多数硬件厂商将产品制造交给了深圳,与深圳一起成长。大疆这样起初并不起眼的公司,也走向了国际前列。千千万万农民工离开家乡,走到了深圳工厂的流水线前。

工厂车间,图源:视觉中国

也许是因为这提前其他城市近10年的前瞻布局生物医药,日后辗转多地的华大基因才最终选择落户深圳。

直至今日,2019年广东(以深圳为首)手机产量占全国比重近半,有华为、中兴、比亚迪等22家公司入围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名单,切实走在电子信息产业的最前面。

2015-至今 双刃剑:金融业扩张

深圳的金融业很早就开始发展,追溯到特区建设初期,因当时外汇紧缺、倒卖外汇问题严重,1985年12月,全国第一家外汇调剂中心——深圳外汇调剂中心就已成立。

此后,招商银行、中国平安等公司均在80年代成立。

20世纪末,金融业与电子信息、物流业并称为深圳的“三大支柱产业”,在大力发展科技的过程起了至关紧要的作用。

1991年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正式开业,成为全国唯二交易中心之一。尽管经历了2000-2004年的四年的新股停发阶段,但好在中央此后批准其在主板开设中小企业板,创业板也在2009年正式开市,集聚了大量中小民营企业。

科技金融体系也建立了起来。对于科技企业而言,对技术方向的判断是极其重要的。大公司尚有资本放手一搏,中小企业却很可能葬送在关于技术未来的“赌博”里,一旦方向失误便万劫不复。这时,科技金融体系的建立变得极为重要 ,其本质是模仿美国硅谷的“风险投资”。

深创投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于1999年成立的。在当时“上海滩证券业三大猛人”之一的阚治东带领下,仅成立3个月,深创投账上盈利已超过2000万,并且在1999年年底向股东进行了分红。

十年后,创业板的开市又让更多私募基金、VC、PE等等涌入资本市场,大量民营中小企业看到了希望,借此,金融业在后来几年内成为强劲的经济增长引擎。

深交所,图源:视觉中国

到2015年,前海被视作金融业新的引擎。那年,前海蛇口自贸区顶着“十年再造香港”的目标正式挂牌,政策重点放在金融业的开放创新,在跨境金融、境外资金等多个方面给予支持,目标是成为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的服务平台。

开发前海还使得深圳西部的宝安迎来机会。从蛇口开始,前后海、宝安中心、西乡,深圳西部连成一片,再连接广州、中山、东莞,直达香港机场,这样一来,粤港澳大湾区先在环珠江口的位置形成了城市链。

不过,也是在2015年,深圳房价一骑绝尘,整体涨幅近50%,领跑全国。

到今天,深圳的房子更像一件金融产品,而非刚需住宅。对产业发展最重要的人才,因为机会而来,却可能会被房价“劝退”。

金心异认为,深圳经过了40年,有其成功的经验,现在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比如金融行业扩张带来的房价增长,比如中美贸易战带来的去全球化问题,比如制造业外迁的阵痛等。

房价过高导致经商与生活成本高企,投资客来了,人才却留不下来。房价可能驱逐工业,深圳引以为豪的科技制造业基础或被空心化。深圳向金融中心转型,可以说是被迫的。

“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城市既是高科技产业中心,又是金融中心,即使是纽约、伦敦,科创也没有成为支柱产业。”金心异说:“要成为金融中心还是科技中心?深圳正站在一个艰难选择的路口”。

已到不惑之年,四十岁的深圳撰写了一路辉煌,但这座城市不会停歇,它仍旧在探索的道路上,像少年般奔跑。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专访】深圳人大代表金心异:四个关键时刻,让“深圳”成为了深圳

40年来,深圳抓住了哪些重要机会,又是什么支持它以如此快的速度发展?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徐诗琪

编辑 | 林腾

翻开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地图,东南角落有一块区域叫宝安县,与惠州、东莞等地一起,被划在惠阳地区内。地图上的一条河流如同分割线,隔开了两个世界:河这边,是破旧的农房与碎石子路,河那边,却是遍布高楼大厦,灯红酒绿的亚洲“四小龙”之一香港。

70年代末,经历了饥荒、传统的计划经济,国民经济艰难万分,大家急需吃饱肚子,急需一条打破落后、走向发展的新道路。

深圳,从那时起便走到了路的最前面。

1979年,宝安县被撤,以当时县政府所在的深圳镇命名,升为省辖市,深圳市由此成立。

设市与设立特区几乎是同时进行的。邓小平对当时主政广东的习仲勋表示,就像陕甘宁特区一样,深圳也叫特区,只不过“中央没有钱,可以给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1980年,经全国人大同意,以深圳为首的第一批经济特区正式诞生。

四十年过去,这片土地上风云变幻,从蛇口工业区的“开山第一炮”,到国贸大厦“三天一层楼”,再到如今无人不知的“来了,就是深圳人”,深圳创造了无数家喻户晓的口号,也经历了世界上最快的工业化、城市化转型之路。再没有另一个城市,能够让你提起名字就联想起:包容、创新、活力等词语。

如今,深圳市一年GDP达到2.69万亿元(2019年数据,下同)位列全国第三,人均GDP则排在全国第一;拥有1344万常住人口,而其中只有不到500万户籍人口;这里有308个A股上市公司与全国唯二的证券交易所,有华为、平安、腾讯组成的HAT为代表的世界500企业;还有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这两年来,在“粤港澳大湾区”和“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双区叠加”优势下,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又有了新的发展方向。

圳,指田间水沟,深圳这两字的意思便是“深深的水沟”。

这条曾经不起眼的“水沟”,为何会在短短40年,以一个叫深圳的称谓,被中国乃至世界,称为奇迹?

40年来,深圳抓住了哪些重要机会,又是什么支持它以如此快的速度发展?

“深圳主义者”、深圳市人大代表金心异,对界面新闻回顾了深圳特区40年里的发展史,从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角度,总结了其重要的4个发展的关键节点。

以下为界面新闻根据对话总结内容:

1980-1985 贸易积累第一桶金

谈深圳的崛起,必然离不开香港。

上世纪80年代,一个工人在香港的工资每月可达上千元,而深圳的月均工资是82元。1980年,深圳全市GDP不到香港的1%。两地经济差异悬殊,大量人口偷渡外逃至香港,“逃港潮”从50年代开始一直没有停歇。

陈秉安在《大逃港》里记录了这样一段话:“宝安县有50万人,在香港的宝安县人呢,也近50万。”

从解决逃港问题为出发点,到1980年8月26日公布的《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正式确立深圳为经济特区,纵观深圳发展史,它注定要借势香港,也要对标和超过香港。

特区要发展,基础建设是重中之重。1979年,最靠近香港的蛇口半岛率先划出了一块工业区,开始炸山填海,并通水、通电、通车、平整土地。后来,这被誉为全国改革开放的“开山第一炮”。

特区成立后,一座罗湖山也被铲平,腾出了0.8平方公里的宝贵用地。罗湖山挖出的土垫高了当地地势,因此还解决了内涝问题。

除了基础建设以外,深圳当时最先发展扩大的产业是贸易。在经济发展的贸、工、技三个阶段中,贸易往往是最先行的。当时的深圳没技术,没设备,也没人才,但有宽松的对外贸易政策,和一座连接深港两地的罗湖桥。

在那个外汇紧缺的年代,深圳被特许进口特区建设所需的生产与生活资料,在关税上有免税或减税政策,并允许在特区内部分地区流通港币。于是,免税港货经过罗湖桥涌了进来。

深圳东门步行街,图源:视觉中国

当时全国各省都在深圳设立了贸易公司,最多的时候,罗湖区内挤进了3000多家贸易公司。进出口总额的数据曲线,和GDP曲线一起,从80年代开始突然抬头。

如今的万科集团,前身是1984年成立的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也是这些贸易公司中一员。

也是那时,一个“著名”的群体诞生了——倒爷。倒爷们用各种手段将进口电视机、收音机、手表等新潮物品走私到内地,让许多人第一次从收音机里听到了邓丽君的歌声。在作家王朔笔下,这些提着电视机录音机的人还带来了流行音乐,杂志,时装等新兴娱乐产业,在新一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中深深地烙下了香港印记。

深圳市原副市长唐杰评价,这一阶段是“获取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价格差的套利年代的高速增长。”在当时,这种相对粗暴的发展模式,还引来了质疑。

1984年,深圳市委常委会议上,就已经出现了“特区主要是赚内地的钱”的议题。

1985年,香港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批判文章《深圳的问题在哪里?》,直指深圳并没有做到“以工业为主,以利用外资为主,以出口为主”, 并总结道:“深圳的繁华基本是依靠特殊经济政策,以进口商品和物资来赚取国内市场的钱”。

文章在海内外引起了广泛反响,杂志连续数月开设特区问题论战栏目,形成了一次规模浩大的大辩论。

但不可否认的是,许多人正是在这“套利的年代”挣得了第一桶金,深圳经济得以进一步开放,并为后来的发展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1985-1990年代初期 制造业的雏形

“先有蛇口,后有深圳”,1979年,率先试点改革的招商蛇口工业区,开始了吸引外资的脚步,“三来一补”模式最早从这里开始,之后逐渐推广至全市。

三来一补,指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补偿贸易。

深圳便宜的土地租金,低廉的劳动力,还有开放的贸易政策,吸引着香港商人来到这里投资建厂。正逢香港六七十年代制造业巅峰过去,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密集型产业便转移到了当时急需发展制造业的深圳。

转移来的产业主要是服装鞋帽、玩具礼品等轻工业,生产线上的设备很多也是被外资淘汰下来的。几年间,在蛇口、八卦岭、上步、梅林、莲塘工业区……大量港资工厂铺满了深圳。

很多原先在香港小作坊式的工厂,来到深圳后扩大规模,成长为几百上千人的工厂。随港资北迁一同转移来的,还有资金、技术、管理和现代企业制度,降低了深圳向市场经济学习的成本。

1980年到1991年间,轻工业在深圳的生产环节流转税中的占比迅速上涨,从37.3%攀升到了91.2%。

至此,深圳进入了全球分工体系,不过仅处在产业链的最底层,打了点工业基础。

在制造业萌芽期间,彩电、冰箱、电话机等生产线已进入深圳各个简陋的工厂,因此电子信息产业有了散乱但丰富的发展。

直到1984年,深圳电子工业集团公司成立,这一产业发展才逐渐成型,1988年,这家公司更名为赛格集团。

十年后,其名下的赛格科技创业园,有间老旧的办公室被一个叫做马化腾的年轻人租了去,在这里开始了人生中第一次创业。

深圳华强北,图源:视觉中国

这一时期,还有些人物悄然登场。当时政策鼓励兴办民间科技企业,台胞来陆投资。

1987年,退伍军人任正非靠集资来的2.1万元注册了华为公司,员工共14人。

1988年,香港富商林百欣的女婿回大陆探亲,顺带考察深圳,在这里开设了第一家厂房,这家工厂后来叫富士康,创始人名为郭台铭。

“输入”的加工制造业,还以其派生需求催生了第三产业的兴起与发展。到了1993年,深圳对外贸易的87%来自三资企业的净出口和“三来一补”的征费收入;第三产业占深圳GDP的46%,吸收劳动力占深圳从业人员的32.2%。

1994-2015 关键之战:高新技术产业

粗放的制造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低利润、低技术含量、高污染等弊端也逐渐显现。

“三来一补”企业到90年代初期急需转型升级。深圳市政府也早已察觉了这一点,1993年底,深圳出台决议,停止登记注册新的“三来一补”企业。

如果说“三来一补”意味着深圳从农业转向工业,那么这便是深圳的第二次产业转型,从低端制造业转向高新技术产业。

1993-1994年,深圳开始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城市经济转型的战略方向,连续推出了多个关于民办科技企业、知识产权等推动科技发展的政策文件。到90年代中期,深圳进入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1995年,全市科技大会召开,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生物医药这三大产业被明确为今后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

富士康在主攻电子信息产业的时代发挥了巨大作用。转型初期,深圳的科技产业还处在“山寨”模仿阶段,笔记本电脑、手机等产品,华强北都能短时间内复制出来。

但智能手机的出现为厂商们筑起了技术壁垒,以苹果为代表,2007年发布第一代iPhone以后,深圳的电子元器件供应链开始组建并整合。

工业基础已经打下,物流和供应链也极有效率。举例而言,那时的通关体系已经十分便捷。很多人记得,90年代末,皇岗路一天通关的香港货柜车能达到10万辆,一直排到皇岗口岸,货车碾过,震耳欲聋。

富士康接过苹果手机代工的单子,将苹果产业链非核心元器件部分在深圳培养了起来。最多的时候,苹果90多家一级供应商里,地处的珠三角有40多家。而这些供应链工厂们,此后也成为了国产手机的供应商。

华为、OPPO、VIVO……21世纪初,国产消费电子产品开始起步,大多数硬件厂商将产品制造交给了深圳,与深圳一起成长。大疆这样起初并不起眼的公司,也走向了国际前列。千千万万农民工离开家乡,走到了深圳工厂的流水线前。

工厂车间,图源:视觉中国

也许是因为这提前其他城市近10年的前瞻布局生物医药,日后辗转多地的华大基因才最终选择落户深圳。

直至今日,2019年广东(以深圳为首)手机产量占全国比重近半,有华为、中兴、比亚迪等22家公司入围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名单,切实走在电子信息产业的最前面。

2015-至今 双刃剑:金融业扩张

深圳的金融业很早就开始发展,追溯到特区建设初期,因当时外汇紧缺、倒卖外汇问题严重,1985年12月,全国第一家外汇调剂中心——深圳外汇调剂中心就已成立。

此后,招商银行、中国平安等公司均在80年代成立。

20世纪末,金融业与电子信息、物流业并称为深圳的“三大支柱产业”,在大力发展科技的过程起了至关紧要的作用。

1991年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正式开业,成为全国唯二交易中心之一。尽管经历了2000-2004年的四年的新股停发阶段,但好在中央此后批准其在主板开设中小企业板,创业板也在2009年正式开市,集聚了大量中小民营企业。

科技金融体系也建立了起来。对于科技企业而言,对技术方向的判断是极其重要的。大公司尚有资本放手一搏,中小企业却很可能葬送在关于技术未来的“赌博”里,一旦方向失误便万劫不复。这时,科技金融体系的建立变得极为重要 ,其本质是模仿美国硅谷的“风险投资”。

深创投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于1999年成立的。在当时“上海滩证券业三大猛人”之一的阚治东带领下,仅成立3个月,深创投账上盈利已超过2000万,并且在1999年年底向股东进行了分红。

十年后,创业板的开市又让更多私募基金、VC、PE等等涌入资本市场,大量民营中小企业看到了希望,借此,金融业在后来几年内成为强劲的经济增长引擎。

深交所,图源:视觉中国

到2015年,前海被视作金融业新的引擎。那年,前海蛇口自贸区顶着“十年再造香港”的目标正式挂牌,政策重点放在金融业的开放创新,在跨境金融、境外资金等多个方面给予支持,目标是成为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的服务平台。

开发前海还使得深圳西部的宝安迎来机会。从蛇口开始,前后海、宝安中心、西乡,深圳西部连成一片,再连接广州、中山、东莞,直达香港机场,这样一来,粤港澳大湾区先在环珠江口的位置形成了城市链。

不过,也是在2015年,深圳房价一骑绝尘,整体涨幅近50%,领跑全国。

到今天,深圳的房子更像一件金融产品,而非刚需住宅。对产业发展最重要的人才,因为机会而来,却可能会被房价“劝退”。

金心异认为,深圳经过了40年,有其成功的经验,现在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比如金融行业扩张带来的房价增长,比如中美贸易战带来的去全球化问题,比如制造业外迁的阵痛等。

房价过高导致经商与生活成本高企,投资客来了,人才却留不下来。房价可能驱逐工业,深圳引以为豪的科技制造业基础或被空心化。深圳向金融中心转型,可以说是被迫的。

“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城市既是高科技产业中心,又是金融中心,即使是纽约、伦敦,科创也没有成为支柱产业。”金心异说:“要成为金融中心还是科技中心?深圳正站在一个艰难选择的路口”。

已到不惑之年,四十岁的深圳撰写了一路辉煌,但这座城市不会停歇,它仍旧在探索的道路上,像少年般奔跑。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