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美团市值破万亿,本地生活迎来新战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美团市值破万亿,本地生活迎来新战事

本地生活蛋糕,怎么切?

文|鸣蝉财经 

8月21号,美团点评公布2020年第二季度财务报告,总体呈现出稳健向上的趋势。

美团市值也随之再创新高,截至8月21日港恒指收盘,当天上涨4.52%。

美团的市值看似是一路疯狂式暴涨,但根据刚发布的第二季度财报来看,一切都是早有预兆。

根据财报显示,美团点评营收274.2亿元,同比增长8.9%,其中就与美团外卖离不开关系。

其中外卖新上线的商家增比超过110%,并开拓新业务“美团买菜”,都取得了比较亮眼的成绩。

我们可以看到,美团开始多方位尝试客户需求,包括旗下品牌“菜大全”,全方位实现数字化营收。

在整体经济逐渐下行阶段,能取得这样的增长速度,可谓是打了一场漂亮战。

由此可见,美团一直在注重向下沉市场发展,疫情并没有影响美团的营收和发展。

而市场也将持续看好美团的发展潜力。

01、美团与阿里的“爱恨情仇”

7月29日,用户使用美团进行外卖点单时,发现已经不支持支付宝付款。

随后美团CEO王兴回应:淘宝为什么还不支持微信支付?

持续发酵几天后,饿了吗下载量一度超过美团。

于是美团又悄悄上线了支付宝付款选项,一系列操作可谓是“最快打脸”。

其实早在2016年就已经发生过这类事件,足以证明美团绝不是“冲动分手”,而是蓄谋已久。

这次正面交锋,是双方正式宣战的开始。

从外卖服务到同城零售,美团的野心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大”。

而阿里与美团之间的羁绊长达9年,从最早投资者到如今的公开喊话,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2010年底,红杉资本对美团进行了1200万美元的A轮融资,美团初现雏形。

到2011年,团购就成为了当下最热门融资项目之一,爆发式的涌现各类网站。如:大众点评网,窝窝团。拉手网等。

同样也是这年,美团获得5000万美元融资,其中阿里是占比很大的重要股东。

足以可见,阿里是很信任并且看好美团这个项目。

也正是有了这笔关键性投资,才让美团能够快速性的崛起,当时就已位列团购网站的前几名。

此时的美团和阿里,是如亲兄弟般友好亲密。

但自从原阿里巴巴销售副总裁干嘉伟进入美团后,新官上任三把火,把整个美团体系进行了一次大调整,包括业务和组织架构。

那时的美团市场份额排不进前三,话语权非常小,对于干嘉伟和阿里的的干涉也并没有办法,随后还与阿里签订了一份投资协议。

但在2012年,关系就发生了转折点。

随着阿里的投资,加上自身业务的发展,美团当时已经稳居市场份额,成为团购类的老大。

这时,阿里也经常宣传美团为“阿里系”,但此时的美团已不再需要阿里的扶持,所以渐渐的表现出疏远的态度。

阿里从不掩饰对美团的野心。

所以后来阿里多次想要追加投资来获取更多的股份与话语权,但都被美团直接拒绝。

这时阿里就开始转战淘点点,与美团形成了直接的业务竞争,其实阿里的目标一直都是生活服务市场。

这时,阿里与美团的关系就开始变得微妙了起来。

美团也曾多次提出希望阿里能退出管理层,但都遭到了阿里拒绝,甚至在C轮和D轮融资中进行了加投。

随着股份的变化,阿里也开始对美团进行了各种限制和干涉,这点美团也曾公开表达不满。

2014年,70%团购网已经关闭。

可能是看到美团网的成功,随即百度全资收购糯米网,腾讯战略投资大众点评。

我们可以看到,团购网站已经从原来的小资散户,发展为资本家背后操纵。

2015年,在腾讯的牵线下,美团与大众点评进行合并。

美团无疑是最大的受益方,不仅壮大了自己的团队和资源,还将大众点评进行分裂整合。

阿里与美团的矛盾开始逐渐凸显。

腾讯还加持了对美团的投资,甚至一度超过阿里。

阿里似乎也开始明白了美团的“叛逆”,于是准备打造出属于自己的O2O平台口碑。

在随后的E轮融资中,已经没有了阿里的身影。

就在这时,阿里开始出售美团股权,并以12.5亿美元入股饿了么,成为其最大机构股东。

2018年,以95亿美元全资收购饿了么。

02、正式分手,“战争”升级

要说阿里与美团关系最密切的阶段,肯定就是2012年左右,那时阿里的融资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但随着美团与大众点评的不断竞争,谁也没能想到,两家敌人居然还能有合并的一天。

这时阿里已经有了危机感。

美团甚至还打着从腾讯和阿里两家分别捞好处的心思,于是关系发生了变化。

美团与阿里已经有了分歧,美团希望自己独立发展,而阿里想要进一步控制美团。

美团开始逐渐接触腾讯,后续更是直接投靠。

随后王兴在公开场合中,也表达出了对阿里的不满,甚至在接受《财经》采访时,指责阿里方做事毫无底线。

在2019年3月接受彭博社采访时,他表示马云独自决定剥离支付宝业务,是件极其错误的做法。

“他们想用谎言蒙混过关,甚至想让政府部门背锅,说是政府强迫他们这么做的,这并非事实。”

“我仍然认为马云有诚信问题。”

公开喊话,如此决绝。

但这份无所畏惧,则引来了阿里的报复。

于是在美团准备上市时,阿里花费95亿美元,收购了当时美团最大的竞争对手饿了么。

就在美团港交所上市聆讯的同一天,阿里完成了饿了么与口碑的合并。

一系列操作,可谓是直接回应了王兴的喊话。

至此,美团与支付宝的矛盾直接公开化。

追究其原因,有人认为是因为王兴忘恩负义,毕竟美团的成功离不开阿里。

但也有认为阿里对美团的控制与干涉,是任何一个企业不能接受,碰到个性强硬的王兴,只能分道扬镳。

所以在7月29日,美团选择在支付宝即将上市之前,将当初受的报复给还回去。

其实阿里与美团之间的矛盾也绝不只是两家的相互报复那么简单,而是核心业务方向实在是过于重合,如果不做朋友就只能交敌。

尤其是接下来的万亿级别的本地生活服务市场,阿里与美团必有一场恶战。

03开放“万亿流量池”,谁是下个赢家?

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也让消费者开始关注到线上消费,很大程度开放了整个流量市场。

线上买菜也成为了一种新的消费方式,商家也开始逐渐入驻,希望能回本一些现金流。

这时“美团买菜”则扮演者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不仅能促进业务成交量,更重要的是优先占据市场份额,甚至是整个数字化生活服务的布局,

3月10日,阿里也提出支付宝将开启新篇章和升级。

将直接打通支付宝和淘宝两大阿里超级流量入口,不仅是流量上的打通,更多是团队与体系上的提升。

这次,阿里直接下了两计大招。

如果是美团与饿了么之间的较量,美团将毫无意外的取胜,但如果加上“支付宝”和“淘宝”两张王牌呢?

它将带来亿级别的人口流量。

据说这次升级后,当我们在淘宝或支付宝搜索商品时,就会直接显示饿了么平台系统,随后完成订单。

其实美团在这两年开始向中产阶层以及更下沉的群体拓展,努力开放自己的流量端口与人口。

随着互联网的红利期逐渐饱和,大佬们开始将目光转战“本地生活服务”。

所以无论是美团还是阿里,面临的危机也会越来越多元化与激烈。

7月17日,饿了么宣布全面升级,将从送餐平台转型为全方位覆盖消费者吃穿住行APP,真可谓“万物皆可送”的时代。

但这几年,饿了么的发展并不顺利。

阿里收购饿了么后,开启大佬式砸钱,简单直接。

从最初的口碑合并,到30亿元补贴的"夏季战役",足以可见阿里对本地生活的狼子之心。

但至今都没能完成饿了么 CEO 王磊的雄心壮志。

“饿了么至少要占到 50% 的份额。”

还与美团一步步拉开差距,直到今年的第二季度才实现每单盈利转正。

于是阿里才会迫不及待的开启“支付宝”这张王牌,引入最大的流量,加强本地生活的互助性,从买菜,医疗到购物,全方位的锁定需求。

其实这两年,美团也一直都在寻求新业务发展。

但面对支付宝的亿级活跃人数,和完善的本地生活系统,美团的压力可想而知。

在外卖这块,美团至今为止没有任何对手出现,因为在下沉市场方面它做到了第一。

无论是用户习惯还是公司员工都有着成熟的体系,这也是它的最大优势,但今后如何利用这张王牌,就要看美团的后续动作了。

如今,本地生活的格局已经在发生变化,阿里是否能重新找回自己的主场,又或者是美团强势占领?

一切都还是未知数,只有等待市场的答案。

预估当前中国服务业至少还有80%没有被数字化。

所以美团与阿里的战争还只是开始,未来也会有新的资本和企业进行来瓜分这块巨大的蛋糕。

这场好戏才刚刚开始,我们接着往下看。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美团

5.2k
  • 恒生科技指数涨幅扩大至1%
  • 美团KeeTa在香港单量份额达44%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美团市值破万亿,本地生活迎来新战事

本地生活蛋糕,怎么切?

文|鸣蝉财经 

8月21号,美团点评公布2020年第二季度财务报告,总体呈现出稳健向上的趋势。

美团市值也随之再创新高,截至8月21日港恒指收盘,当天上涨4.52%。

美团的市值看似是一路疯狂式暴涨,但根据刚发布的第二季度财报来看,一切都是早有预兆。

根据财报显示,美团点评营收274.2亿元,同比增长8.9%,其中就与美团外卖离不开关系。

其中外卖新上线的商家增比超过110%,并开拓新业务“美团买菜”,都取得了比较亮眼的成绩。

我们可以看到,美团开始多方位尝试客户需求,包括旗下品牌“菜大全”,全方位实现数字化营收。

在整体经济逐渐下行阶段,能取得这样的增长速度,可谓是打了一场漂亮战。

由此可见,美团一直在注重向下沉市场发展,疫情并没有影响美团的营收和发展。

而市场也将持续看好美团的发展潜力。

01、美团与阿里的“爱恨情仇”

7月29日,用户使用美团进行外卖点单时,发现已经不支持支付宝付款。

随后美团CEO王兴回应:淘宝为什么还不支持微信支付?

持续发酵几天后,饿了吗下载量一度超过美团。

于是美团又悄悄上线了支付宝付款选项,一系列操作可谓是“最快打脸”。

其实早在2016年就已经发生过这类事件,足以证明美团绝不是“冲动分手”,而是蓄谋已久。

这次正面交锋,是双方正式宣战的开始。

从外卖服务到同城零售,美团的野心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大”。

而阿里与美团之间的羁绊长达9年,从最早投资者到如今的公开喊话,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2010年底,红杉资本对美团进行了1200万美元的A轮融资,美团初现雏形。

到2011年,团购就成为了当下最热门融资项目之一,爆发式的涌现各类网站。如:大众点评网,窝窝团。拉手网等。

同样也是这年,美团获得5000万美元融资,其中阿里是占比很大的重要股东。

足以可见,阿里是很信任并且看好美团这个项目。

也正是有了这笔关键性投资,才让美团能够快速性的崛起,当时就已位列团购网站的前几名。

此时的美团和阿里,是如亲兄弟般友好亲密。

但自从原阿里巴巴销售副总裁干嘉伟进入美团后,新官上任三把火,把整个美团体系进行了一次大调整,包括业务和组织架构。

那时的美团市场份额排不进前三,话语权非常小,对于干嘉伟和阿里的的干涉也并没有办法,随后还与阿里签订了一份投资协议。

但在2012年,关系就发生了转折点。

随着阿里的投资,加上自身业务的发展,美团当时已经稳居市场份额,成为团购类的老大。

这时,阿里也经常宣传美团为“阿里系”,但此时的美团已不再需要阿里的扶持,所以渐渐的表现出疏远的态度。

阿里从不掩饰对美团的野心。

所以后来阿里多次想要追加投资来获取更多的股份与话语权,但都被美团直接拒绝。

这时阿里就开始转战淘点点,与美团形成了直接的业务竞争,其实阿里的目标一直都是生活服务市场。

这时,阿里与美团的关系就开始变得微妙了起来。

美团也曾多次提出希望阿里能退出管理层,但都遭到了阿里拒绝,甚至在C轮和D轮融资中进行了加投。

随着股份的变化,阿里也开始对美团进行了各种限制和干涉,这点美团也曾公开表达不满。

2014年,70%团购网已经关闭。

可能是看到美团网的成功,随即百度全资收购糯米网,腾讯战略投资大众点评。

我们可以看到,团购网站已经从原来的小资散户,发展为资本家背后操纵。

2015年,在腾讯的牵线下,美团与大众点评进行合并。

美团无疑是最大的受益方,不仅壮大了自己的团队和资源,还将大众点评进行分裂整合。

阿里与美团的矛盾开始逐渐凸显。

腾讯还加持了对美团的投资,甚至一度超过阿里。

阿里似乎也开始明白了美团的“叛逆”,于是准备打造出属于自己的O2O平台口碑。

在随后的E轮融资中,已经没有了阿里的身影。

就在这时,阿里开始出售美团股权,并以12.5亿美元入股饿了么,成为其最大机构股东。

2018年,以95亿美元全资收购饿了么。

02、正式分手,“战争”升级

要说阿里与美团关系最密切的阶段,肯定就是2012年左右,那时阿里的融资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但随着美团与大众点评的不断竞争,谁也没能想到,两家敌人居然还能有合并的一天。

这时阿里已经有了危机感。

美团甚至还打着从腾讯和阿里两家分别捞好处的心思,于是关系发生了变化。

美团与阿里已经有了分歧,美团希望自己独立发展,而阿里想要进一步控制美团。

美团开始逐渐接触腾讯,后续更是直接投靠。

随后王兴在公开场合中,也表达出了对阿里的不满,甚至在接受《财经》采访时,指责阿里方做事毫无底线。

在2019年3月接受彭博社采访时,他表示马云独自决定剥离支付宝业务,是件极其错误的做法。

“他们想用谎言蒙混过关,甚至想让政府部门背锅,说是政府强迫他们这么做的,这并非事实。”

“我仍然认为马云有诚信问题。”

公开喊话,如此决绝。

但这份无所畏惧,则引来了阿里的报复。

于是在美团准备上市时,阿里花费95亿美元,收购了当时美团最大的竞争对手饿了么。

就在美团港交所上市聆讯的同一天,阿里完成了饿了么与口碑的合并。

一系列操作,可谓是直接回应了王兴的喊话。

至此,美团与支付宝的矛盾直接公开化。

追究其原因,有人认为是因为王兴忘恩负义,毕竟美团的成功离不开阿里。

但也有认为阿里对美团的控制与干涉,是任何一个企业不能接受,碰到个性强硬的王兴,只能分道扬镳。

所以在7月29日,美团选择在支付宝即将上市之前,将当初受的报复给还回去。

其实阿里与美团之间的矛盾也绝不只是两家的相互报复那么简单,而是核心业务方向实在是过于重合,如果不做朋友就只能交敌。

尤其是接下来的万亿级别的本地生活服务市场,阿里与美团必有一场恶战。

03开放“万亿流量池”,谁是下个赢家?

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也让消费者开始关注到线上消费,很大程度开放了整个流量市场。

线上买菜也成为了一种新的消费方式,商家也开始逐渐入驻,希望能回本一些现金流。

这时“美团买菜”则扮演者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不仅能促进业务成交量,更重要的是优先占据市场份额,甚至是整个数字化生活服务的布局,

3月10日,阿里也提出支付宝将开启新篇章和升级。

将直接打通支付宝和淘宝两大阿里超级流量入口,不仅是流量上的打通,更多是团队与体系上的提升。

这次,阿里直接下了两计大招。

如果是美团与饿了么之间的较量,美团将毫无意外的取胜,但如果加上“支付宝”和“淘宝”两张王牌呢?

它将带来亿级别的人口流量。

据说这次升级后,当我们在淘宝或支付宝搜索商品时,就会直接显示饿了么平台系统,随后完成订单。

其实美团在这两年开始向中产阶层以及更下沉的群体拓展,努力开放自己的流量端口与人口。

随着互联网的红利期逐渐饱和,大佬们开始将目光转战“本地生活服务”。

所以无论是美团还是阿里,面临的危机也会越来越多元化与激烈。

7月17日,饿了么宣布全面升级,将从送餐平台转型为全方位覆盖消费者吃穿住行APP,真可谓“万物皆可送”的时代。

但这几年,饿了么的发展并不顺利。

阿里收购饿了么后,开启大佬式砸钱,简单直接。

从最初的口碑合并,到30亿元补贴的"夏季战役",足以可见阿里对本地生活的狼子之心。

但至今都没能完成饿了么 CEO 王磊的雄心壮志。

“饿了么至少要占到 50% 的份额。”

还与美团一步步拉开差距,直到今年的第二季度才实现每单盈利转正。

于是阿里才会迫不及待的开启“支付宝”这张王牌,引入最大的流量,加强本地生活的互助性,从买菜,医疗到购物,全方位的锁定需求。

其实这两年,美团也一直都在寻求新业务发展。

但面对支付宝的亿级活跃人数,和完善的本地生活系统,美团的压力可想而知。

在外卖这块,美团至今为止没有任何对手出现,因为在下沉市场方面它做到了第一。

无论是用户习惯还是公司员工都有着成熟的体系,这也是它的最大优势,但今后如何利用这张王牌,就要看美团的后续动作了。

如今,本地生活的格局已经在发生变化,阿里是否能重新找回自己的主场,又或者是美团强势占领?

一切都还是未知数,只有等待市场的答案。

预估当前中国服务业至少还有80%没有被数字化。

所以美团与阿里的战争还只是开始,未来也会有新的资本和企业进行来瓜分这块巨大的蛋糕。

这场好戏才刚刚开始,我们接着往下看。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