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又一国家战略即将官宣:西安、郑州、济南、青岛迎来高光时刻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又一国家战略即将官宣:西安、郑州、济南、青岛迎来高光时刻

到底哪座城市有望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最大赢家?

文丨西部城事 西部菌

在《七大国家战略定型》中,西部城事曾分析过,“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这七大国家战略已经正式形成。

而上述七大战略中,唯一仍未出台发展规划纲要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也即将迎来正式官宣。

一个标志性信号是,8月的最后一天,权威会议审议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

在此之前,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编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

至此,西部城事此前所预言的,“这个新晋国家战略的规划纲要很有可能年内就将正式出台”,应该不久就会成为现实。

国家级区域发展战略落子,意味着黄河流域的一批城市和地区将收获国家大礼包。这一点,西部城事此前已经写过多篇分析。

那么,到底哪座城市有望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最大赢家?

01

年初召开的权威会议,分别就抓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及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出了具体定调。

其中,对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定位,有两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其一,就是如该战略的名字所示,它把生态保护置于极其重要的地位。

比如,上次的会议有这样的表述:

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从过度干预、过度利用向自然修复、休养生息转变,坚定走绿色、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坚持量水而行、节水为重,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低效向节约集约转变……

这次的最新定调,同样突出强调了生态保护:

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

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尊重规律,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要大力推进黄河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以节约用水扩大发展空间。

如此重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其实是现实使然。众所周知,黄河流域生态与长江流域的完全是两回事。无论是基本的航道条件,还是城市发展所需要的水资源,都不可同日而语。

目前中国GDP前十大城市,没有一个在黄河沿线,就是一个非常现实的注脚。

所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一定是要坚持好生态保护导向,而绝不只是经济意义上的区域发展。这一点各地都需要有足够的预期。

鉴于黄河的重要性,落实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不仅是区域发展的前提,也是国家需要。

这次审议就明确——要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

如此高的定位,重要性自不言而喻。

02

第二个特点,即是涉及的区域和城市广、多。

年初会议点名了多个区域和城市:

要推进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推进黄河“几”字弯都市圈协同发展,强化西安、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推动沿黄地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直接点名的城市其实只有四个――兰州、西宁、西安、郑州。其中,西安、郑州是国家中心城市,属于站位最高的一档。

当然,还有几个城市属于间接点名,比如黄河“几”字弯都市圈,主要指的就是银川、呼和浩特、太原。

山东半岛城市群,它的中心城市就是济南、青岛,并且该城市群被定位“龙头”。

这种高定位一方面是因为在黄河流域,济南、青岛本身的经济体量居前列。

尤其是青岛,目前就GDP而言,仍是仅次于北京、天津之外的北方第三城。济南的GDP总量,在该区域内也仅次于青岛、郑州,居第三位。

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山东半岛是黄河中下游广大腹地的出海口,拥有不可替代的区位优势。

所以,济南与青岛虽然未被直接点名,但并不影响它们在战略中的重要性和地位。

03

综合区位条件、经济实力,该战略中的中心城市,毫无疑问非西安、郑州、济南、青岛莫属。

具体看,西安、郑州已经被明确为国家中心城市。尤其是西安属于大西北区域绝对独一无二的龙头城市,所以,地位自然毋庸置疑。

郑州最近几年风头正劲,并成功跻身国家中心城市和超大城市之列,同时还是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的总部所在地,在战略中的地位同样是“龙头”型的。

济南、青岛,两个城市属于一省,又均是副省级城市。就经济体量来看,青岛现在还占有明显优势。但论在黄河流域的影响力,济南无疑更具胜算。

事实上,今年济南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济南“将立足黄河流域中心城市发展定位,加强与沿黄各市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领域合作,引领和带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另外,近些年济南在做大做强的道路上动作频频,日后若成功进入国家中心城市之列,地位将更有保障。

当然,济南与郑州,另一个优势就是,它们作为人口大省的省会,自身首位度都还相对较低,未来的发展空间值得期待。

前面说过,该战略涵盖的区域较广,被点名的城市也较多,比如除了上述四大主力城市,兰州、太原、呼和浩特、银川也是省会(首府)城市。随着一起纳入国家战略,它们必然也将获得新的发展机遇。

但是,由于自身的基础条件,以及生态保护的红线在,该战略中的中心城市格局其实是很难被打破的。

在可见的未来,黄河流域的超大城市,依然只能是在西安、郑州、济南、青岛中诞生,其他城市要逆袭太难。

04

前面只是部分解释了为何西安、郑州、济南、青岛会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中的中心城市。

那么,这四座城市中,到底谁获益最大?或者说,谁最需要这份国家战略的加持?

首先,应该恭喜西安、郑州、济南、青岛这四座城市,一起被纳入国家战略。

具体看,它们的地位确实有微妙差异。除郑州之外,另外三个都是副省级城市;但同时,郑州和西安也进入了国家中心城市之列,这是济南和青岛目前无法比拟的。

当然,总体而言,它们的级别其实都不算低了,或者说确实都受到国家的青睐。

但是,相比较来说,它们对于此一国家战略的“依赖”程度又不一样。

比如郑州,在九大国家中心城市中,如果没有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加持,将是唯一未收获国家级区域战略的中心城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现为准国家级)。

所以,我们也看到,虽然郑州的地位这些年有明显上升,发展上也跑出了加速度,但有关郑州何时升格为副省级城市的声音还是时有出现。这说明,郑州至少在中部地区,相对武汉,仍有着明显的地位焦虑。

在这种情况下,能够纳入国家级区域发展战略中,并担当主力,这无疑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补偿”。对于郑州进一步建立发展信心,也很有帮助。

另外,济南作为经济大省山东的省会城市,虽然是副省级城市,但不仅首位度低,曾经还一度在GDP体量上排到第三位,确实也亟需国家战略的正名。

在当前正致力于提升首位度,争创国家中心城市的关键时期,济南能够争取到国家战略的落子,这无疑是非常及时的“大红包”。

相对来说,西安有着国家中心城市、副省级城市的双重加持,自身在大西北的龙头地位也无可挑战,其战略站位本就非常高了;而青岛,在该战略中的地位,相对另三座城市,本就稍显边缘。

所以,西部城事的结论是,郑州和济南,其实才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中的最大赢家和受益者。

当然,这纯粹只是一种相对的分析,具体如何,还是要看最终的发展纲要批复情况。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又一国家战略即将官宣:西安、郑州、济南、青岛迎来高光时刻

到底哪座城市有望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最大赢家?

文丨西部城事 西部菌

在《七大国家战略定型》中,西部城事曾分析过,“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这七大国家战略已经正式形成。

而上述七大战略中,唯一仍未出台发展规划纲要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也即将迎来正式官宣。

一个标志性信号是,8月的最后一天,权威会议审议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

在此之前,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编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

至此,西部城事此前所预言的,“这个新晋国家战略的规划纲要很有可能年内就将正式出台”,应该不久就会成为现实。

国家级区域发展战略落子,意味着黄河流域的一批城市和地区将收获国家大礼包。这一点,西部城事此前已经写过多篇分析。

那么,到底哪座城市有望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最大赢家?

01

年初召开的权威会议,分别就抓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及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出了具体定调。

其中,对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定位,有两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其一,就是如该战略的名字所示,它把生态保护置于极其重要的地位。

比如,上次的会议有这样的表述:

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从过度干预、过度利用向自然修复、休养生息转变,坚定走绿色、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坚持量水而行、节水为重,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低效向节约集约转变……

这次的最新定调,同样突出强调了生态保护:

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

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尊重规律,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要大力推进黄河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以节约用水扩大发展空间。

如此重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其实是现实使然。众所周知,黄河流域生态与长江流域的完全是两回事。无论是基本的航道条件,还是城市发展所需要的水资源,都不可同日而语。

目前中国GDP前十大城市,没有一个在黄河沿线,就是一个非常现实的注脚。

所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一定是要坚持好生态保护导向,而绝不只是经济意义上的区域发展。这一点各地都需要有足够的预期。

鉴于黄河的重要性,落实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不仅是区域发展的前提,也是国家需要。

这次审议就明确——要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

如此高的定位,重要性自不言而喻。

02

第二个特点,即是涉及的区域和城市广、多。

年初会议点名了多个区域和城市:

要推进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推进黄河“几”字弯都市圈协同发展,强化西安、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推动沿黄地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直接点名的城市其实只有四个――兰州、西宁、西安、郑州。其中,西安、郑州是国家中心城市,属于站位最高的一档。

当然,还有几个城市属于间接点名,比如黄河“几”字弯都市圈,主要指的就是银川、呼和浩特、太原。

山东半岛城市群,它的中心城市就是济南、青岛,并且该城市群被定位“龙头”。

这种高定位一方面是因为在黄河流域,济南、青岛本身的经济体量居前列。

尤其是青岛,目前就GDP而言,仍是仅次于北京、天津之外的北方第三城。济南的GDP总量,在该区域内也仅次于青岛、郑州,居第三位。

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山东半岛是黄河中下游广大腹地的出海口,拥有不可替代的区位优势。

所以,济南与青岛虽然未被直接点名,但并不影响它们在战略中的重要性和地位。

03

综合区位条件、经济实力,该战略中的中心城市,毫无疑问非西安、郑州、济南、青岛莫属。

具体看,西安、郑州已经被明确为国家中心城市。尤其是西安属于大西北区域绝对独一无二的龙头城市,所以,地位自然毋庸置疑。

郑州最近几年风头正劲,并成功跻身国家中心城市和超大城市之列,同时还是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的总部所在地,在战略中的地位同样是“龙头”型的。

济南、青岛,两个城市属于一省,又均是副省级城市。就经济体量来看,青岛现在还占有明显优势。但论在黄河流域的影响力,济南无疑更具胜算。

事实上,今年济南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济南“将立足黄河流域中心城市发展定位,加强与沿黄各市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领域合作,引领和带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另外,近些年济南在做大做强的道路上动作频频,日后若成功进入国家中心城市之列,地位将更有保障。

当然,济南与郑州,另一个优势就是,它们作为人口大省的省会,自身首位度都还相对较低,未来的发展空间值得期待。

前面说过,该战略涵盖的区域较广,被点名的城市也较多,比如除了上述四大主力城市,兰州、太原、呼和浩特、银川也是省会(首府)城市。随着一起纳入国家战略,它们必然也将获得新的发展机遇。

但是,由于自身的基础条件,以及生态保护的红线在,该战略中的中心城市格局其实是很难被打破的。

在可见的未来,黄河流域的超大城市,依然只能是在西安、郑州、济南、青岛中诞生,其他城市要逆袭太难。

04

前面只是部分解释了为何西安、郑州、济南、青岛会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中的中心城市。

那么,这四座城市中,到底谁获益最大?或者说,谁最需要这份国家战略的加持?

首先,应该恭喜西安、郑州、济南、青岛这四座城市,一起被纳入国家战略。

具体看,它们的地位确实有微妙差异。除郑州之外,另外三个都是副省级城市;但同时,郑州和西安也进入了国家中心城市之列,这是济南和青岛目前无法比拟的。

当然,总体而言,它们的级别其实都不算低了,或者说确实都受到国家的青睐。

但是,相比较来说,它们对于此一国家战略的“依赖”程度又不一样。

比如郑州,在九大国家中心城市中,如果没有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加持,将是唯一未收获国家级区域战略的中心城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现为准国家级)。

所以,我们也看到,虽然郑州的地位这些年有明显上升,发展上也跑出了加速度,但有关郑州何时升格为副省级城市的声音还是时有出现。这说明,郑州至少在中部地区,相对武汉,仍有着明显的地位焦虑。

在这种情况下,能够纳入国家级区域发展战略中,并担当主力,这无疑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补偿”。对于郑州进一步建立发展信心,也很有帮助。

另外,济南作为经济大省山东的省会城市,虽然是副省级城市,但不仅首位度低,曾经还一度在GDP体量上排到第三位,确实也亟需国家战略的正名。

在当前正致力于提升首位度,争创国家中心城市的关键时期,济南能够争取到国家战略的落子,这无疑是非常及时的“大红包”。

相对来说,西安有着国家中心城市、副省级城市的双重加持,自身在大西北的龙头地位也无可挑战,其战略站位本就非常高了;而青岛,在该战略中的地位,相对另三座城市,本就稍显边缘。

所以,西部城事的结论是,郑州和济南,其实才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中的最大赢家和受益者。

当然,这纯粹只是一种相对的分析,具体如何,还是要看最终的发展纲要批复情况。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